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神話書有哪些一
中國古代神話書籍:
《山海經》、《搜神記》、《太平廣記》西遊記》 《搜神後記》《封神演義》 《上古神話演義》《淮南子》《神仙傳》《中國道教諸神》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造神史話》 《神宵雷法》 《歷代神仙通鑒》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老子》《莊子》 《上古神話演義》《子不語》《皇帝內經》《雲笈七籖》《博物志》《蒿庵閑話》《神異經》《軒轅本紀》
『貳』 關於中國神話故事的書有哪些
《山海經》《西遊記》《封神演義》通俗的
《
中國神話傳說》、《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中國民族神話詞典》、《中國神話傳說詞典》、《神話故事新編》、《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神異篇》》、《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以上全是袁珂先生的,《上古神話演義》這是鍾毓龍的
『叄』 中國的神話故事的書有哪些
1《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流傳。
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
2、《搜神記》
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影響深遠。其中《干將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統治階級的殘酷,歌頌了反抗者的斗爭,常為後人稱引。
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
3、《西遊記》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4、山海經
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5、《洞冥記》
通過天堂地獄的鬼神生活,展示了清末民初在革命風潮中死不悔改的封建地主階級藉助鬼神迷信自我麻醉的惶恐心態。該書攻擊義和團、辛亥革命,意欲將進步人士、開明學者及軍械學家皆以鬼神法力打入地獄。
『肆』 中國古代關於神的傳說的書有哪些
《淮南子》《山海經》《搜神記》《神仙傳》《列仙傳》《搜神後記》、《太平廣記》、《西遊記》、《東游記》,《封神演義》、《上古神話演義》、《聊齋志異》等。
1、《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哲學著作,屬於雜家作品。
《淮南子》在闡明哲理時,旁涉奇物異類、鬼神靈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話材料,像「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塞翁失馬」等古代神話。
2、《搜神記》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原本已散,今本系後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於民間傳說。
3、《太平廣記》是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為宋代人撰寫的一部大書。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及道經﹑釋藏等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
書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術、方士、異人、異僧、釋證和草木鳥獸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屬於志怪性質的故事,代表了中國文言故事的主流。
4、清朝晚期鍾毓龍所作的《上古神話演義》。
本書非常詳細的介紹了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共工觸天、精衛填海、後羿射日、大禹治水、誇父追日、蚩尤之戰等傳說......這部書,演說上古史的神話,原想專說夏禹王治水一段故事。
5、《東游記》,又名《上洞八仙傳》、《八仙出處東游記》,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為明代吳元泰。內容為八仙的神話傳說,記敘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修煉得道的過程。
『伍』 七本神話的書籍
每個人都幻想過自己是上天入地、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有勇敢機智、頑強不屈反抗權威的無畏精神。它是中國文學創作的智慧,是珍貴的童年回憶,經典不會隨著年代變遷而淘汰,而是以不同的表現方式傳承下去。下面是七本關於神話的書籍:
《金頭發》
適合年齡段:7歲-10歲
作者: 向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推薦理由
本書四個童話的原型是流傳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傳說,經由作者改編而成,文筆優美,畫面精緻,是值得孩子和家長一讀再讀的民間文化瑰寶。「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畫風精緻優美,傳達給孩子真善美,審美力和藝術感受力大大提高。
▼家長評論 感受這本書
這是中國本土原創繪本中的優秀作品!
