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楊修的故事
相傳東漢末年,楊彪的兒子楊修,是個文學家,才思敏捷,靈巧機智,後來成為「一代奸雄」東漢相國曹操的謀士,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領文書,辦理事務。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後花園。落成時,操去觀看,在園中轉了一圈,臨走時什麼話也沒有說,只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工匠們不了解其意,就去請教楊修。楊修對工匠們說,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你們把園門造得太寬大了。工匠們恍然大悟,於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後再請曹操驗收。操大喜,問道:「誰領會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虧楊主簿賜教!」曹操雖表面上稱好,而心底卻很忌諱。
有一天,塞北有人給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乳酪),想巴結他。曹操嘗了一口,突然靈機一動,想考考周圍文臣武將的才智,就在酥盒上豎寫了「一合酥」3個字,讓使臣送給文武大臣。大臣們面對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楊修求教。楊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取餐具給大家分吃了。大家問他:「我們怎麼敢吃魏王的東西?」楊修說:「是魏王讓我們一人一口酥嘛!」在場的文臣武將都為楊修的聰敏而拍案叫絕。而後,操問其故,修從容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曹操雖然喜笑,而心頭卻很妒嫉楊修。
曹操多猜疑,深怕人家暗中謀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說:「我夢中好殺人,凡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帳中睡覺,故意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被為他覆蓋。曹操即刻跳起來拔劍把他殺了,復上床睡。睡了半天起來的時候,假裝作夢,佯驚問:「何人殺我近侍?」大家都以實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夢中殺人,惟有楊修又識破了他的意圖,臨葬時指著近侍屍體而嘆惜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曹操聽到後更加厭惡楊修。
曹操出兵漢中進攻劉備,困於斜谷界口,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忄享)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忄享)傳令眾官,都稱「雞肋!」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准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悖。(忄享)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道:「公何收拾行裝?」修說:「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忄享)說:「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於是寨中諸將,無不準備歸計。曹操得知此情後,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操大怒說:「你怎敢造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更多
『貳』 簡述楊修「雞肋」的故事100字左右
曹操大軍在斜谷駐扎了很長一段時間,糧草不支,想要進軍,但前有馬超頑強抵抗;想要收兵,又怕被蜀軍恥笑,心中猶豫不決。一天夏侯惇請示夜間口令,曹操正在吃雞肋,就說:「雞肋,雞肋。」夏侯惇便傳令下去,楊修知道後對夏侯惇說曹操要退兵了,夏侯惇大驚,忙問原因。楊修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吾等進不能勝,退又怕恥笑,可見將要退兵了。」曹操見軍士紛紛收拾行裝,忙問夏侯惇,夏便一一告知,曹操大怒,殺了楊修。 可能長了,你可以刪節一點,希望你能採納。本人原創的,這是曾今我的作業,就這么交的,不是抄襲的,所以禁止別人謾罵並禁止別人抄襲我
『叄』 初三語文《楊修之死》中的7個小故事內容講述.
曹操出兵漢中進攻劉備,困於斜谷界口,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准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悖。惇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道:「公何收拾行裝?」修說:「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惇說:「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於是寨中諸將,無不準備歸計。曹操得知此情後,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操大怒說:「你怎敢造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相傳東漢末年,楊彪的兒子楊修,是個文學家,才思敏捷,靈巧機智,後來成為「一代奸雄」東漢相國曹操的謀士,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領文書,辦理事務。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後花園。落成時,操去觀看,在園中轉了一圈,臨走時什麼話也沒有說,只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工匠們不了解其意,就去請教楊修。楊修對工匠們說,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你們把園門造得太寬大了。工匠們恍然大悟,於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後再請曹操驗收。操大喜,問道:「誰領會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虧楊主簿賜教!」曹操雖表面上稱好,而心底卻很忌諱。 有一天,塞北有人給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乳酪),想巴結他。曹操嘗了一口,突然靈機一動,想考考周圍文臣武將的才智,就在酥盒上豎寫了「一合酥」3個字,讓使臣送給文武大臣。大臣們面對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楊修求教。楊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取餐具給大家分吃了。大家問他:「我們怎麼敢吃魏王的東西?」楊修說:「是魏王讓我們一人一口酥嘛!」在場的文臣武將都為楊修的聰敏而拍案叫絕。而後,操問其故,修從容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曹操雖然喜笑,而心頭卻很妒嫉楊修。 