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揠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揠苗助長說的是什麼
《揠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1、要遵循自然界事物發展的規律,欲速則不達,做什麼事情都不可急於求成。2、看事物不能只看錶面,要從實際出發,不然事情發展的最後會事與願違。揠苗助長的原意是,將地里的小苗拔起來,幫助它成長。但小苗被扒出,卻無法正常向下生根,最後導致小苗全部枯死。
反義詞:順其自然、循序漸進、放任自流
燈謎:揠苗助長(打三字口語一)謎底:貪快活。
㈡ 揠苗助長的道理啟示 揠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1、拔苗助長比喻使用不當的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2、這個故事告誡我們:不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於求成,要穩扎穩打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目標。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的快點,於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
㈢ 揠苗助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揠苗助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尊重自然客觀事實的發展,不能夠急於求成,而只看眼前利益。揠苗助長這個故事出自《孟子》。它比喻做事著急得到成果,而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動,反而導致壞的結果。
㈣ 揠苗助長的寓意和道理
故事中的懶漢急於求成,自以為很聰明,結果把家裡的莊稼給害死了。這個事情告訴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自作聰明哦。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就是這個道理。
揠苗助長的故事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揠,是拔起的意思。揠苗助長的意思就是把苗拔起,幫助其生長,比喻不管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的人很少,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是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揠苗助長這個成語也告訴我們客觀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也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
人們對於一切事物都必須要按照客觀規律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單憑自己的主管願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願望,美好的動機,結果也只能是適得其反。
(4)揠苗助長的故事有什麼意義擴展閱讀:
相關故事:
戰國時期,宋國有個農夫,他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在地里勞動,希望可以有個好收成。可是,這個農夫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那就是性子太急。他總希望地里的禾苗能長得快一點,再快一點。
於是,農夫就天天去地里看,還不忘拿一把尺子丈量一番。可是,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地里的禾苗卻一點也沒有長高,這讓農夫非常焦急,在地里不停地轉來轉去。
「不行!我一定要想個辦法讓禾苗快點長高才行。」農夫在心裡對自己說。這天,農夫終於想出來一個自以為是的好辦法。他一大早就跑到地里,挽起袖子彎下腰,用手抓住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農夫從早晨拔到了中午,又從中午拔到了晚上,才將地里的禾苗全部拔了一遍。
農夫剛一進家門,就迫不及待地對全家人說:「哎呀!今天真是累死我了。不過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為咱家的禾苗已經長高了一大截。」農夫的兒子覺得非常詫異,就跑到地里去看,結果發現地里的禾苗全都枯萎了。農夫知道後,後悔極了,可惜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