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你知道哪些坑災的故事

你知道哪些坑災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3-02-22 19:53:57

Ⅰ 抗洪救災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抗洪救災中一段感人的故事
8月10日下午,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跌跌撞撞地撲進永勝縣中醫院的一間病房,緊緊抱住病床上一位四、五歲的小女孩放聲痛哭:「小濤濤,奶奶找了你整整六天了!奶奶以為你被洪水沖走了!……」生離死別又團聚的情景,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大家眼裡含著熱淚,在祖孫倆的哭訴聲中,默默感受著那份令天地為之動容的人間真情。

祖孫倆家住重災區永北鎮中和金家村,奶奶叫金柱珍,孫女叫金濤。8月4日凌晨,當凶暴的洪水挾帶著泥石流席捲整個村莊時,正逃向村外的祖孫倆被沖散了。金柱珍被陷在齊頸深的泥石流中無法動彈,金濤被殘忍的洪流捲走。金柱珍老人見孫女轉瞬間消失在滔滔洪流之中,悲痛欲絕,哭喊著大聲呼救,被第一時間趕到的救災現場的民警和武警發現,及時將老人從即將沒頂的泥石流中挖了出來,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在趕往醫院途中,奄奄一息的金柱珍不斷叫著孫女的名字,用含混不清的微弱聲音懇求護送的民警和武警一定要救救她的孫女。幾名民警和武警將老人送到醫院後,迅速返回金家村搜救金濤,從凌晨四點半一直找到上午十點半,搜遍了金家村的每一個角落,始終找不金濤的下落。

在縣中醫院緊急救治的金柱珍老人蘇醒過來後,哭喊著要去找她的孫女,醫護人員百般勸慰,並向老人轉告金家村因災死亡者的姓名,老人才稍稍平靜下來。住院救治期間,老人一遍又一遍的詢問見面的每一個人,問有沒有找到她的孫女金濤,但始終沒有金濤的消息。老人終日淚眼不幹,念叨著小孫女的名字度日如年。

金濤是金柱珍老人的「命根子」。金濤的母親在她剛滿三個月時便離家出走,金濤的父親也常年在外不歸家。金濤自幼便跟著奶奶爺爺生活在一起,祖孫相依為命艱難度日。8月4日凌晨聽到警報後,金柱珍拉著孫女忙往外跑,剛出家門便被洪水沖倒,幾秒鍾後就不見了孫女的蹤影。一天、兩天……整整六天過去了,心急如焚、悲痛欲絕的老人終於得到了一個驚天動地消息:金濤找到了,就在縣中醫院救治!

原來金濤與奶奶失散後,被洪流順著村道向西沖出近三百米被擋住,被幾個參加搶險的村民及時發現,迅速將整個身子淹沒在泥石流中的小金濤挖了出來,並當即送到臨時救護點救治,後又轉到縣中醫院住院治療。因傷員太多工作繁重,醫護人員一直不知道金濤就是金柱珍的孫女。直到8月10下午,生離死別整整六天的祖孫倆才得以團聚。

在縣中醫院病房,經歷大悲大喜的金柱老人緊緊地抱著孫女,不斷滴落的淚珠打濕了金濤的頭發,用嘶啞的聲音向記者喊出肺腑之言:感謝大家!感謝政府!……

(截止8月10日,「8·4」特大洪澇泥石流災害中的40名受傷者已有26人治癒出院,其他14名傷情較嚴重的群眾正在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所有傷者病情穩定,沒有生命危險。)(完)

Ⅱ 抗震救災小英雄故事

為救同學斷臂的白樂瀟。白樂瀟是一位12歲的女孩。地震發生時,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門卡住,為了讓後面的同學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斷了。同學得救了,她卻從此失去了一條手臂。這位捨己救人的小姑娘,人們把她稱為「小英雄「。
「敬禮娃娃郎錚「。在汶川地震發生十多個小時後,一位滿臉是血的北川男孩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准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擔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禮感恩的舉動,讓無數的人深受感動。他的名字叫郎錚。目前正在接受治療。郎錚對照顧他的解放軍某部的醫護人員說:「我也要當警察,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當溫總理到醫院去看望小郎錚時,他給溫總理也敬了個隊禮。目前,很多網友推薦他做奧運火矩手。同時,也尊稱他為「敬禮娃娃」。

