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如何讀懂經典故事

如何讀懂經典故事

發布時間:2023-02-28 09:07:22

① 怎樣閱讀民間故事能有什麼好方法嗎

閱讀民間故事的方法:
激發興趣
(播放歌曲《從前有座山》)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學生很快猜出歌名。
師:對了,其實它也是一個民間故事,小時候爺爺奶奶就給我們講過。今天讓我們走進民間故事的世界,去讀一讀更多的民間故事吧!
明白定義,初談感受
1、什麼是民間故事?我們試著給民間故事下一個定義。
(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民間口頭流傳的故事。情節誇張、充滿幻想,大都表現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對勞動人民堅貞不屈的精神的贊頌。主要類別:神話傳說、傳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故事、公案故事。)
2、你知道哪些中國民間故事?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紛紛舉手回答。
3、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了三篇民間故事的課文,能說說你讀後的感受嗎?
(通俗易懂,有趣、好看、很感人)
4、民間故事寫的都是人民群眾中間流行的一些故事。好多故事帶有神話色彩,寄託了人民群眾的一些美好願望。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民間故事》,走進那奇幻的世界

② 如何讀懂"寓言故事"類小說

解讀一篇寓言
解讀寓言,一是通過分析它的內容和形象,揭示其深刻的寓意;二是通過分析它的表現手法,了解寓言的寫作特點.
二、寫作準備
1.了解寓言的基本內容,學習理解寓言的寓意.
2.了解寓言的一般特徵,了解寓言的寫作特點.
三、知識儲備
關於寓言
寓言是寄託著深刻思想意義的一種簡短故事.「寓」是寄託的意思,寓言是通過一個小故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往往帶有諷刺和勸誡的性質.有人說寓言是「理智的詩」,「是穿著外衣的真理」.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情況下是人格化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東西和現象.主題思想大多是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其內容在於反映人們對生活的看法,或對某種社會現象作某種批評,或對某一階級、某一個人有所諷刺,或提供某種生活的教訓,或進行某種善意的箴誡.
寓言的基本特徵是教訓和諷刺.作者通過諷刺和嘲笑揭露敵人的丑惡殘暴,教育人民提高警惕,加強團結,打擊敵人.也用諷刺和嘲笑某些人的自私、虛偽、愚蠢、懶惰等缺點,使人在笑聲中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這些教訓,諷刺一般在作品的開頭點出來,有的在作品的最後直接說出來,有的則隱含在故事中間,讓讀者加以思索找出來.《南轅北轍》的最後一段中就直接點明了:「車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錯了,馬好、旅費多、車夫技術高,這幾個條件越好,他離要去的楚國就會越遠.」另外,寓言常用擬人、比喻手法,把動植物、無生物「人格化」,用它來比喻社會上某些人.
我國古代的寓言,起源於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遠古時代就在各民族之間流傳.戰國時代,由於士階層的興起,他們或者著書立說,發表自己的政治主張;或奔走於各國,游說諸侯,都必須致力於言談的技巧,使之寓於說服力,因此,在他們的著作或言談中就出現了許多精彩的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

