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羽哪些故事表現他忠
關羽1生所作所為正概括為「忠義」2字。被眾人廣為傳誦的過5關斬6將、千里走單騎的故事……表現出他的「忠義」。建安5年,劉備被曹操打敗,
㈡ 體現關羽:信,仁,智,勇,忠,義的六個故事
1、信
關公得知劉備下落後,即往相府拜辭曹操,曹操避而不見。後來關公將曹操所贈的金銀等,一一封置於庫中後出城,最終過五關斬六將與劉備、張飛聚義古城。關公曾明確表示,他與劉備「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而對於曹操的恩義,則「要必立效以報曹公,然後去耳」,一諾千金,說到做到,關公已成為信義的化身。
2、仁
公元208年前後,關公攻打長沙與黃忠交戰,黃忠馬失前蹄掀跌在地。關公念其年邁,且「生平不斬落馬之人」,隨後釋之。關公這一仁義之舉,正是和他的愛英雄、不欺弱者的優點及仁慈之心交織在一起的。此舉也最終使得黃忠歸順蜀國,成為人們理想中的仁義典範。
3、智
公元219年,樊城之戰。龐德屯兵於山谷中,關公見山谷中隱屯軍馬,又遙見襄江水勢湍急,遂差人堵住各處水口,待雨大水發,放水淹沒樊城,隨後不久,曹操七軍盡沒水中。由此看出,在關公充滿傳奇色彩的戎馬生涯中,不僅武勇「絕倫」,而且富於謀略。
4、勇
公元215年,東吳要求劉備歸還荊州未果,魯肅用計欲趁關羽赴會之時殺死他,關羽思索再三後單刀赴會。期間,關公和魯肅鬥智斗勇,威震江東英傑,並安然返回。關公的勇武並非武夫之勇,而是一種在忠義之德統帥下的智勇,是一種有膽有識的智者之勇。
5、忠
公元200年,下邳失陷,關公被困山上,被張遼以「三罪說」勸降後,一直「身在曹營心在漢」。面對曹操百般拉攏利誘,關公「忠劉」之心堅如磐石。面對曹操派張遼的探問:「倘玄德已棄世,公何所歸乎?」公曰:「願從於地下。」
這斬釘截鐵的回答,充分表現了關公忠誠不二的決心。當關公尋得劉備下落後,便毅然封金掛印,不避千難萬險,過關斬將,單騎護嫂千里尋兄去了。
6、義
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慘敗,落荒而逃。在華容道被關公攔住去路。面對曹操討饒,關公想起當日曹的許多恩義,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欲發心中不忍,於是放曹操和眾將過去。關雲長甘冒殺頭之危險(已立軍令狀),私放曹操。「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
原因就在於此舉突出了關公知恩必報,一諾千金,義重如山,仁義天下的品格。
㈢ 簡述一個體現關羽忠義的故事
關雲長干里走單騎 關羽與劉備失散,暫居曹營。曹操一心想收服關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賜美女、金銀、官職等物品,關羽獨留下赤兔馬,以便來日尋劉備方便。聽到劉備下落後,關羽將官印吊於屋中,帶上嫂嫂,奔向劉備。途中因沒獲曹操批准,在五個關口受到阻攔,關羽皆殺之闖關~這個故事最能體現關羽的忠義性格~
㈣ 關羽的忠義勇謀傲五個故事是什麼
忠:千里走單騎
義:華容道捉放曹
勇:過五關斬六將
謀:水淹七軍
傲:敗走麥城
拓展資料:
千里走單騎:徐州之戰,劉備兄弟三人失散,張飛在古城做了縣官;劉備投奔袁紹;關羽與曹操約法三章,降漢不降曹,他與曹操約定,一旦有劉備的消息,必定離開曹操去投劉備。白馬之戰後,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便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去投劉備。
華容道捉放曹:在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擊敗曹操的百萬大軍之後,派了數位大將去截曹操的敗軍。幸好徐晃,許諸等將救了曹操一命,但是身後只有二十三名騎兵。突然關羽帶兵來了,關羽想起以前的恩情便把他放了。曹操繼續趕路,不久就到了。
過五關斬六將:關羽知道了劉備下落向曹操辭行,曹操閉門不見,於是關羽講曹操賜的將印掛在門上不辭而別。過東嶺關時,孔秀攔行,被關羽斬;過洛陽城時,韓福、孟坦設計暗算,傷了關羽,但還是被殺;過汜水關時,卞喜假意設宴,實則向放火殺他,被仰慕關羽的人告知,關羽遂殺之;後過滎陽時殺太守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了追殺而來秦琪。
水淹七軍:曹操命大將於禁為南征將軍,龐德為先鋒,統帥七路大軍,星夜去救樊城。關羽得信,親自披掛前去迎敵。關羽、龐德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日交戰,二將齊出,並不答話,拍馬交鋒五十回合,龐德撥馬逃走,關羽緊追不舍。龐德取箭,關羽躲閃不及中箭,回營養傷。十日後,箭傷癒合。又聽關平說曹兵移到城北駐扎。
關羽不知何意,騎馬登高觀望,看到北山谷內人馬很多,又見襄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計,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准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龐德與眾將商議,山谷不易久留,准備明日將軍士移入高地。就在這天夜裡,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涌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
於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沖殺而來,於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和身無盔甲的殘兵敗將,被關羽的兵馬團團圍住,戰不多時,眾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想順流西去,卻被周倉的大筏撞到水中,後被生擒。
敗走麥城:江東大將呂蒙乘關羽與樊城守將曹仁對峙之時偷襲荊州,攻佔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關羽兩面受敵,急忙從樊城撤兵西還,駐扎在麥城。呂蒙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逐漸離散。關羽孤立無援,堅守麥城。
孫權派人誘降關羽,關羽偽稱投降,在城頭立幡旗,假做軍士,自己卻逃走,只有十多騎跟隨。孫權派朱然、潘璋斷了關羽各路,在臨沮捉獲關羽和其子關平,隨即將其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