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方舟》內容簡介
這本書以作者林良(子敏)爺爺第一人稱的視角來寫,記敘了他家庭生活中的零碎小事。「我」、「敬愛的太太」、「三個女兒:櫻櫻、琪琪、瑋瑋」、「被送走的赫邱里斯」、「不白的白斯諾」、「七姐妹」……這些成員,構成了一個可愛的家庭。
林良用他溫暖的筆觸,書寫一本零散有趣而並不「傳奇」的「家庭史」。
「林良成長書坊」精選了林良散文名篇,是林良踐行「淺語的藝術」理念創作的佳作,集中了林良對生命與人生的思考,對家庭幸福,對青少年性格品性培養和為人父母的思索。
於平淡中升華,在含蓄中雋永,讓讀者體會到「心細如發的文學樂趣」,從中挖掘「生活的情趣」和「語言的魅力」。
林良的家就像一艘小方舟,集結了烏龜、狗、貓、鳥、魚、蠶……
《小方舟》是林良的動物散文代表作,講述了30個與動物有關的故事。
在與各種各樣的動物親近的過程中,林良對動物身上的純粹的快樂、蓬勃生長的力量以及生命之美有了真切的體會。
他把養小動物看作一件很庄嚴的事情,將自己飼養過的小動物視作了自己的人生旅伴,收納在書中的文章包括了給一隻狗的信他向螞蟻的懺悔等,都是情真意濃,看似淡泊的語句卻擁有擊中人心的力量。
林良說:「小孩子要長大,要知道生命到底是什麼,就必須養小動物。」
(1)快樂少年林良有哪些故事擴展閱讀
「小方舟」--這是一個充滿詩意與幻想的題目。《聖經》中諾亞的方舟住的是動物,那《小方舟》寫的當然是動物,可愛的動物,多姿多彩的動物。
它寫野性的雞、活潑的狗、浪漫的馬、安靜的烏龜、清脆的蟬鳴 、曼妙的金魚,高大的駱駝……我們身邊的各種動物。那方舟又是什麼?應該是動物的家,也有可能是人類的家,當然也可以是每一個愛動物的人的心裡。
寧靜的生活與家裡的動物一出現,就永遠不能平衡。這么說吧,如果想過寧靜的生活卻養一隻動物--魚、烏龜和鳥還算好一點,如果養的是貓、狗這些動物,。一天也靜不下來。,尊重動物的意義應該是像「方舟」一樣去保護動物,而養動物是把動物圈在家裡,拿動物取樂,養動物與尊重動物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② 林良寫的小太陽是怎樣一本書
永遠的小太陽--林良,用溫暖的故事帶您走進「家的文學 文學的家」!
★ 台灣兒童文學泰斗林良經典作品集
★ 暢銷台灣社會數十年,啟蒙了好幾代人對家庭的嚮往
★ 林煥彰、桂文亞、沈石溪、方素珍、管家琪、王淑芬、林文寶、張子樟、方衛平、
朱自強、林世仁、林芳萍、王林、子魚等數十位兩岸兒童文學名家聯袂推薦
★ 「台北市長」郝龍斌、著名歌手林志炫、著名作家朱天衣等人深情推薦
★ 幸福感最高傑作,和諧家庭的幸福聖經
★ 家的文學,文學的家,永遠帶給讀者溫暖與啟發的文學經典
★ 經典作家的經典作品,經典作品的經典版本
★ 數十年來帶給大小書迷無盡幸福的暖暖小太陽!
★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小太陽!
★ 每個家庭都應該擁有這一本親子共讀文學經典!
