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讀書的故事有哪些
關於讀書的故事有懸梁刺股、囊螢讀書、映雪讀書、畫荻教子、鑿壁偷光等。讀書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人們可以通過讀書,增長自己的見識,學習到很多的人生道理,即使不出門,也能夠了解到天下的大事。
1、懸梁刺股
懸梁的故事發生在楚國一位名叫孫敬的賢士,到洛陽求學,為了勤於學習, 怕受睡眠困擾,因而把頭發綁住懸於樑上,如果讀書疲累,眼睛一合上,頭低下 來,那懸在樑上的頭發一拉,必定痛得醒過來,而後他苦讀有成。
刺股的故事發生在戰國蘇秦身上。他在鬼穀子那兒學合縱連橫之術,學成後 到秦國游說,不被採用。旅費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難過,於是發憤苦讀。讀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錐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趕跑,又繼續苦讀。後來,再出發游說諸侯時,無不成功,身掛六國相印,好不威風。
2、囊螢讀書
車胤,晉代南平人,年輕時就愛讀書,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苦,沒錢買油 點燈。日子久了, 車胤覺得長久下去,將不知浪費多少寶貴時光,一定要想辦法 解決才行。一晚,他見一群螢火蟲, 一閃一閃的飛來飛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 幾只螢火蟲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們所發出的光來讀書嗎?此後,他就每晚靠著螢火蟲的光來讀書,有時甚至看到天明。
3、映雪讀書
古時有一讀書人名叫孫康,也因家貧,冬夜經常在雪地藉助雪光返照來讀書。 隨月讀書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 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光西斜時,就搬一張梯子擱在 牆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 ,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繼續讀下去。
4、畫荻教子
北宋時期,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他的母親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裡有錢供他上學呢?她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歐陽修就這樣在母親的教導下在地上用荻草稈在地上寫字,終於學有所成。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5、鑿壁偷光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幹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裡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
2. 在你的讀書經歷中,有什麼樣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呢
兒時的我,在「鋤禾日當午,汗滴何下土」的詩歌聲中長大,每次端起書,看著那毫無生命的方塊字,我總是大喊沒意思。讀書是我最頭疼的事了。
漸漸長大了,我感到了知識的缺乏,每次作文,我都不知從何說起。爸爸、媽媽為我不喜歡讀書而煩惱,常常買許多書讓我閱讀。直到有一天,那天晚上,我們家裡開展成語比賽,該我說成語,媽媽說意思,我翻開成語詞典,說道:「金蟬脫殼(ké)。」剛一說完,爸爸、媽媽都鬨堂大笑,我感到奇怪,不知道他們笑什麼,媽媽看我一臉的驚詫,說:「自己看看拼音,到底讀什麼。」「噢!是『金蟬脫殼(qiào)』!」我恍然大悟。爸爸嚴肅的對我說:「以後要注意多讀書,那才能積累知識呀!」於是,我便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多讀書,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識。
從那以後,我真的喜歡上了讀書,因為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當讀到安徒生的童話集——《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曾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命運做過祈禱;當我看到《狼牙山五壯士》時,我為狼牙山五壯士的悲壯流過眼淚;當我讀到《三國演義》時,我為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欽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書的海洋中,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讀書能醫愚,讀書能治窮,讀書能療病,讀書能礪志,讀書能致遠,讀書能練達,讀書能聰慧,讀書能知道怎樣交友,怎樣識人,怎樣說話,怎樣做事,怎樣活著才身心健康,讀書能明白什麼樣地人生稱得上完美無憾。」是啊!讀書得好處無窮無盡。
現在,當我捧起《鋼鐵識怎樣煉成的》,深深融入到裡面時,我感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因為我擁有健康的身體,保爾雖然殘廢,但他那種不向命運低頭,堅強的毅志和頑強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讓我佩服。我對今後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希望。我更愛讀書了。
讀《三國演義》、《水滸傳》可以讓我們對中國名著有所了解;看《十萬個為什麼》可以使我們的知識更加豐富;讀《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就是看一些漫畫、搞笑之類的,也可以讓我們更加幽默,更加富有想像力。
讀書給了我知識,讀書給了我樂趣,讀書更給了我力量。
我讀書!讀書讓我知道了什麼是酸?什麼是甜?什麼是苦?什麼是辣?讀書讓我知道了怎麼為人處事?讀書給我的最大東西是:知識。它豐富了我的大腦,增長了我的見識。
你能說讀書不快樂嗎?
早晨,陽光灑進屋裡,溫暖的撫摸我書房的一方天地。不經意地一看,一本陳舊的《格林童話》卻喚醒了我一年級時那陳舊的回憶……
那時,我與同齡人一樣,喜歡每天聽故事入睡,殊不知,我與書籍已經結下了不解之緣。
那是寒假的一天中午,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好奇地翻著書中厚厚的一摞東西。突然,我眼睛一亮,找到了一件珍寶——《格林童話》。我十分愛看,竟捧著它半個多鍾頭!