Ⅲ 有哪些是地震,山洪時舍已為人的小故事

1.一個父親從12號下午就開始挖,用手,一個人挖,什麼話都不說,默默地挖,很快雙手就流血了。他沒注意,只是不停的挖。後來武警來了,看他那麼慘,雙手指甲掉光了,讓這個父親別挖,他們幫他挖。他不說話,一個人繼續挖。於是武警和他各挖各的。

挖了三天三夜,不吃東西,偶爾喝點水。從不說話,不哭也不叫

第三天夜裡挖出來了,他忽然笑了,很溫柔的笑,但是他兒子已經變形了。

他叫上武警一起,抬開預制板。把兒子挖出來,輕輕放在地上,找來水和紗布,給兒子擦身子和梳頭。很輕,很溫暖,他始終微笑,武警看到都想哭,又不敢勸他。

擦完,他就把兒子抱起來,坐著,兩個人,父子。哎,真是,太慘了。坐了一夜,也不和別人說話,偶爾親親兒子。

天亮了,運屍體的車來了。他拿了一個屍體袋,把兒子裝進去,別人要幫忙,他都拒絕了。

然後,抱起裝兒子的袋子,把兒子抬上車。這時候,他突然大叫一聲,那種穿雲裂石的聲音,在場的武警都以為他瘋了。上去拉他,他很快平靜了,說,我沒事。

他把兒子放好後,跳下車,抓了一朵野花,放在裝兒子的袋子上,說「兒啊,爸爸再送你一程」。

然後,關門,目送車子離開,一個人轉身走了。

武警說,他兩手食指的第一節骨頭都沒有了

一位母親雙膝跪地用佝僂的身軀包圍住3個月大的孩子,並留下「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的簡訊留言。
譚千秋老師用張開的雙臂護住講台下4個來不及出逃的學生。
這是人性之美,是生命的偉大。
20名士兵徒步21小時在飛石和急流的雙重突擊下率先進入震中地區。
15名空降兵從高於訓練高度6倍多的低壓缺氧的5000米高空,在無法確定地面著落點的情況下,義無反顧的跳傘空降。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寫好了遺書的。
這是責任之美,是生命的偉大。
愛心捐款箱出現在街口、銀行、社區……一個個公共場所變成愛心涌動的潮洋。兒童、青年、老人無不出手相助。一個個捐款箱變成沉甸甸的祝福和祈禱。
許許多多志願者主動要求奔赴救災第一線,幾乎是地震發生後第3天,全國血庫飽和。
這是愛心之美,是生命的偉大。
2.
乞討老人為地震災區捐款105元》
愛心捐贈仍在繼續,昨天,最讓人感動的捐贈者應該是這位乞討老人,他在捐了5元後,又找遍身上的零錢,特地到銀行兌換了一張百元現鈔,放進了募捐箱。
這感人的一幕發生在江寧區東新南路的一個募捐點。昨天中午12點,一名約60歲的老人來到了募捐點,他頭發花白,穿一件藍色衣服,胸前的補丁起碼3個,背後的則不計其數,衣服下擺已經破爛,腳上穿一雙破爛的涼鞋,手中還拿著一個討飯碗。
工作人員郭小姐說,「我們放了好多宣傳牌,上面有災區的一些圖片。」老人端著碗,在宣傳牌前止步,看了一會,哆哆嗦嗦地從口袋裡掏出5元錢,放進募捐箱,念叨了一句,「為災區人民……」
工作人員愣住了,還沒反應過來,老人已經離開,「他好像很累的樣子,步履蹣跚,看著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為這就是捐款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誰料,下午3點,老人再一次出現,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進了募捐箱。
「這次可把我們驚呆了!」郭小姐趕緊拉住老人問情況,老人才解釋,「我上午就想多捐一點,但錢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話很不標准,費了很多口舌後,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點錢,但身上全是討來的一毛兩毛還有一些硬幣,不好意思拿出來,特地利用中午湊了湊,接著到銀行,將全身的零錢兌換出了一張一百元,「老人一直說,『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他們的生命都受到威脅,不容易啊!』」
好說歹說,老人總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會寫字,委託工作人員代簽:徐超(音)。老人走後,在場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保安說,老人常在附近乞討,平時很少吃到什麼好東西,沒想到一下子就捐出這么多……」說到這里,郭小姐已經哽咽了。

