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帝堯訪賢的故事講了什麼

帝堯訪賢的故事講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19 19:11:14

① 堯、有什麼故事

上古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部落首領「堯」,作為五帝時代的帝王之一,史稱唐堯,帝堯。堯的才智品行非凡絕倫,據說在他的治理下,政治廉明,世風祥和。農耕文化在「堯帝」時代有了質的飛躍。子曰「惟天為大,惟堯側之。盪盪乎,民無能名焉」。可以說,帝堯之治,是儒家標榜的賢君典範。太史公雲:「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帝堯」的事跡,包括了,制定了歷法,尋賢訪聖,後羿之射日,鯀之治水,百姓安居樂業。史書上的帝嚳是堯的父親。嚳生四子,長子鷙,次子棄,三子契,四子堯。鷙雖為帝摯,即位後重用親屬,貪圖享樂,致使民怨載道,動亂四起。比起大哥「鷙」,作為上古帝者,堯最為後人稱道的是他對帝位繼承者的選擇,他認為自己的親生兒子丹朱冥頑不化,不可大用。於是在繼位上,選擇了傳賢不傳子,為了使自己的後繼有人,本著公心於天下,堯對舜考察了幾十年,通過觀察,決定將帝位傳與孝子舜,禪位於舜。堯的任人唯賢,不以天子之位而私有的事跡為後人稱贊。更重要的是堯之時代,首次制定的歷法,勞動人民能夠按節氣從事農業生產,不致耽誤農時。
帝堯的歷法制定和天下為公最為感人

② 帝堯訪問的哪四位賢人

史載堯之功臣九人,或說十一人,可謂人才濟濟。但他唯恐埋沒人才,野有遺賢。所以他還常常深入窮鄉僻壤,到山野之間去尋查細訪,求賢問道,察訪政治得失,選用賢才。
戰國時莊周曾說:堯治理天下萬民,使海內政治清明,曾到汾水北岸的姑射之山,去參拜四位有道之名士,悵然若失,好像丟了天下。這四位有道名士為方回、善卷、披衣、許由。善卷重義輕利,不貪富貴,是有名的賢人;堯自覺德行達智不如善卷,認識到對於賢德的人,不能自驕自傲,必須謙恭好禮,以平民對待長者、學生對待老師的禮節去拜訪他,讓善卷居主位,堯站在下邊,面向北施禮求教。堯曾想以天下讓善卷,他回答說:「我生於宇宙之中,冬穿皮衣夏穿葛布,春種秋收,有勞有逸,日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心滿意足,我要天下干什麼!可悲啊!你太不了解我了。」善卷因此離開北方,到南方今江蘇宜興縣的一溶洞中隱居,如今善卷洞的說明詞中還指明他是從今天的山西這個地方去的。
莊周曾說:「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日嚙缺,嚙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日披衣。」披衣即蒲衣,亦寫作蒲伊,以其衣蒲故名。他居住於蒲谷山,堯親往拜訪,拜之為老師。今蒲縣太林鄉有蒲伊村,傳為蒲衣隱居之處,蒲伊村即由此而得名。蒲伊村附近有帝堯與蒲伊談論大道的地方,後稱講道台。還有帝堯休息過的地方,後稱稅駕坡。蒲伊,人稱蒲伊子,他所在的方國後稱蒲子國,後來這里稱蒲子縣,今稱蒲縣。清人留詩中有「蒲谷賢人懷寶去,平陽聖帝策輦來」的詩句,即指帝堯訪蒲衣子的故事。
《莊子》中記述,堯問許由:「嚙缺可以做天子嗎?我想讓王倪邀請他。」許由說:「不好啊!那對天下將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嚙缺的為人,聰明機智,反應敏捷,天分過人,而你要因他這些人事上的長處讓他接受實行天然之治的使命,那就錯了。他明於禁止過失,卻不知過失產生的原因。讓他做天子嗎?他就要崇尚智慧而拋棄天然;他就要以己意為標准去分別事物,就要像火燒火燎一樣地去求知;就要埋頭於事物之中,處處干涉事物,就要忙忙碌碌應接四方,想方設法滿足事物的要求;就要千方百計去改變萬物,弄得它們不能安寧。怎麼能夠讓他做天子呢?雖然他的行為可以為一般人所效法,但他僅能做個諸侯國的君主,而不可以做天子。治理,是產生動亂的由頭,是臣子的災難,是君主的禍害。」許由對他的老師是了解得很透徹的,經過許由的勸阻,堯也就自然說這回事了。
帝堯訪賢,古籍中記載最多的首推訪許由的故事。許由一字巢父,為當時的名士。他崇尚自然無為,不貪求名利富貴,堅持自食其力,生活簡朴,無求於世。他得知帝堯要來訪他,便躲走了。恰巧嚙缺碰到他,問他要到哪裡去?他說:「為逃避帝堯」。嚙缺又問:「為什麼呢?」許由說:「堯這個人啊,轟轟烈烈實行仁義,我怕他要被天下人恥笑,後世會有人吃人的事發生。老百姓嗎,不難籠絡他們。愛護他們,他們就和你親近;給他們利益,他們就會為你所招徠;表揚他們,他們就會勤奮。作他們厭惡的事,他們就要逃散。愛護百姓,使百姓得利是出於仁義,那真誠實行仁義的事,借仁義取利的多。這樣仁義的行為,不僅不能真正實行,而且還會成為虛偽的工具。這種想用一個人的決斷來使天下獲利的事,不過是一刀切罷了。堯只知道賢人可以利天下,而不知賢人的害天下。只有那不重用賢人的人,才知道這個道理。」過了一段時間,帝堯去拜訪許由,朝拜許由於沛澤之中。堯對許由說:「太陽出來了,火把還不熄滅,在光照宇宙的太陽光下要它放光,不是多餘的嗎?大雨下過了,還去澆園,不是徒勞嗎?作為天子,我很慚愧,占著帝位很不適宜,請允許我將天下囑托於先生,天下必然太平。」許由對帝堯說:「你治理天下,已經昇平日久,既然天下已經治理好了,還要讓我代替你去作一個現成的天子,我為了名嗎?名,是實的從屬物,我對那個虛名不感興趣。鷦鷯即使在深林里築巢,也不過占上一枝就夠了;鼴鼠就是跑到黃河裡去喝水,也不過喝滿肚子就足了。你就回去吧!天子於我沒有什麼用處。廚子就是不做供品,祭祀也不會去代替烹調的。」許由於是到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耕田而食,非常快活,終身不貪求帝位。傳說,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以為恥辱不堪入耳,到河裡去洗耳朵,後有洗耳河之名。有人牽牛去河裡飲水,碰見許由洗耳,問明原因之後,便說:「你洗了耳朵把這里的水弄臟了,我不想讓我的牛喝這污水。」就牽著牛到河的上游去飲水。
帝堯曾去拜訪一個名叫子州支父的人,請教過後覺得此人可以托天下,要以天下讓子州支父。子州支父答道:「將天下讓給我倒可以,只是不巧,我現在正患有幽憂之病,正准備好好治一治,不能夠接受。」帝堯也不好勉強,但十分敬重其為人。