曹操多猜疑,深怕人家暗中謀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說:「我夢中好殺人,凡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帳中睡覺,故意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被為他覆蓋。曹操即刻跳起來拔劍把他殺了,復上床睡。睡了半天起來的時候,假裝作夢,佯驚問:「何人殺我近侍?」大家都以實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夢中殺人,惟有楊修又識破了他的意圖,臨葬時指著近侍屍體而嘆惜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曹操聽到後更加厭惡楊修。 西山一戰,蜀國老將黃忠手斬夏侯淵,曹操一怒之下出兵為夏侯淵報仇,面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曹操屢屢受挫,但又不甘心失敗,只好退兵斜谷關,以待時機,終因蜀兵防守積極,難以進取。楊修之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楊修之死有兩點:一方面由於楊修恃才放曠,終招致殺身之禍;另一方面曹操借違反軍紀之名消除隱患,兩者缺一不可。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應該說:恃才放曠,終招致殺身之禍是楊修之死內因,借違反軍紀之名消除隱患是楊修之死的外因,兩者導致了楊修之死。
『肆』 一人一合一口酥 有關楊修的一個典故
一人一合一口酥出至《三國演義》,原文為: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
譯文:還有一天,塞北進貢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楊修見到了,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將酥吃完了。
曹操問其原因,楊修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怎麼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雖然喜笑,而心裡卻厭惡楊修。
(4)楊修說的小故事還有哪些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羅貫中著長篇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參考資料:
網路 - 一合酥
網路-楊修之死
網路-三國演義
『伍』 楊修的故事
1、曹操建造花園時,動工前工匠們請曹操審閱花園工程的設計圖紙,曹操看了什麼也沒說只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工匠們不解其意,忙驚動去問楊修,楊修說:「丞相嫌園門設計的太大了。」工匠們按楊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
曹操見改造後的園門,心裡非常高興,問工匠們如何知道自己心意的,工匠們說多虧了楊主簿的指點。曹操口中稱贊楊修,心裡卻嫉恨楊修的才華。
2、曹操與楊修騎馬同行,當路過曹娥碑時,他們見碑陰鐫刻了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問楊修理解這八個字的意思嗎?楊修正要回答,曹操說:「你先別講出來,容我想想。」直到走過三十里路以後,曹操說:「我已明白那八個字的含意了,你說說你的理解,看我們是否所見略同。」
楊修說:「黃絹,色絲也,並而為絕;幼婦,少女也,並而為妙;外孫為女兒的兒子合而為好;是受的意思,為辭。這八個字是『絕妙好辭『四字,是對曹娥碑碑文的贊美。」曹操驚嘆道:"你才思敏捷,而我想了三十里路才明白。"
3、曹操平漢中時,連吃敗仗,欲進兵,怕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逢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雞肋,沉思不語。這時有人入賬,稟請夜間口令,操隨口答「雞肋!」楊修見令傳雞肋,便讓隨行軍士收拾行裝,准備歸程。
將士們問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師,楊修說:「從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魏王班師就在這幾日,故早准備行裝,以免臨行慌亂。」曹操早恨楊修才高於已,今見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磊怒以擾亂軍心定罪,殺了楊修。
4、一天,塞北給曹操送來酥餅一盒。曹操隨手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就放到了案頭上。楊修進來看見了,就讓人拿來勺子和大家吃了。
曹操回來問為何這樣?楊和答說:「丞相您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嘛,我們豈敢違背您的命令呢?」曹操和大家嬉笑一場,心裡卻很討厭楊修。
5、曹操想要試試曹丕和曹植的才華。一天,命令他們各出鄴城的城門;卻私下裡讓人吩咐看守大門的士兵,不準他們放行。曹丕先到,看大門的士兵阻攔他出去,曹丕只得退走。曹植聽說後,向楊修請教。楊修說:「你奉王命出城,如果有阻攔的,就把他們斬首就行。」
曹植聽信了他的話,等到了城門,士兵阻攔住他。曹植大聲叱罵他說:「我奉王命出門,看誰敢阻擋!」隨即就斬了攔他的士兵。於是曹操認為曹植有才能。後來有人告訴曹操說:「這是楊修教他這么乾的。」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再喜歡曹植了。
『陸』 簡單描述楊脩和曹操的三則智力競賽故事
花園闊門:曹操曾修建一所花園,建成後,親自前往視察,視察一圈後,未置可否。臨走之際,只是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在場的人都不知道曹操何意,就去問楊修。楊修想了一下說道:「門中加『活』字是一個『闊』字,丞相說門太寬闊了,應做窄一點。」於是,工匠們按楊修說的把門改得窄了一些。
一合酥:曹操曾得酥糖一盒,在盒上寫了「一盒酥」三個字,放在桌子上。別人都看不懂什麼意思,只有楊修看了以後,把酥糖盒打開,將酥糖分給大家吃了。有人擔心這樣做會得罪丞相。恰巧,曹操從室內出來,見楊修分酥糖給大家吃,問說:「為什麼把我的糖吃光了。」大家都為楊修捏了一把汗,只見楊修不慌不忙地說:「丞相親筆寫了『一盒酥』,拆開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我正在執行您的命令呀。」曹操聽了後,就再也沒有說什麼了,只是哈哈一笑。
絕妙好辭:曹操與楊修同行,正好從曹娥碑旁經過。碑後面寫了八字令人費猜的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曹操看後,不解其意,問楊修:「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楊修說「知道」。曹操止住他:「你先別說出來,讓我想想。」他們策馬而行,一直走了三十多里路,曹操終於想出來了。他和楊修約定,同時寫出來,只見他們各伸出左手,四個相同的字「絕妙好辭」映入眼簾。原來八個字的意思是:黃絹指有色的絲,色加絲是一個「絕」字,幼婦是少女,少加女是個「妙」字,外孫,是女之子的意思,合起來是個「好」字,齏臼是辭的意思。把四個字加起來正好是「絕妙好辭」。曹操感到不如楊修機敏,說:「我不如卿,想了三十里,才猜出來。」雖面帶微笑,卻掩飾不住內心的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