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身邊黨員的故事怎麼寫

身邊黨員的故事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2-28 13:52:16

『壹』 一個優秀黨員的事跡一篇500字的文章,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以「優秀黨員的事跡」作為主題,可以描寫假如共產黨的動機,之後書寫一件相關的事件,正文:

敬愛的黨組織: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我是新時代青年,我學唱第一首完整的歌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它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不斷的學習,我了解到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剛到大學不久,我自薦擔任團支書一職,自願為班級的同學們服務。在同學們的關注下,我努力的做好自己的職責,幫同學們的團務做好,使本班的同學能夠及時接受到黨的先進思想教育,能夠正確的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

做為學生幹部在學習上我也沒有放鬆過,努力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力爭在同學中起到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幫助同學並和同學們共同進步。在不斷的學習完善自我的同時,我還經常作自我批評,發現自己在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如理論知識不夠扎實,工作方法還需改善等。

作為祖國的新生代,我熱衷的希望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實現能同國家的強盛與民族的振興聯系在一起,所以我渴望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使自我的人生價值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雖然我還是一名大學生,對許多事情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從中國改革開放來社會所發生的巨變中,已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和民族所擔負的神聖的職責,這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這個光榮、偉大的組織中的一員。

『貳』 黨的故事100字

黨的故事:

一、農忙

1942年年底,轟轟烈烈的延安大生產運動開始後,毛主席更忙了。他有個習慣,喜歡晚上辦公,有時一忙就是一個通宵。這樣,毛主席的睡眠時間就越來越少了。大生產運動期間,他常常忙一晚,第二天下午照例還要和中央機關的同志們一塊去參加勞動。

那時,熊雲在中央機要科當譯電員,他們跟主席一塊住在棗園。棗園有一排窯洞,用兩道牆隔成了三個院,主席住在北邊的院內,機要科住在中間的一個院里。
機要科的同志們見主席工作那麼忙,休息時間卻那樣少,很擔心他累壞了身體。

趁主席到地頭去的當兒,他們幾個機要員一合計,就搶著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幫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笑,望著他們這一幫十六七歲的小青年,擺手示意不讓他們幫助,並說:「你們挖的地,不算我的勞動,親手幹才算自己的勞動。」

就這樣,毛主席用了幾個下午的時間,親手挖了兩畝多地,並在地上澆了水,上了肥,種上了西紅柿、辣椒等蔬菜。綠油油的蔬菜、豐碩的果實綴在枝頭上,把棗園的後山坡裝點得更加美麗了。

二、有轎車不做

延河畔響起的隆隆馬達聲和清脆的喇叭聲,吸引著延安軍民。警衛戰士們更是有說不出的高興:「這回毛主席外出開會再也不用騎馬走路了!」
老紅軍楊辛克,貴州松桃人。抗日戰爭時期,曾擔任毛主席的警衛員。

後任抗大學員、八路軍129師358旅教育幹事、指導員、公安總局科長、豫西地區副專員、貴州省工業廳副廳長、省經委副主任。1983年6月,楊辛克同志向我回憶起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在延安坐車還是騎馬而引發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抗戰時期的延安,中央領導到哪裡都是騎馬或步行。一位華僑送給延安兩輛小轎車,警衛戰士們有說不出的高興:「這回毛主席外出開會再也不用騎馬、走路了!」可是沒料到,在分配車時,毛主席提出要考慮軍事工作的需要,照顧年齡較大的同志。

盡管大家都希望配給毛主席一輛轎車,可在他的一再堅持下,一台配給了主管軍事工作的朱老總,另一台配給了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必武、謝覺哉、林伯渠、吳玉章)。

三、毛主席對毛岸英「約法三章」

「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是毛主席對自己兒子的「約法三章」。一些領導幹部的腐敗,常常都是因子女而引發的,如果他們也用毛澤東的這個「約法三章」,黨內又何來因子女而產生的腐敗呢?田志芳,四川廣安人。

