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民族有哪些特色和故事簡短說明

民族有哪些特色和故事簡短說明

發布時間:2023-02-18 22:28:49

⑴ 56個民族風俗和特點是什麼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和特點,接下來編者將對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民族的風俗特點進行簡要介紹。

24、壯族:語言使用壯語,多崇拜自然和多神的原始宗教。

25、仫佬族:語言使用仫佬語,多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佛教。

26、瑤族:語言使用瑤語,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27、侗族:語言使用侗語,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編者就不一一對每個民族的風俗特點進行介紹了,但是筆者想說的是,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都值得傳承,都需要尊重。

⑵ 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各自的特點,特色是什麼呢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漢族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除中國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

(2)民族有哪些特色和故事簡短說明擴展閱讀:

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有著56個優秀兒女,在遼闊富饒的祖國大地上快樂地生活著。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其他55個民族人口數量雖較少,但他們居住的地域范圍卻非常廣闊,少數民族人民世代為保衛祖國邊疆、建設邊疆而奮斗不息。

偉大祖國的56個兄弟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⑶ 你知道哪些民族團結的故事,簡要介紹一下,50字左右.

1 新疆布爾津縣哈薩克族愛心媽媽--麗達常年幫扶各族貧困孩子。 8月9號,布爾津縣第三小學二年級學生明梅像往常一樣,來到哈薩克族阿姨麗達家中做作業,沒想到麗達阿姨不僅為她准備了生日蛋糕,還請來左鄰右舍的小朋友,為她慶祝生日。

明梅的媽媽五年前離家出走,一家五口靠父親撿破爛維生。一次偶然的機會,麗達聽說了小明梅的情況,就經常給她買衣服、買零食、洗頭洗澡、檢查作業,每個月還要給她20元零用錢。

2 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3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4 排長是個壯族的軍校畢業生,我們部隊駐守內地,2003年夏季中原各處大雨滂沱,淮河流域發生了洪澇災害,上級領導命令我們連、外派一個排兵力,幫助地方抗洪搶險。壯族排長硬是把抗洪任務與我排搶了去,最後它們排立個三等功。從這事中,表現出壯、漢民族親和友愛的佳故事。

5 1935年5月22日,中央紅軍北上選遣隊司令劉伯承和彝族首領果基小葉丹在西康省冕寧縣舉行了名揚後世的彝海結盟,為中央紅軍順利通過涼山弄族聚居區創造了有利條件,是中國共產黨民族宗教政策的一次成功實踐。

拓展資料: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各民族內部的團結。中國共產黨處理民族關系問題的一項准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是祖國統一的基礎,因此,必須維護民族團結。維護民族團結,既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既要認真落實民族政策,認真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又要堅決反對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民族分裂,依法嚴厲打擊和制裁分裂祖國的活動。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這首著名的《團結就是力量》,曾經擂響了各民族團結救亡、打敗日本侵略者的鏗鏘戰鼓,吹響了各民族團結建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激越號角,時至今日,仍然激勵著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團結奮斗。

團結就是生命,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形象,團結就是希望,團結就是勝利。各民族團結友愛,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生動體現,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重要保證。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團結友愛。一個家庭不團結,可能親人反目;一個民族不團結,可能一盤散沙;一個國家不團結,可能分崩離析。我國各民族在歷經數千年的遷徙、貿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錯雜居、共生互補的格局,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特別是近代以來,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欺凌。

當時西方人普遍認為中國必然像奧匈帝國等多民族國家一樣,分裂為無數的單一民族國家。但是,他們的預言失敗了。中華民族不僅沒有分裂,反而"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打敗了侵略者,贏得了民族的獨立、自由和統一。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浴血奮戰、浴火重生,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各民族在反對共同敵人的斗爭中形成了休戚與共、榮辱一體的命運共同體。在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過程中,不僅民族團結友愛的優良傳統得以空前的光大,而且中華民族從自在的聯合走向自覺的聯合,團結一致走上了通向偉大復興的嶄新征程。

