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真實有共工這個人嗎
有。
共工的故事存在於許多史料上,大體是講:共工與顓頊爭天下失敗,發怒撞向不周山,把撐天的柱子弄折,系住大地四角的繩子搞斷。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砍鰲的四肢頂住天邊。天的西北方殘缺,所以日月西移;地的東南殘缺,所以江河東流。
共工在網路游戲中的形象
共工因熟知水系,大洪水時期被命令治水,但治水失敗,因為人們流離失所,他被顓頊責怪,羞憤中共工撞山而死,並背負了導致洪災水患的責任。
不過也有人認為,大洪水的始作俑者也許就是共工,在與顓頊爭奪天下失敗後,他就四處決堤放水,導致了一場洪災……
❷ 歷史上關於共工的傳說故事
共工,是氏族的名稱,又稱共工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水神,掌控著洪水。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共工大戰祝融
早年在黃帝部落中,人民都不會儲存火種,只知道可以學習前人燧人氏的方法來取火,但是過程太多麻煩,會浪費很多時間。祝融發現了人民的問題,便開始教人民怎樣學習儲存火種,如此一來,祝融便受到了黃帝部落中很多人的愛戴和尊敬。共工發現了祝融深受人們的愛戴,心中不免衍生出來嫉妒之情,共工便暗中派人前去祝融的住所澆滅了祝融的不滅之火。祝融發現之後十分生氣,便找共工理論,但是共工根本不聽祝融的話語,無比的氣憤,於是帶領著五湖四海的水淹沒了祝融的住所。祝融再也忍不下去了,駕駛著火龍開始於共工大戰。由此祝融和共工開始了世上最為驚心動魄的大戰。
祝融和共工之戰極為的凶險殘忍,天地之間都是一片混沌,最終祝融還是打敗了共工。共工失敗之後,因為羞愧,逃向不周山,祝融窮追不舍,最後,共工無路可走,只能撞向不周山。因為不周山倒塌,祝融也被天帝殺害了。祝融和共工之戰,其實只是因為小小的私利,但兩個人卻都付出了生命作為代價。
:共工治水
共工治水的主要目的在於平整土地,讓高山峻嶺都能夠夷為平地,人民能夠在平整的土地上面得以種植。早年,洪水氾濫的時候,共工知道部族中的收成將不好了,於是苦思冥想,最終想到了採取疏導的方式讓洪水灌溉土地,並且保證了在乾旱的時候不會遇到沒有水資源灌溉的問題了。共工治水的方法便由此被華夏的人傳誦了,但是當華夏人們繼續繁衍的時候,收成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共工便想到了另一個方法便是繼續開墾土地,讓高地變成平地,讓窪地也變成平地,由此人們在平地上面耕種。同時也能夠避免當洪水來臨的時候,大水從高處傾瀉沖毀了農田,或者是積在低窪處對人們的生存造成潛在的威脅,但是共工想要這樣治水的策略,卻遭到了顓頊帝的反對和制止,最終共工也因為在治水問題上面與顓頊帝得不到統一的意見而怒觸不周山。
:共工怒觸不周山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之後,宇宙間發生了一場戰爭。水神共工一向與火神祝融不合,他率領蝦兵蟹將,向火神發動進攻。擔當先鋒的大將相柳、浮游,猛撲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宮,把光明宮四周長年不熄的神火弄滅了。大地頓時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駕著遍身冒著烈焰的火龍出來迎戰。所到之處,雲霧廓清,雨水齊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現光明。水神共工惱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游將三江五海的水汲上來,往祝融他們那裡傾去。剎時間長空中濁浪飛瀉,黑濤翻騰,白雲被淹沒,神火又被澆熄了。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燒了起來,加上祝融請來風神幫忙,風助火威,火乘風勢,熾熾烈烈地直撲共工。共工他們想留住大水來御火,可是水瀉千里,哪裡留得住。火焰又長舌般地卷來,共工他們被燒得焦頭爛額,東倒西歪。共工率領水軍且戰且退,逃回大海。他滿以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會知難而退。因此立在水宮,得意起來。不料祝融這次下了必勝的決心,他全速追擊。火龍所到之處,海水不由滾滾向兩旁翻轉,讓開了一條大路。祝融直逼水宮,水神共工他們只好硬著頭皮出來迎戰。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獲得了全勝。浮游活活氣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無法再戰,狼狽地向天邊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頭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憤,就一頭向山腰撞去,「嘩啦啦」一聲巨響,不周山竟給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災難降臨了。原來不周山是根撐天的大柱,柱子一斷,半邊天空就坍塌下來,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頓時天河傾瀉,洪水氾濫。著名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於這場大戰。後來才有了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的事跡,大地重回正常。
