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播音/朗誦好聽
要讓朗誦的聲音好聽,就要掌握以下朗誦的技巧:
一、正確、深入的理解
朗誦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確地表現出來,需要透過字里行間,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首先要清除障礙,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詞、成語典故、語句等的含義,不要囫圇吞棗。
望文生義。其次,要把握作品創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題和情感的基調,這樣才會准確地理解作品,才不會把作品念得支離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內容。
以高爾基的《海燕》為例,掃除文字障礙後,就要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這篇作品以象徵手法,通過暴風雨來臨之前。暴風雨逼近和即將來臨三個畫面的描繪,塑造了一隻不怕電閃雷嗚,敢於搏風擊浪,勇於呼風喚雨的海燕——這一「勝利的預言家」的形象。
而這部作品誕生之後立即不脛而走,被廣大工人和革命群眾在革命小組活動時朗誦,被視作傳播革命信息,堅定革命理想的戰歌。
綜合分析之後,朗誦時就不難把握其主題是:滿懷激情地呼喚革命高潮的到來。進而,我們又不難把握這部作品的基調應是對革命高潮的嚮往、企盼。
二、深刻,細致的感受
有的朗誦,聽起來也有著抑揚頓挫的語調,可就是打動不了聽眾。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誦者對作品的感受還太淺薄,沒有真正走進作品,而是在那裡「擠」情、「造」性。
聽眾是敏銳的,他們不會被虛情所動,朗誦者要喚起聽眾的感情,使聽眾與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須仔細體味作品,進入角色,進入情境。
三、豐富、逼真的想像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像,這樣才能使作品的內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動起來,就好象親眼看到、親身經歷一樣。
以陳然(我的自白書)為例,在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的同時,可以設想自己就是陳然(重慶《挺進報》的特支書記),當時正處在這樣的情境中:我被國民黨逮捕,在獄中飽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動搖。
最後,敵人把一張白紙放在我面前,讓我寫自白書,我滿懷對敵人的憤恨和藐視,滿懷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自豪地寫下了「怒斥敵酋」式的《我的自白書》。這樣通過深入的理解、真摯的感受和豐富的想像,使己動情,從而也使人動性。
四、符號的運用
朗讀者在分析體味文字作品的准備工作中,為了清楚准確地表達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更好地實現朗讀目的,往往在文字中做些標記,以提醒自己注意。我們把這些標記稱做「朗讀符號」。
(1)怎麼讓朗誦有故事性擴展閱讀:
朗誦的文學性
朗誦的內容一般都是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一些非文學作品,如社論、書信等,一旦作為朗誦材料,往往也會偏向於表現某個人的某種思想感情,自然帶上明顯的文學色彩。
文學藝術也是語言的藝術。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都是運用語言表現的。有聲語言最能顯示語言的風采和魅力。文學作品通過朗誦可以再現作品描寫的人物形象、環境氣氛和生活場景,充分發揮它的藝術魅力和教育作用。
② 朗誦技巧之怎樣朗讀寓言、童話
朗讀是一項口頭語言的藝術,需要創造性地還原語氣,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活生生的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如果說寫文章是一種創造,那麼朗讀則是一種再創造。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關於朗誦技巧之怎樣朗讀寓言、童話,歡迎借鑒參考。
一、怎樣朗讀寓言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以散文或者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於民間傳說。
寓言是帶有勸喻或諷諫性的故事。“寓”是“寄託”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於簡單的故事之中,藉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慣於運用擬人的手法,語言簡潔鋒利。
下面我們舉例來分析如何朗讀寓言。
一隻“講道德”的狼
狼常常到牧場里偷吃羊,牧羊人便在牧場周圍設了陷阱,要捉住狼。一次,貪心的狼又來了。它一心只想到羊肉的滋味,當然不會知道地上有陷阱,一不留神,便跌進了陷阱。狼用盡氣力也跳不上來,便大叫起來:“豈有此理!你們憑什麼設陷阱暗算別人?這太不講道德了!”牧羊人笑著說:“原來你是一隻講道德的狼。那麼,你來偷吃我的羊,算是什麼道德呢?”
