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說你和植物的故事
對於我這個植物控,說起植物的故事,怕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所以好友邀請我回答,不過有故事沒酒,先簡單來幾個:
1.贈蒲公英 殘荷
共汝塵埃里,漂泊了此生。
獨有輕絨傘,送我南北城。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不停奔波在各種尋找的路上,可到頭來真正想要的,或許只是一份低到塵埃里的愛。
2.蝶戀花·春景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
牆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故事進展……
莫惜相逢晚,眉嫵浣衣塵。
我心如柔柳,一一逢新春。
3.向日葵--轉日蓮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克麗泰是一位水澤仙女。一天,她在樹林里遇見了正在狩獵的太陽神阿波羅,她深深為這位俊美的神所著迷,瘋狂地愛上了他。可是,阿波羅連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麗泰熱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羅能對她說說話,但她卻再也沒有遇見過他。於是她只能每天注視著天空,看著阿波羅駕著金碧輝煌的日車劃過天空。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阿波羅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這樣呆坐著,頭發散亂,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陽。後來,眾神憐憫她,把她變成一大朵金黃色的向日葵。她的臉兒變成了花盤,永遠向著太陽,每日追隨他,向他訴說她永遠不變的戀情。阿波羅永遠都不知道有個傻瓜曾給過完完整整的愛。
因為這個故事,我愛上了那個傻瓜克麗泰。曾經也有屬於自己的太陽神,雖然無關愛情,卻真的很享受被陽光包圍著的溫暖……
今年買了種子,剛發一粒子。期待著它開出美麗的花朵。
因為喜愛,插花時偶爾會用它做主花,下圖是孩子的作品,太過飽滿了些,整體看起來很溫暖。
2. 關於植物的寓言故事
一、塘邊的柳樹
在鏡子一樣明凈的水塘邊,一株柳樹亭亭玉立,枝繁葉茂,婀娜多姿。每天天一亮,柳樹就對著清澈的塘水自我欣賞起來。
她時而舞動滿頭柔發,飄飄欲仙;時而一動也不動地顧盼倩影,如醉如痴。她覺得,世界上最完美的,就數她柳樹小姐了。
喜鵲飛來,"喳喳喳"地奉承說:"柳樹小姐,你真是又健康又美麗!" 柳樹聽了,心裡說不出有多舒服。
柳樹惱羞成怒,把滿頭長發猛地一擺,你卻對我指手劃腳,亂發議論,什麼蟲呀蟲呀!我這么健壯的身體,就是有條把兩條蟲子,又有什麼了不起?"
二、竹園里的石頭
一塊石頭多少年都盤踞在那裡,獨霸一方,不讓草生,不讓樹長,而任青苔阿諛地依附著他。不經意地一瞥,原來離他不遠處有片竹園。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石頭的身邊出現了幾根又粗又壯的竹子,竹子邊又冒出許多新筍,形成了一片竹林。石頭雖然仍舊頑固地死守著他的地盤。
一枝新竹回答說,只能霸佔你腳底下的那一小片地方,你無法霸佔的地方多著呢?
三、野刺玫的悔恨
山坡上有一株野刺玫,生氣勃勃,英姿煥發,柔嫩的枝條軟軟地垂下,鑲著翠綠的葉兒,綴著粉紅的花兒,宛如一個個美麗的花環。
採茶姑娘笑盈盈地飄過來,摘一朵刺玫花插在烏黑的頭發里,眼睛滴溜溜地盯著採花的蝴蝶,畫一樣的生活平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野刺玫蹙眉搖頭:"唉,可惜我生在這偏僻的山溝里,只能博得這些土頭土腦的村姑牧童一笑。
如果我長在城市裡,擺在高樓的陽台上,那該有多妙?說不定,連芍葯、牡丹也要羞得臉紅呢!"
但是,野刺玫沒有得意幾天,水泥陽台也遠遠不及山坡上的土壤濕潤,簡直就像個大火爐,差點兒沒把他燜爛蒸熟。
四、爬得很高的牽牛花
一株柳樹被蟲蛀空了身體,大風將他攔腰折斷。然而,他仍活著。第二年春天,他的殘軀上發出了新芽。新芽飲著雨露,沐著陽光,長成了裊裊娜娜的柳絲。
牽牛花從他的腳下鑽出來,伸展柔軟的身肢,緊緊地纏繞著他往上爬。
柳樹聽了,心裡跟用鵝毛拂的一樣舒服。他輕輕摸了摸牽牛花的頭,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牽牛花趁機往上爬了爬,掏出第二隻小喇叭說:"偉大的柳樹老英雄,實在太令人敬佩了!我要向您學習,向您致敬,永遠做您的小學生!"
牽牛花抓緊機會又往上爬,便爬邊掏出第三個小喇叭:"至高無上的柳樹老博士,比愛因斯坦還有風度!瞧您這錚錚鐵骨,我看都不如您老人家!"
柳樹感到自己飄起來了,像一朵白雲,冉冉地越飛越高,越飛越高。
他俯視著對旁邊的一棵幼松說:"小夥子,你瞧我爬得多快,爬得多高!"
幼松瞥了瞥他掛滿喇叭的身子,報以輕蔑的一笑。
五、站在浪尖上的腐葉
幾片腐葉無可奈何地躺在山溝里,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他們做夢都在想,什麼時候才能夠在世上風光一回呢?