《中國神話故事》
適合年齡段:11歲-14歲
作者:龍彼德, 張嬰音
出版社: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推薦理由
中國神話故事在民間口耳相傳,它的神奇、瑰麗,反映出無窮的藝術魅力。 中國神話故事積累了豐厚的文化積淀。它歌頌了人們辛勤的勞動和智慧的創造,如《神農嘗百草》、《燧人鑽木取火》的故事。它贊美了堅韌頑強的自我犧牲精神,如《後羿射日》、《精衛填海》、《鯀竊息壤治洪水》的故事。
《中國十個節日傳說》
適合年齡段:7歲-10歲
作者: 詹同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彩色連環畫冊,有畫100幅。畫冊介紹了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祭灶等中國十個傳統節日在民間的傳說故事,生動有越,孩子可以通過這些故事了解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
《桃花源的故事》
適合年齡段:7歲-10歲
作者: (日本)松居直 文 / 蔡皋 圖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推薦理由
在《桃花源記》中我們可以看到生命的洋溢,接近光明的通道。讓想像載孩子們騰空而起,飛往「過去」,遠距離地瞧瞧「現代」和「過去」。桃花源的故事同時也被定為日本小學國語教材。本書的.作者也想告訴孩子們,對生活的思考,決定了她所能走多遠。
《中國山川故事》
適合年齡段:4歲-6歲
作者: 倪紹勇 / 王祖民 / 王曉明 / 周翔
出版社: 河北少兒出版社
▼推薦理由
每條河,每座山,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關於勇氣,善良,信仰……讓中國的孩子,從源頭上認識祖國的河山,了解祖國的人文地理。
▼家長評論 感受這本書
山川故事的這套,策劃的思路十分大氣。這些美麗的故事,讓大好河山變得浪漫友情。我希望從小就在孩子的心中撒下這些美好的種子,當他長大去異國他鄉留學的時候,至少他的身後,還有一個令他驕傲無比的文化。
《林海音奶奶講寓言》
適合年齡段:3歲-6歲
作者林海音 文, 張世明 圖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推薦理由
這是一套由著名作家林海音先生專門為孩子講述,著名畫家張世明先生繪畫的50餘個寓言故事,其中有《畫龍點睛》《刻舟求劍》《黔驢技窮》《葉公好龍》《世外桃源》《望梅止渴》《杯弓蛇影》《愚公移山》《瞎子摸象》等等。故事簡明生動,繪畫也十分具有中國韻味,可以說每幅圖都是精美的作品。
《中國神話傳說》
適合年齡段:14歲+及家長
作者: 袁珂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
▼推薦理由
最後一本是推薦給家長看的神話書,本書從盤古開天闢地敘述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把散落在群藉中的吉光片羽遴選出來,熔鑄成一個龐大而有機的古神話體系,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包羅萬象的瑰麗世界,生動地描述了古代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圖系。建議家長看完本書後理清神話的來龍去脈,再看孩子的書,就豁然開朗了。
『陸』 推薦幾本中國神話故事書
《中國神話傳說》、《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中國民族神話詞典》、《中國神話傳說詞典》、《神話故事新編》、《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神異篇》》、《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這拿都是袁珂先生的著作。
袁珂先生的大多數著作在香港、台灣均多次翻印,在國外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韓國、世界語等多種譯本。其作品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入選學校課本。
(6)最著名的神話故事書有哪些擴展閱讀:
神話產生在生產力和人們的認識能力都十分低下的原始時代,那時人類的意識開始發展,但思維能力極為簡單,原始人對自然界和自然現象以及人類自身無法進行科學的理解和解釋,只能憑借自己狹隘的生活體驗加以想像和幻想。
認為自然界也像人一樣有意志、有性格、有感情,日、月、風、雨、雷、電,都有神在主宰著。這樣,就在原始人頭腦中形成了自然神的觀念。如人們要解釋宇宙萬物的起源,就幻想出一位開辟大神女媧,女媧不僅是世界的創造者,而且是人類萬物的始祖。
將不能解釋的現象歸結為神作,是古代先民遺留的寶貴遺產。神的出現,標志著先民對世界認識的一大進步。神其實是一切人為所不能的總和,是一個抽象而具體的概念。
『柒』 關於中國神話故事的書有哪些
1、《搜神記》
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原本已散,今本系後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於民間傳說。
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影響深遠。
其中《干將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統治階級的殘酷,歌頌了反抗者的斗爭,常為後人稱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是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
2、山海經
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3、洞冥記
通過天堂地獄的鬼神生活,展示了清末民初在革命風潮中死不悔改的封建地主階級藉助鬼神迷信自我麻醉的惶恐心態。該書攻擊義和團、辛亥革命,意欲將進步人士、開明學者及軍械學家皆以鬼神法力打入地獄。
又鼓吹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欲等待真命紫微天子下世,以重造一個地主們所期望的中世紀聖賢國度。
4、中國神話
是由王新禧所編寫,2010年5月1日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這本好書主要介紹了中國傳統神話里的故事和人物。暮靄昏沉的夜晚里,溫暖而迷濛的燈下,老人們徐徐道來的一個個充滿奇情幻想的精彩故事,勾勒出我們兒時最美麗的夢。穿越神話的天空,在雲之彼端,一個神話就是蓮花一朵,一個神話就是明珠一穎。
