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假如讓你講抗疫故事你會怎麼講
2020年庚子鼠年,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萌芽,火速肆虐整個中國,這場病毒來勢洶洶,令全國人民猝不及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這個信念,一個個逆行者奔向建設一線,力爭專用醫院及時建成使用;一名名共產黨人沖在基層一線,力爭肺炎疫情及時得到防控;一位位醫護人趕赴疫區一線,力爭每個生命及時得到救治,他們展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互助精神。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前線的「戰士們」不顧生死、義無反顧,主動請戰、支援一線,在這場戰「疫」中,他們一往無前、風「度」翩翩,驗證了黨旗下的錚錚誓言,書寫了別樣的初心使命。
戰「疫」,他們放眼全局、堅持思想「高度」,做到「只升不降」。「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面對疫情,醫護人員寫下的志願書、決心書、請戰書讓我們為之動容、讓我們敬佩不已、讓我們飽含淚水、讓我們感動萬分,他們中的許多人在這個春節無法與家人團聚。在這性命攸關的生死關頭,是他們扛起責任,把救援工作沖在前、防控工作干在前、宣傳工作做在前,他們用信仰和力量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一線高高飄揚,他們用初心和使命讓先鋒模範作用在救援一線充分展現,他們以沖一線、站前沿、當先鋒、做表率的姿態,畫下一抹閃亮的中國紅。面對疫情,一聲號召,數千名醫務人員趕赴疫區;一聲令下,數千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10日建成;一聲呼籲,數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積極做好防控工作,這是有大局意識的中國人民,是中國制度的偉大力量,更是共產黨的偉大威望,也是打贏這場戰「疫」的秘方。
戰「疫」,他們雷厲風行、保持工作「速度」,做到「只增不減」。疫情當前,全國各地紛紛派出醫療團隊,馳援武漢,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醫務人員義無反顧、堅守工作崗位;醫療器械企業及時復工、全力生產;武警官兵聞令而動、支援武漢疫情防控;科研團隊爭分奪秒、攻堅克難,這個春節,他們都在加緊步伐。武漢火神山醫院經過10天的不間斷施工,工人們每天平均工作20個小時,數不清的挖掘機同時開工,數不清的渣土機進進出出,場面一度令人震驚,宛如科幻大片,這呈現的正是同舟共濟、堅不可摧的中國力量,是眾志成城、並肩作戰的中國速度,是不可復制、獨樹一幟的中國方案。當前,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期,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疫情將進入一個重要的窗口期,確診新型冠狀病毒人數將會持續升高。在這重要關口,讓一線的救護防控物資得到更加及時的保障,讓醫療資源調配更加准確高效,讓患者的檢測和收治更加有效,都需要保持這樣的中國速度。
『貳』 10個簡短的抗疫英雄小故事分別是
簡短的抗疫英雄小故事如下:
1、「排雷英雄」妹妹堅守抗疫一線
「排雷英雄」杜富國的妹妹杜富佳,是貴州湄潭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肺炎疫情發生後,杜富佳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杜富佳說:「雷場是哥哥的戰場,如今疫情當前,醫院就是我的戰場。
2、布滿血痕的手寫滿責任擔當
此前,湖南95後護士胡佩的一雙手感動了全網,在隔離病房,因終日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浸泡著,原本一雙稚嫩的手被腐蝕得傷痕累累。面對親人和網友的關切,她表示自己沒關系,還說:「我隨時准備被隔離!」
3、「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
22歲的護士朱海秀,瞞著父母到武漢支援防疫。記者采訪她所在病房,請她通過鏡頭給家人報個平安,她拒絕了。她的眼淚在眼睛裡打圈,卻說:「我不想哭,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
抗議精神介紹
抗疫精神,是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形成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精神。二十字偉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湖北人民以堅不可摧的大無畏氣概,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寫在中國發展奮斗的篇章中,也將永遠銘記在人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史冊上。
2021年9月,黨中央批准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抗疫精神被納入。
『叄』 2020抗擊疫情小故事簡短
2020年的疫情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在這次疫情中,我們記住了很多平凡的英雄。本文整理了幾個抗擊疫情的小故事,歡迎閱讀。
抗疫中的韓紅:硬核真女子,中國大脊樑
「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韓紅。」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韓紅就一直在為抗疫前線捐助物資而奔波勞碌,甚至還一度累倒。她和她的韓紅基金會一直滿負荷運轉。僅2月12日一天,湖北疫區就有44家醫院收到了韓紅基金會的捐助物資。
我必須跑得更快!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堅守抗疫最前線,連續奮戰30餘天。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不要播我的名字,媽媽看了會擔心」