③ 堯的精彩小故事,只要一個小故事。

一、慶都生堯

帝堯乃距今四千一百五十年前後華夏共主,起先初於炎帝魁隗,母陳豐氏慶都,帝顓頊之後,堯姓伊祁,字放勛。先居唐,後居陶,故為陶唐氏,史稱唐堯。

《史記》曰:「昔堯作游成陽。」即以成陽為都城發展壯大。堯二十歲踐天子位,暮年禪帝位予舜,徙陶丘,後回遊成陽而崩。舜葬堯於成陽姚墟,不封不樹。久之榖木成林,人曰「姚墟榖林」。堯母慶都陵曰「靈台」,與堯陵毗鄰。

二、堯置諫鼓

堯當政後生活非常儉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湯,穿用葛藤織就的粗布衣。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在簡陋的宮門前設了一張「欲諫之鼓」,誰要是對他或國家提什麼意見或建議,隨時可以擊打這面鼓,堯聽到鼓聲, 立刻接見,認真聽取來人的意見。

三、訪納賢能

史載堯之功臣九人,或說十一人,可謂人才薈萃。但他唯恐埋沒人才,野有遺賢。所以他還常常深入窮鄉僻壤,到山野之間去尋查細訪,求賢問道,察訪政治得失,選用賢才。

堯選賢與能,任用羲氏、和氏四人,通過觀察太陽位置移動的變化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通過星宿的位置來校正歷法的變化。堯年老時,為了尋找優秀的接班人,歷訪賢才,可是都不得,後來有人舉薦舜,便親自前往考察。身為天子的堯王,微服尋訪山野村夫的舜,其求賢若渴的精神,受到世人敬佩。

四、羲和定歷

《堯典》上說,帝堯命令羲氏、和氏依據日月星辰的運行,測定推求歷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並根據星象的運行確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二分、二至確定以後,堯決定以366日為一年,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歷法和四季的關系,使每年的農時正確,不出差誤。

五、堯舜禪讓

相傳,堯年老的時候,在部落聯盟議事會上提出後繼人的問題時,讙兜推薦共工,堯雖不同意,還是讓他擔任工師之職,以考驗其才能,結果不行,大家又才推薦舜。

堯為了方便考察舜,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他。結果證明舜的確是一個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的人,於是堯就把治理天下的權力交給了他,自己退居一旁養老。

閱讀全文

與帝堯訪賢的故事講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才能把凱經濟提升到1萬以上 瀏覽:929
幸福肥怎麼做好吃 瀏覽:684
磁縣幸福城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644
婚姻咨詢介紹所的電話號是多少 瀏覽:261
真摯友誼小故事有哪些 瀏覽:58
遇到你我感覺很幸福怎麼回 瀏覽:837
心燈健康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21
美女嘴唇發紫是什麼原因 瀏覽:984
吉林長春經濟合同律師哪裡找 瀏覽:51
怎麼掃進店人員的健康碼 瀏覽:215
女生怎麼找對象會更加幸福 瀏覽:110
我怕丟了幸福的豬什麼意思 瀏覽:971
哪個城市有粉絲經濟 瀏覽:195
等女孩什麼時候再相信愛情的文案 瀏覽:950
愛情是什麼短篇文章 瀏覽:19
營口市事業單位最新殯葬費是多少 瀏覽:747
事業單位信用檢索是什麼 瀏覽:899
兩畝池塘有多少經濟效益 瀏覽:937
怎麼發愛情說說大全 瀏覽:921
求婚姻的願望是什麼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