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狐鹿換腿記讀後感
狐鹿換腿記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狐鹿換腿記》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隻鹿遇到獅子奮力脫險的故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細長的腿。當遇險時,鹿的四條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差點讓它丟了命。 (1)葫蘆換腿記這個故事有哪些讀後感擴展閱讀: 《狐鹿換腿記》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於講動物故事。《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經後人匯集,統歸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道理。
B. 狐鹿換腿記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到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只看外表的美麗,更要講實用;美麗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價值不能用外表來衡量,美麗的東西不一定有用,醜陋的東西可能是有用的,我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能以外表來取決於他們的價值。
(2)葫蘆換腿記這個故事有哪些讀後感擴展閱讀
故事內容:有一次,狐狸和麋鹿碰上了。「有什麼新聞啊?」狐狸問麋鹿。「新聞倒也沒有什麼,鄰居,」麋鹿回答說,「就是昨天我差點兒完蛋了。一個獵人死死追著我不放,而我的長角叫樹枝掛住了。壞事兒就出在我的雙腿上,樹枝老礙我的腿!你的日子過得怎麼樣?」麋鹿反過來問狐狸。
「我也很糟糕j鄰居,」狐狸說,「獵人老是暗中盯著我。壞都壞在我這四條短腿上,腿一短,就不能從高處看四方!」世上的事都這么亂糟糟的,想要長腿的呢,偏只有四條短腿;想要短腿的呢,偏長上了四條長腿。
狐狸接過麋鹿的話說:「來,鄰居,咱們換換腿!」「那太好了!」麋鹿說。他們就彼此換了腿。狐狸腿長、身高、望得遠,很高興。她走近獵人的房子,想鑽進倉庫里去看看,那裡面通常有雞在打盹兒的。可長腿礙著了她。
她想把腿插進縫里去抓雞,但是鹿腿上只有硬蹄,怎麼也插不進牆縫里去抓雞。狐狸長嘆了一聲,想起她那原來的爪子,尖尖的,多鋒利,抓雞什麼的多方便。正在想進卻進不去的時候,有人從屋裡出來了。狐狸嚇壞了,撒腿就跑。她空著肚子跑呀跑呀,直向密林里跑去。
麋鹿呢,他換上了狐狸的短腿以後,個兒變得矮矮小小了。往草叢里一躲,誰也看不見,心裡樂滋滋的。他用狐狸腳一步一步往前走,一點腳步聲也沒有。不過,他一會兒就累了。又累又餓。要在過去,他肚子餓了,只要一抬頭,就能吃到樹芽和嫩葉。而現在,他腿這么短,樹葉兒夠不著,嘴只好巴答巴答空嚼著!
「唉,我真不該把腿換給人家!多好的四條腿呀,又高又結實。瞧!這算什麼腿嘛!如今我自討苦吃白挨餓啊!」麋鹿一難過,就哭開了。
突然,他聽見有什麼野獸沒命地往密林里飛奔,撞得樹枝咔嚓咔嚓亂響。麋鹿知道有危險,撒腿就跑。可四條短短的細細的狐狸腿,他能跑到哪兒去?讓枯枝兒一絆,嗷喲喲,他跌倒了,他索性把眼睛閉上:「這—下,我就等著完蛋吧!」
然而他聽見有誰在叫他,那是狐狸的聲音:「哎,鄰居,你在哪裡呀?」「我在這兒吶,」麋鹿說,「剛才是你呀,把密林弄得咔嚓咔嚓地亂響!」
「是我呀!」狐狸應答說,「你的腿害得我好苦啊!我原想靜悄悄地走,可你的腿老把樹枝碰斷,咔嚓咔嚓,腳步聲那麼重,噔噔噔噔,蹄殼那麼響,你的腿差點兒送了我的命了!」
「我沒說你的腿讓我吃足了苦頭!」麇鹿說,「那麼細小,那麼沒勁兒……鄰居,咱們還是再換換腿吧!」
於是,他們又換回了原來自己的腿。「這才得勁,」麋鹿說,「麋鹿就是要用蹄子走路才合適!這樣的腿多結實,這樣的腿多棒!」
狐狸用自己的腿兜了一小圈,好極了!腳掌多輕柔,爪子多鋒利,走起路來一絲兒聲音也聽不到。
狐狸對麋鹿說:「這腿才是我的!狐狸腿有四個小肉掌,掌前有尖尖的爪子,這才對頭,才合適。」他們分別後,各走各的路。從此以後,鳥獸中間再沒有發生過換腿的事。
C. 狐鹿換腿記的讀後感
《狐鹿換腿記》是一篇寓言,講述了狐狸和駝鹿都覺得自己的腿不方便,商量後彼此換了腿,卻因此吃盡了苦頭。兩人吸取了教訓,把各自的腿又換了回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要總是看到自己的短處,羨慕別人的優點。要知道,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換個角度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