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播音主持新聞稿件播讀
新聞稿件,涵蓋了新聞消息、新聞評論以及新聞故事。考試中出現樣式最多的是新聞消息以及新聞故事,新聞評論一般都會結合即興評述考察,應該說不會出現新聞評論的播報。下面就新聞消息的播報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項。
消息應該理解為在最短的時間里、用最簡潔的語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實的事情傳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確無誤——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都不許出現事實上的差錯,只有認真才能准確。
(2)層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導語、主體、結尾構成的,層次之間要留出停頓的時間,以避免播成一片。
(3)節奏明快——什麼樣的稿子就有什麼樣的形式,播的是新聞,就得像新聞。節奏不完全是快慢的問題,但它有快慢的問題。句子與句子之間緊湊,句段之間要明白曉暢。
(4)朴實大氣——以第三人稱敘述事件,沒有任何誇張、渲染。正確傳達,直接面陳。舉手投足、言談舉止讓考官看到的是一種內心的真實流露。
新聞播報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間滲透著播者對新聞的理解,播報就是把這種理解、感受真切地傳達給受眾。因此還要注意:
(1)播稿過程也是傳達過程,把一件剛剛發生的事播報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鮮感,除了在備稿過程中找到新鮮點之外,播報時要有精氣神,還要使這精氣神分寸得當。明快曉暢的語流,加上熱情洋溢的狀態,足以讓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時間里讓聽的人知道,句與句的銜接在清楚的基礎上要緊密,因此要格式正確、輕重恰當、邏輯嚴密、不澀不粘、不濃不淡、語勢平穩。在播稿過程中,語流要緊湊,以避免散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一個勁兒」,不緊不慢,無理解,不經心,缺少變化。
(3)新聞稿件播讀或播報,有的叫朗讀新聞稿件,其實是一個意思 。無論干什麼事都得像那麼回事,所以播報新聞得像播報新聞的樣子。播報的榜樣就是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整點新聞以及各級電視台的新聞播報節目。切忌「說新聞」,使它變得拉雜、拖沓,不像新聞的樣子。
實例1
澳大利亞悉尼市數萬戶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時30分(北京時間17時30分)開始集體斷電一小時,以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關注。天黑之後,悉尼歌劇院等標志性建築紛紛熄燈。
這一活動名為「地球時間」,由世界自然保護基金和澳大利亞最大報紙之一的《悉尼先驅晨報》聯合發起。大約2000家企業和53萬戶居民報名參加了「地球時間」活動,自覺斷電一小時。除標志性建築外,悉尼城區許多高樓也紛紛熄燈,整個城市變黑了不少。不過路燈和緊急照明裝置仍沒有熄滅,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熄燈」對悉尼人的生活並無太大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燈的便利觀看星空。幾百個市民提前預約,在熄燈期間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這一小時更好地觀看星空。天文台負責人說,很多市民都為有在黑暗中觀察地平線的機會感到激動。
播讀提示
這條消息的標題是《悉尼全城熄燈一小時》,副題是《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看過這條消息後要確定重點在什麼地方。在標題中我們已經了解了消息的新鮮點所在,這就是受眾所關注的新聞事實的要點。