山洪以摧枯拉朽之勢向前席捲著。山谷中的頑石被他沖得立腳不住,頭接著跟頭,向下翻滾;枯木朽枝被他攔腰折斷。
連根拔起,拋入波滔,狼狽不堪;毒蛇、惡蠍、白蟻、黃蜂還沒來得及逃竄,都在一瞬間陷入了滅頂。
青山綠樹不願搭理他。這樣的場景他們看得太多了:每當洪浪涌來的時候,總會有這樣一些不要臉皮的角色出來表演一番的。
3. 有關植物有趣的故事
1、橄欖
早在明代《清秘藏》中記載,「明代宣德年間有個叫夏白眼的,能於橄欖核上刻十六個娃娃」明代王叔遠精雕之桃核、邢獻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欖核可謂之核雕三絕,其作品傳世絕少。
在清代,也有不少核雕名家高手,技藝超群,乾隆初年(1736年)蘇州民間藝人杜世元,也是用一枚不到一寸的桃核刻「蘇子游赤壁」題材,與《核舟記》中的核舟有所不同,核雕在當時被稱為「鬼工」。
2、芍葯
傳說中牡丹芍葯都不是凡花種,是某年人間瘟疫,玉女或者花神為救世人盜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間。結果一些變成木本的牡丹,另一些變成草本的芍葯,至今芍葯還帶著個「葯」字。
古代西方也有類似的傳說,說古希臘名醫阿斯克列皮耶有個聰明的學生佩翁青出於藍,甚至治好了冥神海提斯的傷。
阿斯克列皮耶嫉妒之下就殺了佩小弟。好在冥王顧念恩情,把佩小弟變成了一種能治病的花,即芍葯。西方人也一直認為芍葯具有某種魔力,凡有芍葯生長的地方,惡魔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3、常春藤
英國在十六世紀採用忽布花以前,都是用常春藤來釀啤酒,因為把它混在麥子里,會使麥子化成啤酒。所以,常春藤的花語就是-感化。
常春藤在以前被認為是一種神奇的植物,並且象徵忠誠的意義。在希臘神話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奧尼索司(Dionysus),有著歡樂與活力的象徵意義。它同時也象徵著不朽與永恆的青春。
4、仙人掌
傳說仙人掌是世界上最柔弱的東西,她嬌嫩如水,稍一觸碰便失去了生命。上帝不忍,在她的心上加上了一套盔甲,堅硬如鐵,上面還帶有傷人的鋼刺。從此,再也沒有人能看到仙人掌之心了,凡是接近她的生物都會鮮血淋漓。
很久之後,有一位勇者要鏟除這惡物,劍出刀落,仙人掌變成了兩半,從中卻是綠色的液體。原來,那是被封存的仙人掌之心,由於無人了解其中的寂寞,化成了滴滴淚珠。所以仙人掌的花語是——堅強。
5、水仙
傳說水仙是堯帝的女兒娥皇、女英的化身。她們二人同嫁給舜,姐姐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甚好。舜在南巡駕崩,娥皇與女英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她們也成為臘月水仙的花神了。
傳說崇明水仙來自福建。那是唐代武則天女皇要百花同時開放於她的御花園,天上司花神不敢違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當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長安。
小妹妹不願獨為女皇一人開花,只行經長江口,見江心有塊凈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島。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開,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4. 植物的故事哪些
1.日輪花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那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廣袤的沼澤地帶里,生長著一種令人畏懼的吃人植物叫日輪花。日輪花的葉子一般有1米長左右,花就散在一片片的葉子上面。
人們要是不小心碰上它或去摘它,那些細長的葉子便馬上從四周圍像鳥爪一樣地伸卷過來,緊緊地把人拉住,拖倒在潮濕的草地上,直到使人動彈不得。這時,躲在日輪花上的大蜘蛛便蜂擁地爬到受害者的身上,美美地飽吃一餐。當蜘蛛吃了人的軀體後,消化排出的糞便又成為日輪花的肥料。
2.吃人樹
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一些地方,有一種會吃人的樹。它的形狀像一棵巨大的菠蘿,高約3米,樹干呈圓筒狀,枝條如蛇樣,因此當地人稱它為「蛇樹」。這種樹極為敏感,當鳥兒落在它的枝條上,很快就會被它抓住而不見了。美國植物學家裡斯爾曾在1937年親身感受到蛇樹的威力:他無意中碰到樹枝時,手很快就被纏住,結果費了很大力氣才掙脫出來,但手背被拉掉了一大塊肉。
3.會走路的樹
南美洲生長著一種既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每當氣候乾旱,嚴重缺水的時候,它會自己把根從土壤里撥出來,搖身一變,讓整個身體卷縮成一個圓球狀,變得又輕又圓,只要稍有一點兒風,它就能隨風在地面上滾動。一旦滾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圓球就迅速地打開,恢復「廬山真面目」。根重新再鑽到土壤里,暫時安居下來。
4.胎生植物
在一些熱帶海邊的沙灘上,生長著一種胎生植物群落———紅樹林。這種紅樹林的種子成熟後並不脫落,而是在母樹上繼續發育,直至長成具有支撐根和呼吸根的棒狀幼苗,隨風跌落到海灘泥地上,便獨立生長成林。
5.溫血植物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些「溫血植物」,無論外界環境如何,植物花朵的溫度總是保持恆定狀態。他們把這類植物命名為「溫血植物」。例如葛芋花的溫度約38℃,而外界氣溫達20℃時,其溫度還維持在40℃左右。溫血植物的
這種溫度調節能力,是為了把自身的花朵當成一個微型小環境,從而吸引昆蟲,提高授粉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