⑷ 有關少數民族特色的介紹

景頗族的特點:主要聚居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的片馬、古浪、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景頗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同時也使用漢文。景頗族口頭文學十分豐富,有創世紀神話、歷史傳說、民間故事等,多與音樂相結合,又說又唱,詞曲優美動聽。景頗族崇信萬物有靈。凡遇插種、收割、婚喪、械鬥等均請巫師宰牲祭鬼。景頗族有著濃厚的平均主義習慣。傳統節日是每年正月十五的目腦縱歌,一般稱為目腦節,還有吃新節等。民族文化豐富多彩,舞蹈以集體舞為主,樂器有木鼓、牛角號、笛子、簫、口弦以及外族傳入的鮮鑼、象腳鼓、小三弦。
阿昌族的特點:阿昌族是雲南特有的、人口較少的7個少數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兼通漢語、傣語等其他民族的語言或方言,無本民族文字。阿昌族服飾別具風格,各地稍有差別。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婦女的服飾因地而異。戶撒阿昌族女性的服飾,已婚和未婚的沒有區別,均與附近傣族的很相似。飲食以大米為主食,輔以麵食,嗜食酸筍、酸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燒豬肉。戶臘撒的「過手米線」、梁河的黃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較有特色的民族風味食品。阿昌族的歌謠、故事、傳說等民間口傳文學豐富。它們題材較廣泛,有的反映宇宙與萬物的起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來源及歷史;有的歌頌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壓迫的斗爭精神;有的贊揚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等。
德昂族的特點:德昂族也稱「崩龍族」,是中緬交界地區的山地少數民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長期與傣、漢、景頗等民族相處,許多人通傣語、漢語和景頗語。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扣,長裙上織有彩色的橫條紋。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德昂族是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飲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婦女幾乎一日不可無茶,而且好飲濃茶。德昂族文學以口頭的民間文學為主,傳統的民歌、神話、傳說、故事占很大比重。民歌中情歌比較發達。青年男女交往、戀愛,大都離不開以歌傳情。這些情歌多屬短篇即興之作,但也有長篇悲歌,如《蘆笙哀歌》。德昂族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做擺、燒白柴等。
滿意請採納。

⑸ 民族團結的故事有哪些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有哪些

1、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和親使者——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晉時,為避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君。西漢晚期生於南郡興山縣(今湖北省秭歸縣)。因聰慧麗質,漢元帝時入宮為待詔。

西漢晚期,漢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長期的戰亂,恢復了和親關系。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西漢王朝答應匈奴呼韓邪單於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親。從此出現了漢匈和好、民族和睦相處的局面,受到歷代人民的稱贊。

王昭君自願出塞,遠嫁異族,表現了一個弱女子不顧邊塞荒涼,不畏北地風寒和氈帳之苦的非凡膽識和勇氣。昭君出塞和親,是當時漢匈雙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後60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區在內的整個漠南和平發展的60年,出現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亂之苦後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著王昭君。

民間傳說,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韓邪單於。她出塞時,和呼韓邪單於走到黑河邊上,只見朔風怒吼,飛沙走石,人馬不能前進。昭君款款地彈起了她所帶的琵琶,頓時狂風停止呼號,天上彩霞橫空,祥雲繚繞,地下冰雪消融,萬物復甦。

一會兒,遍地長滿了鮮嫩的青草,開遍了絢麗的野花。遠處的陰山變綠了,近處的黑水澄清了。還飛來了無數的百靈、布穀、喜鵲,在她(他)們頭頂上盤旋和歌唱。單於和匈奴人民高興極了,於是就在黑水邊定居下來。

後來,王昭君和單於走遍了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裡,哪裡就水草豐美,人畜兩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劃,地上就會出現一條玉帶般的河流和片片綠茵茵的嫩草。昭君還從一個漂亮的錦囊里取出五穀種子,撒在地下,於是就長出了五穀雜糧。

昭君去世時,遠近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壘起了昭君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鍾,酉如樅。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鍾,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樅(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團結友好的象徵,她的功績也得到後世的尊重。

2、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是一個歷史上的事件,班超在西域30年,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漢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脅迫西域各國出兵,寇掠東漢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鎮撫西域各國,西域與漢斷絕65年的關系至此恢復。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從西域返回洛陽。

3、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漢烏和親

元鼎二年(前115年)隨張騫至長安的烏孫使者回國,報告漢王朝的強盛後,增強了烏孫王昆莫對漢王朝的信任。

他再次派使者到長安,表示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請求與漢和親。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把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作為公主嫁給昆莫,並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侍御數百人。