再看消息的層次,三個段落自然成為三個層次,三個層次為我們播讀時脈絡的清晰提供了基礎,三個層次之間要做短暫的停頓處理,切忌不要一氣呵成。一片的結果會使受眾聽得茫然。
第一個層次是消息的導語,播得要醒目。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什麼事,什麼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一般來說,消息要素中的發生了什麼事是重點。其他的新聞要素並不是不重要,同樣要求依次交代清楚。這條消息導語交代事件的先後順序應該是這樣的:(1)集體斷電一小時;(2)澳大利亞悉尼市數萬戶商家和居民;(3)以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關注;(4)3月31日晚7時30分;(5)天黑之後,悉尼歌劇院等標志性建築等紛紛熄燈。可以用聲音的高低、吐字力度的強弱來區分。
第二層次把新聞事實稍加梳理後,弱強調 「熄燈對悉尼人的生活並無太大影響」。
第三個層次是新聞的結尾段,也是對新聞事實的補充,播清楚即可,聲音運用可在中聲區稍下部分,稍偏低些。
實例2
「我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上周六下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同幾十家媒體記者見面。對待自己不清楚的領域,他用這句話做了回答。
「我始終認為,在一個領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對所有領域都了解。」丁教授回答記者的問題,始終都遵循著他說的這句話,「在我的實驗室,我要求跟隨我做實驗的百餘名各國科學家都能做到不隨便回答自己不了解的問題」。
當有記者問「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時,丁肇中教授回答了「我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他認為,所謂的考試只是在考別人做過的東西,而科學進展正是要推翻別人做過的東西。丁教授認為,他能回答的只是覺得應該把「考第一名,念好書」這種觀念改變。
播讀提示
這是一條觀點性消息,它會給受眾以思想認識的啟迪。消息由三個自然段組成,實際上只有兩個部分,導語部分及主體部分,應該說沒有結尾,第一段就是導語部分,其餘兩段就是消息的主體部分。
在導語部分「丁肇中」三字,是響當當的,當然要把它當成主要重音來處理。「我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是他的主要思想觀點,是播讀的醒目部分。另外也不能忽視下面這句「對待自己不清楚的領域,他用這句話做了回答」。「不清楚」也要成為次重音進行處理,讓受眾進一步了解丁肇中的思想境界。
主體的兩個段落,先說了什麼後說了什麼,播讀前思路要清楚。第二段的表述重點應該是「在一個領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對所有領域的了解」及「不隨便回答自己不了解的問題」,這里的「不能」和「不隨便」要作為重音來處理。下面一段「所謂的考試只是在考別人做過的東西,而科學的進展正是要推翻別人做過的東西」,播讀時要把它的邏輯關系清楚地表述出來,「推翻」應該作為主要重音加以強調。
實例4
昨天,在倫敦馬拉松賽中,中國選手周春秀以2小時20分38秒的優異成績奪得女子組冠軍,這一成績排名今年世界第一,同時這也是中國選手首次在倫敦馬拉松賽中折桂。
倫敦馬拉松賽是世界最著名的馬拉松賽之一,它與芝加哥、紐約、波士頓並稱為世界四大馬拉松賽。盡管是首次亮相倫敦馬拉松賽,但是周春秀從比賽的一開始就顯示出了良好的競技狀態。在比賽還剩3公里的時候,周春秀顯示出了良好的沖刺能力,從大部隊中脫穎而出,並將領先的優勢保持到了最後。最終以2小時20分38秒、領先第二名選手一分多鍾的成績沖過終點。女子組的亞軍被衣索比亞名將、去年柏林馬拉松賽冠軍瓦米奪得,她的成績是2小時21分45秒。