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的這場大戰,皆因「水火不相容」而發生,一方面說明了水火相剋的原理,即水火天生不慕;另一方面說明了有些事物是自然界的基本本能,非人力所能幹擾。縱觀遠古時代水神和火神的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沒有什麼所謂正義和公理,只有大自然的力量在搏擊。這樣看來,火還是比水有優勢的,不然火神不會勝出,傳說中的項羽火燒阿房宮,不是足足燒了三個月。而敗陣的水神共工因惱怒去撞不周山,他的舉動又破壞了自然世界,女媧補天算是拯救了自然世界,一切皆源於神聖而偉大又平凡的自然。
❸ 共工觸天歷史傳說事跡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一個著名的上古神話 傳說 。又名共工觸山,且與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並稱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話。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共工觸天歷史傳說 事跡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一、共工觸天歷史記載
共工,炎帝裔。據《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後紀二》注引《歸藏·啟筮》:「共工人面蛇身朱發。」
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
《列子·湯問》:「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顓頊,黃帝之裔(《山海經·海內經》)。故此戰實為黃炎戰爭之繼續)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處什工與顓頊之戰。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神農(《雕玉集·壯力》),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由禹為黃帝系統人物,當亦系黃炎戰爭之餘緒。今河南杞縣流傳的「女媧補天」傳說則謂:共工、祝融、女媧、棺人為兄妹。共工與祝融因吃天鵝蛋相爭,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濫,女媧乃有補天之舉,似更原始。
二、共工觸天歷史歷程
《淮南子·天文》雲: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里記載的 故事 是顓頊與共工爭帝位而戰,那麼時間就是顓頊時期,據說也就是因為這樣,才有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女媧相去久遠,不說也罷,只是大禹與顓頊相隔240年,這水患有那麼多年嗎?
依據《山海經》記載,共工為神農後裔,因發明築堤蓄水的辦法灌溉農業,因而被封共工氏。《史記·補三皇本紀》雲: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
《山海經·大荒北經》雲: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霸道的共工,又和祝融打起來了。傳說祝融為顓頊帝孫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黃帝賜他姓「祝融氏」。
三、共工觸天傳說事跡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之後,水神共工一向與火神祝融不合,他向火神發動進攻。擔當先鋒的大將相柳、浮游,猛撲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宮,把光明宮四周長年不熄的神火弄滅了。大地頓時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駕著遍身冒著烈焰的火龍出來迎戰。所到之處,雲霧廓清, 雨水 齊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現光明。水神共工惱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游將三江五海的水汲上來,往祝融他們那裡傾去。剎時間長空中濁浪飛瀉,黑濤翻騰,白雲被淹沒,神火又被澆熄了。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燒了起來,加上祝融請來風神幫忙,風助火威,火乘風勢,熾熾烈烈地直撲共工。共工他們想留住大水來御火,可是水瀉千里,哪裡留得住。火焰又長舌般地卷來,共工他們被燒得焦頭爛額,東倒西歪。共工率領水軍且戰且退,逃回大海。他滿以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會知難而退。因此立在水宮,得意起來。不料祝融這次下了必勝的決心,他全速追擊。火龍所到之處,海水不由滾滾向兩旁翻轉,讓開了一條大路。祝融直逼水宮,水神共工他們只好硬著頭皮出來迎戰。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獲得了全勝。浮游活活氣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無法再戰,狼狽地向天邊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頭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憤,就一頭向山腰撞去,「嘩啦啦」一聲巨響,不周山竟給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災難降臨了。原來不周山是根撐天的大柱,柱子一斷,半邊天空就坍塌下來,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頓時天河傾瀉,洪水泛濫。著名的「水火不相容」 典故 即源於這場大戰。後來才有了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的事跡,大地重回正常。
