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關於黨的愛國故事有哪些

關於黨的愛國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11 09:04:35

『壹』 愛國故事有哪些

1,抗日名將張自忠。

1940年5月,國民黨軍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率軍在湖北襄樊一帶抗戰。大洪山一戰,他們消滅了1000多名日寇。日軍瘋狂報復,派重兵包圍過來。張自忠和士兵們堅決抵抗,他手舉步槍高喊:「弟兄們,一定把敵人消滅!」一天過去了,陣地還在,他們卻一天沒吃東西。第二天,敵人用飛機大炮轟炸。

張自忠幾次率軍反擊,沒有成功。部下勸他突圍,他說:「我要撤了,這一帶就保不住了。我要用身體來保衛湖北西部河山!」後來他們被困在杏兒山上,無法沖出去。張自忠左肩受了傷,他說:「我是不打敗仗的,敗只有死,我不能對不起部下。只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敵保國。」

日軍沖了上來,張自忠身中數彈,仍然立在山頭,堅持抵抗。一顆子彈擊中他的胸部,血噴不止。他倒在地上對副官說:「我這樣死得好,對得起國家,對得起民族……心裡平安。」說完,他又頑強地站起來,向敵人撲過去,敵人的子彈又射中他的腹部和頭部。張自忠為國盡忠了,他是在抗戰中犧牲的中國軍人中職務最高的一個。

2,譚嗣同笑迎死亡。

1898年,光緒皇帝決定變法,譚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後又發動了政變,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康有為等人逃走了。譚嗣同沒有跑,他說:「各國的變法,沒有不流
血而成功的。現在中國還沒有人為變法而流 血,這是國家不能強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 血,就從我開始吧!」

譚嗣同被捕以後,毫無懼色,在監獄中寫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被押到刑場受刑前,大聲喊著:「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位笑迎死亡的義士,心裡裝著祖國。

3,朱自清餓死不食救濟糧。

抗日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一方面支持蔣中正發動內戰,一方面又利用簽訂條約的辦法在中國獲取了許多特權,還加緊武裝戰敗國日本,對中國重新構成威脅。當時社會上物價上漲,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人民對美國和國民政府十分不滿,反抗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為了支持蔣中正,就運來了一些麵粉,說要「救濟」中國人,好讓中國人「感謝」美國,不反對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國的用心,認為美國的救濟是對中國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學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莊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堅決拒絕美國的「援助」,不領美國的麵粉。當時,朱自清正患嚴重的胃病,身體非常瘦弱,體重還不到40公斤,經常嘔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領救濟粉意味著每月生活費要減少600萬法幣,生活更加困難。可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尊嚴,他堅決拒絕那些別有用心的「賞賜」。他在日記中寫道:「堅信我的簽名之舉是正確的。因為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政策,要採取直接的行動,就不應該逃避自己的責任。」兩個月後,朱自清困貧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寧肯挨餓而死,也不肯領帶侮辱性的「救濟」,表現了一個中國人應有的尊嚴。

4,岳飛精忠報國。

紹興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毀和約南侵,岳飛奮起抗戰,大破金兵於蔡州、陳州、潁州,鄭州、西京、蒿州、許州、孟州、衛州、懷州、郾城等地,並在順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威振敵膽、金兀術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正當岳飛所向披摩,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於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萬俟萵上章誣篾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十月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刑前揮筆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5,鄧世昌的北洋艦隊。

鄧世昌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1894年9月,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中國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斗中最英勇,前後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後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壯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不幸,致遠號中了魚雷,船體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見部下都沒有生還,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獻出了生命。

『貳』 黨的英雄事跡有哪些

1、張自忠

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台兒庄進發。待至臨沂、滕縣時,同中國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斗。當時守衛臨沂的是龐炳勛的第3軍團。由於實力過於懸殊,傷亡慘重,龐部急待援軍。

執行任務中,邱少雲在距敵前沿陣地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敵人突然向潛伏區逼近,為了掩護潛伏部隊,指揮所命令炮兵對敵進行打擊。敵人遭到打擊後出動飛機偵察,並盲目發射偵察燃燒彈,一顆燃燒彈正好落在邱少雲身邊,飛迸的火星濺落在他的左腿上,燒著了他的棉衣、頭發和皮肉。

但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他嚴守紀律,咬緊牙關,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年僅26歲。

關於黨的英雄事跡評價如下:

90多年的崢嶸歲月中,無數的共產黨員在各自的時代中燃燒青春、努力拚搏,為的只是守住入黨的那顆初心。有的英勇無畏、揮灑熱血,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有的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在平凡崗位創造不凡的人生;有的紮根群眾、為民謀福,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共產黨員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正是對初心的守望,才能把黨的事業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才鋪就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的基石。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重溫那些可歌可泣的青年英雄故事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從英模事跡看共產黨人的初心

『叄』 建國後的愛國故事

1、華羅庚毅然回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華羅庚毅然決定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奔向祖國的懷抱。

1950年2月,攜夫人、孩子從美國經香港抵達北京,在途中華羅庚寫下了《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3月10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送了公開信,他在信中說道:「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

在這封信中,華羅庚喊出了「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之後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

『肆』 黨的故事有哪些

1、李大釗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

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

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曾與楊靖宇等到工廠、學校宣傳抗日,組織工人、學生參加抗日義勇軍。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1934年2月後,歷任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等職。

在東北地區早期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作出了重大貢獻。1942年2月12日,率部襲擊梧桐警察分駐所,戰斗中,為內奸打傷,昏迷中被敵逮捕,後英勇犧牲。時年34歲。

『伍』 有關黨的故事有哪些

1、日出東方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開幕,後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構。黨的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出現了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

2、星火燎原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三灣改編」後的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國革命走上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開端。

3、力挽狂瀾

1934年10月中旬,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等原因,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1935年1月上旬,中央紅軍強渡烏江,佔領貴州遵義。1月15日到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遵義會議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在極端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周總理與一隻鋼筆的故事

某次,一個美記者采訪周恩來時,看見桌上放著一支美國派克鋼筆。他以一種譏諷的口氣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中國為什麼還要用美國的鋼筆呢?"

