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瑪蒂娜的作者簡介
詩人吉貝爾.德萊雅
詩人吉貝爾·德萊雅 「瑪蒂娜」系列故事書文字作者吉貝爾·德萊雅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在比利時Cas—terman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三十餘年。l954年,他創作了「瑪蒂娜」這一形象,獲得了巨大成功。 他在文學領域新作不斷,獲得過多項文學大獎。為了表彰他一生創作的累累碩果,1985年法國作家協會向他頒發了雅克·普瑞維終生成就大獎。1997年12月6日,吉貝爾·德萊雅與世長辭。他是如此熱愛孩子們,以至於離去的日子也「挑選」在聖尼古拉日(兒童節),留給孩子們會心的一笑。
畫家馬塞爾.馬里耶
1930年,小馬里耶出生在比利時的艾爾索小城的一個木匠家庭,馬里耶剛6歲時,裝飾畫家梅謝爾利用工作之餘指導他完成了一幅叫做《紋理》的油畫,這次塗鴉的游戲,把一顆繪畫的種子深深埋在了小馬里耶的心裡。16歲那年,馬里耶進入比利時聖呂克學院學習繪畫。
早在1951年,Casterman出版社的主編皮埃爾 塞維斯在參觀聖呂克學院的時候就被馬里耶流暢的繪畫筆觸折服了。很快,Casterman出版社就跟馬里耶正式聯姻。在那裡,馬里耶與世人吉貝爾 德萊雅合作推出了《瑪蒂娜》系系列。《瑪蒂娜去旅行》和《瑪蒂娜在農場》在1954年同時出版。書中的這個小女孩立刻收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緊隨其後,馬里耶推出了《庄樂與蘇菲》系列圖畫書,一舉成為了歐洲童話書史上的經典。
2. 適合5-6歲寶寶看的繪本有哪些有推薦的嗎
1.《神奇校車》
《神奇校車》是一套將奇特想像和抽象科學完美結合的科普兒童繪本,情節驚險刺激,語言生動搞笑,對話童稚討人喜歡,知識清晰認真細致,展現了一種極具特色的自然科學教育方式。
在一次次匪夷所思的神奇之旅中,孩子們體驗原理,學好操作,懂得思索,迷上科學,這樣一套書,讓孩子們大呼好看,讓父母老師們頻頻強烈推薦,讓出版界贊嘆不已。
4.《看裡面系列》
全書採用翻翻書的交流形式,每張都有可以打開的一部分,裡面有更深層次內容的詳細介紹,讓他們自己揭密藏在表象下的科學秘密。孩子們可以打開火紅太陽的表層,觀查太陽里正在產生著強烈的核聚變,可以打開自己了解的地球表層,掌握地表水是怎樣運作的,掌握地球內部的地幔,地心……還有關於「霸王龍」,「科學」的趣味性知識都在等待孩子「看裡面」親自動手去發現!
3. 盤點孩子鍾愛的幾套故事書
必須得承認,哈哈五歲以前我是個繪本控。別人說好的,我都買,參考當當網、京東網及卓越網上的五星圖書榜,搜羅了一千多冊的國內外精美繪本。哈哈也不負我望,我搜羅回來的她幾乎都喜歡,特別給面子。五六歲以後,我慢慢就不那麼瘋狂了,孩子大了,也開始有了自己的選擇,喜歡的書她會無數次地重復,文字也多起來了,所以再也不需要大量地購書,而是沉澱下來,精讀好已經選好的就好了。盤點了一下,我們近兩三年來,不外乎就使用了五套故事書。書不在多,用精則好!