★ 為人父母者、初為人夫和人妻者、少男少女、聰慧兒童共同的喜愛,九到九十九歲共讀之作品。
★ 因為林良,因為《小太陽》,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每一個人的「家」是可以如此可愛的。
內容推薦這套書是台灣兒童文學泰斗林良經典散文作品集。在這些作品中,林良先生以淺白、幽默又充滿感性的筆觸,講述了平凡生活中真情故事,文字淺白而有味,淡泊中有深意,為讀者帶來溫暖與智慧。叢書共有7冊,分別為《小太陽》《我是一隻狐狸狗》《爸爸的16封信》《林良爺爺的30封信》《早安豆漿店》《會走路的人》和《回到童年》。
《小太陽》:
一對父母、三個女兒和一隻狗——一個平凡的家庭,在林良淺白、幽默又充滿感性的筆觸里,成了風靡台灣文壇數十年、歷久彌新的《小太陽》。《小太陽》再現一個平凡家庭十五年的日常生活,從第一篇到最後一篇,首位相隔十四年,是一本散文集,更是一本散文體小說。全書處處可見令人莞爾的神來之筆,平凡里見真情,淡泊中有深意,是讀著心目中永遠溫暖的光源所在。讀完這本書,能發現自己的家的可愛,更能愛自己的家。
《我是一隻狐狸狗》:
《小太陽》里那隻不說話的狐狸狗斯諾眼裡的家:一個溫馨的家庭:勤勞少言的媽媽,愛看書的爸爸,努力學習的大女兒,安靜的二女兒,還有古靈精怪、調皮的小女兒。作品以狐狸狗對家庭成員的印象為開篇,以這只狗來到這個家庭的幾件趣事為內容,向我們娓娓道來。作品的主題與其說是懷念與這只狗在一起的日子,不如說是通過這只狗來回憶家裡的溫馨往事。尤其是描寫小狗離開的情節,作者刻意描寫得輕松,順理成章,給人留下深深的回味。
《爸爸的16封信》:
本書選取了現代孩子常見的16項困惑,做了親切合理的剖析。這16封信,就等於一位家長對子女的16次親切的談話。這種娓娓長談,是最「現代」的親子溝通方式,卻也是自古以來最為人接受的親子溝通方式。其中,《朋友就像一本本的好書》一篇,曾入選台灣語文課本。
《林良爺爺的30封信》:
本書是林良先生寫給中小學生的一部經典兒童散文作品。作者分別從人際、學業、生活等方面,鼓勵中小學生安頓身心、提升自我。本書是為中小學生解答疑惑、指引方向的最佳讀本,不僅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獨立閱讀,還是家長、老師解決適齡青少年疑惑的最佳參考書。
《早安豆漿店》:
閱讀本書的31篇故事,能了解到哪些是值得我們追求的人格美德,包括守約、專注、關懷、說好話和有計劃等等。現代社會最大的缺失,就是忽略了品德教育。在人人重視品德教育的社會里,生活才會更安全,更幸福,有一個更快樂的明天!
《會走路的人》: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春秋時代思想家老子所說的話。意思是:走千里路的人,也是要從腳下的第一步走起的。
本書共收錄三十篇美德故事,內容包括負責、耐心、寬恕、好習慣和不慌張等等,希望讀者能藉由閱讀跟美德親近,培養人格美質。
人人追求美德的社會,才是一個安全幸福的社會。
《回到童年》:
本書收錄林良三十五篇文章,並邀請十位知名作家為本書做「引讀」。敘述的是作者的一些生活經驗和童年往事,在看似平凡的故事中,透露了許多的人生哲理,不但篇篇精彩、字字珠璣,而且內容溫馨感人。
閱讀本書,除了可以豐富生活智慧、增加人生經驗外,還可以從簡潔的文字中學到一些寫作的訣竅和技巧,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
③ 作家林良的個人經歷
林良(1924—),祖籍福建同安,生於廈門, 1946年到台灣,先後就讀於台灣師大國文系、淡江大學英語系。歷任小學教師、新聞記者、副刊編輯、雜志主編、廣播節目主持人、出版經理等職,曾任《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中華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其間,林良直接參與了影響台灣兒童文學發展的眾多重大歷史事件,被台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大家長」。林良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小太陽》、《和諧人生》、《陌生的引力》、《小方舟》、《現代爸爸》等,兒童詩集《動物和我》、《林良的詩》,兒歌集《小動物兒歌集》、《我會讀》,廣播劇《一顆紅寶石》,傳記文學《國父的童年》,圖畫故事《大年夜飯》、《綠色的花》,游記散文《哪裡最好玩》等,另著有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兒童文學創作及翻譯達二百多冊。