現年29歲的周春秀來自江蘇,在去年的首爾馬拉松賽上,周春秀以2小時19分51秒的成績獲得了冠軍,而且創造了當年第二個世界最好成績,成為田徑歷史上第七個突破2小時20分大關的女運動員。另外,周春秀還創造了一年內四次跑出2小時30分以內的記錄。在去年的多哈亞運會上,周春秀獲得了冠軍,而這次倫敦馬拉松賽事成功折桂,也再次證明了周春秀具備強大的實力,有望在奧運會上成為中國田徑隊的又一個奪金點。
男子組冠軍最終被肯亞的名將利爾獲得,他最終的成績是2小時7分41秒。
播讀提示
這是一條體育新聞,是振奮人心的消息。播音的整體把握應該是熱情的、激勵的基調。節奏上要明快,體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全文分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導語,它是受眾的聽覺器官、視覺器官首先感悟到的,因此是播音著意進行處理的重點段,要先聲奪人。「中國選手周春秀」「倫敦馬拉松賽中」「奪得女子組冠軍」「首次在倫敦馬拉松賽中折桂」等句,播音時在有聲語言運用中,依次成為表達的重點語句,其中「周春秀」「馬拉松」「冠軍」自然是重音了。另外一個時間「2小時20分38秒」一般的受眾不太關心它,反正是冠軍就成了。這個數字只有體育愛好者及專業工作者才關注的,播讀清楚便達到了目的。
第二段是周春秀奪冠的經過,文字很簡潔,播音要錦上添花。它由五句話組成,播音時腦子里要有數,這樣才能形成鏈條。第一句話是該項賽事的規模背景,「四大」這個詞是要加以顯現;二是技術的發揮程度,在這里注意它的轉折,形容詞「良好的競技狀態」要使用贊揚的語氣。第三句的「沖刺能力」及「脫穎而出」播讀時要有動態的感受能力,句子也才會簡潔生動。第四句是她的成績,做過渡句處理即可。第五句是談其他名次,削弱處理至完。
消息的第三段是周春秀的運動背景介紹及其運動前景的展望,播音選擇的重點應該是落在運動前景的預測上。第四段簡單介紹了男子組的情況,聲音漸收,弱化至尾。
⑵ 播音主持怎麼閱讀稿件
播音主持怎麼閱讀稿件
指定稿件朗讀是播音主持專業考試的一項重要內容,目的在於考查考生的語音面貌、發聲狀況和基本的朗讀能力。朗讀的基本要求是清晰明了、順暢、生動、富於表現力。
新聞稿件播讀要點
1、播誦的語速一定要均衡,吐字一定要清楚。
2、注意氣息的控制,穩定的氣息是誦讀成功的關鍵。
3、注意停、連,誦讀時要有韻律 (註:增強韻律的方法是誦讀詩歌。)
4、注意重音的誦讀。分清楚哪個是應該強調的,避免出現重音混亂或無重音的情況。
5、應該每天收看《新聞聯播》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欄目,學習正規播音員的朗誦方法。
6、每天堅持讀新聞,最好可以錄下來,自己找毛病。
散文稿件播讀要點
1、確定文章的基調(紅色調、灰色調)。
2、注意氣息的運用(氣托聲,聲托情)。
3、不要浮在文章的表面誦讀,深挖文章的內涵,讀出文章更深一層的東西。
4、找到一個爆發點。
5、誦讀文章時要層次分明,要有高低起伏。
6、運用專業老師所講的技巧。
如何應對指定稿件考試
首先在備考區等待的時候,你可以向已經完成考試的考生打聽一下,心裡有個數,知道他們是選擇的什麼類型的稿件。是偏重於新聞呢?還是偏重於散文小故事呢?這樣可以減少陌生感。當輪到你的時候,真正的考試就開始了。
拿到稿子不要過度的.緊張和興奮,火燒眉毛似的忙亂,其實給你的准備時間是完全可以對一篇稿件進行准備的。
第一步,瀏覽一下全篇,任務是了解大體故事情節,找到基本基調,解決不認識的字和詞。基本上所有的學校都是允許帶字典的,你一定不要忘記。
第二步,分清段落,弄明白每一個層次講了什麼事情,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把長句子分開,找到重點點題的句子。一般指定稿件都不長,層次比較容易分,但有時候裡面有長句和對話,注意對話中人物的身份和口氣,注意區分開來,長句子找好停連,不要讀破,點題的句子注意加重一下。
第三步,小聲朗讀一遍,印證段落劃分和基調重音等准備工作。上口以後也可以對重點句的分寸和對話的把握有個直觀的感覺,做最後的調整。
第四步,按照考試的感覺讀一遍,盡量讀得流利,一些長句可以多讀幾遍,保證考試的時候可以流暢的完成。設計一下抬頭和考官交流的地方,一般在一個意思完成之後。強調一下層次感,為了保險起見,可以在段和段之間的停頓加長一些,這樣可以避免讀成一片。
第五步,找一下說的感覺,把握一下感情的訴求點,對開頭部分多一點練習,避免開頭就出錯,影響下面的考試。
