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表現魯智深粗中有細、豁達明理的情節有哪些
表現魯智深粗中有細,豁達明理的情節有:拳打鎮關西中,他把金老父子打發走後,掇條板凳在店裡坐了兩個時辰,恐小二去攔截他們。
魯智深原本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後又因搭救林沖,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
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之一,排第十三位,星號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接受招安後,在征四寇的戰役中立下戰功,生擒方臘後,在杭州六合寺圓寂。
魯智深性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向統治階級主動挑戰、主動進攻,即所謂「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
他是一位反迫害的英雄,但不是反對對自己的迫害,而是反對對別人的壓迫和不平,他不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且是「殺迫和不平」與「殺人須見血,教人須教徹」,他對金氏父女的教助和對林沖的保護都體現了這一點。
在去找鄭屠麻煩的時候,魯智深最初只是買肉,左挑剔右挑剔,讓鄭屠按捺不住,主動找他麻煩,這樣魯智深便理所當然地還手。打死鄭屠後,又指著鄭屠的屍體說「你詐死」。在這里,魯智深粗中有細的性格也展露了出來。
B. 魯智魯智深的故事有那些
1、拳打鎮關西:一老漢女兒金翠蓮被迫嫁與鄭屠為妾,後來被其妻趕出門,到酒樓賣唱還錢給鄭屠。魯智深打抱不平,先幫忙兩人脫身,然後到集市找到正在賣肉的鄭屠,以切肉為名耗其體力,最後鄭屠不堪忍受,兩人廝打,魯智深三拳將其打死。
2、大鬧五台山:魯智深在金老女婿的關照下入五台山當了和尚,可是在寺里,他明顯不適應那的生活,處處惹禍,一天,她在山下的亭子里遇到了一個賣酒的,心裡很是窩火,趁著酒興就喝了老多,風一吹就使酒興上來了,搖搖晃晃的走到了山門,可是把們的和尚不讓他進寺,以為他喝酒吃肉了,最後一時性起,他就打壞金剛,大鬧了一場。
3、倒拔垂楊柳:魯智深與眾潑皮喝酒,吃到半酣,只聽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喳喳叫個不停,吵得人心煩。潑皮們嫌不吉利,要搬梯子上樹去拆掉老鴉窩。魯智深跟著他們來到樹下,他打量了一下那棵綠柳樹,把衣服一脫,彎下腰去,兩手抱緊樹干,腰一挺,竟把那棵碗口粗的大樹連根拔了起來。
C. 《水滸傳》魯智深的故事情節概括是什麼
具體如下:
避罪出逃倒拔垂楊柳:
魯智深不守清規,醉打山門,智真長老修書一封,讓魯智深去東京大相國寺投奔自己的師弟智清長老。魯智深來到大相國寺,拿出了智真長老的書信。
智清長老在信中知道了魯智深的過往,擔心魯智深會在寺中攪亂清規,便將他打發到酸棗門外岳廟附近的菜園子做「菜頭」,魯智深成為最低一級的職事僧。一次魯智深飲酒,被門外綠楊樹上傳來的鴉叫聲攪了興致,他趁酒興,將那株綠楊樹連根拔起,眾人驚嘆不已。
被迫落草為寇:
魯智深救了林沖,卻也因此得罪了高俅。高俅吩咐大相國寺,不許寺里收留魯智深,同時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得眾潑皮報信,一把火燒了菜園子,逃出東京,流落江湖。魯智深聚集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兵馬,合力攻打青州。後楊志趕赴梁山求援,宋江親自引兵下山,會合三山兵馬攻破青州。魯智深便率楊志、武松、孔亮等十一位頭領一同加入了梁山。
南征北戰:
宋江率梁山全伙接受招安後,奉聖命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魯智深均隨梁山軍隊出戰。征遼得勝後,魯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參禮智真長老。征方臘時,魯智深在烏龍嶺追殺敵將夏侯成,卻迷路入了深山,得一僧人指點,生擒方臘。征討方臘後,魯智深不願接受朝廷封官,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人物背景及性格特點:
魯智深,本名魯達,綽號花和尚,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角色。
魯智深性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向統治階級主動挑戰、主動進攻,即所謂「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他不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且是「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他對金氏父女的救助和對林沖的保護都體現了這一點。他反壓迫最堅決,毫不畏懼,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危險。
魯智深的性格在頗具優點的同時,也存在粗魯莽撞、勇猛急躁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