細君死後,漢王朝又將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岑陬。這兩次和親,對於鞏固漢與烏孫的友好關系,使烏孫成為漢在西方牽制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及發展雙方經濟、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⑹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大全

中國是一個有56個民族的大國家,在這個大家庭里,56個民族團結一心,互幫互助,誰也離不開誰。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民族團結的簡短 故事 ,供大家參考。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1

在首歌中曾這樣唱道:「家是一個家,國大是中國……」大概從秦時起我國便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追溯著古老的記憶,翻開泛黃的歷史書頁,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畫面逐漸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茫茫大漠,河西走廊中一支風塵僕僕的隊伍在艱難西行。這是公元前139年,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正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環境惡劣,險象環生,但自此西域三十六國呈現在我們眼前,一條橫跨西亞的絲綢之路貫通東西,各民族始通音韻,禮尚往來。

再看東漢西域都護府的設立,從此新疆地區正式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了我國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追著唐人的步履,我們看到了布達拉宮中文成公主的身影,北魏孝文帝強勁的改革,再至康乾盛世中土爾扈特部的回歸……悠悠千年歷史,中華的發展伴隨著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民族共識和凝聚力日漸增強。時至今日,中華民族正在展現著空前的世界影響力,這是各族人民夢寐以求的共同理想。

可在拉薩「3.14」和烏魯木齊「7.15」嚴重暴力事件中,當地人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但也由此讓生活在新疆等地的回、漢、哈薩克、維吾爾等民族的人們更加明白和平穩定是多麼的重要,使得民族一家親的統一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看川藏、青藏鐵路的建成,我國的各項援疆政策的落實,各族人民相處融洽,我們的祖國也必將更為富強。在我心目中,民族團結的過程就是我們56個民族和諧共處,團結一心,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過程!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2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伴著這熟悉的歌曲,我想起了我們班的少數民族同學,而我最先想起的就是我們班唯一的維吾爾族小夥伴——帕麗丹。

帕麗丹,是個漂亮的小姑娘,他的漢語說得很好,彷彿她就是漢族一樣。她和我們相處得很融洽,而我們也沒有因為她是少數民族而孤立她。在課間里,我們經常受到她的幫助。比方說這次,我和葉梓涵抱著沉甸甸的作業往班裡走,路上碰到了帕麗丹,她一看到我們就走了過來說到:「我來幫你們抱吧。」她的熱心深深的感動了我。她還經常在不是她的值日時,幫別人擦黑板、擦牆圍、換水……,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她總是搶著做,而萬老師也總表揚她樂於助人。在學習中,她雖然學習不太好,但她從沒有氣餒,她總是虛心好學,不會做的題,她都會向我們請教。就像這天,她有一道題不會做,她就開始問我,我仔細的給她講,她也認真的聽著,直到懂了才肯罷休。在體育上,帕麗丹也有突出的表現。跑步、跳繩、 跳高 都是她的強項,而且她在運動會的 接力跑 和跳大繩上都幫班級取得了榮譽……。我們和少數民族相處得很融洽,互相幫助就像一家人一樣。但,最近本來和諧的民族之間被個別的----擾得不得安寧,希望這些矛盾早日化解。

我真心希望五十六個民族之間能像歌中唱的一樣「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3

56個民族是一家,56個民族如果不團結,那麼中華這個大家庭也不會那麼強大,相反,只要56個民族團結起來,我們的祖國就會更加強大。比如說:新疆的維吾爾族的葡萄是那麼的香甜;雲南省的傣族的孔雀舞是多麼優美;彝族的火把節是多麼熱鬧!相信大家都知道56個民族中,漢族是唯一一個人比較多的民族,其他的55個,都是少數民族,但是不能因為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就非要按自己的民族習慣來做。