這是一個24歲護士的話,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漢時,她毫不猶豫背起行囊。此刻,作為兒女,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家中擔心自己的母親。
白衣戰士,英雄院長
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志明,自疫情發生以來,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後,他依然在病房內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還想上戰疫一線
2月23日,29歲的武漢醫生夏思思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她的丈夫吳石磊也是醫生,醫院考慮到他們是雙職工,開始沒讓他上一線。但他表示,料理完妻子的後事,他還想上戰疫一線。
「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90後」湖南小伙鄭能量人如其名、行如其名,每天駕車20小時穿梭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免費為醫務人員提供接送服務,他在朋友圈裡寫道:「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疫情沒有結束,我們不能退!」
武漢肺科醫院ICU主任胡明得知同行好友連日救治患者被感染時,泣不成聲:「不能因為身邊的戰友倒下了,你的戰斗就結束了。疫情沒有結束,我們不能退!」
『肆』 如何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要當好中國故事的敘事者,讓中國影響世界。要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應主動強調中國抗疫工作對世界的貢獻,而非單純、被動地回應西方的「污名化策略」。
要主動強調中國治理模式在抗擊疫情中所取得的顯著成效。講好中國故事必須警惕一種現象,即充滿偏見地對待世界,正如列寧鏗鏘而富有思辨性的名言:「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
要成為理論創新的推動者,讓中國引領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西方現代化模式帶來了沖擊,但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後發現代化國家來說。
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創設出一套新的敘事原則、敘事方式。要從「拿來主義」到「中國貢獻」,從「理論辯護」到「理論引領」,從「舌尖上的中國」到「理論上的中國」。
(4)如何講抗疫的中國故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做好世界秩序的維護者,讓中國改變世界。這種「維護」當然不是一成不變地接受現有的世界格局,更不是要「接管世界」,而是要順勢而為,改革和補充現成國際秩序。
在維護世界整體和平穩定的狀態下建立更加包容多元、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要以中國力量、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影響人類歷史格局的走向,為人類世界的發展書寫新篇章。
未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更加復雜多變,充滿不確定性。總體來看,發展合作是主流,中國處於上升期,面臨的風險與挑戰也是空前的。疫情之後歷史不會終結,而會開啟新的起點。在新的起點上,思考「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如何再出發」的問題將成為時代的重大課題。
『伍』 我來講抗疫故事2000字
我來講抗疫故事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一下抗疫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以及感想等,例如: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每當過這個節全家都要圍坐著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我們家的年夜飯每年都是爺爺他們三兄弟一起吃的,今年輪到我們家吃。今年因為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生,我們的年夜飯也取消了。
然而,今年我們卻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春節。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爆發擴散,日益嚴重。政府呼籲大家在家待著,盡量不要出門,不要聚餐拜年。
除夕當天,奶奶一大早就張羅著今年的年夜飯,媽媽忙著打掃房間,我和爺爺在家裡下棋。因為這個病毒,大家都不出門了,所以都是用手機來聯系。
當媽媽說回籠雅苑那邊有疑似病例的時候,我就擔心天天哥哥和丫丫妹妹都在這個小區,我用媽媽的手機和他們視頻聊天,和他們說盡量不要出門,出門也要帶口罩,勤洗手,開窗通風,最後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拜了一個早年。
在家看電視的時候,每天看到有新增病例,心裡特別難受,為什麼這個病毒擴散那麼快,當看到浙江有137名醫務人員逆行支援武漢時,其中有一個護士阿姨為了能方便穿防護服和帽子,剪掉了心愛的頭發。
我的眼睛也有點濕潤了,我想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獃在家裡,看看書,認真學習,將來也要像叔叔阿姨一樣幫助別人。同時也希望醫護人員都能保護好自己,才能幫助更多生病的人們。
這次春節雖然不能出門,但在家每天和媽媽搞衛生,看看書、寫寫寒假作業、也增進了感情,希望疫情盡早結束,那些支援的叔叔阿姨早點回家,大家能過一個平安健康的新年!
