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創編兒童生活故事的幾種方法
一、寫作內容
寫發生在幼兒身上、身旁、有趣味、有意義的事,寫幼兒感興趣的事情。
人物:頑皮的人、老實的人、好笑的人、聰明的人、犯錯的人、愛學習的人。
事件:高興的事、難忘的事、煩人的事、激動的事。
二、選材立意的要求
1、體現孩子積極向上、純真美好的思想感情;
2、重視孩子們富有幻想色彩的生活情景;
3、重視小題材包含的大主題,即以小見大。
三、確立主題
好的行為習慣:文明禮貌、不說謊、講衛生、不遲到、不挑食、不損害公物、聽媽媽的話、幫助他人、學會分享......
要了解的知識:水的變化、月亮的變化、船兒的原理、過馬路的常識、睡覺的姿勢......
好的性格:堅強、好奇、專心、自己動手、團結友愛、勇敢、機智......
四、情節設置
1、設置人物:主要任務、次要人物。
2、安排環境:無法解決的難題和逆境。
3、設置懸念或者波折。
4、交代結果或者原因:好的結果,、壞的結果。
5、引導思考。
表現手法
1、誇張
誇張這種藝術手法也是一般文學作品所常用的藝術手法,但童話作品中的誇張又不同於其他藝術作品,它是從內容到形式的全方位的誇張。
如果我們說幻想是童話的靈魂,那麼誇張就是童話的血肉,它使童話故事更加的豐滿。「沒有血肉,靈魂無以附麗;沒有誇張,幻想則不能得到表現。在童話中,只有當誇張處於最能表現幻想的時候,它也才具有最大的存在價值。」
2、象徵
象徵手法是通過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藉助於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徵體),從而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徵是將童話中的幻想與現實世界結合的中介之一,也是童話故事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3、擬人
擬人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的,使它們也具備人的基本特徵。就如同童話故事中的動物、植物能說話,能大笑一樣。
擬人是童話創作的常用手法之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擬人雖然是將不具備人的動作感情的食物變成和人一樣的,但它們並不能脫離自身的本質屬性,正是緣於這一點,使童話故事具有了亦真亦假,有虛有實的創作美感。
㈡ 如何編寫童話故事
在寫作之前,首先考慮文章的主題是什麼,然後圍繞文章主題去展開想像,把故事情節交代清楚。
編寫童話故事需要:
1.想像力。
想像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從枯燥平凡的生活中提煉出有趣的內容,再加進自己的奇思妙想,這樣童話才會吸引人。
2.生活閱歷。
為什麼要有一顆「英雄主義」的心?因為童話不迴避現實中的醜陋與痛苦,但筆觸溫柔。要讓孩子們明白,盡管這個世界有種種不完美,但還有希望、溫暖、愛等一切珍貴的東西,這才是生活的真實。不熱愛生活的人是寫不出好童話的。
3.不要說教。
有人會有這樣的誤區,認為童話是要讓小孩子得到真善美的教育,不自覺就寫出說教意味很濃的故事來。好的童話應該是潛移默化,你想表達的主題是藏在蚌殼里的珍珠,由小孩子親手開啟。
4.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力和欣賞水平。
其實小孩子什麼都懂,真的。只不過有時候看世界的角度跟大人不一樣,這也是童心的美好之處。不要擔心他們看不懂而刻意寫得幼稚。
㈢ 如何教孩子編童話故事
汪老師首先問孩子們,喜歡童話嗎?你讀過哪些童話?哪部童話吸引了你?