周恩來淡淡一笑,答道:"談起這支派克鋼筆話就長了。這是一個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他是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想,無功不受祿,就推辭。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貴國的這支派克鋼筆。"

5、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斯基等來華,先後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成立共產黨。之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於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出席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十二人,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

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制訂了我黨的第一個綱領。規定了黨支的奮斗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達到共產主義」。大會選舉了中央領導機構,由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陸』 中國共產黨有哪些英雄事跡

1、馬佔山


楊大嫂聽了連連叫苦,難過得流下了眼淚。自從丈夫去世後,她一個人忙裡忙外,起早貪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全身心的操持著這個家,好不容易喂大了一頭肥豬,本想靠它換幾個錢貼補家用,未曾想,現在卻被紅軍殺了,叫她怎麼不傷心難過呢?

楊大嫂只希望紅軍快點走,她好早些回家看個究竟。過了兩天,聽說紅軍終於走了,楊大嫂帶著光斌急急忙忙回到村子裡。到家裡一看,豬欄里空空如也,那頭大肥豬真的不見了蹤影。楊大嫂靠在豬欄上傷心地大哭起來。

「這可怎麼辦啊,這可是我在年初借了親戚的錢買來的豬仔啊,就這樣沒了。」過了好一陣子,兩人上樓去,看看是不是還丟了別的什麼東西。到了樓上,光斌走進自己的房間,看見窗子邊寫著一行字,在這行字的下面,紅軍把床上鋪的稻草扒成一堆。

光斌當時不認識字,見此情景,心裡很氣憤。心想:「把我的豬吃了,還把床鋪草堆起來,搞得亂七八糟的。」於是氣呼呼地跳到床上,三腳兩腳就把草堆踢散了。

這一踢,竟然踢出一個血乎乎的豬頭來,把光斌嚇了一跳,連忙大喊「: 豬頭,豬頭。」楊大嫂急忙跑過來,她一見那豬頭,剛剛平息的心情又難過起來。

她哭著把豬頭提下樓放在桌子上:「他爹,你早早地就走了,這兵荒馬亂的,留下我們娘倆怎麼活啊!」

她把桌子一推,准備上樓收拾房子,只聽得「咚」的一聲,那豬頭滾到地上,「嘩啦、嘩啦」地從豬嘴裡掉出一堆銅錢來。楊大嫂一怔,使勁眨了眨眼睛,不敢相信「豬頭里竟然吐出銅錢來」。

她擦乾眼淚,小心翼翼地把銅錢撿起來,接著又從豬嘴裡摳出了幾枚銅錢和一張紙條,這堆銅錢足足有三百多枚。楊大嫂不知道紙條上寫了什麼,吩咐光斌請來村裡的私塾先生。

私塾先生打開紙條念道:「老鄉,我們沒有糧食了,又冷又餓,只得把你家的豬殺了充飢,留下這些銅錢,當做買豬錢了。」光斌又拉著私塾先生到樓上指著窗子邊:「先生,這里還有。」

私塾先生接著一字一字地念了起來:「我們是紅軍,老百姓自己的隊伍。」此時,楊大嫂鼻子一酸,眼裡再次閃爍著淚花,捧著這三百多枚銅錢,喃喃地說:「紅軍,好人啊」。

從此,光斌記住了:紅軍,是老百姓自己的隊伍。

『柒』 有沒有關於黨的感人故事

1、朱德的扁擔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2、詹天佑

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愛國小故事。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

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3、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 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

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4、楊靖宇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

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

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閱讀全文

與關於黨的愛國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沖突怎麼取捨 瀏覽:357
哪個帥哥美女送 瀏覽:273
如何培育健康的黴菌 瀏覽:376
婚姻多少年才能穩定不變 瀏覽:182
美女幾次點贊為什麼不回 瀏覽:290
發改委事業編怎麼改革 瀏覽:231
山東哪裡美女多淄博 瀏覽:49
怎麼形容被愛情折磨 瀏覽:39
錄制故事需要用到什麼軟體 瀏覽:254
婚姻不堅固怎麼辦 瀏覽:217
長治事業編工資多少 瀏覽:229
景洪市辦理健康證要做哪些項目 瀏覽:775
水瓶座對愛情是什麼看法 瀏覽:805
幸福路口到甘泉堡多少公里 瀏覽:93
一天走什麼步健康 瀏覽:987
怎麼形容科幻故事 瀏覽:666
人間的幸福在哪裡 瀏覽:963
幸福生活張嘉譯主演一共多少集 瀏覽:465
甘肅省哪個市經濟活躍 瀏覽:482
幸福樹上長黑點兒怎麼辦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