『陸』 想一想寫一寫讓你講中國抗議故事你會怎麼講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把抗疫期間的感人故事轉化為教育資源,把學校小課堂與抗疫大課堂聯接起來,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講清、講透、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能夠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定「四個自信」。
講透「主心骨」,培育愛黨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給學生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必須首先講准、講清、講透重大問題,講清楚是誰凝聚起全國人民的力量、是誰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引領青年學生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講好「守護神」,培育敬業心。這次抗擊疫情,白衣天使成為最美逆行者,醫護人員用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向學生講好醫護人員當好人民健康「守護神」的故事,讓學生深刻懂得,選擇一份職業,就是選擇一份責任。只要愛崗敬業,勇於擔當,就能夠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展現出崇高的精神品質。
講好志願者,培育公德心。抗擊疫情,志願者在行動,一頂頂紅帽見證著志願者的奉獻和堅持。向學生講好志願者的抗疫故事,就是用志願者鮮活的事例引導學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心中有大我、有奉獻、有擔當。
講好普通人,培育感恩心。疫情防控取得成效,離不開每個人的堅持、努力和積極配合。每名學生都是親歷者、參與者和奉獻者。作為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那些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還要善於發現普通人的動人故事和崇高精神,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在心中埋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種子。
(6)如何講抗疫的中國故事擴展閱讀
2020年1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國家衛生健康委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地方做好疫情應對處置工作。湖北省等有關地方進一步落實屬地責任,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2020年1月20日,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防控情況,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高福、李蘭娟、袁國勇、曾光等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柒』 假如讓你講中國抗疫故事你會怎麼講
寫作點撥:可以從疫情期間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具體哪些地方受到了疫情的重大的影響,中國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涌現了一種什麼精神,例文如下:
2020年庚子新春,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三鎮蔓延至全國,牽動著14億中國人民的心。病
毒來勢洶洶,令人猝不及防;疫情事關你我,無人置身事外。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強
調:「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撥雲見
日,給我們注入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力量。多難興邦,眾志成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已
經在神州大地打響!疫情就是命令,「你我他」都是並肩前行的戰士,戰「疫」集結號響,我
們出征!
「疫」往無前,沖鋒一線的黨員挺起中國脊樑。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
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每一次歷經苦難,都會挺立起一批民族英雄,他們幾乎有著一
個相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今天面對疫情,奔赴救治一線、勇敢接近「死神」的,同樣是共
產黨員。
「我是黨員,我先來」「請組織批准我上一線」,他們的志願書、決心書、請戰書
讓人動容,更讓人敬佩。這些沖鋒在一線的黨員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脊樑。
歷史證明,中國共
產黨總能帶領人民創造奇跡。今天,我們更加相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定能帶領
廣大人民繼續創造抗擊病毒的偉大奇跡!
「疫」無反顧,逆行而上的醫者弘揚中國精神。在這次戰「疫」中,我們看到在艱難困
苦中熠熠生輝的「中國精神」。
這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民族精神,這是英勇無畏、敢為
人先的時代精神。這樣的中國精神,讓數千名醫療工作者在舉國團圓的日子裡與家人道別,
向著最危險的地方行進。他們不計得失,不論生死,秉持「逆行而上」的堅守與擔當,義無
反顧沖在第一線,懸壺濟世,扶危渡厄。
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國人。這世
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這個世界如
果真有天使,那一定就是這般模樣。
萬眾「疫」心,無堅不摧的人民彰顯中國力量。
無論是1998年迎戰特大洪水,還是
2003年抗擊「非典」,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共御困境的決心和意志最終讓災難「落荒而
逃」。在這次戰「疫」中,我們看到中國人民一如既往團結一心。
武漢人民堅決遵守「封
城」安排,自覺有序采購商品;家家戶戶響應號召,停止聚會,積極配合相關檢查;無數企業、
個體戶恢復生產,為武漢目前緊張的資源「雪中送炭」……盡管疫情來勢洶洶,勇敢、智
慧、團結的中國人民早已用自己溫暖的舉動匯聚成巨大的中國力量。
萬眾一心、同舟共濟、
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一定能贏!
全面抗疫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除了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堅決勝利,我們別無選擇。
疾風知勁草,苦難鑄輝煌。
讓我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看到溫暖,看到力量,看到希
望,我們更要看到黨和國家的關切目光、人民至上的深沉情懷。
我們要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
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下,在舉國上下、
各行各業的中國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取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後勝利。
可摘選以下段落內容:
戰「疫」,他們放眼全局、堅持思想「高度」,做到「只升不降」。「一個有希望的民
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面對疫情,醫護人員寫下的志願書、
決心書、請戰書讓我們為之動容、讓我們敬佩不已、讓我們飽含淚水、讓我們感動萬分,他
們中的許多人在這個春節無法與家人團聚。
在這性命攸關的生死關頭,是他們扛起責任,把
救援工作沖在前、防控工作干在前、宣傳工作做在前,他們用信仰和力量讓黨旗在防控疫情
斗爭一線高高飄揚,他們用初心和使命讓先鋒模範作用在救援一線充分展現,他們以沖一
線、站前沿、當先鋒、做表率的姿態,畫下一抹閃亮的中國紅。
面對疫情,一聲號召,數千
名醫務人員趕赴疫區;一聲令下,數千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10日建成;一聲呼籲,數億中國人
民眾志成城積極做好防控工作,這是有大局意識的中國人民,是中國制度的偉大力量,更是
共產黨的偉大威望,也是打贏這場戰「疫」的秘方。
『捌』 講一個最讓你感動的中國抗疫故事,並說明這個故事體現了什麼
寫作思路:寫作時從大處著手,盡量闡述自己的看法或者思想,主要內容是寫感人的抗疫故事,突出表現護士醫生的精神。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態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應對疫情,廣大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舍小家、顧大家,主動請纓,勇擔使命,全力以赴在抗擊疫情一線,用身體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的感人贊歌。在8月19日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致敬每一位不畏艱險、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勇於獻身的白衣戰士,致敬最美的你!