41.《死去的母親留給寶寶的簡訊》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6個多小時的救援,6個多小時的「生死時速」,小高銀一直默默地配合著大人們。「這個女娃兒被抬過來的時候,眼睛睜得大大的,眼神亮亮的,緊咬著下嘴唇。」聚源鎮衛生院院長汪能說。
小高銀明亮的眼神和頑強的一聳,令死神羞愧了,退卻了。

42.《親人在地震中遇難的空降兵戰士》
家在四川德陽八角鎮重災區的空降兵部隊班長任濤,得知奶奶在地震中遇難、岳母重傷的消息後,悄悄把悲痛藏在心底,勇挑最重、最難、最險的救災任務,成為15位在4999米高空傘降茂縣的勇士之一。
與任濤一樣,空降兵部隊1500餘名家在四川災區的官兵,面對家中房屋倒塌、親人遇難或重傷等悲痛,毅然奮戰在營救傷員、搶修道路、勘察災情、空投物資的一線。
某團「黃繼光連」戰士陳健,是四川綿竹人,妹妹在地震中遇難。當父母告訴他這個消息時,陳健一邊壓抑著失去妹妹的悲痛,一邊勸慰父母說,還有更多的家庭比我們不幸,你們要多保重自己。轉過身來,他又融入到抗震救災的隊伍里。
家在四川綿竹金花鎮的某團戰士李少傑,爺爺、奶奶同時遇難,父母受重傷。5月15日上午,李少傑所在部隊就在這個鎮上執行搶救傷員任務,而連續奮戰了2個晝夜的他,顧不上去祭奠爺爺、奶奶和看望父母,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優勢,引導部隊展開救援,救出2名倖存者。
「拯救群眾,同樣是在拯救我的家人。」李少傑說。