;⑶ 怎樣練出動聽的播音腔
關於正確發音:
從事語言表達的藝術家,應該在忠於生活語言的基礎上,對書面或自己的腹稿,提綱進行第二次創作。從無聲變為有聲的,從文字的變為口頭的。這就需要有良好的發聲狀態,標準的語音,完美的吐字歸音。我們的語言不能再大自然的生活語言,而是要高於生活語言的藝術語言。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播,正確的用聲至關重要!我們必須做到:
①氣息下沉,保持聲音寬厚,通暢
②喉部放鬆避免聲音捏、窄、擠、僵
③吐字歸音要做到:字頭咬住彈出,部位準確;
字頸要定型標准,過渡柔和;
字腹要拉開立起,圓潤飽滿;
字尾要歸音到位,完整自如。
④彈性聲音,聲音的伸縮性和可變性
下面就對播音時的氣息控制,共鳴運用,吐字歸音,聲音彈性變化訓練進行描述。
口部訓練篇
一 口的開合訓練
張開嘴打哈欠,閉嘴如啃蘋果。開口的動作要柔和,兩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鬆,舌頭自然平放。
二 咀嚼練習
張口咀嚼和閉口拒絕結合進行,舌自然平放
三 雙唇練習
雙唇閉攏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及左右轉圈。
四 舌頭練習
舌尖頂下齒,舌面逐漸上翹。舌根與軟齶接觸打響。
註:口部訓練需要反復,長期的練習,對於吐字歸音有很大的幫助
3)Peng-pa-pi-pu-pai 體會氣上下貫通,力度加強
共鳴控制訓練
播音員主持人在工作時需要一定的共鳴作為基礎,以達到寬厚,圓潤明亮,集中地用聲目的。在你播音時,感到不費力,自然,舒展。就是運用了共鳴。好的用聲者使用在聲帶上的能量只佔總能量的五分之一,而五分之一的力卻用在了控制發音器官的形狀很運動上面。
在產生共鳴的過程中,共鳴器官把發自聲帶的原聲在音色上進行潤色,優美。調節共鳴器官可以豐富或改變聲音色彩,同時起保護作用。因為良好的共鳴減輕了氣流對聲帶的沖擊,延長了聲帶的壽命。
播音,主持節目時,大部分採用中音區,而中音區的形成又在口腔上下,這樣就決定了用聲的共鳴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鳴為主。胸腔底座是基礎,要多一點,發高音時增加呼吸量,發揮一下鼻腔,頭腔的的作用。
聲音圓潤集中,需要改變口腔共鳴條件,發音時雙唇集中用力,下巴松,打開牙關。喉部放鬆,提額肌,頰肌,笑肌,在共同運動時,嘴角上提。張口吸氣或用「半打哈欠」感受喉部,舌根,下巴放鬆。這時口腔共鳴會加大,在打開口腔時,同時也要注意唇的收攏。
口腔共鳴訓練
雙唇用噴法,舌頭用彈法,要有意識集中一點發,似子彈從嘴裡噴出,集中柵格直打到硬齶前端送出,注意鼻咽要關閉,不產生泄漏。
①ba-da-ga ba-da-ga
Pa-da ga pa-ta-ka
②ba da ga pa ta ka
Pa ta ka ba da ka
③peng pa pi pu pai
pai pu pi pa peng
聲音彈性訓練
有聲語言負載量大,信息量大。我們播音創作要適應思想感情多變的要求。要想感情真摯動人,就需要在自然地基礎上逐步培養一種具有感染力的聲音,使得聲音和感情統一起來,是聲音適合感情的變化,適應作品的內容的需要。也就是聲音應該有伸縮性和可變性,即聲音的彈性。
聲音彈性的訓練:
1 ,擴展音域,加大音量,控制氣息。注意聲音的高低,強弱,虛實,剛柔,厚薄,明暗等變化。
2.刻意誇大,聲音運動幅度大,用丹田氣。
吐字歸音訓練
普通話音節分為聲母,韻母,聲調,即字頭,字頸,字腹,字尾,字神,在播報中,播音員吐字清晰,聲音飽滿是最基礎的要求。
①字頭:咬住彈出,部位準確 氣息飽滿 結實有力 短暫敏感 干凈利落
②字頸:定型標准 過渡柔和 肌肉緊張 次於聲母 音短氣弱 准確自然
③字腹:拉開立起 氣息均勻 音長聲響 圓潤飽滿 窄韻寬發 寬韻窄發 前音後發 後音前發 圓唇扁發扁唇圓發
④字尾:尾音清短 完整自如 避免生硬 突然收住 歸音到位 送氣到家 干凈利索 趨於鮮明
⑤字神:陰陽上去 高低轉降 達到字音規范,字正腔圓。
補充:
克服大舌頭的方式也十分巧妙!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用拼音法拼讀出來。也就是zh ong=中、yi ang=央,依次類推。這幾個字所包含的拼音涵蓋了平仄和抑揚,是最簡單的音準練習!