心有責任、肩有使命,哪怕前路荊棘密布,也義無反顧、白衣逆行。疫情發生後,為了守護大家的健康,成千上萬醫生主動請命、逆流而上,奔赴戰疫第一線。「作為黨員,沖鋒在前是我的義務;作為醫者,照顧病人是我的責任。」
「你說一輩子我為了啥,我不就為幾個病人嗎?」「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人類,我將首先考慮病人的健康和幸福。」「無論生死,不計報酬。」那一頁頁摁滿紅手印的「請戰書」,那一聲聲不計回報的「宣誓詞」,那一張張奔赴一線的「背影照」,他們不懼熊熊戰火,不畏烈烈病毒,用逆行者的身姿展現出白衣戰士的勇敢與無畏,彰顯出醫者仁心的責任與擔當。
心有陽光、面有風霜,哪怕全身傷痕累累,也堅強樂觀、不屈不撓。在這場戰疫中,有太多的醫者故事讓我們淚流滿面,也有太多的堅強時刻令我們刻骨銘心。馳援武漢的醫者在隔離服背面寫上喜歡的歌曲,用正能量歌詞為彼此加油打氣;方艙醫院的醫生每天帶領患者跳舞,用積極的態度舒緩病房氣氛。
南京防疫醫生在36度的三伏天虛脫累倒在地,抱著冰塊降溫的他面對鏡頭比出剪刀手。那一張張「網紅壓痕臉」,她們稱之為「最美的勛功章」;那一頭頭剪短的長發,她們笑稱「減去煩惱絲輕裝前行」。戰疫場上,他們化身微光,溫暖了寂寥的病房,照亮了華夏大地,點燃了生命的希望。辛苦了,我們的戰疫英雄!
心有大愛、行有大德,哪怕前方困難重重,也苦心鑽研、竭誠奉獻。在戰疫場上,白衣戰士們始終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無論是108歲的老人,還是出生只有30個小時的嬰兒,他們都傾盡全力、拚命救治。在抗疫過程中,鍾南山、李蘭娟等醫務工作者,夜以繼日、連續奮戰,一次次沖鋒陷陣、一次次苦心鑽研,不斷總結經驗,攻關抗疫難題,創新治療手段,為國家疫情防控建言獻策。
他們與病毒面對面,與死神拼速度,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那句「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那股「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攻堅韌勁,那種「天工人巧日爭新」的創新精神,編織了抗擊疫情的堅實防線,築起了從凜冽嚴冬到春暖花開過渡的橋梁,托起了黨和人民殷切的希望。
逆行,只因心繫人民安危;堅守,源於胸懷責任擔當。致敬中國醫師,謝謝你們的默默守護,你們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你們是我們的光!
『玖』 想一想,假如讓你講抗疫故事,你會怎麼講
疫情是命令十萬火急,防控是責任刻不容緩。當前,全國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廣大基層幹部以「鐵"-般的理想信念、「鐵」- -般的責任擔當,紮根一線,為人民群眾築起高高的"防疫牆」。
但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部分群眾防疫意識淡薄,或因習慣串門,四處扎堆;或因不重視疫情,不願戴口罩;或因無聊至極,聚眾打牌。不過,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基層幹部各式各樣的"抗疫」方式成為這個冬天暖心的事。
封鎖村道像"攔路虎」一樣」可氣」卻」可愛」。村道用磚塊、竹子、鐵架阻隔,各村幹部、熱心村民在村莊各要道設卡攔截,像泰山一樣屹立在村口,禁止一切外村人進入,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巍峨氣魄。這樣"簡單粗暴」的封村之舉,部分村民或「焦躁不安」,或"錘胸頓足」卻"無可奈何」,此舉預防可能攜帶病毒的人進出,防患於未然,避免交叉感染,確保全村人安全。這「可氣」之舉是基層幹部防疫的「可愛」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