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遊記》版本有哪些
《西遊記》版本有45個版本,86版是最經典也是最熟知的一版。
86版《西遊記》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裝神話劇。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
不過最早播出並非在1986年,其實最早是於1982年10月1日首播試拍集《除妖烏雞國》,自1983年開始每年春節播放當年拍攝完成的幾集,從1986年春節開始連播十一集,於1988年春節第25集拍攝完成播出當時創下了89.4%的收視率。
基本介紹
續集於1998年開拍,主要故事是第一部中部分未收錄的故事情節,2000年《西遊記續集》在央視開播。該劇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
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日前,86版西遊記劇組經過30餘載後又再次重聚。
⑵ 《西遊記》一共出了幾版
西遊記已經出85版不過已經被停播了太黃了
⑶ 西遊記到現在一共經歷了多少個版本呢
西遊記到現在為止,一共是有14個版本,分別是西遊記平話,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新鐫全像西遊記傳,唐僧西遊記,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唐三藏西遊釋厄傳,西遊記傳,西遊記證道書,西遊真詮,新說西遊記,西遊記原旨,西遊原旨,通易西遊正旨,西遊記評注,西遊記記,這本書應該是成書於明代,清代的都是各種抄本。
一、西遊記的版本西遊記的版本雖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主要都是明朝的那幾版,西遊記平話,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新鐫全像西遊記傳,唐僧西遊記,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唐三藏西遊釋厄傳,西遊記傳。而這些版本當中,西遊記平話是出現在明朝初年,這個時候裡面已經有了很多故事,只是不像現在的西遊記那麼完整。
吳承恩是明朝人,在科舉上也不是特別有天賦的那種,雖然多才多藝,但是參加科舉也是屢遭挫折,後來在佳境年間中舉成為共生,在加精,28年搬家到南京靠賣文字為生,嘉靖39年的時候做了浙江長興的縣城,沒過多長時間就辭官離去,後來因為在官場過的並不如意就不再做官,自己在家中閉門著書。
⑷ 西遊記一共有幾個版本
你指的是《西遊記》的小說嗎?
如果你指的是小說的話,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目前發現的古代本的《西遊記》主要分為明白回本和清百回本,這里我們不談綉像本(類似於小人書)和不完整的版本。
明百回本有「世德堂本」,「清白堂本」,「唐僧本」,「李卓吾本」「楊致和本」等,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版本的全本《西遊記》小說至今沒有被發現。
清代百回本西遊記有「證道本」,「真詮本」,「新銳本」,「原旨本」,「正旨本」,「含評本」,「懷明評本」等版本,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百回本比明代百回本多出了唐僧出世,救母等故事。這段故事在明朝時就有戲劇表現,但是在明代沒有被收錄進小說中,在清代才被收錄進《西遊記》中。
今天的《西遊記》小說,主要的版本是中國人民出版社以明代世德堂本為底本,並根據清代百回本增補了明代百回本中沒有的內容,形成的定本《西遊記》小說。大部分出版社出版的《西遊記》都是採用這個版本。另外還有中華書局以清代《西遊證道書》為底本,編校出版的《西遊記》,應該算是現代《西遊記》小說的出版版本中,清代百回本的代表。
⑸ 西遊記有哪些版本
明代刊本
《西遊記平話》:明初的此部平話已有:如來欲傳經東土,觀音大唐尋取經人,唐僧身世,孫吾空孫行者,齊天大聖鬧天宮,和二郎神爭斗,被壓山下,唐僧救出,沙和尚,豬八戒,車遲國,獅陀國,黑熊精,黃風怪,紅孩兒,白鼠精,蜘蛛精,蜈蚣精,獅子怪,火炎山,女兒國等故事。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此本是現存諸版本中最重要者。因其中有「金陵唐氏世德堂校梓」字樣,故學界簡稱其為「世本」。此本間題「金陵榮壽堂梓行」、「書林熊雲濱重鍥」,故此本實是由兩種或三種版本混合而成。
《新鐫全像西遊記傳》:因其書題「清白堂楊閩齋梓行」,故學界簡稱其為「清白堂本」或「楊閩齋本」。
《唐僧西遊記》:學界簡稱為「唐僧本」。此本今存兩本:其一有「全像書林蔡敬吾刻」的木記,簡稱「蔡敬吾本」。其二有「書林朱繼源梓行」字樣,簡稱「朱繼源本」。
《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學界簡稱其為「李本」。
《唐三藏西遊釋厄傳》:因其中有「羊城沖懷朱鼎臣編輯 書林蓮台劉求茂綉梓」字樣,故學界簡稱為「朱本」或「劉蓮台本」
《西遊記傳》:此本有明刊單行本和《四游記》本。因其中有「齊雲楊致和(陽至和)編」等字樣,學界稱其為「楊本」或「陽本」。
清代刊抄本
《西遊記證道書》:可簡稱為「證道本」。
《西遊真詮》:可簡稱為「真詮本」。
《新說西遊記》:可簡稱為「新說本」。
《西遊原旨》:可簡稱為「原旨本」。
《通易西遊正旨》:可簡稱為「正旨本」。
《西遊記評注》:因其中有「含晶子評注」等字樣,故簡稱「含評本」。
《西遊記記》:因其中有「懷明手訂」等字樣,故簡稱「懷明評本」。
(5)西遊記故事一共有多少個版本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