總之,說詞達意,音準第一。在音準的基礎上,再來把我們的聲音一點一點優化吧。相信持之以恆的練習,你會發現其實你就是生活中的主播!
⑷ 播音主持指定稿件朗讀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播音主持指定稿件朗讀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播音與主持藝術在我國是一個新興專業,隨著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播音主持人職業將成為未來就業領域的熱點和亮點。以下是我收集的指定稿件朗讀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歡迎查看!
指定稿件朗讀是播音主持專業考試的一項重要內容,目的在於考查考生的語音面貌、發聲狀況、能力和基本的朗讀能力。朗讀的基本要求是清晰明了、順暢、生動、富於表現力。指定朗讀的稿件一般在五六百字左右、以敘述為主的小文章。指定作品朗讀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准備稿件和朗讀稿件。
(1)准備稿件
考生拿到稿件後一般大約有十到十五分鍾的准備時間。熟悉和准備稿件是考試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有方法可循的,一般可通過「快讀-思考-誦讀」這樣三個階段來完成。
①快讀
考生拿到稿件後先不要急於出聲朗讀,而是要精力集中地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一兩遍。因為未經仔細分析、理解、感受的出聲朗讀,會形成先入為主的不準確的聲音印象,它會對後面的朗讀產生消極的前攝抑制。在此階段主要要解決兩個問題,即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和把握文章的層次脈絡。
比如,對例稿《上海世博會啟動媒體注冊工作》快讀了一兩遍之後,應能迅速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是講述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啟動媒體注冊工作細節。先看全篇共有幾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大層次:第一自然段為第一層次;第二、三、四自然段為第二層次;第五自然段為第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文章的導語部分,概括了事件的主要事實;第二層次具體講述了事件發生的詳細過程,是文章的主體部分;第三個層次,是文章的結尾部分。
快讀,是為了在了解內容的同時,明確文章起承轉合的內在邏輯,為表達的清晰明了、順暢、生動、富於表現力和語氣的承接轉換找到依據。
②思考
思考是指定稿件朗讀考試准備至關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是考生對朗讀內容進行思考和感受的過程,同時,也是對稿件認識的深化過程。在此階段,主要解決以下五個問題:
第一,概括稿件主題,即深入感受稿件主旨意蘊。准備稿件不能只知道說了一件什麼事,還要明確事件當中孕含著什麼情與理,這就是主題,即稿件的中心思想、精神實質。
第二,明確稿件目的,即弄清朗讀的社會意義。朗讀是有目的的有聲語言傳播活動。明確目的,實際上是明確稿件所要實現的社會意義和影響,對朗讀起著統帥的作用。雖然是考試,但是,也要把其當成目的明確、有意義的傳播活動。想一想朗讀的目的,會進一步激發和調動起考生本人積極甚至強烈的朗讀慾望。一般而言,朗讀者朗讀的目的與稿件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一致的。