43.《他在廢墟洞口的呼喚給妻子帶來求生信念》
5月12日,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德陽伐木廠,王方才中午吃完飯,騎著自行車去上班,妻子張大菊在家中繼續做家務,他們是廣元人,10年前來到漢旺鎮,丈夫在伐木廠打工,妻子經營著一個食雜店。王方才的願望是,攢錢自己開個木器加工廠,他是有一身好手藝的木匠。
下午,地震突然降臨在這個小鎮。他的家沒有倖免,僅僅2分鍾的時間里房屋被全部夷為平地。他又接著在家——也就是那堆水泥木板衣物組成的廢墟旁邊跑了幾圈,他沒找到自己的妻子。
他感受到了生命里可能是最黑暗的一夜,下雨,沒有光,路不通,電不通,手機信號不通。見不到誰來幫助他,「我和鄰居家趕回來的幾個男人摸黑把能翻動的碎磚塊搬掉,找到了三具屍體,一位老年人,兩位婦女。」
幾個男人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一具具屍體,他們紛紛離去,只剩下王方才。5月12日那天晚上,他是赤著腳在雨中翻磚的過程中度過的,「我沒敢想老婆死了,想了會受不了。」 5月13日凌晨4點,王方才隱約聽到了呻吟聲。他趴下身,再仔細聽,那斷斷續續的呻吟來自廢墟最深處的一個洞里,那個洞是由至少十幾塊水泥房梁在掉落過程中不規則的堆積形成,他把整個身子湊過去,試著朝裡面叫著妻子的名字,又回應了幾聲呻吟,他確定這個聲音來自他妻子。
王方才發現憑人力根本不可能把那幾十塊4米多高的房梁搬走,他也不知道救援隊什麼時候來,他感覺自己應該讓妻子的呻吟聲保持下去,別安靜了,因為那呻吟聲代表了一個生命,他就趴在那個洞口跟裡面對話。
話題很豐富,「我跟她說上高中的女兒,說女兒上高二,學習好,我們得趕緊去看女兒,看她怎麼樣。還說自己的鞋跑丟了,看到旁邊有很多鞋,他撿了兩雙黑色的皮鞋,一大一小,顏色也不一樣。」他說他能想到的所有話題。
當別人在跑來跑去地找家中可能還完整的東西時,他沒動過地方。當別人因為害怕餘震和暴雨撤退到救災帳篷里時,他沒動地方。
貴陽消防隊救災隊員於5月13日發現了他,他還是趴在那個洞口,他揮手招呼救災隊員過去,讓他們靜下來聽,「當時沒聽到什麼聲音,但我們還是調來了兩輛舉重機和10名隊員。」
記者趕到那個在漢旺鎮全鎮聞名的廢墟時是在昨天上午。它出名是因為在幾百噸的水泥下面真的有呻吟聲,還因為王方才。
在現場,上海消防醫療隊員有14人,還有40多個鎮里人在那裡幫忙。有人拿來饅頭給王方才吃,更多的人圍在洞口搬磚,找木頭支撐房梁。王方才則更忙了,他滿地找衣服,鋪在門板上做擔架,醫療專家看了看說門板太薄不合格,他馬上又沖到廢墟里找。
上海消防總隊醫療隊為其量身訂做了一套救援方案,王平院長用導管把鹽水送進洞里,鹽水隨著張大菊的吮吸緩緩流入。救援隊把那個洞撐了兩個千斤頂,那洞更大了,記者也趴到了洞口,透過手電筒看到了一隻手,跟裡面說話,裡面有回應。
13時30分,十幾根房梁全部被吊車移走。
13時53分,最後一塊壓在他妻子身上的水泥牆被撐起來。
14時15分,張大菊出現在人們眼前。醫療隊員開始例行檢查,確認生命體征明顯。
14時18分,張大菊被抬到了王方才精心製作的擔架上。
醫療隊胡永興說,張大菊生命沒有危險,因為她仍然有清醒意識,她仍然會對救援人員的呼喚作出回應。
幾百噸的水泥壓在身上,她的妻子為什麼還活著?貴陽救援隊的救援人員告訴記者,在張大菊身上,他們找到了一塊門板,這個門板承擔了大部分的重量。她離門這么近,說明當別人跑到樓梯時,張大菊才剛跑到家門口。
是什麼耽誤了張大菊的逃跑,反倒幫她躲過一劫?現場的人分析出了原因,在張大菊身上還掛著一個包,張大菊的手死死地抓著那個包,張大菊在房屋倒塌前把包找了出來。王方才說,那個包里,放著他們兩口子攢的6萬元錢,那是預備給王方才開木器廠用的。
王方才的呼喚,妻子寧死也要抓住放著實現丈夫理想的包,這兩個東西抵抗住了幾百噸的重壓。

44.《被埋的孩子:「叔叔,我想睡覺」》
見到江蘇消防總隊戰訓處副處長王士軍時,他滿臉疲憊,眼裡布滿血絲。說起昨天夜裡的一次救援,這個漢子幾度落淚。
「半夜接到老鄉的消息,說一個幼兒園里有幾個孩子還活著。我帶著戰士跑了過去。那是一個整體倒塌的房屋,廢墟上只有房頂了,我在縫隙中尋找到了孩子們的聲音。先是一個聲音稚嫩的小男孩:『叔叔,你快來救我。』『不怕,叔叔來救你了。』另一個孩子在黑暗中說:『叔叔,我能到我外婆家去嗎?』」
王士軍的孩子也在上幼兒園,他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可以,等叔叔把你救出來,就可以去了。」
他一邊哭,一邊和孩子們對話,一邊和戰友們拚命挖土。終於,他們摸到了一個男孩。把孩子往外拉的時候,他突然說話了:「叔叔,不要拉了,我很疼,我要睡覺了。」
王士軍知道,這時候孩子睡著就再也不會醒過來了。他忍不住哭出了聲:「千萬不能睡!不要睡!馬上出來再睡!」孩子沒有搭話。廢墟里的另外一個孩子說:「叔叔,你讓他睡吧,他兩天沒睡了。」
王士軍眼眶又紅了:「這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幾句話。」
孩子的左腿被一個橫梁死死卡住,醫護人員仔細檢查後發現,由於被困時間太長,孩子的腿已經保不住了,決定現場實施截肢。「孩子的左腿被截去了,但終究他還是被救了出來。」
王士軍沒能等到另外三個孩子救出來,就被派往其他救援現場。他們的命運不得而知。