林良曾獲「中山文藝獎」、「文藝特殊貢獻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讀物金書獎」等殊榮,被台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長青樹」。 「台灣的兒歌以林良寫得較早、較多,也最有影響力。」[1] 他的《小動物兒歌集》(1975)、《林良的看圖說話》(1997)兩部兒歌集入選「台灣(1945-1998)兒童文學100」,成為台灣2 0世紀兒歌的代表作。《小動物兒歌集》是一本介紹各種小動物的外表、習性的知識性兒歌集,多以小孩子的口氣,以第二人稱的口吻,唱出了小動物的各種特徵和特性,三言、四言、九言、十言,形式自由,參差交錯,適合於兒童閱讀。《林良的看圖說話》,是一本典型的圖文並茂的佳作,「每一句話、每一段文字、每一篇的情境,都經過了文學技巧的提煉,充滿了詩和歌的情趣。」 [2]全書107頁,打破了台灣兒歌集一般每本大約只收一、二十首兒歌的狀況,每一頁都有一幅精美的圖畫,每一頁都有一首精彩的兒歌,給人「一種充滿聲色情意的享受」。[3]林良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數量可觀的兒歌,為孩子門創造了 「林良風」的兒歌世界,受到孩子們的摯愛。林良的兒童詩雖然比不上他的散文那樣膾炙人口,也比不上他的兒歌那樣數量可觀,但他卻是台灣最早「吹起了寫作兒童詩的號角」[4] 的人。他的兒童詩短小而有味,平淡而生動,朴實而雋永。此外,他的兒童詩作品還特別注重從兒童的視角看世界,想事物,啟發其智慧,同時給他們很多想像的空間,帶給他們無限的快樂,體現出林良擅於從兒童心理出發,尚質、尚真、尚自然的創作風格。 林良又是台灣最早提倡為兒童寫散文的作家之一。自1966年小學生雜志社出版林良的《哪裡最好玩》起,林良共出版了近30餘本兒童散文集。為了提倡兒童散文,林良將寫給女兒的家信結集為《爸爸的十六封信》一書(1971年)。在信中,作者以太陽般溫暖的父愛和詩人般溫馨的語言,通過自己小時侯的趣味故事和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體驗,向女兒櫻櫻娓娓道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種種道理。作者談樂觀、談從容、談容忍、談專心、談責任感;談交友、談認錯、談羞怯、談情緒、談妒忌心,談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困惑。給孩子解疑釋難耐心細致,教孩子做人處世潤物無聲,語言淺顯優美,道理耐人尋味,可以說是林良用拳拳的愛心奉獻給小讀者的一份厚重的禮物,和大陸作家冰心的《寄小讀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本書和他後來出版的《認識自己》(1977年)成為台灣小讀者常常帶在身邊的可愛的小書。 林良最擅於突出兒童散文的真實有趣,最擅於抒寫真人真事真感情,最擅於「用最平淡、平白的文字,來描寫最深刻的內容,而成為一篇可讀性很高的美妙文章。」[5]《林良的散文》(1966)收錄了他的35篇兒童散文,作者用少而美、短而精的文字,敘述童年生活的種種趣事,《想家》的心情細膩而真切, 《庭院》的溫馨清凈而可人,《撿球的小紳士》頑皮而儒雅,《小小電影院》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實則生趣盎然」,「在淺語藝術的傳達上,可稱得上為『典範之作』。」 [6] 林良的散文顯得「老少咸宜」和「淺而有味」。他特別擅於抓住人物的心理、語言、意識、行為等特徵,觀察入微,體悟細膩,因而感情真摯動人,讀者跟著作者的語言,散步似的走完全程以後,能夠受到某一種啟發,產生強烈的共鳴。如《小太陽》里的艱苦與幸福,凄寒與溫馨,特別是從中迸射出的博愛和深情,震撼人心;《霸道的兩歲》寫小女兒兩歲時對食品的獨占欲,以及對父親的依賴和極端的淘氣,生動活潑,調皮可愛,更顯出父愛的偉大深沉;《家裡的詩》的幽默風趣和著濃濃的父女深情,著實難得。他的散文風靡台灣文壇數十年,歷久彌新,平凡里見真情,淡泊中有深意,成為溫暖讀者心靈的永遠的「小太陽」。
④ 小太陽這本書的簡介
《小太陽》是林良所著的作品。