1933年參加紅軍,抗日戰爭時期曾任營長、團參謀長,建國後,曾任東北軍區後勤部車管處處長、沈陽軍區後勤部軍事代辦處顧問。如今回想起,1983年12月他跟我說的延安時期毛主席對兒了毛岸英嚴格要求的故事,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再一次油然而生。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機關大食堂吃晚飯時,田志芳發現新來了一位同志,高個、寬肩、體格健壯,著一身洗得乾乾凈凈的藍布軍裝,顯得很精幹。他發現這人有些面熟,在哪見過呢?尋思半天,可怎麼也沒想起來。吃完晚飯,田志芳來到楊家嶺溝口的花園。這里原來是個墓地,叫楊家墳。

中央機關搬到楊家嶺後,就在這里種上花草、瓜菜,便成了個小花園。這會兒,紅茸茸的雞冠花、紫幽幽的牽牛花、黃橙橙的南瓜連成一片,別有一番情趣。田志芳在一個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整風文件准備看上兩頁。這時,只見自然科學院院長徐特立和一個青年慢慢走來,細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

他們一邊走,一邊親切交談,從他身旁走過。他連忙問身邊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誰啊?」「那是毛岸英同志,剛從蘇聯回來。」「毛岸英?」「就是毛主席的兒子。」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腦門,怪不得面熟呢,原來是毛主席的兒子。

可他又有了疑問:「怎麼毛主席的兒子還和咱們一起吃大灶?他剛從蘇聯回來,能吃慣咱這小米飯、山葯蛋?」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說:「毛主席一向對自己要求嚴格,給毛岸英『約法三章』,要他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啊,原來是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看不到毛岸英同志來大食堂吃飯了。

後來,在國民黨向解放區大舉進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來了。他的臉變黑了,身體也瘦了。一打聽,原來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兒子派到最艱苦的山區,上「勞動大學」去了。

在那兒,他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身為領袖的毛澤東同志,對自己的子女嚴格要求,使邊區軍民很受教育。由於黨的領導同志都這樣以身作則,所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風。

四、董存瑞

1948年5月1日,第11縱隊從朝陽地區西進,兵鋒直指熱河省會承德的北部屏障隆化城。25日,隆化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擔任爆破組長。

在全連戰斗動員會上,董存瑞代表全班表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戰斗開始後,他帶領戰友們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此時,離發起總攻僅15分鍾。在這關鍵時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
前進中他左腿負傷,仍頑強堅持沖至橋下。

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呀!」將暗堡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五、張思德

1944年初,張思德響應黨中央大生產運動的號召,主動報名參加中央機關組織的生產小分隊,到離延安70多里的安塞縣生產農場,被選為農場副隊長。同年7月,進安塞縣山中燒木炭。他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裡最苦最累,他就出現在哪裡,每到出炭時總是最先鑽進窯中作業。

9月5日,天下著雨,張思德帶著突擊隊的戰友們照常進山趕挖新窯。中午時分,炭窯在雨中發生崩塌。危急時刻,張思德一把將戰士小白推出窯口,自己卻被埋在坍塌的土裡,戰友得救了,張思德卻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叄』 你身邊有沒有令人敬佩的優秀共產黨員他們有什麼事跡或故事

一筆特殊黨費,書寫無限忠誠,7月9日,81歲的姜蘭香安詳離世。她在彌留之際囑托家人代其上交1萬元特殊黨費,她如此篤定的信仰令人欽佩。7月29日,淇河晨報對姜蘭香的事跡進行了報道,引發廣泛反響,並寫道。

俗話說得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之所以有了共產黨員們的辛苦付出,才有了現如今我們的美好生活,我們要感謝共產黨員尊重共產黨員。

『肆』 身邊的黨員故事作文

爺爺――我身邊的共產黨員

75歲的老人,55年的黨齡,一輩子光明磊落,只為他的鄉親他的村民,這就是我身邊的共產黨員,我最尊敬的人――我的爺爺。

去年的10月4日,由於癌症醫治無效,爺爺與世長辭,帶走了屬於他的一切,留下的是我們對他的思念,留下的是村中年紀較高的人對他的感嘆。爺爺是一輩子的共產黨員,他有著他們這一輩共產黨員所擁有的一切高貴品質:正直,剛毅,耿直。