45.《災民的告求:救人哪,救人,下面有我的親人!》
道路還沒有完全打通,有一公里多的路只能容人行走,解放軍士兵、大型的機械車和災民們擠在一條小道上,場面混亂。
30多具屍體草草地放在路邊,有的只用衣物蓋著頭部,清晨6點的霧霾低低地壓在北川縣城的上空,整個縣城飄盪著一種腐敗的臭味。幾個面容憔悴的人在瓦礫上攔住可以攔住的軍人,大聲地求告:救人哪,救人,下面有我的親人!已經整整四天了!

46.《打開背包,裡面裝著一個去世的孩子》
有一天紅十字會幫助一位抱孩子的婦女。那母親肩上背著劣質包,上面印著「HONGKONG」字樣,紅色的字。婷玉望著發了一陣呆。
孩子四個月,女子二十多,卻在山裡蹭了四天四夜。母子倆全快脫水了,婷玉用半瓶子礦泉水,在裡面兌上葡萄糖,把孩子嘴唇打濕,往孩子嘴裡送。母親撐著看著,一下子就哭出了聲。哇哇哇。
婷玉心裡也不是滋味,她盯著女子肩背包上歪歪扭扭的「HONGKONG」。哎,怎麼包底濕著一大片呢?還有股子味。
包里別再傳染什麼病。婷玉疑惑下,順手把包拽下來,拉開拉鏈往裡看。
是一個與前面孩子差不多大小的死孩子。

47.《人民教師嚴蓉:在救下13個學生後殉職,1歲半女兒卻成孤兒 》
「救—媽媽!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張大嘴巴不停地號哭,雙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鄰居的肩膀。淚水,鼻涕,全部流了出來。
她只有一歲半,說話還不清晰。地震之後,四天里,她再也沒有聽到過爸爸媽媽的聲音,哪怕一個字。
沒有人告訴她,媽媽(映秀小學老師嚴蓉)在救下了13個學生後,再也不會回來;而爸爸,依然音訊全無。
......

48.《人民教師吳忠紅: 生死關頭,救的是學生》
5月12日下午,崇州懷遠中學教學樓發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該校700多名師生絕大多數順利脫險,但英語老師吳忠紅卻永遠離開了他愛的學生。地震襲來,吳老師引著學生從樓梯口疏散,聽到有學生還沒下來時,他義無返顧地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吳老師和幾名學生被吞噬……

49.《人民教師張米亞: 「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 》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50.《人民教師湯 宏: 生命最後的姿勢 》
四川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的教學樓在地震中坍塌,師生傷亡嚴重。二年級語文老師湯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後選擇令人感佩和動容。這是一名20出頭的年輕教師,家裡的孩子剛剛六七個月大。地震發生時,他所教的班級位於一樓,完全可以逃脫,但他卻選擇留下來救護孩子。湯老師最後的姿勢定格在這樣的畫面上——兩個胳膊下各抓了一個孩子,身子下還護著幾個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軀護住的孩子們幸運地活了下來,他卻在瓦礫中犧牲。