1、了解故事的基本內容,這是讀懂寓言的基礎。
認真讀明白寓言中的故事:這則寓言講的是一隻狼因為想偷吃牧場里的羊,結果落入陷阱,可是它卻反過來指責牧羊人設陷阱不道德。
2、仔細琢磨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這是讀懂的關鍵。
首先要找出故事中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這則寓言講了狼要吃羊而落入陷阱;牧羊人設陷阱是為了保護羊。然後進行分析就可知,按照狼指責牧羊人設陷阱是不道德的這說法,牧羊人只有不設陷阱,乖乖地讓狼吃羊才是講道德了。很顯然這是講不通的。最後就能得出結論:一貫做壞事的狼,居然也講起道德來了,這是十分荒謬可笑的。這就是這則寓言的道理。
3、進一步與現實生活進行聯系:領悟了寓言中的道理。
讀寓言不能就事論事,人和狼說話,講道理,生活中是沒有的,但生活中像狼這種荒謬可笑的例子有沒有呢?對照找一找是有的。世上不是有那麼一種人嘛,想坑害別人,結果自己倒霉,卻反而指責別人不講道德。這不就是像那隻狼一樣的惡人嗎?能夠聯系實際,這才是讀懂的標志。
二、怎樣朗讀童話
童話世界是瑰麗而生動的,在童話作品中,天地日月、風雲雷電、山川鳥獸、花草蟲魚,都可以被賦予“人”的性格,“人”的思想感情,並以其鮮明的形象和獨特的個性活躍在幻想生活的舞台上,所以總是特別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朗讀童話除了“用普通話語音朗讀、把握作品的基調、使用朗讀的基本技巧外,關鍵是“化妝”好角色。朗誦時可以適當地把聲音“化化妝”以加強表現力,朗誦的音色因角色不同而有變化。為了逼真地表現出作品中的角色,可以進行模仿、誇張,例如朗誦烏鴉的話時,聲音可以尖一些,因為烏鴉體形很小;而朗誦蝸牛的話時,可以把聲音放低一些,慢一些,因為蝸牛總是慢騰騰的。這樣立刻就可以使兩個角色聲音拉開距離,形成對比。不但可以塑造不同的角色,還可加強作品的藝術效果。
練習:
分析並朗讀下列寓言和童話:
1、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2、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天氣冷得可怕。
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的衣服又舊又破,打著許多補丁,腳上穿著一雙媽媽的大拖鞋,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她還是又冷又餓,風吹得她瑟瑟發抖。她的口袋裡裝著許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著:“賣火柴呀,賣火柴呀!”人們都在買節日的食品和禮物,又有誰會理她呢?
快到中午了,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沒有哪個好心人給過她一個錢。
她走著走著,在一幢樓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內的情景吸引住了她。喲,屋裡的聖誕樹多美呀,那兩個孩子手裡的糖果紙真漂亮。
看著人家幸福的表情,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媽媽和死去的奶奶,傷心地哭了。哭有什麼用呢?小女孩擦乾眼淚,繼續向前走去。
“賣火柴呀,賣火柴呀!叔叔,阿姨,買一些火柴吧!”
可是,人們買完節日禮物,都急匆匆地趕回家去,誰也沒有聽到她的叫賣聲。雪花落在她金黃色的長頭發上,看上去是那麼美麗,可誰也沒有注意到她。
小女孩走著走著,一輛馬車飛奔過來,她嚇得趕快逃開,大拖鞋跑掉了。馬車過去後,她趕緊找鞋。那是媽媽的拖鞋呀,媽媽還躺在床上呢。可是,一隻找不到了,另一隻又被一個男孩當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著腳走路,寒冷的雪將她的小腳凍得又紅又腫。
天漸漸黑了,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小女孩一個人了。街邊的房子里都亮起了燈光,窗子里還傳出了笑聲。食品鋪里飄出了烤鵝的香味,小女孩餓得肚子咕咕直叫。小女孩好想回家,可是沒賣掉一根火柴,她那什麼錢去給媽媽買葯呢?
雪越下越大,街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地毯。
小女孩一整天沒吃沒喝,實在走不動了,她在一個牆角里坐下來。她用小手搓著又紅又腫的小腳,一會兒,小手也凍僵了。真冷啊,要是點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她敢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火柴,在牆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來。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麼美麗,多麼溫暖呀!她彷彿覺得自己坐在火爐旁,那裡面火燒得多旺啊。小女孩剛想伸出腳暖和一下,火苗熄滅了,火爐不見了,只剩下燒過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竄了出來,發出亮亮的光。牆被照亮了,變得透明了,她彷彿看見了房間里的東西。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上面放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一隻肚子里填滿蘋果和梅子的燒鵝突然從盤子里跳出來,背上插著刀叉,搖搖晃晃地向她走來。幾只大麵包也從桌上跳下來,一個個像士兵一樣排著隊向她走來。然而就在這時,火柴又熄滅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牆。小女孩捨不得擦火柴了,可她凍得渾身直抖。無奈之下,她又擦了一根,哧!一朵光明的火焰花開了出來。嘩!多麼美麗的聖誕樹呀,這是她見過的最大最美的聖誕樹。聖誕樹上掛著許多彩色的聖誕卡,那上面畫有各種各樣的美麗圖畫。樹上還點著幾千支蠟燭,一閃一閃地好像星星在向她眨眼問好。小姑娘把手伸過去,唉,火柴又熄滅了,周圍又是一片漆黑。
小姑娘又擦了一根火柴,她看到一片燭光升了起來,變成了一顆顆明亮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上劃出一條長長的火絲。所有的星星也跟著落下來了,就像彩虹一樣從天上一直掛到地上。“有一個什麼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說。因為她那唯一疼她的奶奶活著的時候曾經告訴過她:一顆星星落下來,就有一個靈魂要到上帝那兒去了。
小女孩又擦亮一根火柴,火光把四周照得通量,奶奶在火光中出現了。奶奶朝著她微笑著,那麼溫柔,那麼慈祥。“奶奶--”小女孩激動得熱淚盈眶,撲進了奶奶的懷抱。“奶奶,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一樣就會不見的!”小女孩把手裡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來。這些火柴發出強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還要亮。奶奶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美麗和高大。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兩人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起來了。她們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
火柴熄滅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閉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風小了,太陽升起來了,照得大地金燦燦的。大人們來到街上,大家祝賀著新年快樂。小孩們著新衣,愉快地打著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