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名人的愛國故事有哪些
1、蘇武的事跡
蘇武是漢朝時候的一位官員。有一年,他作為漢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裡辦事。不料,匈奴人違背諾言,不放蘇武返回漢鑰,扣留了他,還勸他投降。蘇武嚴辭拒絕,說:「我奉國家命令出使匈奴,喪失氣節就是污辱了使命,丟大漢朝的臉。我如果那樣,還有什麼臉見人!」匈奴人用刀威脅他,他索性把脖子伸過去,寧死不從。
❷ 名人愛國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愛國的故事有:
1、李小龍,在60年代時,國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李小龍卻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堂堂正正地說自己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電影《精武門》中的「中國人,不是病夫」,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片愛國熱潮,我們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
國家是小家的寄託,更是個人的寄託;國家是物質利益的寄託,更是精神家園的寄託。失去祖國母親的保護,個人就是無家可歸的流浪兒。愛國是每個人都應當自覺履行的責任或義務。履行愛國的責任或義務,是對祖國母親的報答。
❸ 關於愛國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1、屈原,偉大的愛國大夫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三閭大夫屈原自沉汨羅江。一個偉大的愛國大夫用自己的生命踐行自己的愛國誓言。楚懷王在位初期,非常信任屈原。在屈原的穿梭下,楚國聯合齊、韓、趙、魏等國,共同組成抗秦聯盟,而且楚懷王做了盟主。這是楚國歷史上難得的榮耀時刻。
可是不久之後,楚懷王便不再信任屈原了,屈原苦心經營的抗秦聯盟也瓦解了。沒了屈原,沒了抗秦聯盟,楚國失去了對抗秦國的資本。楚懷王最終被秦國囚禁而死。新上任的楚傾襄王仍然寵幸鄭袖等奸佞。在他們的煽動下,屈原被貶到江南,不準回郢都。屈原本想一走了之,結果到了邊境,他又改變了主意,自己是楚國人,死也要死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他眼睜睜地看著祖國一步步走向滅亡,卻束手無策,無奈只好自沉汨羅江。
❹ 5個愛國人物的故事是什麼
5個愛國人物的故事是:
1、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2、李小龍:李小龍,在60年代時,國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李小龍卻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堂堂正正地說自己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電影《精武門》中的「中國人,不是病夫」,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片愛國熱潮,我們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3、鄧世昌獻身大海,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4、柳如是,女詩人,秦淮八艷之首,後嫁給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黨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她一生中歷來最為人稱道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學。而是她的愛國憂民的情懷,反清復明的大志。
5、王二:王二小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是村裡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們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鬼子發現上當後,非常生氣和驚恐,又看見王二小正准備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剎那,鬼子用槍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軀摔在一塊大石頭上!
❺ 關於愛國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1、屈原以死報國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
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的美滿幸福而殫精竭慮,英勇奮斗,在中國現代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宋慶齡因此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❻ 名人愛國的故事題目有哪些
戚繼光抗倭、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鄭成功收復台灣、林則徐虎門銷煙、關天培以身殉國、左宗棠抬棺收復新疆、黃遵憲智斗洋人救華僑、馮子材鎮南關大敗法軍、黃海波濤中的英雄鄧世昌、寧死不屈的丁汝昌、康有為與「公車上書」、殉身變法的譚嗣同、秋瑾學武、詹天佑為國修鐵路、船王包玉剛捐資祖國建設、任弼時的駱駝精神、李四光回國等。
1、戚繼光抗倭
戚繼光曾率軍在浙江、福建、廣東沿海諸地,抗擊來犯的倭寇,前後歷時十餘年,大小八十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被現代中國譽為民族英雄。卒謚武毅,世人稱戚繼光帶領的軍隊為「戚家軍」。
❼ 關於愛國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董存瑞
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