Ⅳ 誰有關於災難的小故事

故事1:「上個學期,卡尼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地震和地震如何引發海嘯的知識。因此,當我在海灘上,看見海水開始出現異狀,海水起泡沫,海潮突然退走時,我感覺到海嘯就要來了,於是我及時告訴了媽媽。」 這是一個遠在英國的10歲小女孩的故事。她萬萬沒有想到,正是憑著課堂上得到的海嘯知識,她不僅救了她自己和父母,也挽救了泰國普吉島麥考海灘和附近一所旅舍數百人的生命。英國《太陽報》報道了這個故事,並把這名小女孩蒂莉稱為「海灘小天使」。 故事2:「如果海水迅速消失,同量的海水將卷土重來。」 這是泰國南素林島上一個少數民族,俗稱「海民」的摩根族人民間流傳已久的古訓。就因為想起這個古老的教誨,當海嘯的預兆出現時,65歲的村長薩馬奧當機立斷,馬上帶領181名島民,逃到內陸一座山上,躲過了一場世紀大災難。 泰國的《民族報》報導了這則消息。報道說,對薩馬奧和他的族人而言,大海是仁慈的,它不會故意傷害任何人,但人類應該摸准大海的脾氣,知道何時可在海上生活,何時敬而遠之。 故事3:「我很驚訝,因為大象從未如此哭泣。」 12月26日黎明時分,一群在泰國拷叻海灘供遊客騎耍的大象突然狂躁不安地發出吼聲,如悲似泣。不久,印尼就發生了大地震。一個小時後,大象又開始哀號,它們不肯聽取馭象人的指揮,拚命要往山上跑。沒多久,海嘯就發生了。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頭,一些遊客登上了象背,讓大象載著他們,安全地逃到一座山上避難。 來自《路透社》的這則報道說,因為動物先天對環境的敏感,泰國大象救了數十名外國遊客的性命。 故事4:「令人奇怪的是,我們沒有找到一具動物的屍體。沒有一頭大象死亡,我們甚至找不到一隻野兔的屍體。」 這也是《路透社》發出的一則消息:至今(12月30日)已有2萬2千人遇難的斯里蘭卡,當地野生動物學家大感驚異地表示,在其東南部一個被海嘯襲擊的野生動物園區,他們居然沒有發現一具動物的屍體。 動物學家的推測是:動物也許能預知這場災難,它們有第六感,預先了解要發生的災難,所以都及早躲開了一場大浩劫。 和其他的逃生故事比較起來,以上這4則故事也許無法賺人熱淚,但它們卻包含了非凡的特殊意義。故事1告訴我們:讀書有用,讀書可以獲取知識,只要活學活用,知識甚至可以保命;故事2告訴我們:古訓也非常有用,古訓也是知識,古老的常識一樣可以發揮救人的驚人力量。在危難的時候,知識是活命的源泉。12月26日各地相繼發生大海嘯時,很多人看見海嘯來襲的景觀時,就是因為缺乏對大自然現象應有的常識,不但不知大難臨頭,反而好奇地駐足觀賞,因此錯過了逃生的第一時間,白白斷送了寶貴的生命。 故事3及故事4則更值得人類反思:許多天災的背後,其實也隱含了人禍的因素在內。人類恣意破壞大自然,不過一旦大自然反噬,人類竟然如此脆弱,逃生的本能不僅不如動物,更完全喪失了對大自然變化的本能感應,以致喪失了可能高達數十萬條生命。 是時候了,人類應該借這次的災難教訓自我反省,學習如何做一個更加謙卑的「萬物之靈」,學習如何更好地與大自然相處,做大自然真正的友人!

閱讀全文

與你知道哪些坑災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城市有粉絲經濟 瀏覽:190
等女孩什麼時候再相信愛情的文案 瀏覽:938
愛情是什麼短篇文章 瀏覽:7
營口市事業單位最新殯葬費是多少 瀏覽:726
事業單位信用檢索是什麼 瀏覽:880
兩畝池塘有多少經濟效益 瀏覽:930
怎麼發愛情說說大全 瀏覽:911
求婚姻的願望是什麼 瀏覽:152
兩只美女妖怪選哪個好看 瀏覽:551
馬年配什麼生肖婚姻 瀏覽:913
溫州濱海經濟開發區有多少平方 瀏覽:92
93年屬雞單身男什麼時候婚姻可成 瀏覽:14
張紫妍如何讓大佬弄的故事 瀏覽:512
一二年級適合什麼故事 瀏覽:936
海拉爾事業編成績大概多少 瀏覽:9
美好風景的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301
什麼叫編制內事業單位聘用制 瀏覽:859
赤峰與海拉爾哪個經濟發達 瀏覽:228
考事業編制看什麼出版社的書 瀏覽:94
美冊抖音視頻故事如何製作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