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捐獻的真實故事有哪些

捐獻的真實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14 03:34:50

Ⅰ 找一個愛心奉獻的小故事關於名人的故事

叢飛,中國內地男歌手,被評為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2006年4月20日,叢飛因胃癌在深圳逝世,年僅37歲。在他37歲的短暫人生中,先後參加了400多場義演,收入並不豐厚,但進行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他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

叢飛從事義工活動從1994年一次重慶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慈善義演開始。正是在那次演出中,觀眾席上是幾百名因家貧輟學的孩子,使叢飛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當時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錢,幫20個孩子完成兩年的學業。從那以後,叢飛就開始不斷地資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並先後20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義演,收養孤兒。 悄悄資助貧困山區孩子,並從那時起一直持續了11年,直到他2006年因患胃癌去世。

在去世的10天前,叢飛和父親向醫院鄭重提出,停止靜脈補葯治療,僅保留鎮痛治療。叢飛說:"我希望能把這些費用用到其他有治療價值的人身上。"他還提出,去世後捐出眼角膜。叢飛捐獻的眼角膜使5名眼疾患者受益。

Ⅱ 關於幫助別人 獻愛心的故事簡短一點

1、有一個人做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桌旁都坐著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咒詛,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曲。

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所以個個愁苦滿面。但是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他好奇的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采烈。

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夾菜餵食,結果大家吃得很興。

2、有一個人經過熱鬧的火車站前,看到一個雙腿殘障的人擺設鉛筆小攤,他漫不經心的丟下了一百元,當做施捨。但是走了不久,這人又回來了,他抱歉的對這殘障者說:「不好意思,你是一個生意人,我竟然把你當成一個乞丐。」

過了一段時間,他再次經過火車站,一個店家的老闆在門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現」那個殘障的人說,「你是第一個把我當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現在是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了。」

3、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柱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請求再有一條腿嗎?」

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請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請求他幫助我,教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4、台灣作家林清玄青年時代做記者時,曾報道過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犯案上千起。在文章的最後,他情不自禁地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

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無心寫的這幾句話,竟影響了一個青年的一生。如今,當年的小偷已經是台灣幾家羊肉爐的大老闆了!

在一次邂逅中,這位老闆誠摯地對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我想,為什麼除了做小偷,就沒有想過做正當事呢?」從此,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與欣賞對立的是漠視與詆毀。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讓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馨香,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信賴與祝福。

Ⅲ 為國捐軀的英雄事跡

趙一曼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後在昏迷中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
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她沒有吐露任何信息。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保衛民族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兩人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後,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趙一曼在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日軍追上,再次落入日軍的手裡。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
堅貞不屈的趙一曼
1936年8月1日,日軍將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軍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遊街示眾」。此時,趙一曼犧牲之前,面對敵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當趙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門外的草坪中央時,幾個軍警的槍口對准她。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麼話要講嗎?」趙一曼怒視著,把手中的紙卷遞過去說:「把這些話傳給我家鄉的兒子!」 日軍官看過字條,向軍警們猛一揮手,罪惡的子彈射進趙一曼的軀體,犧牲於珠河縣(今黑龍江省尚志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Ⅳ 慈善愛心小故事

愛,可以創造奇跡。喬邁被摧毀的愛,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來更宏偉,更美,更頑強。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慈善愛心小 故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慈善愛心小故事篇一:“乞丐”存錢行善
80歲那年,他當起了乞丐,經常徘徊在紐約的曼哈頓街頭行乞。只見他衣衫襤褸、鬍子拉碴,頭戴一項上面寫有“山姆大叔是個大惡霸”的鴨舌帽,帽子邊緣露出的白發亂蓬蓬的。他的身體很瘦弱,似乎弱不禁風。加之渾身臟兮兮的他來回遊盪,一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樣子,活脫脫一個專業乞丐。

他乞討的方式很獨特,只向過往的司機討要零錢,討完之後會免費送給司機一份自己買來的報紙。每次討要,他都是笑眯眯的,態度非常溫和,還時常與司機開玩笑,完後從不忘幽默地與“施捨”給他零錢的司機說再見,頗有喜劇色彩。司機見他慈祥、和善、風趣,還不乏幽默感,也都會慷慨解囊,從不讓他空手而歸。

雖然討到的都是硬幣,但一天下來收入還是很可觀,一般每天都能討到100美元左右,運氣好的時候能討到250美元。白天討到的錢,他利用晚上的時間整理出來,一摞一摞、一包一包地包裝好,然後存放起來。

現在,他已經97歲了,17年來,他從沒間斷乞丐生涯,討到了不少錢。然而,他沒有花掉一分討來的錢。每當積攢到一定的數額,他就捐獻給一個為古巴 兒童 購買醫療用品的慈善機構。17年來,他把辛辛苦苦討到的所有的錢都捐給了這個慈善機構。

其實,他並不缺錢,他的居所是350萬美元的豪宅。他也並不是乞丐,他之所以17年如一日裝扮成乞丐沿街行乞,完全是為了慈善。迄今,雖然已經97歲高齡,但他的演藝事業並沒有停止,同時,他的“乞丐”生涯也沒有停止。他說:“我只是想幫助他人。”

他的名字叫歐文·科里,是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被人稱為“老戲骨”,還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具權威的人”。現在,他又多了一個身份:最著名的“乞丐”。
慈善愛心小故事篇二:慈善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她是印度一名普通的女性,和所有女性一樣,工作,結婚,生子,過著平靜簡單的生活。她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令人羨慕的女富豪。