然後發布一組關鍵詞,問:看到上面這些詞語,你的腦海里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你想到了怎樣的故事?發揮想像,把故事寫下來。
國王 黃昏 廚房
啄木鳥 冬天 森林超市
玫瑰花 星期天 小河邊
別看小小的三組關鍵詞哦,暗藏玄機呢。
橫看是:
人物 時間 地方
豎看是:
人 時段 家
動物 季節 社會
植物 星期 自然
再根據孩子們的想像點評編童話要進行合理的想像,人物要有鮮明的特點。
接著從開頭寫起。
第一行關鍵詞是開頭,第二行關鍵詞是中間段,老師邊引導,學生邊想像,同時朗讀老師的下水文。
第三行的關鍵詞是結局部分,放開給學生寫,10分鍾時間。
最後點評。
在教師的指導下,這篇童話最終的走向是國王疼愛女兒,玫瑰花善良。
㈣ 如何指導學生編寫童話
怎樣教學生寫童話
你還在為孩子的奇怪的童話作業而頭疼嗎?你想了解怎樣啟蒙孩子的想像力嗎?你想知道怎樣把孩子帶進寫童話的神秘世界嗎?現在,請跟隨我一起討論:
一、師生共同參與。
1、首先請提前告知學生寫作內容,鼓勵學生積極觀察身邊情景。課堂開端,可在班級內營造出輕鬆快樂的氛圍,例如說些有關動物的笑話導入。(如有一天一隻青蛙被一隻牛拉的糞便埋住了,它在糞便裡面大罵卻始終無法掙脫。沒想到就這樣在糞便里睡了一個冬天。來年春天,它睡醒了從糞便里醒來,才發現春天已經來到。)
2、也可利用多媒體給學生看幾個生動活潑而短小的童話故事。如《丑小鴨》、《小馬過河》等,讓學生在看的同時形成趣向性。
二、小活動開拓想像力。
請同學們依照這個故事來造句。鼓勵學生先打腹稿,再積極舉手說。引導學生大膽說句,例如螞蟻躲在大象的耳朵里畫畫,蜻蜓偷了蜜蜂的蜂蜜,小水滴被鎖在了玻璃瓶里等等,為學生開拓想像力熱身。鼓勵學生「亂」造句之後,請同學們拿出寫話本,寫下自己的奇思妙想,這一步很關鍵,可作為他們寫作的藍本。
三、引導學生開始打草稿。
1、給出寫作要求:1,主人公可以是人、動植物、幻想的人物、學過的童話的主人公。2、要有一個完整的故事。3、逐句逐段寫清楚,尤其強調段落的完整性。4、要有一定的是非觀和道理。
2、師可給出半命題的題目,如:——和——的故事 ,——的故事 。
四、寫作尾聲:
1、學生不懂的字詞可舉手問老師。
2、生打好草稿後,單獨與老師分享,老師給出意見,生適當修改,然後謄寫。3、佳作可課堂上共同分享,並張貼在「作文角」。
3、向家人、朋友、同學講述你的故事。
㈤ 如何編童話故事
1、利用"假設"進行想像
假設某一具體情況,讓學生根據這種情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想像、聯想。想像可以超越時空、超越自我,甚至想像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阿凡提來到我們當中,會飛的猴子,鱷魚拿著一支玫瑰花來敲我的門……這些都是合理的想像。這樣堅持下來,久而久之,就會想、敢想,就能大膽創新。
2、利用"繪畫"展示故事內容,發展想像能力
在"創編童話"過程中,不要以"寫故事"的形式把故事內容展示出來,而是打開繪畫紙,展開想像,自由作畫,把想到的東西畫出來。"畫好故事"以後,再給畫面配上文字,就成為一篇簡單的童話故事了。
3、利用"表演"展現故事情節
例如《小紅帽》,可以五人一組,分別扮演"小紅帽"、"媽媽"、"外婆"、"獵人"、"狼",將故事表演出來,表演時可以加以創造,不要完全按照原文表演。表演後,幾個人湊在一起,研究一下怎樣給故事歡歌結尾。
4、利用"續編"延續故事內容
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結尾是:"狼不想再爭辯了,齜著牙,向小羊撲去……"可以大膽想像並續編故事:小羊最終的結局如何呢?如,小羊想了一個好辦法戰勝了狼,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這些與眾不同的辦法,就是你的想像力;把這些想像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童話故事了。
童話里的形象,大多是擬人化的。童話中,無論是動物、植物,其他東西,都可以像人一樣會思考、會說話、會做事、會生活。列寧說過:"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童話的。你給兒童講故事時,如果其中的雞兒、狗兒都不會說人話,兒童便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