一.《瑪蒂娜》一個優雅女孩的成長故事(適合兩歲以上孩子)
這一套《瑪蒂娜》讓哈哈從兩歲迷到了八歲,當然是首推的。作者說:瑪蒂娜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她不會去月球,也不進行非法的探險活動。她去學校、坐火車、劃船、去露營。她在一個安靜且安全的世界裡成長,有父母,有小夥伴和她喜歡的小動物陪伴她。這可能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的。的確,瑪蒂娜於哈哈就如鄰家女孩一樣親切,陪伴著哈哈成長。哈哈兩歲的時候我送給她這套《瑪蒂娜》,裡面精美的畫風一下子就吸引了她。還記得她特別喜歡其中一本《瑪蒂娜騎車遇險》,每天都得講三次以上。那會哈哈小姨在我們家住,給哈哈講這本書就成了小姨的任務了。一本書每天講三次,連續講半年,感受如何? 這得采訪一下哈哈小姨了。哈哈也不是不聽別的繪本,只是必須要聽完這本,才肯聽別的。然後到她兩歲七個月時,她突然能把大半本書給講出來了。不過再後來,我找到了整套書的音頻,若虹媽媽講的,把我給解放出來了。這音頻哈哈一聽就是六年,每年都會翻出整套書,聽一段時間,兩個月前,她才又把整套聽了一輪。哈哈通過瑪蒂娜的一次又一次的經歷,她了解了許多的領域和職業,也熟悉了多種多樣的環境,從她的生活中汲取著知識和智慧,瑪蒂娜猶如哈哈的影子,哈哈的夢,她渴望著像瑪蒂娜自信、勇敢、優雅。除了故事,書中吸引哈哈的還有瑪蒂娜漂亮的衣服,她喜歡裡面的每一套服裝,喜歡一遍一遍地翻看研究,也因此有個服裝設計的夢。不得不說,哈哈是個幸運的孩子,六歲她來到了瑞士,過上了跟瑪蒂娜相似的生活,初到瑞士,真的有做夢的感覺,就是把書中瑪蒂娜的生活實實在在地在自己的生活中一一經歷。
二.《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適合五歲以上,老少皆宜)
在故事選擇上,我特別注重選擇具有文化內涵的,特別希望孩子能傳承中國文化,我希望她長大以後也會認同她的中國根。所以當我找到這套《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時,是驚喜萬分的。這套台灣引進的漢聲童話,用362個源遠流長的民間故事,為孩子打下堅實的傳統文化根基,843幅經典細膩的傳統美術配圖,給孩子最純正的民族美術熏陶。哈哈從六歲開始聽這一套故事,一個月聽一冊書,我會一次性把一冊書三十個故事復制給她,然後她反復地聽。那時初到瑞士,還在上幼兒園,空閑時間特別多,她無聊時候,或者做手工、搭樂高時候,都會打開她的播放器來聽這套故事。一般說來,她幾天就能全部聽一遍了,但是我堅持每冊書聽足一個月才換新書音頻。這套書她聽了將近兩年,重復的次數夠多,所以當時她能把其中一百多個故事復述出來的。在荔枝電台講的幾個裡面的故事全都是她背誦出來的。聽完這套故事,一下子就變得很有「文化」了,那些孔子、莊子、韓非子、王羲之等等的名人她都耳熟能詳,很多的民間傳說也能娓娓道來。後來我跟她一起學《千字文》,她就特別容易接受,因為千字文里提及到的人物或者典故,她在《最美童話》里都接觸過。我特別推薦這個,覺得這是每一個中國孩子都應該讀一讀的,老祖先流傳下來的最美童話。特別提醒,這套書里有一些關於鬼怪的故事,哈哈是被嚇著了的,後來我都事先刪掉了那些比較可怕的不適合孩子聽的鬼故事,篩選後再給她聽。
三.《小魯講歷史》(適合五歲以上孩子)
聽了近兩年的《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也該換故事了。這時候,哈哈已經快八歲了,她對歷史故事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所以我繼續給她選擇了歷史故事。這套《小魯講歷史》也幾乎是一開始就讓哈哈愛上的,有時一天聽兩三個小時故事也是常有的事。幾個月時間,她把《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偉人故事》《台灣歷史》全部都聽完了。暑假哈哈舅舅和哈哈外婆來瑞士玩。舅舅學的是政史呢,也熟悉歷史故事,哈哈可找到知音了,兩人互相考核歷史知識,沒完沒了了。