56個民族就像喜羊羊與灰太狼一樣,如果不團結起來就很容易被灰太狼抓起來吃掉,如果團結起來就可以把灰太狼打得落花流水,這,就是團結的重要性。

每一個民族都在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每個民族的人都在努力建設著自己的家園,而這些千千萬萬的家園合起來,變成了一個叫中國的一個國家。所以,只要我們這些民族團結起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祖國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越來越美好!我們只要「天山雪松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才能真正使各個民族共同擁有一個叫中華的大家庭。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4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經過了許多事情,有些事隨著時光的流逝慢慢地被我遺忘,可是有一件事,他帶給我的道理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那是暑假的一天,驕陽似火,我買了一瓶可樂在我家門前的樹陰下喝了起來,也許是我不小心搖晃過了,我一扭開瓶蓋,那可樂便如「火山爆發」一樣噴了出來。把地上弄濕了一大片。我張開嘴,正准備喝時,突然看見我腳下的「可樂湖」中一些螞蟻在垂死掙扎,於是,我好奇地觀察起它們來。

在那對我來說很小的「可樂湖」對小小的螞蟻來說卻是龐大無比的。只見有些螞蟻比較靠岩,便使出了全身的力氣爬向岸,最終死裡逃生。而有些在中間的螞蟻則沒有那麼幸運了。拚命的向「岸」邊游去。卻只遊了一厘米左右就放棄了,覺得生還的希望太渺茫了。還有的拼了命,使勁向「對岸」游去,但就在快到邊上時候被淹死了……看著它們沒有一點生還的希望時,我不禁為這些螞蟻感到惋惜。可是,就在我准備走時,那一瞬間我深深地被那小小的生靈給震撼了。只見裡面的螞蟻把那些靠邊的螞蟻往前推,你推我,我推你,最終,大部分螞蟻都死裡逃生。只有幾只在中央的螞蟻壯烈犧牲。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只要我們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團結一心,什麼事粉不成呢?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 5:和親使者——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晉時,為避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君。西漢晚期生於南郡興山縣(今湖北省秭歸縣)。因聰慧麗質,漢元帝時入宮為待詔。

西漢晚期,漢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長期的戰亂,恢復了和親關系。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西漢王朝答應匈奴呼韓邪單於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親。從此出現了漢匈和好、民族和睦相處的局面,受到歷代人民的稱贊。

王昭君自願出塞,遠嫁異族,表現了一個弱女子不顧邊塞荒涼,不畏北地風寒和氈帳之苦的非凡膽識和勇氣。昭君出塞和親,是當時漢匈雙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後60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區在內的整個漠南和平發展的60年,出現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亂之苦後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著王昭君。

民間 傳說 ,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韓邪單於。她出塞時,和呼韓邪單於走到黑河邊上,只見朔風怒吼,飛沙走石,人馬不能前進。昭君款款地彈起了她所帶的琵琶,頓時狂風停止呼號,天上彩霞橫空,祥雲繚繞,地下冰雪消融,萬物復甦。

一會兒,遍地長滿了鮮嫩的青草,開遍了絢麗的野花。遠處的陰山變綠了,近處的黑水澄清了。還飛來了無數的百靈、布穀、喜鵲,在她(他)們頭頂上盤旋和歌唱。單於和匈奴人民高興極了,於是就在黑水邊定居下來。

後來,王昭君和單於走遍了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裡,哪裡就水草豐美,人畜兩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劃,地上就會出現一條玉帶般的河流和片片綠茵茵的嫩草。昭君還從一個漂亮的錦囊里取出五穀種子,撒在地下,於是就長出了五穀雜糧。

昭君去世時,遠近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壘起了昭君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鍾,酉如樅。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鍾,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樅(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團結友好的象徵,她的功績也得到後世的尊重。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 6: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是一個歷史上的事件,班超在西域30年,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 文化 交流。

漢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脅迫西域各國出兵,寇掠東漢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鎮撫西域各國,西域與漢斷絕65年的關系至此恢復。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從西域返回洛陽。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 7:彝海結盟

「彝海結盟」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在實踐中的第一次體現和重大勝利,給奇跡般的萬里長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筆。

在通過彝區的過程中,中國工農紅軍提出了:「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張,為革命勝利後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8 :文成公主進藏

文成公主進藏是指唐朝貞觀年間,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遣大相噶爾東贊(即祿東贊)為請婚使者,赴長安請婚。唐太宗將遠支宗女封為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並詔令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為主婚使,持節護送文成公主入蕃。

松贊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迎接文成公主,與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並在拉薩為文成公主修建宮室。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 9:漢烏和親