他在這本書中記錄了人生中的許多可貴的「第一次」,結婚、成家、生子,到成為一個三個女娃的父親,這些生活中不能重來、可貴感人的片段,林良以他特有流暢的文筆,詼諧幽默的筆觸,栩栩如生地一一刻畫出來,紀錄了一個小家庭在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中,耐人尋味的幸福。
本書作者所創作的兒童散文作品有三十餘部,而其創作的年代先於兒童散文受重視之前,是一位眼光獨特的兒童散文作家。
他熱愛寫作,跟他的家庭背景有關,因為他從小就是生長在書香世家,總是得以成天與書為伍。他認為:「最能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讀物是充滿人性的文學讀物,尤其是『故事文學』,大人如此,好奇的孩子尤其不能例外。」他就是台灣的兒童散文作家林良,筆名子敏。
林良畢業於「國立師范大學」國文系國語科及私立淡江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當過小學老師、新聞記者,歷任《國語日報》編輯、編譯主任、出版部經理、國語日報社社長。
⑤ 林良的快樂少年講的是什麼
就是講的很多少年的快樂的故事,非常的有意義。
⑥ 林良爺爺的700字故事好詞好句好詞 摘抄
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他有兩樣心愛的東西。一個是她漂亮的女兒,又一個是一座美麗的花園。花園里有許多美麗的花。所以他請了許多專家和園丁來照顧這一座花園。有一天,幾十個園丁在工作,看見一個小仙人。園丁把他抬到國王的寶座前。仙人讓國王實現一個願望。國王說:「我希望摸到什麼東西,那個東西就變成金的。」然後仙人馬上念了幾句咒語。他摸到什麼東西都變成了金的。吃飯的時候國王伸手摸桌子、麵包,蘋果都變成了金的。公主看見桌子上的東西都變成了金的,不能吃了就哭了起來。國王最疼他的女兒,於是伸手去抱公主,想安慰他幾句,沒想到公主也變成了一個金人。國王又急又怕大聲喊「救命」仙人聽到了,回到國王身邊。國王說「快把我的手治好」仙人給了國王一瓶葯水。果然把手治好了。
陌生人問富蘭克林要磨刀石,富蘭克林就把那個人帶到了父親放磨刀石的屋裡。
只要努力學習,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績,收獲成功。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面對每一次失敗,都要從中吸取教訓,這樣才能在下一次去的成功。
⑦ 林良 小太陽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這本書描寫的是林良爺爺童年到青年堅持不懈地為夢想努力奮斗的故事。書中最讓我難忘的內容是林良爺爺為了自己的作家夢想,而放棄了原本前途大好的小學教職,進了一家前景堪憂的報社。他每天熬夜寫文章,到天亮時才能睡一會,長期睡眠不足。
不久之後,報社倒閉,林良並沒有拿到任何薪水,使他身心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可是他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正是因為林良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成功地實現了他的作家夢。
《小太陽》是林良所著的作品。
他在這本書中記錄了人生中的許多可貴的「第一次」,結婚、成家、生子,到成為一個三個女娃的父親,這些生活中不能重來、可貴感人的片段,林良以他特有流暢的文筆,詼諧幽默的筆觸,栩栩如生地一一刻畫出來,紀錄了一個小家庭在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中,耐人尋味的幸福。
林良最具代表性的一本兒童散文集,應該就是《小太陽》。在台灣,只要是喜歡閱讀的人,也一定會知道這本書,並且一讀再讀;這本《小太陽》,從初版到現在,差不多已印了130多版;三四十年來,它已成為三四代人共讀的一本好書。
所以,稱林良為「小太陽」之父,應該也沒有人會反對。誰不想心中永遠能擁有一顆、象徵充滿希望、溫暖的「小太陽」呢?再說他的小童話故事《兩朵小白雲》,幾十年來,它們一直都在我腦海中悠悠漫遊著,也讓我產生了美麗的夢想、憧憬著人生就應該要有如此從容自在的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