中華神話就如一本讀不完寫不盡、博大精深的書,令人一世痴迷,一生探究。
5、佛門故事 神異篇
收入了歷代僧人在傳播佛教的過程中,或為拯救危困,或為教導行善,或為闡揚佛法,或是救人治病,或是祈福興雨,或是預言世事,所留下的一百餘則神奇事跡,均是典籍中影響深遠的故事。全書分為五輯,每輯二十餘個故事。文字流暢,內容通俗。
70
『捌』 有名的神話故事有哪些
1精衛填海
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一天,女娃去東海看太陽升起。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女娃死了,化作了一隻小鳥,「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精衛非常痛恨東海,於是日復一日地不斷地往東海中扔石子,想把東海填平。
2百鳥朝鳳
很久以前,鳳凰只是外形很平常的小鳥。但它有的優點就是:很勤勞。把吃多下來的食物都藏進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都餓得頭昏眼花。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藏的食物分給大家。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3、炎帝擊石生火
人類使用最早的火全都是天然火.有個人便想人類總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決定自己要創造一種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獵中,他一失手未將石制的標槍命中獵物,不過他發現標槍與地上的石頭相擊時產生了火花,於是他就撿了很多那裡的石頭來試驗,結果成功的取得了火.也因為他發現了取火的方法,所以各個部落都一致擁他為王,這個人就是以火德為王的炎帝.之後他又創造了耕種方法並且教會了人類耕種,所以他又被稱為神農.
4、後羿與嫦娥
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那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百姓都民不聊生。於是天帝命令善於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後羿把多餘的九個太陽射下去後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後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
5、盤古開天闢地
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此時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盤古。他拿起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就這樣有了天地。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丈,天空就隨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盤古生前完成開天闢地的偉大業績,死後永遠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
6、鯀禹治水
大水漫上天際,鯀盜沒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取了天帝的神土來堵塞洪水,天帝派火神祝融在羽山附近殺死了鯀。鯀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鋪填土壤賓士洪水,禹從南方走到北方,從太陽處的地方跑到太陽落的地方,,一直率領人們從事治水的艱苦勞動,經過了十三年,禹終於將水治理好,完成了鯀的遺願。終於安定了九州。
7、誇父追日
北方天氣寒冷,冬季漫長,誇父想,要是能把太陽追回來,讓它永久高懸在天上給大地光和熱,那該多好啊!於是他就去追了一天,終於看到了太陽想把太陽捉住帶回去。可是他已經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他口渴難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黃河、渭河裡的水。兩條河的水很快就喝完了,但他還是沒有解渴,就跑去了北方大澤里的水,但他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8、愚公移山
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這兩座大山就像一堵巨大的牆,擋住了他們通往外界的路,與世隔絕,非常落後。於是愚公決心把山平掉,每天就不停地把山上的土挖走。有個老人叫智叟,笑他太傻,對他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9、嫦娥奔月
嫦娥是後羿的妻子,因後羿立下蓋世神功所以收了許多徒弟。其中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當有一次後羿帶眾徒外出狩獵時,蓬蒙裝病留了下來,並逼嫦娥交出她丈夫前不久給她的不死葯,嫦娥在被逼無奈之際吞下了不死葯,她立即飛上了天,因為不捨得後羿,所以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10、吳剛砍樹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
11、女媧造人
盤古開辟了天地,但女媧總覺得很寂寞因為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於是她用泥土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捏完後,他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樣造出來的,氣概舉動自然與別的生物不同,居然會嘰嘰喳喳講起和女媧一樣的話來。從這以後,大地就到處有了人。
12、皇帝戰蚩尤
一次,華夏大地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戰事連連,百姓不得生存。華夏被分為五個大部落,其中黃帝和蚩尤的部落勢力最大,黃帝因不願看到百姓因戰爭而受苦,便想停止這種戰爭局面,所以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解決。最後,蚩尤兵敗逃跑.黃帝命應龍前往追殺.應龍不負期望將蚩尤殺死並割下蚩尤的頭顱獻給黃帝.