第三,產生對象感,即建立積極的交流狀態。朗讀除了是有目的有聲語言傳播活動,同時也是有明確交流對象的傳播活動。結合具體內容想一想朗讀接受的具體對象,有利於朗讀目的的實現和使朗讀生動可感。可以把主考老師當成自己朗讀的聽眾和對象,設想他們聽到你的朗讀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對他們將有什麼積極的作用,用以調動自己的感情和朗讀慾望。
第四,把握稿件重點,即找到主題、目的的落腳點和與對象交流的共鳴點。任何文章的內容都不是沒有主次、不分輕重的。重點是什麼?重點是稿件的作者下力氣最大的部分,是最詳細、最生動、最深刻的部分,是作者極力讓受眾理解和接受的部分。朗讀者在進行朗讀准備時,還必須明確文章中哪些詞、句、段、層次更重要些,哪些屬於次要的部分。
第五,確定朗讀基調,即把握稿件朗讀總的感情色彩和態度傾向。在確定稿件的基調時,一定要抓住通讀全篇之後的第一感覺和整體感受,想一想這篇稿件應以什麼樣的總的感情色彩和態度傾向加以表達,是熱情贊揚的,還是嚴肅鄭重的;是說服規勸的',還是嚴厲批評的;是深切緬懷的,還是深情回憶的等等,如例稿朗讀的基調就可以概括為:熱情贊揚、肯定提倡。恰當的基調是朗讀的方向,把握准了總的基調,朗讀就像海上航行的巨輪找准了航道,把正了方向。
③誦讀
做了以上的工作之後,就可以小聲地上口誦讀了。這一過程非常重要。它是對前兩個階段的檢驗和對稿件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上口誦讀,既可以豐富自己對稿件的認識和感受,同時,又可以從對有聲語言和聽覺反饋中受到激勵,發現和校正理解和感受的偏差。值得指出的是,有時會有這種情況:理智的分析時,對稿件的認識和感受是一個樣,而一經上口誦讀,又是另外一個樣。這時就需要再仔細分析、推敲一下,一般的規律是:理智的分析應服從表達的需要。
做完上述工作後,應考者對稿件的認識和感受就變得深刻得多了。有如成竹在胸,一股積極的朗讀慾望便油然而生,帶著這種積極的狀態進入考場,指定稿件朗讀的考試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朗讀稿件
如前所述,指定稿件朗讀的要求是:清晰明了、順暢、生動、富於表現力。通過以下四個方面的把握,可以較好地實現上述要求。
理順脈絡,清楚連貫。從以前的考試情況來看,經常有考生在朗讀時或者一句一頓,或者從頭到尾不敢停頓,使內容既不完整,也不連貫,散亂一片,影響了內容的准確表達。朗讀者可以通過劃分小層次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劃分小層次就是把一個自然段內內容聯系較緊密的句子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表達時,使屬於同一個小層次的句子盡量地緊湊、連貫。如例稿的第二自然段,如果從頭到尾一句接一句地「趟」著讀下來,內容就不容易完整、連貫、清楚。
表達的時候,注意使屬於同一個小層次的句子間少停多連,句尾多揚少抑,做到所謂「歸堆兒,抱團兒」;而在小層次之間,注意用停頓、語氣加以區分,這樣讀出來的內容就容易完整、連貫了。
提示:
提醒藝考生,指定作品朗讀不僅是播音與主持專業考試的一項重要內容,考生務必高度重視。指定稿件朗讀不僅可以考查考生的語音面貌、發聲狀況、能力和基本的朗讀能力,同時也能夠檢驗考生的心理素質。因此,在平常的訓練中除了要培養清楚、順暢、生動的朗讀能力之外,還要特別注意培養處變不驚、從容沉穩、靈活應變的心理素質。
建議:
1、 播誦的語速一定要均衡,吐字一定要清楚。
2、 注意氣息的控制,穩定的氣息是誦讀成功的關鍵。
3、 注意情感的把握,分析透文章的感情色彩,新聞要用一種客觀的情感去誦讀。
4、 注意停、連,誦讀時要有韻律感,使聽者有一種不一樣的感受。(註:增強韻律的方法是誦讀詩歌。)
5、 注意重音的誦讀。分清楚哪個是應該強調的,避免出現重音混亂或無重音的情況。
6、 應該每天收看《新聞聯播》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欄目,學習正規播音員的朗誦方法。
7、 每天堅持讀新聞,最好可以錄下來,自己找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