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一生的故事的內容簡介
1、《你一生的故事》內容簡介
一個語言學家學會了一門外星語言,徹底改變了她的世界觀。過你一生的故事去、現在、未來,在她眼前同時展開。為了離上帝更近,人類伐木燒磚,拉車砌塔,經過無數個世代的辛勞,終於建成一座巍峨聳立於天地之間的通天塔。只要一小瓶葯水,就能擁有超人智慧,這個誘惑無人能擋。可惜超人不止一個,盪氣回腸的超人對決之後,領悟終極的智慧。任何數字除以零,都不會得出一個有意義的結果。兩個人的感情除以零,結果是什麼?在一個「名字驅動一切」的世界,命名師們玩轉七十二個字母,尋找人類種族繁衍的密碼。當人類的所有科學研究僅僅局限在解讀後人類的科研成果時,這種研究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妻子在天使下凡時去世,丈夫卻必須學習如何熱愛上帝,以便死後與妻子團聚。
2、作者簡介
特德•姜(Ted Chiang),美國華裔科幻作家,當代最優秀的科幻作家之一。1967年生,畢業於布朗大學計算機專業,參加過「科幻黃埔」號角寫作班,現為自由程序師。自1990年發表處女作《巴比倫塔》至今,只出版了十五篇短篇或中篇小說,卻讓他捧回了包括星雲獎、雨果獎、坎貝爾獎在內的幾乎所有科幻大獎的獎杯。
❷ 你一生的故事我用一生銘記是那個歌的歌詞
歌名:你一生的故事,歌手:以冬
所屬專輯:你一生的故事
作曲 : 簡吟,作詞 : 稗子
最初涓流沾染詩意, 於眉睫上氤氳春雨
這一滴是夢, 那一滴是你
眨眼間溶溶歡喜, 最後游緒凝聚回憶
於唇齒間醞釀愛語, 這一篇給夢
那一篇給你, 記敘悠長奇跡
想與你漫步, 看雨季花期
想與你登臨, 摘霧靄晨曦
想與你跋涉, 到海角天際
去無名處靜默地聽歲月老去, 少年的驚悸
請安睡心底, 來路的荊棘
就點綴回憶, 積攢的朝夕
已半個世紀, 你一生的故事
我用一生銘記, 最後游緒凝聚回憶
於唇齒間醞釀愛語, 這一篇給夢
那一篇給你, 記敘悠長奇跡
想與你相遇, 於時光間隙
一雙影子落, 在春岸長堤
穿梭於歲月, 不期然提及
謄入後世傳奇哪一卷哪一筆?, 想與你親吻
於時光間隙, 一雙影子落
在秋原長椅, 那迢遙戀情
驀然被銘記, 輕易席捲天地
哪怕一人缺席, 想與你漫步
看雨季花期, 想與你登臨
摘霧靄晨曦, 想與你跋涉
到海角天際, 去無名處靜默地聽歲月老去
少年的驚悸, 請安睡心底
來路的荊棘, 就點綴回憶
積攢的朝夕, 已半個世紀
你一生的故事, 我用一生銘記
(2)你一生的故事這首歌的含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你一生的故事》是由歌手以冬演唱的一首歌曲。
歌曲背景
首歌的確講述了一個人大半生的時光,從青蔥少年的花季雨季,到朝夕積攢而成的大半世紀,以清新曼妙的歌詞展現出來,像一部無聲電影一般,自顧自地述說著。
歌詞中出現了多個「想與你……」,著看似是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實際上卻是擦肩而過而不甘心的欲說還休。最悲哀的是那個人一生中的故事,你從未參與其中,卻銘記了一生。
❸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科幻作品集
《你一生的故事》
放大了薩丕爾-沃爾夫假說,探討了語言對人的思維甚至是認知方式的影響。並通過光折射現象和費馬引理解釋了「預知未來」的原理。說實話,之前看過的其它科幻作品,其中對預知未來的描述一致不能讓我信服,但本篇通過非常基本的物理定律和語言學書寫規則的結合,真的讓我有那麼一點相信這種現象出現的可能性。
同時本篇沒在時空因果悖論和宿命論上花多少筆墨,而是從一個感性的角度描述一位母親對她即將出生、早逝的女兒的思念和愛、以及她面對即將到來而早已預見的一切時的坦然,憂傷但又讓人鼓起勇氣。
《巴比倫塔》
上帝沒有對企圖修塔到達神之庭院的人類施與任何懲戒,因為無論人類做什麼,修多高的塔,都只是在上帝設計的沙盤中徘徊。小說中把世界設定成一個曲面,高塔直聳雲霄,直至月亮、太陽、星辰、「穹頂」,最後還是回到了大地,沒有邊界的無限循環。這也符合一個比較主流的宇宙學概念,不詳述。不過這篇短篇的重點不在於體現人類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而在於對塔上居民生活以及他們的世界觀的探討。