③ 如何讀懂一部電影背後的故事

我覺得一部電影背後的故事,我們一定要去了解一部這個電影的主創團隊。

④ 民間故事怎麼教學

民間故事,是群眾集體口頭創作、口頭流傳,並不斷地集體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種文學形式。這些故事大都直接反應了勞動人民的願望、要求
和理想,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縱觀蘇教版教材,民間故事佔有一定的比例,如《日月潭的傳說》《九色鹿》《普羅米修斯盜火》《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低、中、高三個學段均有所涉及。
這些民間故事,語言通俗易懂,內容耳熟能詳,老師們在教學時往往會心生疑惑,到底該以何為抓手,到底要教給學生什麼?
我一直從教高年級,因而,想以《牛郎織女》為例,談談小學高段的民間故事的教學策略。
一、培養學生講述故事的能力
縱觀教材中的民間故事,課後往往會出現這樣的要求:復述故事。確實,民間故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而小學生又天真爛漫,有一定的語言積累,他們對生動曲折的情節趣味盎然,而想像和創編故事也符合他們的閱讀心理。學生通過復述故事,能更加深刻領悟經典人物的形象,也能增強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從傳承的角度來講,我們將學生置於「講述者」的位置,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能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並實現傳統民間文化在學生身上的傳承。因此,我們在教學民間故事時,要培養學生講故事的能力。
教學時,我們首先要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結構和主要情節,以便學生以此為抓手,憑借豐富的想像力,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故事。同時,我們也知道,民間故事沒有明確的原著,而是源於百姓的集體智慧,因而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就會產生諸多版本,所以我們要允許學生創造性地講述故事,只要故事符合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
在《牛郎織女》教學結尾部分,我出示了兩個內容相似、但是表達不同的版本片段:內容都是老牛指點牛郎去尋找織女,可是有的版本說「你只要把她的衣服偷來,她就是你的妻子」,有的版本說「你只要藏在茶豆架下,我就能拉著你上天與她婚配」,繼而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講述故事,只要情節符合它原來的框架,語言生動朴實,能體現自己豐富的想像。
這樣一來,學生對民間故事就有了閱讀的興趣,更有了探究的興趣。語文課堂如果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創作慾望,我想這節課也算上得值得了。
可以說,民間故事的閱讀教學中,讓學生依故事框架想像設計情節,大膽續寫創編,來講述故事,既拓寬了學生的閱讀思維,訓練學生的篇章結構意識,更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表達能力。
二、引導學生了解民間故事的文本特點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個分支本文,具有其獨特的文本特點。這些故事流傳了上千年,通俗易懂,它們的價值不僅在於故事好聽,還涉及到了一些價值觀、生活觀、愛情觀,對勞動人民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作為六年級的學生,讀懂這些故事,甚至評價故事中的人物,都輕而易舉,那如何讓學生在熟悉的故事裡,體會這些民間故事作為經典的魅力?我覺得還是要把教學的落腳點放在「閱讀」上——讓所學文本成為學生走進經典民間故事的一個「例子」,藉助文本,引導學生體會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讀懂這類故事背後的價值,並激發他們探究性閱讀的興趣。
《牛郎織女》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材中一個經典的民間愛情故事,更是「四大民間故事」之一。
教學時,我利用了四個板塊來讓學生了解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
第一板塊是「梳理人物關系,概括故事梗概,體會曲折情節」。在用兩首與故事有關的古詩導入新課之後,我首先設置了一個復習環節,讓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此時的概括多半不能做到簡潔,因而,我引導學生梳理了人物關系,並相機進行板書,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一下就能用三言兩簡練地概括故事內容,既訓練了概括能力,又體會到了人物之間復雜的關系,從而領會民間故事有著曲折的情節這一特點。
第二塊板塊是「走進故事情節,品析朴實語言,讀懂美好追求」。首先,我是通過兩段文字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民間故事語言的朴實。一段是課文中老牛對牛郎的指引,朴實簡單,一段是對此「指引」的改寫,語言華麗,文學味很濃。學生通過對比,很容易發現第二段文字是不適合民間故事的,教師趁機總結:民間故事的語言都來自百姓,通俗易懂,朴實自然。此時,學生對民間故事的語言特點已然聊熟於胸。
其次,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牛郎織女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我設計了一段情景對話,讓其他仙女來勸織女,通過一來一往的勸說和反駁,學生能夠感受到織女對愛情的堅貞、對自由的嚮往。接下來,通過出示葉聖陶改寫的《牛郎織女》中表達織女對尋常百姓生活的喜愛的片斷,引導學生體會到牛郎織女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實是樸素簡單的,這也表達了老百姓的幸福觀。
課堂到此,學生對民間故事的又一特點又有所了解了,即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第三板塊是「進入故事高潮,讀出鮮明形象,領略奇特想像」。首先我引導學生談對「下嫁」一詞的理解,由此引出,王母其實就是傳統的等級觀念的典型代表。繼而,引導學生抓文本,通過對關鍵詞句的解讀,感受王母的心狠手辣,不講骨肉親情,這樣一來,學生便能了解民間故事中人物的形象都是非常鮮明的這一特點。接著,學生通過回顧故事中的想像情節,發現民間故事中處處有想像,這些想像體現了百姓的智慧,也是民間故事的一大特點。
第四版塊是「一文帶讀,探索文學奧秘,激發閱讀興趣」。課前先讓學生對其餘三個經典的民間愛情故事,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做一定的了解,然後引導學生談談這些民間故事的相似之處,可以抓人物形象談,可以抓故事表達的主題,也可以抓故事的結局談,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對民間故事的一些特點又做了簡單的梳理。這樣,我們課前制定的教學目標,即借《牛郎織女》這一課,讓學生了解民間故事的特點,也算完成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讀懂經典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被稱為經濟四大名旦 瀏覽:251
copd是世界范圍內什麼健康問題 瀏覽:383
深圳哪個海邊比較經濟實惠 瀏覽:457
愛情可以分解成什麼字 瀏覽:1
情義和愛情如何選擇 瀏覽:188
在現實面前如何追求幸福感 瀏覽:506
婚姻平淡期怎麼守護 瀏覽:793
如何完善非經濟報酬 瀏覽:619
高級經濟師科目哪個錄取率高 瀏覽:294
貨幣哪些職能會引起經濟危機 瀏覽:410
經濟和心理哪個專業好 瀏覽:568
大學生想要經濟獨立怎麼辦 瀏覽:305
無證婚姻的離婚怎麼辦 瀏覽:699
嫁給愛情是一種什麼樣的人 瀏覽:901
婚姻公證要注意什麼 瀏覽:46
客廳擺幸福樹和發財樹哪個好 瀏覽:8
重慶開州婚姻介紹所在什麼地方 瀏覽:320
愛情殺手哪裡看全集 瀏覽:191
周五經濟形勢如何 瀏覽:444
事業單位入職調檔多久合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