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有哪些小古文講述古人讀書的故事

有哪些小古文講述古人讀書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3-03-14 16:58:28

Ⅰ 關於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

關於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如下:

1、牛角掛書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韉騎牛,在牛角上掛一卷《漢書》,一邊走一邊看書。越國公楊素正巧在路上看見,慢慢地跟在他後面,問:「哪來的書生這般勤奮?」李密認識楊素,從牛背上下來參拜。楊素問他讀的是什麼,他回答說:「《項羽傳》。」楊素於是和他交談,覺得很驚奇。

回家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見識風度,不是你們這些等閑之輩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傾心結交李密 。隋煬帝九年,玄感在黎陽起兵,派人入函谷關迎接李密。

2、買臣負薪

朱買臣靠砍柴賣柴維持生活,經常背負柴薪,謳歌道中,至五十歲才拜為會稽太守。後遂用「買臣采樵」指未遇時勞力貧居的生活;用「五十功名、五十晚貴」等謂大器晚成。

3、帶經而鋤

倪寬幼時聰明好學,但家中貧窮,上不起學。他就在當時的郡國學校伙房幫助做飯,以此求得學習的機會。他還時常被人家僱用做短工。每當下地幹活的時候,他總是把經書掛在鋤把上,休息時就認真誦讀,細心研究。這就是至今為人們傳頌的「帶經而鋤」的故事。

由於他勤學好問,得到了西漢著名學者、今文《尚書》《歐陽學》的開創者歐陽生的身傳親授。後來又受業於孔子後裔、西漢經學博士孔安國。所以在經學、特別是《尚書》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詣,被當時的郡國選詣為博士。

4、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里有個名文不識大戶人家,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5、囊螢映雪

孫康家裡很貧窮,買不起燈油。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光。他發現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

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御史大夫。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好問,後來終有成就,官至吏部尚書。

Ⅱ 古代勤學故事小古文

1、鑿壁偷光
匡衡,西漢經學家。家貧,他的鄰居比較富裕,為了學習, 匡衡便將牆壁掏個洞,引來鄰居家的燈光讀書。
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2、程門立雪
出自《宋史·楊時傳》:「至是,游酢、楊時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游酢與時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北宋大學問家楊時,在40多歲時與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游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下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得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攔住了。程頤一覺醒來,才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

Ⅲ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有哪些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有《映月讀書》、《懸梁刺股》、《鑿壁借光》、《囊螢映雪》、《負薪掛角》。《映月讀書》講的是南朝人江泌小時家貧,白天要做工,晚上他抓緊時間來學習,由於買不起燭火,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讀書,月亮西墜。他爬上梯子接著讀,經常因睏倦從梯子上摔下,爬起來後接著讀書。

1、《懸梁刺股》: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他找一根繩子,一頭綁在房樑上,一頭綁在頭發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2、《鑿壁借光》: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

3、《囊螢映雪》: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4、《負薪掛角》:漢朝時候的未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Ⅳ 還有哪些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

1、囊螢映雪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2、負薪掛角

漢朝時候的未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3、鑿壁借光

漢代匡衡勤奮讀書而沒有燈燭,鄰居有燭光,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一小洞就著隔壁透進來的光讀書(載《西京雜記》)。後人就用「鑿壁借光來形容勤學苦讀。

4、韋編三絕

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繩把寫書的竹簡編聯起來,就叫「韋編」;三:概數,指多次;絕:斷。孔子晚年喜歡研究ㄍ周易》編撰ㄍ系辭》象辭》說卦》文言》等解說ㄍ周易》的《易傳》由於反復閱讀ㄍ周易》以致編聯簡冊的繩子多次斷開(見《史記-孔子世家》後泛用以形容勤奮讀書。

5、目不窺園

說無暇觀看園中景色,形容埋頭讀書、專心治學。董仲舒講學授課,三年不出屋,無暇看園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後來的弟子有的居然沒見過他的面。他治學專心到這種程度(見ㄍ漢書董仲舒傳》。後來用以形容埋頭讀書,足不出戶。

Ⅳ 古人讀書的故事

古人讀書的故事:

1、劃粥割齏

劃粥割齏,指粥凍結後把粥劃成若干塊、鹹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北宋文學大家范仲淹自幼研學刻苦。他曾到睢陽應天府書院讀書,讀書期間生活極其窘迫,為了生計,每天只煮一鍋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和切成細末的鹹菜一起吃,吃完繼續攻讀詩書。

古文為:「日作粥一器,分四塊,早暮取二塊,斷虀數莖,入少鹽以啗之。如是者三年。」

閱讀全文

與有哪些小古文講述古人讀書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將相之間有哪些故事 瀏覽:848
幸福樹一米高買回來怎麼進盆 瀏覽:491
事業人員離崗多少歲 瀏覽:727
垃圾婚姻是怎麼造成的 瀏覽:544
美女晚上去酒店見客戶怎麼辦 瀏覽:249
婚姻宮有沖是什麼意思 瀏覽:352
李邕有哪些關於書法的故事 瀏覽:700
什麼是膚白貌美的氣質美女 瀏覽:752
范冰冰哪個經濟公司好 瀏覽:161
離不了的婚姻怎麼破僵局 瀏覽:157
你想要的幸福到來是什麼歌 瀏覽:336
怎麼誇中年男人的事業 瀏覽:429
哪裡可以看直播愛情公寓 瀏覽:263
東莞健康證是什麼樣的圖片 瀏覽:973
如何贊美養老事業 瀏覽:895
疫情健康包是什麼 瀏覽:270
有多少出軌的婚姻會幸福如初 瀏覽:212
海東樂都哪裡有美女 瀏覽:246
濰坊婚姻律師哪裡找 瀏覽:594
遇見幸福中飛機出事多少集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