元鼎二年(前115年)隨張騫至長安的烏孫使者回國, 報告 漢王朝的強盛後,增強了烏孫王昆莫對漢王朝的信任。

他再次派使者到長安,表示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請求與漢和親。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把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作為公主嫁給昆莫,並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侍御數百人。

細君死後,漢王朝又將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岑陬。這兩次和親,對於鞏固漢與烏孫的友好關系,使烏孫成為漢在西方牽制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及發展雙方經濟、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民族團結的真實故事10:周總理牽掛西藏

在籌備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的過程中,有一件鮮為人知的事,在當時只有少數領導同志和辦事人員知道。這就是西藏自治區成立時,中央代表團由哪位領導帶團的事。當時中央統戰部給黨中央寫了一份報告,請中央決定代表團團長的人選。據說周總理看到這份報告後,立即表示他要去西藏。他說,我曾經答應過西藏的同志,自治區成立時去看望他們。現在自治區成立了,我還沒有到過西藏,我要去看看。當時中央沒有同意讓周總理帶團。據說是因為中央考慮到當時國際形勢不穩定,印巴正在鬧邊境沖突,周總理若去西藏公開活動,可能會引起一些影響,再加上醫生認為周總理的身體不宜去高原。周總理就說:「不同意我帶團,我到那裡轉一轉,看一看總可以吧!現在可以不做正式決定,也不公開宣傳報道,到時我只在拉薩上空去轉一圈!」

1965年中央代表團的進藏路線是從北京到成都,然後從成都坐飛機到西藏。總理專機的機組人員對這條航線和機場的情況不熟悉,就讓他們先試飛。如果沒有問題,總理便打算9月1日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那天,坐著飛機在拉薩上空轉一圈。當時西藏的領導層有少數人知道這個消息,總理不讓他們傳播,為避免萬一去不了,會讓西藏人民失望。後來,事有不巧,飛機試飛時出了問題。因為當雄機場跑道比較短,飛機在降落時沖出了跑道,有一個輪子陷入地里,飛機的翅膀傾斜了,碰在地上,弄壞了。怎麼處理這架飛機成了難題,運回去吧,太大,整個飛機要肢解。就地 修理 吧,西藏沒有設備。後來還是決定就地修理。在西藏的許多同志當時都曾看到當雄機場跑道的一端有一座很大的建築,那就是為了修理飛機而臨時搭建的工棚,它把飛機整個包起來了。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周總理生前一直為未能進藏而感到遺憾。這件往事也反映了他對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誼,反映了中央對西藏的關心。


民族團結的簡短 故事大全 相關 文章 :

★ 民族團結的簡短故事大全

★ 現代民族團結的小故事事例

★ 關於民族團結的經典小故事

★ 民族團結的真實故事五篇

★ 民族團結小故事演講稿

★ 關於民族團結感人故事事例

★ 民族團結故事八年級五篇

★ 民族團結故事演講稿

★ 56個民族團結的故事

★ 小學生民族團結事跡範文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⑺ 56個民族的來歷是什麼 各有什麼特色

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稱「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稱的使用始於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農歷的節日「三月三」源於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說.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隸制。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居住在墨脫、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歷,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別。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早印占區,也有許多珞巴族同胞。
滿族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史籍記載稱毛南族為「茅灘」、「毛難」,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今稱。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農歷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
仫(mù)佬(lǎo)族
仫佬族,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仫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
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屬於中國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過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節日大都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如大過年(春節)、清明、立夏、端午節、火把節、嘗新節等節日。過去普米族民間每隔三年一年舉行一次較大的小天地神靈的祭祀活動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舉行。

