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傳承紅色文化
創新是紅色基因得以賡續的根本動力,也是社會發展、時代任務、實踐深化對紅色文化的必然要求。隨著網路化、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在融媒體時代,多元文化、海量信息對紅色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高時效、碎片化的即時傳播方式也對我們推動紅色文化創新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簡單依靠參觀紅色場館、組織紅色旅遊、閱讀紅色書籍等單一形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灌輸式教育」「被動式體驗」已經難以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所以,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就必須使紅色文化結合時代元素,不斷適應傳播規律,以新形式、新話語傳播紅色文化,推動紅色文化不斷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要創新理念手段,充分發揮紅色經典文學、音樂、影視、劇目等基礎載體作用,積極借鑒人們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結合新媒體傳播形式,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手段,藉助和依託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多種媒體,發揮網站、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作用,打通教育引導、環境熏陶、作品感染、文藝浸潤、典型示範、實踐砥礪等實踐環節,推動傳承工作與時俱進,讓紅色基因煥發時代光芒。
要加強對紅色文化場館的保護力度,加緊修建、完善、開放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利用歌舞、繪畫、戲劇等藝術形式,再現革命戰場情境,創建富有特色的紅色旅遊景點,提升紅色教育價值。要完善宣傳教育體系,大力推動紅色主題教育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發動廣大人民參與到紅色基因的傳承中來,營造出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的濃厚氛圍。
(1)如何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擴展閱讀:
歷史印證價值功能。紅色文化見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
近代中國,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磨難。為拯救國家和人民,無數革命者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斗爭並為之流血犧牲,但都無法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是中國共產黨勇敢地擔負起歷史的重任,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為中國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並付出了重大犧牲。
僅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記載,為革命犧牲的江西籍烈士就達25萬之多。一部紅色文化史忠實地記載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歷史,這是其一。其二,紅色文化昭示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真諦。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鄧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混亂狀態就不能結束,貧困落後的狀態就不能改變。」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呈現出勃勃生機。
三是弘揚紅色文化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賦予的。傳承紅色文化,解讀革命歷史,有利於幫助人們了解共產黨執政地位的來之不易,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Ⅱ 紅色傳承內容有哪些
1、紅色傳承要求我們理解共產黨的紅色精神,更讓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紅色精神是具有跨越時代的精神品質,可以成為新時代的價值走向,可以具有普世價值的光芒。
2、以紅色作為時代精神內涵的象徵、務實的落點在於教育.呼喚有志青年憂國憂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奉獻社會的崇高精神。在那美麗的藍天之,是五星紅旗在迎風飄揚,庄嚴的旗幟閃耀著正義的光芒。
3、堅持紅色傳承,就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賦予紅色基因新的時代養分。紅色基因產生於革命戰爭年代,是革命戰爭年代的產物,盡管有其固有的「內核」和不變的「根本」,但是它並不是保守僵化、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與時俱進,豐富發展的。
講好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黨史故事,唱響傳播紅色文化的時代強音。在悲壯的湘江戰役中,紅軍將士踐行著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多於我軍數倍的敵軍進行了浴血奮戰。紅34師全體將士捨命阻擊,師長陳樹湘斷腸明志。
戰士們的捨生取義彰顯出紅軍將士革命理想高於天的英雄氣概和鐵血救國、正義事業必勝的英雄信念。湘江戰役的故事蘊含著偉大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紅色文化,是今天開展紅色教育的寶貴資源。講好湘江戰役故事,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
引導大學生學習、傳播和繼承紅色文化、紅色精神,有助於展現地方黨史、凝聚民心,有效抵禦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從而激發全體師生的愛黨愛國之志、增強奮進奮發之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Ⅲ 作為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要做哪幾點
1、強化紅色文化認知
了解紅色文化,知曉紅色文化。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夯實這一傳承基礎,高度重視黨史、國史、革命史和改革開放史等思政課教學,將馬院作為第一學院、思政課作為第一課程,配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著力發揮第一課程紅色文化認知成效。
2、強化紅色文化敬意
唯有從內心深處生出敬意,才能讓傳承成為可能。只有回望歷史,銘記過去,才能更好地喚起對紅色文化的敬意與禮贊。黃岡地處大別山南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色文化的沃土。我們特別注重挖掘黃岡紅色文化資源,並使之成為紅色育人的重要基地與載體。
定期到陳潭秋故居、林育南故居、紅安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地開展體驗學習,不斷增強學生的歷史認同感、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3、強化紅色文化傳承
以紅色文化堅定理想信念、以紅色文化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以紅色文化加強品德修養、以紅色文化增長知識見識、以紅色文化培養奮斗精神、以紅色文化增強綜合素質,將紅色教育貫穿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全過程。
(3)如何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擴展閱讀:
將承載著紅色基因的教學資源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之中。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紅色文化資源,找到與思政課程內容最佳契合點,用鮮活的具有個性魅力的素材豐富課堂教學,真正實現地域紅色文化資源與思政課教學的緊密銜接,促使學生形成強烈的情感認同,有效實現紅色基因的活化。
同時高校應就近聘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研究人員和宣傳人員作為思政課兼職教師,定期為學生開展專題報告和講座。邀請親歷者、見證人或基地的研究專家、講解人員來校為學生作專題報告,他們的講授,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Ⅳ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談一談如何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
1、多途徑引導大學生參與紅色旅遊,實現「游中學」
大學生是網路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這個群體網上抽樣調查顯示有65.41%的移動上網設備保有量。因此應充分發揮自媒體宣傳優勢,引導青年人到紅色景區體驗參觀。通過有組織方式,引導大學生在「游中學」。
2、多渠道提升紅色旅遊效果,聚焦「學中做」
大學生是最具有創造力的群體之一,在參與紅色旅遊的同時,可以鼓勵大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為紅色旅遊發展注入新鮮元素,實現「學中做」。
(4)如何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擴展閱讀:
大學生應成為紅色基因傳承的排頭兵
1、大學生是紅色基因繼承的紐帶。
要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保留紅色基因,就要保持對歷史的銘記;保持對歷史的銘記,在於代代間的傳承,而作為青年的大學生,恰好就發揮著代際傳承中紐帶的作用。
2、大學生是發揚與創新紅色基因的重要力量。
大學生是將先輩的紅色精神投身於實際生活的先鋒,在中華民族面對新的艱難困苦時,大學生要積極將其發揚光大,立足於時代、國情,創造出新的時代精神,使紅色基因歷久彌新。
Ⅳ 怎麼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資源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內涵,是新時期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財富,如何傳承好紅色基因,我就自己所學所思和大家交流一下。
方法/步驟
1/7 分步閱讀
統籌規劃不失時機的組織開展各類紅色教育。
2/7
利用互聯網、板報、櫥窗等方式廣泛宣傳紅色文化,為思想靈魂注入紅色基因。
3/7
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料及紅色先進典型代表。
4/7
建立紅色文化學習室、榮譽室、文化長廊。
5/7
通過文藝匯演等形式直觀演繹傳統、謳歌英雄、再現歷史。
6/7
建立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現地參觀學習,使自身受感染、手熏陶。
7/7
將紅色文化寫入教科書,從娃娃抓起,代代相傳。
注意事項
動員全社會力量,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