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的這場大戰,皆因「水火不相容」而發生,一方面說明了水火相剋的原理,即水火天生不睦;另一方面說明了有些事物是自然界的基本本能,非人力所能幹擾。縱觀遠古時代水神和火神的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沒有什麼所謂正義和公理,只有大自然的力量在搏擊。而敗陣的水神共工因惱怒去撞不周山,女媧補天算是拯救了自然世界。
共工觸天歷史傳說事跡相關 文章 :
★ 藍采和歷史傳說事跡
★ 關於歷史民間故事5則
★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傳說故事
★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2020最新歸納5篇
★ 道德天尊的歷史傳說事跡
★ 盤古開天傳說記載事跡
★ 嫦娥歷史傳說事跡
★ 元始天尊的傳說事跡
★ 二郎神楊戩歷史傳說事跡
★ 九天玄女歷史傳說故事
❹ 共工是誰
共工是帝直,炎帝的玄孫、涇陽王(祿續)的哥哥。氏族名,又稱共工氏,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共工氏是軒轅裔黃帝王朝時代的部落名,把共工與驩兜、三苗、鯀列入四罪。共工部落的首領稱號,傳說共工是炎帝後裔中的一個部落。
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是神農氏之後,又是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關於他的傳說,幾乎全與水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觸不周山。黃河的經常泛濫威脅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領大家與洪水英勇搏鬥,他們採取「堵」而不是「疏」的辦法來治水,未能治洪水,但是為後人治水積累了經驗。共工是華夏的治水英雄,被後世尊為水神。共工治水表現出來的永不言敗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之後與顓頊爭奪部落盟主地位,而顓頊則利用民眾迷信的心理,聲稱共工治水會「觸怒上天」,導致共工失去支持,最終失敗。而共工為捍衛自己的治水大業,撞山自殺,以表示「看,這樣都沒有『觸怒上天』」。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的故事,後被演繹成「怒而觸不周之山」的神話。
❺ 共工的神話故事的名稱
是「女媧補天」
這個神話故事裡共工(水神)和 祝融(火神)大戰,大戰中共工撞毀頂天柱(不周山),導致天破了大洞後,幸得女媧補天。
❻ 共工怒觸不周之山讀完故事共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讀完《共工怒觸不周山》,給我的感受是在人生的道路中,工作,學習,是不可能沒有失敗的,只要是要有一種精神,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淮南子·天文訓》雲: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里記載的故事是顓頊與共工爭帝位而戰,那麼時間就是顓頊時期,據說也就是因為這樣,才有女媧補天的故事。
(6)共工是哪個故事裡的擴展閱讀:
相關傳說
伏羲時期,在華夏有一個長於耍陰謀詭計的部族叫做共工氏。共工氏在天上對應著一個壞水神,叫共工,它人面蛇身,有紅色的頭發,性情十分凶惡,嗜殺成性。
共工手下有兩個惡名昭彰的惡神:一個是長著九個腦袋的相柳,它也是人面蛇身,全身青色,性情殘酷貪婪,專以殺戮為樂;另一個是長的凶神惡煞一般的浮游,也是一個作惡多端的傢伙。
共工氏的人說話好聽的很,天花亂墜,但做起事來邪僻,表面上恭敬,實際上無法無天。共工氏的頭子叫康回,生的髦身朱發,鐵臂虯筋,身高一丈有餘,力大無窮。康回為人表面恭敬但內心狡詐,陰謀百出,只是礙於伏羲的大威大德而暫時隱忍為上。
伏羲離去後,華夏之民尊奉女媧,康回因此嫉恨,倚仗自己封地的地勢高險,決滔天洪水危害中原,致使華夏天地間一片汪洋。女媧忍無可忍,決定引領華夏之民鏟除共工。
華夏堯帝時期,天下洪水泛濫,在鯀治水不成功的情況下,堯派鯀的兒子禹去治理洪水。大禹領著百姓治水,一直將黃河治理到邙山東頭,再向東的河道就不好治了,因為有共工在作怪搗亂。
❼ 共工是誰共工是怎麼死的
引言: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一個人叫共工,這個人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而且還會有疑問為什麼是這個姓氏?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共工到底是誰,又是怎樣一個人物,最後又是怎樣死去的。
大家都知道共工撞的是不周山卻不知道他撞的就是所謂當時的撐天柱,因為那時候的人類還沒有完全的進化,也就是母氏系族過度的階段。那共工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小編告訴大家,是因為當時女媧聽信了讒言,說共工有造反之意,於是派祝融捉拿了共工並施以凌遲處死的刑法,當時的共工是不周山部落的首領,他在遭到反抗失敗後就無奈撞死了撐天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