13、女媧補天
女媧是一位善良的神,她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兩個神仙打架從天上打到了人間,天被打出了個洞,把人們安靜的生活環境都破壞了。女媧看到這種場景,非常不忍心,於是練了五色石來把天上的洞補好了。把臟亂的環境重新恢復平靜,再還給了人類,人類都非常感謝女媧。
14、神農試百草
生老病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不過因為」病」而早早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又實在值得同情.神農覺得自己有保護好自己的子民的職責,所以他踏遍神州大地尋找治療病患的葯草,找到後他都先自己服用來確定有用與否或者有毒與否.最後終於找到了可以治療很多常見病患的葯草.
15、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他人臉、蛇身、紅發,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佔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澤。
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後,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沒日沒夜地廝殺了十幾天後,共工之軍漸漸不支。共工此時已殺紅了眼睛,他怒吼一聲,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不周山折斷了! 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
16、刑天戰黃帝
黃帝用強大的武力打敗了炎帝,把炎帝被迫退到南方。刑天發誓要與黃帝爭奪神位。他左手握一面盾,右手拿一把斧,與天帝開始了一場激戰。突然,黃帝看準機會一劍向刑天脖頸砍去,刑天那顆巨大的頭顱就被砍落下來。刑天見頭被砍落,愈加震怒。他毫不示弱,以兩只乳頭當作眼睛,肚臍當作嘴巴,揮舞武器,繼續吶喊戰斗。
17、姜子牙釣魚
商朝末年,紂王殘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艱苦。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范圍,姬昌胸懷大志,很愛惜人才。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邊釣魚。他用奇特的方式釣魚,這件事傳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個有才能的奇人,請了他好幾次姜子牙都不理睬他們繼續釣魚。最後姬昌就准備了豐厚的禮品,親自拜訪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確是誠心誠意,就答應輔佐他。
18、沉香救母
漢代有個書生叫劉向與善良的仙女,華岳三娘相愛了。不久,三娘就懷孕了並為孩子取名為沉香。天上的神仙知道了此事後,便把他抓了回去。沉香懂事長大後決定去就自己被壓在華山下的母親。母親知道沉香不能就出自己,便叫沉香去找他舅舅,沉香在舅舅手裡拿到了寶蓮燈,立即飛回了華山,救出了母親。
19、八仙過海
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涌,巨浪驚人。呂洞賓建議各以一物投於水面,以顯"神通"而過。其他諸位仙人都響應呂洞賓的建議,將隨身法寶投於水面,然後立於法寶之上,乘風逐浪而渡。(鐵拐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呂洞賓有長劍,何仙姑有蓮花、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藍采和有花籃。)
20、仙女造橋
很久以前,上天三元仙子每年中元節去承受人間的香火供奉,不巧這一年上元仙子因為有事不能離開,只好拜託其他兩位仙子飛下天界。她們見這裏海秀山奇、人民淳樸,便心生愛意。為回報百姓的祭奉盛情,兩位仙子見海島與大陸交通不便,決定修一座海橋連接起來,以造福人間。於是施用移山填海的法力,頃刻間,那海橋即將修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