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燧人氏鑽木取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善於觀察事物,勤加觀察,勤於思考。
燧人氏取火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之一。傳說在一萬多年前,燧人氏在燧明國發明了鑽木取火,開啟了華夏文明的起源傳說中有一個國家叫遂明國,那裡的人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春夏秋冬,什麼叫白日晝夜。國里有棵名叫遂木的火樹,屈盤起來,佔地面積有一萬頃地那麼大。後來,有一個聖人,漫遊到了日月所照以外的遠方,來到此國,在這棵大樹下休息。忽然看見許多象鴞樣的鳥,在大樹的枝葉間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燦然的火光發出。於是,聖人感悟到了「鑽木生火」的道理,所以就試用小樹枝來鑽火,果然鑽出火來。於是後人就稱他為燧人
在我國神話傳說中,伏羲取的是天火,而取大地上的火種則是「燧人」大神,關於燧人氏(取火者)鑽木取火的傳說很多,例如:《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苽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燧人氏」。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之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煮來吃,這段文字至少反映了中國古代遠在春秋戰國以前就已經發明了鑽木取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