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講故事
1、首先,我們應該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講一些他們喜歡聽的故事會更好一些。
2、其次,我們應該給孩子講一些對孩子有幫助的故事,對孩子的成長有意義的故事。
3、第三,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我們應該觀察他們的反映,找到最佳的溝通方式。
4、第四,我們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還應該不斷提問,這種提問會引導孩子思考。
5、第五,我們還應該讓孩子能夠喜歡讀書,喜歡故事的內容,慢慢演變成喜歡自己看書。
掌握方法更好地講故事:
1、講故事的時候要選擇跟故事相結合的音域,想要達到令人信服的效果,要選擇低沉的聲音。才能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
2、講故事的時候要選擇跟故事相結合的音量,想要提高觀眾的注意力,講故事的時候要不斷變化音量大小。才能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
3、講故事的時候要選擇跟故事相結合的語速,想要讓聽眾更方便地理解故事信息,講故事的時候要放慢語速。才能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
4、講故事的時候要選擇故事恰當的地方適當停頓,想要讓聽眾對故事引起思考,講故事的時候要在適當的地方沉默。才能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
5、講故事的時候要選擇跟故事相結合準確精煉的語言,講故事的時候要避免使用口頭禪,同時減少重復性詞彙。才能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
『貳』 如何提高音量
1、練習氣泡音。用盡量慢盡量低沉的聲音發:「啊」的長音,直到感覺喉嚨里發出的是一個一個顆粒狀的、近似氣泡破裂的短小音節,就算是較標準的氣泡音了。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不超過5分鍾。
此練習可以增加聲帶的韌性。
2、練肺活量。這個不多說了,體育鍛煉,大聲朗誦文章(也要注意時間不可過長)。
3、鍛煉後咽壁。適當張嘴,盡量將舌頭向下方吐出到極限,同時發出「啊」的長音,並做四聲調發音練習。同樣,時長需要控制。
要注意1、3項的練習每天不可超過30分鍾,而且時間要分開,否則極容易使聲帶過度疲勞充血,導致咽炎甚至息肉。
練習30至45天後可以明顯改感覺嗓音的改善。聲音變得低沉渾厚,穿透力強。
福利:朗誦時錄音,完了聽聽回放,找出發聲和語音方面的缺點,有針對性的改正。這是順帶練習普通話發音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