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有關秋的古代故事有多少

有關秋的古代故事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3-03-12 04:59:11

① 秋天的神話故事有什麼

嫦娥奔月
不講了,都知道
2.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說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地砍下去 。到最後,也沒能將那樹木砍倒。
3.玉兔搗葯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陪伴嫦娥,並搗制長生不老葯。
4.玉兔入月宮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兒,踏著雲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麼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里,多麼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 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於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捨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願意去。雄兔和雌兔眼裡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
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姐姐們,飛到了月宮陪伴嫦娥居住了!
5.玄宗漫遊月宮
在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宮的傳說了。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6.各地月餅的傳說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里。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② 關於中秋節的神話故事有什麼啊

【神話故事】

1、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人們難耐高溫。後羿用神弓,射掉了九個太陽,保護了人民,受到了王母娘娘的稱贊,並且得到一顆靈葯。如果二人分享即可長生不老,如果一人獨食即可升天成仙。

後羿捨不得嫦娥,因此久久沒有下定決定該如何處理這顆葯,就把靈葯帶回家後放置一邊。結果嫦娥沒有受得住誘惑,偷吃了靈葯,飛上天宮,從此和後羿分隔兩地。

2、月宮邊有一棵桂花樹,一個叫吳剛的男子因為在學仙時有過失,被罰到月亮上來砍桂花樹,只要把桂樹砍倒了,他的罰期就滿了。

可是無論吳剛怎樣努力,樹也只是受一道刀傷就馬上癒合了,桂樹總也砍不倒,因此月亮也有了「桂宮」、「桂魄」的別名,「蟾宮折桂」也由此而出。毛澤東的詞提到的「吳剛捧出桂花酒」,也是中秋名飲。

3、嫦娥當年偷吃靈葯的時候,身體突然變輕開始升空,她因為害怕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也就隨她一起上了月亮。

玉兔在月宮里有一隻搗葯杵,夜晚在葯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葯。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2)有關秋的古代故事有多少擴展閱讀

【歷史故事】

1、元朝統治末期,人們無法忍受朝廷的暴政,紛紛舉起大旗抵抗統治階級。朱元璋是起義中的佼佼者,但朝廷軍隊戒備森嚴,有時信息不能得到傳遞。這時候軍事劉伯溫想出一條妙計,讓手下把八月十五起義的紙條包在月餅陷里,然後以拜訪為名義把月餅送給各路起義軍隊,通知他們做好八月十五的起義准備。

到了八月十五,起義軍隊集合到一塊,星火燎原,打敗元軍。朱元璋傳令中秋節要軍民同樂,做了很多月餅賞賜給各路臣民,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因此流傳了下來。

2、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在中秋的時候一塊賞月,玄宗一時興起,想上月宮,於是天師作法,帶著另外兩個人一塊飛過青雲,踏上月宮,因為宮前有守衛森嚴,他們進不去,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

這時候突然聽到一陣陣音樂的聲音傳來,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暗自記在心裡。回到自己的宮殿後,他憑著記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③ 有關秋天的成語典故

1、秋高氣爽:
出處: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有時自發鍾磬響, 落日更見漁樵人。
釋義: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2、春花秋月
出處: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釋義: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美好時光。

3、暗送秋波
出處:宋·蘇軾《百步洪》之二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輕舟弄水買一笑,醉中盪槳肩相摩。
釋義: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像秋天明凈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4、望穿秋水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釋義: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要望穿了。表示殷切地期盼,一般用於女性。

閱讀全文

與有關秋的古代故事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瓶座對愛情是什麼看法 瀏覽:805
幸福路口到甘泉堡多少公里 瀏覽:93
一天走什麼步健康 瀏覽:987
怎麼形容科幻故事 瀏覽:666
人間的幸福在哪裡 瀏覽:963
幸福生活張嘉譯主演一共多少集 瀏覽:465
甘肅省哪個市經濟活躍 瀏覽:482
幸福樹上長黑點兒怎麼辦 瀏覽:657
經濟糾紛的概念與解決途徑有哪些 瀏覽:10
婚姻事業受到阻力怎麼辦 瀏覽:496
冬季北京三里屯美女穿什麼衣服 瀏覽:506
美女文老師什麼電視 瀏覽:985
女生屬虎和豬屬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733
石家莊幸福城什麼時候交房 瀏覽:292
繪本逃脫故事第22關怎麼過 瀏覽:550
村集體經濟如何分紅上級文件 瀏覽:804
人類平等才有經濟活力是什麼意思 瀏覽:878
將相之間有哪些故事 瀏覽:848
幸福樹一米高買回來怎麼進盆 瀏覽:493
事業人員離崗多少歲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