哈哈喜歡這套故事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這套故事講述的形式活潑、有趣。這套故事以莎莎、仔仔和魔鏡公公三個讓人喜愛的形象來串聯故事。莎莎是個八歲的小女孩,仔仔是個五歲的小男孩,魔鏡公公是莎莎、仔仔的寶物魔鏡的化身,慈祥可愛,一幅老頑童的模樣,專門給兩個孩子講歷史故事。有這么三個超級可愛的人物串聯故事尤其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上述三個人物串聯引出歷史故事後,故事的講述者又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展開故事,生動、活潑、有趣,再加上生活化的故事語言,使故事情境近乎於完美再現,非常利於孩子接受和理解。此外,除講歷史故事外,莎莎仔仔和魔鏡公公還以說唱、數來寶等形式演繹了一首《中國歷史年代歌》,朗朗上口,孩子一學就會。
其次,故事的配樂經典。中國歷史故事部分是以中國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為背景,《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等名曲均有出現。世界歷史部分則以歐美的古典音樂為背景,也都是我們能夠耳熟能詳,經典中的經典。聽故事兼聽音樂,一舉兩得。
最後,故事選取堪稱精心。這套歷史故事均以歷史上具有地標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主要講述對象,故事性強,又能抓住歷史的脈絡,故事的製作可謂精心、經典。
還有更讓哈哈高興的是,她獲得了一套有作者陳衛平親筆簽名的書《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和《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這讓哈哈又重燃激情,重新再聽了一輪。
四.《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尋寶記系列》(適合能自主閱讀的六七歲以上孩子)
世界已經進入地球村時代,作為這個地球村的小小村民,咱得了解這個世界,成為一個合格的世界公民。這套韓國小熊工作室創作的《尋寶記》系列無疑給孩子打開了這樣一扇窗。如書中前言所說:環球萬邦,史跡千載,山川形勝不同,風土民情各異,名人燦若繁星,要事紛紜錯綜,攻守戰和,興亡代謝,光怪陸離,可駭可怪,可贊可嘆,筆墨難以描摹。要了解這紛繁悠久的世界歷史,風土人情,談何容易。而這套《尋寶記》通過兩位尋寶少年---布卡和麥克在世界各地探險尋寶的基尼,展示豐富多彩的世界歷史畫卷,如同一根絲線,串起一盤散落的珍珠,內容涉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遺跡、歷史沿革、著名建築、人文特點、社會習俗等等。該書以探險尋寶為切入點,深合小朋友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一個小小「國際人」就是這樣慢慢培養起來的。我們這套書還在讀中,每天睡前必做功課,哈哈還是喜歡我給她讀,所以呢,想讓媽媽讀故事,也不簡單的,得自覺完成很多其他任務才行哦。
五.Erzaehl mir was (德語版)/ Story Teller(英文版)(適合六歲以上孩子)
這套書在哈哈的語言學習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也必須重點推薦的。這是一套多語種的兒童童話故事,於1982年首度在英國以雜志的形式發行,內容含了各類兒童故事,有傳統的民間故事和經典童話,也有專為這本雜志而新寫的故事,每本雜志還會配上一到兩首兒童詩,而雜志內為故事所上的插圖,也都是有當時的一些名家所畫,最為特別的是,每冊都配了45分鍾的錄音,為孩子們讀故事的都是當時專業的演員或者配音員,地道生動又有趣。這套書有德語、英語、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和荷蘭語版的。