他們從來沒接觸過甚至沒見過遼闊的大地,也沒有機會向上探索所謂上帝的庭院,可能高塔的上下百米就是他們一生的活動空間。但他們非常樂意接受,甚至不能說是接受,因為他們的祖先到後代都在也都將會在此紮根,在他們的認知中,世界就是這么大,安於其中,自給自足,各為修高塔司其職,真是一個人的認知決定了這個世界至於其本身的大小。
《領悟》
非常「爆米花」的一個科幻故事,敢打賭電影【超體】的故事原型就是來源於此。但這個短篇比超體,劇情上精彩得多,也在比較合理的范圍內開腦洞瞎扯,最後兩個超智人類的對決非常過癮,也很中二。人類的大腦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
《除以零》
不太熟悉數學原理,所以這篇對我來說十分晦澀難懂。以我的理解,故事表面上是在討論一個數學終極理論以及數學形式和算術之間的關系,實則是在描述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感情,雖然我還不太懂想表達什麼...但最大的收獲是了解到了"the most beautiful equation"歐拉公式:e^(πi)+1=0
《七十二個字母》
這種純靠概念推動的故事一開始真的有點讀不下去,用一串命名的字母就能驅動世界上幾乎一切無機物有機物,以熵減為其驅動力?一開始還以為自己理解錯了...但故事提到的幾個命題還是挺有意思的。
之前看到過一份不知真偽的報告:人類繁衍過程中,男性的某個染色體,每經過一次遺傳,都會被損耗一些。到若干代之後,表徵男性的這個染色體就會消失,世界上只剩下女性。內容大概是這樣。本篇應該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給出了主角面對的人類危機。
同時,書中寫道:
「生物學有條基本原理:雌性是生命要素的源泉,賦予後代生命,而雄性提供基礎形態」
由此我想到很多以前的神話故事和現今的科幻作品,都不時提到「母體」這個概念,宇宙一切生命彷彿都以「母性」為基礎,【異形】和【黑客帝國】系列就是典型的例子。
另外,本篇也涉及到一個社會學問題。皇家學會的科學家發現可以通過命名法給予不同人生育能力,就可以以此控制下層階級人民的出生率,防止「我們的國家最終被拖入粗鄙和愚蠢」、「保證物種的健康」。而男主則是推崇用工具提高下層人民的生產效率,從而提高其經濟狀況和精神素養。感覺可以就這兩個觀點進行一場辯論。
《人類科學之演變》
刊登在正統科學雜志上的一本正經地預測未來科學界的短文,寫得比較保守,但沒准,這就是未來。
《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
具化了天堂、地獄、上帝、天使,本質上還是探討了何為信仰、何為虔誠。本篇的敘事也挺別致的,先搬出幾個主要人物以及表明他們各自對信仰上帝的立場,然後才開始交織他們之間的故事。描述天使下凡的文段挺有意思的,有點怪咖。
《賞心悅目:審美干擾鏡提案風波紀實》
用一個簡單的科幻概念包裝的一場針對審美的多方辯論。設定的幾個立場都非常典型,給出的觀點都很有說服力。簡單概括了以下幾個基本觀點:
1. 與其用干擾鏡「糾正」相貌歧視,不如從教育本身出發,讓人自發接受相貌的差異並公平對待。
2. 消除相貌歧視能讓一些人更自信、在更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人格更健全。
3. 相貌歧視不可避免,欣賞美是人類的本能,也可能是人類社會發展、種族進化不可或缺的一個能力。人應該具有分辨美醜的能力。
4. 都說內在美比較重要,但兩個人從相識到相愛,究竟是不在乎外貌好還是在乎好?
5. 神經學家表示這種抑制神經系統的方式,雖無副作用,但會繼續被開發,最後可能會達到控制人們思想的地步。
6. 商家、政客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通過工具和心理學手段讓自己的商品/演講/觀點更有吸引力,迷惑大眾。
非常喜歡這篇文章里的觀點碰撞。
小結
特德·姜的科幻喜歡從人的思維、意識、認知這些最原始的主體角度展開,探尋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意識對整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唯心和感性,也夾雜著不少對社會問題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