突然,鑰匙打開鎖的聲音使我一驚,啊!媽媽回來了!我急中生智,連忙把書往被子底下一塞。媽媽進了卧室,讓我睡午覺。
我不情願地躺進被子里,腦子中卻醞釀出了一個秘密計劃。
我蒙頭便「睡」但耳朵卻仔細地聽著媽媽的動靜。不一會兒,媽媽見我似乎已經睡著了,就躡手躡腳地走出卧室。我的竊讀活動正式開始。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雖沉浸在書里,可仍十分擔心的四處張望,突然,門口傳來了一陣腳步聲,有人!我一驚,亂了方寸。我把書往枕頭底下一塞,可是太引人注意。怎麼辦,怎麼辦……隨著門一點點打開我心裡也越來越沒底。我急忙把書放在被子里,靈機一動,伸一個懶腰,好像剛剛醒。然後裝模作樣的打了一個哈欠,徑直走出門,直奔廁所。我把門一甩,鬆了一大口氣。啊!有驚無險!我假裝放了放水,走出門時不忘提醒媽媽:「不能打擾我,我真的『累了』!」說罷,我便繼續看我的書。故事中的驚險情節時時刻刻吸引著我,而那親人的離別又讓我黯然神傷。我時而歡喜,時而擔憂。不經意間,竟笑出聲來!「啊!」我連忙捂住自己的嘴。怎麼辦?怎麼辦?我手腳不停的哆嗦,上下牙也打起架來。此時,似乎有千萬隻眼睛盯著我,搖搖頭,隱隱約約聽見媽媽說話的聲音:「這個王淅白,做夢都這么開心!」我大喜,又逃過了一難!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一個半小時了。我也真的累了,躺在床上甜甜蜜蜜的進入了夢鄉。
書籍,是知識的寶庫。它使人類的知識文化不斷積累、發展,使無知的人變得博學多才;也正是它,不斷充實我的頭腦,給我的生活帶來無限歡樂和希望。竊讀的緊張令我難忘,竊讀的快樂令我回味!
3. 有關讀書的小故事
一、小故事有:
1、魯迅愛書
少年時代的魯迅,每天從三味書屋放學回家,吃完晚飯後,先把桌子擦抹乾凈,把手洗干凈,然後拿出書來,一頁一頁翻著閱讀。一本繪圖的《山海經》,他不僅反復閱讀,而且把書上的畫全部臨摹下來。魯迅13歲那年,因他祖父科場案發,他曾一度在大舅父的岳父秦秋伊家中避難。秦家有豐富的藏書。在半年多的逃難生活中,魯迅如飢似渴地閱讀了秦家的大量書籍,尤其是像《紅樓夢》等著名的古典綉像小說。
二、讀書是指獲取他人已預備好的符號、文字並加以辨認、理解、分析的過程,有時還伴隨著朗讀、鑒賞、記憶等行為。
(3)讀書中有什麼故事和大家分享擴展閱讀:
1、讀書是通往夢想的一個途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凈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於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
2、「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使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讀書故事 讀書的故事有哪些
1、魯迅愛讀書:魯迅非常的喜歡讀書,他每天放學回來之後,吃完飯,不會像其他的小朋友們一樣出去玩,反而是將自己的書桌擦的乾乾凈凈的,然後拿出書來閱讀。比如,《山海經》就被他讀了很多遍,上面的畫也被他全部臨摹下來了。後來,魯迅在大舅父的岳父秦秋伊家中瘋狂的閱讀各種書籍,雖然是在逃難,但是,這些書籍卻讓魯迅的生活,格外的充實。
2、高爾基救書:高爾基作為世界文豪也非常的珍愛書,在高爾基的眼中,這些書籍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在一次失火的過程中,高爾基唯一抱起的就是書籍,其他東西都沒有顧得上,可以看出高爾基非常的愛書,因此,高爾基也閱讀了很多的書籍,寫出非常棒的作品,成為一代大文豪。
3、負薪讀書:事出《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置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此典一般以「負薪」或「負樵」的形式出現。有時,此典也用來形容未遇時的貧居生活。
4、帶經而鋤:語出《漢書·公孫弘、卜式、倪寬傳》:「(倪寬)受業孔安國,嘗為弟子都養(為弟子們做飯),時行憑作(有時還要下地幹活),帶經而鋤,休息輒誦讀,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帶經鋤」的形式出現。形容生活貧苦依然堅持學習的典故。
5、高鳳流麥:語出《後漢書·逸民傳·高鳳》:「高鳳字文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後遂為名儒,乃教授業於西唐山中。」後人於是以「流麥」、「麥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形容專心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