⑻ 中國各民族的特色

各民族風俗習慣 漢族——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滿族——年節將近時,家家打掃庭院,貼窗花、對聯和福字。臘月三十,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桿,從初一到十六,天天紅燈高掛。年三十包餃子,講究褶子多為好,子時煮餃子,有的里邊包上銅錢,吃到者有好運。春節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為迎新春。春節前還要舉行跳馬跳駱駝等比賽。正月十五還有鬧燈會。 朝鮮族——家家戶戶貼春聯,做各式豐盛飯菜,吃「八寶飯」,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彈伽倻琴,吹洞簫。初一天亮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給長輩拜年。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載歌載舞。 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蒙古族——五更吃餃子、放鞭炮與漢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初一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辭歲酒」,然後青年男女跨上梭馬,騎串蒙古包,先給長輩們叩頭祝願,接著喝酒跳舞,隨後串包男女還利用這一機會廷行賽馬比賽。 納西族——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 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說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綉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戴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節期間集會跳「阿細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飯都由男子承擔,讓婦女休息,以而對她們勞累一年的慰問。 苗族——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除夕歲守夜。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結伴遊覽名勝古跡,或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 壯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終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間習慣包粽子過春節。節日期間還要組織豐富多採的民族文體活動慶祝,唱「採茶」、舞獅龍、跳打扁擔舞、鬧鑼、打陀螺、賽球、演地方戲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裡背回「吉祥水」。認為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 羌族——每家每戶要做各種油炸麵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鄂溫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別是對自己的長輩和親戚必須在初一那天去磕頭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個較大的房子里盡情地快樂,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這個娛樂晚會,由婦女們先開始跳或唱,接著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來。 達斡爾族——正月初一,天亮起來,婦女准備早餐,男人燒香拜天拜地拜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賜太平豐年,拜完神,向長輩敬酒叩頭接受老人的祝詞。吃完水餃,穿起新衣服,近親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長輩年老者帶領,按輩份高低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哈尼族——除夕婦女忙著做糍粑,小夥子上山砍竹子,搭鞦韆架。不論男女老少,春節里都喜歡盪鞦韆。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火塘旁,整夜守歲。大年初一天剛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奔向河邊去挑水,誰最先挑回頭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預兆豐年。 瑤族——節日期間,人們聚在一起,觀看風趣別致的「耕作戲」。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農夫,一人扮擴鋤農民,三人邊舞邊歌,表示慶農業豐收;青年男女則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唱山歌,尋找意中人。 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綉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雲南拉祜族的「擴塔」節(拉祜語為春節)。除夕,每家每戶要做象徵太陽、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爭先恐後跑到泉邊,迎接象徵純潔、幸福的新水,以先得為快。同時,帶著禮品走村串寨、訪親問友。更全面的 http://www.china.org.cn/ch-shaoshu/滿意請採納

⑼ 少數民族的特色有哪些

1、傳統節日方面,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節日,比如傣族的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都是中國各個少數民族因歷史、人文等因素,流傳下來的節日,有些少數民族的節日也是因為一些傳說繼而流傳千古。2、禮儀方面,很多少數民族在接待客人的禮儀方面都有自己的傳統和規矩,就比如藏族人接待客人是會贈送一條長長的絲巾,叫作哈達,贈送哈達是表示敬意和祝賀。哈達是當今中國藏族敬獻給貴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珍貴禮物。3、服飾方面,每個少數民族都有屬於本組獨特的服飾傳統,中國各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以及節慶禮儀場合穿用的民族服裝。少數引民族的著裝由於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等原因,經過長期的發展,從而形成不同風格,絢麗多姿,並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服飾。
閱讀全文

與民族有哪些特色和故事簡短說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褲內褲裡面長什麼樣 瀏覽:106
健康指南如何科學防蚊滅蚊 瀏覽:615
如何講故事做視頻 瀏覽:85
最近事業單位招聘什麼 瀏覽:656
怎麼學唱粵語現代愛情故事 瀏覽:896
為什麼會過得不幸福 瀏覽:832
幸福柳小區怎麼聯系 瀏覽:436
講故事如何只有聲音沒有畫面了 瀏覽:439
鄂州華容什麼經濟最好 瀏覽:657
心理學什麼是愛情 瀏覽:229
寡姐的婚姻怎麼處理 瀏覽:949
前程講述什麼故事 瀏覽:501
怎麼才能把凱經濟提升到1萬以上 瀏覽:932
幸福肥怎麼做好吃 瀏覽:688
磁縣幸福城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645
婚姻咨詢介紹所的電話號是多少 瀏覽:262
真摯友誼小故事有哪些 瀏覽:59
遇到你我感覺很幸福怎麼回 瀏覽:838
心燈健康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22
美女嘴唇發紫是什麼原因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