那一年,丈夫和6個朋友一起創立了一家IT公司,事業剛剛起步,資金缺乏,於是,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支持丈夫。錢並不多,只有1萬盧比,可是數年後,這家公司發展成為印度第二大IT企業,雖然她只有1.41%的股份,分紅卻多得讓人驚訝。

面對從天而降的財富,她有些忐忑不安,要這么多錢做什麼呢?她考察了許多投資項目,始終都不滿意。那天,她隨朋友到一個偏遠的山村去考察,在黃沙漫天的土路上,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趴在地上,頭緊緊地挨在一起,嘴裡念念有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從汽車里下來,走到那群孩子中間,原來,他們正圍在一起看一本書。那本書破爛不堪,還有很多缺頁,一看就是從垃圾堆里淘出來的,可是幾個孩子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中,彷彿捧著稀世珍寶。那一刻,她一陣心酸,眼淚差點掉下來。

後來,她了解到,印度有3億兒童,大多數孩子一生中讀過的書只有課本,課外讀物對他們來說,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可望而不可及。接受過高等 教育 、當過記者的她明白,有時候,一本書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沒有書籍相伴的人生實在太過荒蕪。身為母親,她希望每個孩子的人生都五彩繽紛。

她毅然拿出自己的巨款,創辦了普拉塔姆圖書出版社。為了方便更多的孩子看書,看得起書,出版社一直在不斷創新。他們創造性地推出了卡片故事書, 數層厚紙片折疊起來就成了一本書,卡片書便於存放和分享,孩子們可以彼此換著讀,而且定價只有2.5盧比。隨後,他們又推出了小巧便宜,可以隨身攜帶的口袋書。

這些書一上市便大受歡迎,為了讓圖書流通 渠道 更通暢,出版社積極尋求與政府和私人機構合作。出版社一直追求零利潤,日常開支全靠人們捐助,只一心一意出版更多更好更便宜的書。很多人被她的善舉所感動,紛紛伸出友誼之手,把低廉的圖書送到更多的孩子手中。她不但成功說服政府向7萬多所公立學校提供預算支持,讓學校購買普拉塔姆圖書,還成功說服了日用品行業巨頭,讓它的銷售員在挨家挨戶上門兜售香皂的同時,也把普拉塔姆圖書捎上。

這一系列舉措讓普拉塔姆出版社聲名鵲起,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不但捐助源源不斷,還有許多知名兒童作家主動找到出版社,要求與他們合作。有了這些優秀作家的加盟,普拉塔姆圖書的質量和影響力又上了一層樓。

成立8年來,普拉塔姆出版社出版書目225種,數量超過1000萬冊,出版語言包括英語、印地語、馬拉地語、泰盧固語等11種語言,使2500多萬名印度兒童受惠,很多孩子因此得到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故事書。她的善舉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2010年,美國《福布斯》雜志將她列入全球48位慈善英雄榜。

她叫羅希尼·尼萊卡尼。當初創辦出版社,完全出於內心的善意,沒想到,她的善良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讓一個又一個的人伸出了善意之手。於是,一份慈善事業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惠及了越來越多的孩子,也讓她站在了人生的頂峰。
慈善愛心小故事篇三:讓音樂與慈善結合
鋼琴家郎朗有著許多耀眼的頭銜,不過他特別珍惜這兩個:

2004年5月20日,郎朗在紐約被委任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成為第一位擔任此職的鋼琴家。2005年10月9日,華盛頓舉辦“中國 文化 年”期間,郎朗應布希總統邀請,在白宮舉辦專場獨奏會。布希總統向他授予“世界和平使者”的稱號。

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貝拉米在宣布這項任命時說:“郎朗是兒童基金會最年輕的親善大使。邀請郎朗擔任親善大使,是因為他具有與聽眾做心靈交流的獨特能力,並把很多時間和精力用於增加古典音樂的青少年聽眾。”

郎朗對於慈善的頭銜深深感激:“音樂就像一種語言,世界的語言,它將人們彼此相連,也連接著彼此心靈的感應。我認為接近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為他們演奏音樂,用音樂打開他們的耳朵和心靈。”

猜你喜歡:

1. 關於愛心名人故事

2. 關於愛心的名人故事

3. 愛心名人故事

4. 關於愛心的寓言故事

5. 愛心小故事集

閱讀全文

與捐獻的真實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將相之間有哪些故事 瀏覽:848
幸福樹一米高買回來怎麼進盆 瀏覽:491
事業人員離崗多少歲 瀏覽:727
垃圾婚姻是怎麼造成的 瀏覽:544
美女晚上去酒店見客戶怎麼辦 瀏覽:249
婚姻宮有沖是什麼意思 瀏覽:352
李邕有哪些關於書法的故事 瀏覽:700
什麼是膚白貌美的氣質美女 瀏覽:752
范冰冰哪個經濟公司好 瀏覽:161
離不了的婚姻怎麼破僵局 瀏覽:157
你想要的幸福到來是什麼歌 瀏覽:336
怎麼誇中年男人的事業 瀏覽:429
哪裡可以看直播愛情公寓 瀏覽:263
東莞健康證是什麼樣的圖片 瀏覽:973
如何贊美養老事業 瀏覽:895
疫情健康包是什麼 瀏覽:270
有多少出軌的婚姻會幸福如初 瀏覽:212
海東樂都哪裡有美女 瀏覽:246
濰坊婚姻律師哪裡找 瀏覽:594
遇見幸福中飛機出事多少集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