為了幫助哈哈盡快學好德語,盡快適應瑞士學校生活,我可謂是費盡心思去尋找適合她的故事材料,我們所在鎮的圖書館有很多繪本,可是卻沒有配套錄音的,我初到也不精通德語,實在是望書興嘆,無法為孩子朗讀的。大概在哈哈到了瑞士八九個月後,我們偶遇這套配有錄音的德語故事書,開始我們的故事之旅。這些故事對當時的哈哈來說自然是很難很難的,但是我翻了很久詞典,簡單給她翻譯了第一二冊,故事情節很吸引她。特別有挑戰精神的她,也想著有一天能把這所有的故事都聽懂呢。於是就這兩冊書,她每天晚上睡前聽二三十分鍾,聽了整整半年,最後是聽到每個音素都能分辨出來,能夠背誦出來裡面大多數的故事。然後第三四冊以後竟然就再也不用我翻譯了,她自己就能聽出大概意思,三四冊大概聽了兩個月吧,後面的五六冊再聽了一個月,然後就真的進入了德語學習的快車道了,後面的書基本每冊都是聽一兩個星期就可以換新故事了,而且她都能理解得很好。這些故事的確都是經典,我想它們應該是屬於西方文化的基礎的。如經典寓言故事《龜兔賽跑》《狐狸和烏鴉》等等,也有經典長篇連載,如《木偶奇遇記》《海蒂》《格列佛歷險記》,還有經典童話《萵苣姑娘》《白雪公主》《豌豆公主》等等。熟悉這些故事以後,哈哈真的是融入學校新生活毫無困難,因為老師會很多這類的故事,同學也會交流這樣的故事,哈哈毫無距離感,甚至比他們講得更好,這為她增添了許多的自信。
後來哈哈學義大利語和英語,因為熟悉德語的故事情節,她把德語、義大利語和英語幾種對照一下就很快猜出很多單詞的意思了。一套好書,也是幫助孩子快速掌握多種語言的關鍵。
4. 瑪蒂娜故事書系列的內容簡介
瑪蒂娜故事系列網路網盤資源
幼教資源實時更新
鏈接:https://pan..com/s/1QLE4-07wEQeCD_zgYKgsGQ?pwd=2D72
提取碼:2D72
作者:(比利時)吉貝爾·德萊雅 譯者:戴露 插圖作者:(比利時)馬塞爾·馬里耶
吉貝爾·德萊雅,「瑪蒂娜」系列故事書文字作者吉貝爾·德萊雅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在比利時Casterman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三十餘年。1954年,他創作了「瑪蒂娜」這一形象,獲得了巨大成功。他在文學領域新作不斷,獲得過多項文學大獎。為了表彰他一生創作的累累碩果,1985年法國作家協會向他頒發了雅克。普瑞維終生成就大獎。1997年12月6日,吉貝爾·德萊雅與世長辭。他是如此熱愛孩子們,以至於離去的日子也「挑選」在聖尼古拉日(兒童節),留給孩子們會心的一笑。
5. 薦書《瑪蒂娜故事書》
孩子一生的摯友,父母溫暖的願望——瑪蒂娜故事書。
誕生於1954年,64年暢銷不衰。童年趣事,豐富、溫暖、自信、有趣。被翻譯成33種語言,50個國家熱銷,全球銷量60億冊。
# 摯友 #
每個孩子經歷的生活,瑪蒂娜都經歷了;而孩子渴望經歷的生活,瑪蒂娜也能帶小朋友去體驗。
瑪蒂娜自信勇敢、優雅、慷慨,她輕盈的外表下蘊著寶貴的財富,陪伴著小朋友度過重重困境。
# 美妙 #
瑪蒂娜通過一次又ー次的經歷,從生活中汲取著智慧。瑪蒂娜是富足與文明孕育而成的精靈,向我們完美詮釋了幸福豐富多彩的內涵。
作者把每一位父母的願望裝進了書里,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世界。
在厄比奈爾博物館為「瑪蒂娜故事系列」所創建的目錄中,哈里摩根說過一段非常貼切的話:「瑪蒂娜就生活在小讀者們想像的世界中,她們一起在一個又一個故事中慢慢地認識世界。」
6. 適合5-6歲孩子看的繪本
1.神奇校車(第1輯共11冊)
這套繪本相當經典,版本也很多,羽佳建議大家選擇64開的小開本,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這套經典繪本的魅力。這套繪本被稱為歐美繪本的開山之作,它的作者「波特小姐」的故事還被改編為電影。
這套書是專為孩子設計的,筆觸流暢生動,口吻親切自然,特別適合給孩子朗讀,小開本也很適合孩子拿在手裡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