當我回到村子裡時,總是有人問我:「你是陳煥二的孫女呀?你爺爺真是一個好人呀,你看這里的一條條道路都是他當年帶領我們修的,還有我們的豐產塘水庫也是他帶領我們一起修的。」聽著這些話語我感動,這是讓我們80後的人無法想像的場面,我們擁有的是對明星的熱愛和對別人的不屑,我們張狂著自己卻不會感動於身邊的人,而這一次爺爺讓我知道了朴實的美,發自內心的真正贊揚,我相信爺爺會在九泉之下看到這些,看到我的敬愛真情,看到他在我們這一輩人被感動的痕跡。

一直都想為爺爺寫點什麼,今天終於提筆了,為了爺爺也是為了和爺爺一樣的共產黨員。爺爺於1930年出生在江西省宜春市的一村子裡,他經歷了國家的一個相當長的困難時期,1950年開始在村裡當大隊長,1955年就入黨了,後來就是村裡的大隊書記。爺爺在位期間正好是家鄉的困難時期,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切都在恢復建設時期,為了讓村裡的人過上好的生活,他努力響應黨和毛主席的號召,帶領村民一起辛勤勞動,把村裡的基礎設施都建立好了。爺爺的一生應該是坎坷的,可是爺爺從來都不向他的孫女訴說什麼,我對他的了解也是通過爸爸和伯父。

爺爺於1985年退休,退休後在村裡開了家雜貨店維持爺爺和奶奶的生活,因為是基層幹部,爺爺每年只有十多元錢的退休金。聽爸爸說本來爺爺可以向黨申請國家幹部的退休金的,但是因為名額有限,爺爺把他讓給了更需要的人。在2000年的時候,爺爺的退休金都只有120元,後來爺爺學會了修自行車(當時爺爺都70歲了),加上開店生活也過得下去。爺爺是一個樂觀的人,即使在後來得了癌症以後也沒有向黨和國家要一分錢。

爺爺身上閃爍著許多光芒,雖然只讀了一年的書,但是由於平時的認真,爺爺累積了很多的知識,沒有人會知道他曾是文盲,他喜歡看報讀書,他關心政治大事,關心國家的大事,好像國家的事就是他的事一樣。我記得當時我笑著問爺爺為什麼把全國的事都裝在自己的心中,怎麼就是不把他的事給裝下來。後來我知道,那是因為他是真正的共產黨員。爺爺一生都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沒有給世人帶來多大的幸福,可他留下的是最真實的共產黨員給我們的最好的榜樣。

爺爺走了,但是他的共產黨形象卻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至今,老家爺爺的房間里還保存著他的黨員證和其他的遺物,更多的是他的一些經歷和他的回憶錄,希望有一天孫女可以把它公布於眾,讓世人都知道他們那一代共產黨員的辛苦歷程和忠誠的信仰。

爺爺,我向您敬禮,因為您平凡卻有著我們不可觸及的精神,您是普通的共產黨員卻不是普通的偉大。

閱讀全文

與身邊黨員的故事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平淡期怎麼守護 瀏覽:792
如何完善非經濟報酬 瀏覽:618
高級經濟師科目哪個錄取率高 瀏覽:293
貨幣哪些職能會引起經濟危機 瀏覽:409
經濟和心理哪個專業好 瀏覽:568
大學生想要經濟獨立怎麼辦 瀏覽:305
無證婚姻的離婚怎麼辦 瀏覽:699
嫁給愛情是一種什麼樣的人 瀏覽:901
婚姻公證要注意什麼 瀏覽:46
客廳擺幸福樹和發財樹哪個好 瀏覽:8
重慶開州婚姻介紹所在什麼地方 瀏覽:320
愛情殺手哪裡看全集 瀏覽:191
周五經濟形勢如何 瀏覽:444
事業單位入職調檔多久合理 瀏覽:229
成年人為什麼要步入婚姻 瀏覽:534
屬馬的和屬蛇的婚姻指數是多少 瀏覽:948
成都的愛情斑馬線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瀏覽:210
龍川縣全年經濟多少億 瀏覽:875
故事光投影儀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458
平安好醫生健康卡是干什麼的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