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語言邏輯思維差,向別人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講不明白,怎麼辦
『貳』 你有哪些故事只能藏在心底,卻從來不會說出口
小時候有次拉肚子,沒跑到廁所就拉了,怕別人笑話我,就一直沒說這件事,自己偷偷回家把衣服換了,然後把衣服扔了,媽媽問我衣服去了哪裡,我說不知道,從此再也沒說過這件事,到現在也會藏在心裡,從沒說過。
『叄』 關於故宮真實的歷史故事
1、北京故宮的歷史故事:工匠馬德春與故宮九龍壁
建九龍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講究多、難度大。必須要找那些技藝高超的人才行。工部大臣選來選去,最後選中了一個叫馬德春的工匠。這馬德春燒制琉璃瓦十幾年了,技術高超。他選幾十位工匠,第三天就開工了。幹活前,他向工匠們講了燒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說:「那燒制彩色琉璃瓦對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講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燒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來件廢品作為代價。大夥要多留心,千萬別出差錯。」說完就帶著大夥兒幹了起來。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總算燒製成了。
安裝這天,皇極殿門前人來人往,工匠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突然一聲清脆的響聲傳來,嚇了馬德春一跳。他來到出事地點一看,一個小工匠獃獃地站在那兒,直勾勾地盯著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湊在一起,仔細地看了看,低聲對周圍的工匠說:「這事兒對任何人都不能講,誰要是吐露一個字,可有殺身之禍啊!」
在回家的路上,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燒制那片琉璃瓦是來不及了,延誤工期的罪名擔當不起,可是另打主意來補救又要冒著欺君之罪的大險呀!眼看沒幾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橫,等死不如闖一闖。
到家後,他茶不思飯不想,不管誰來也不見,一個人來到小倉房,把門窗擋嚴,悄悄地自製「琉璃瓦」。
九龍壁完工的消息,及時上奏了皇帝。第二天乾隆就帶著幾位大臣前往觀看,剛一進錫慶門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輝煌的九龍壁。走近再一細看,那九條龍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乾隆皇帝頓覺滿目生輝,不住贊嘆。
2、北京故宮的歷史故事:故宮簡稱
故宮建成後,明清宮廷五百多年的歷史,包含了帝後活動,等級制度、權力斗爭、宗教祭祀等。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竣工。
次年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正統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天順三年(1459年),營建西苑。經歷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代,整20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嘉靖時期,故宮三大殿名稱改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方完工。
在明朝,乾清宮是皇帝的主要寢宮,也是主要政治活動場所。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於宮殿高大,空間過敞,皇帝在此居住時曾分隔成數室。據記載,明代乾清宮有暖閣9間,分上下兩層,共置床27張,後妃們得以進御。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 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
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於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但明朝初期稱為「皇城」,直接稱呼為「紫禁城」則大約始於明朝中晚期。
『肆』 我語言邏輯思維差,向別人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講不明白
可能是你平時接觸的人還不是太多。。看到人就會緊張。。建議在說話前先沉住氣。。不要緊張。。在腦子里大致的想以下。。再慢慢的表達出來。。不要急。。一急就亂了輪次! 另外:建議你在家裡的時候對著父母。。或好朋友多講講故事。。或敘述某件事情。。對著鏡子多練練。。這樣應該會有幫助哦。。或者多參加一下社區、群聚會等的活動!我覺得你說的情況不是你的
不好,而是語言表達能力需要鍛煉和提高,如何把你的想法和靈感轉化為文字或語言才是關鍵。主要是要提高你的語商。
提高語商應具備六大能力
要想提高自己的語商,成為語商很高的語言天才,應具有以下六大能力。
1.聽的能力
聽是說的基礎。要想會說,建立你養成愛聽、多聽、會聽的好習慣,如多聽新聞、聽演講、聽別人說話等,這樣你就可以獲取大量、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大腦的整合、提煉,就會形成語言智慧的豐富源泉。培養聽的能力,為培養說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看的能力
多看可以為多說提供素材和示範。你可以看電影、書報、電視中語言交談多的節目,還可以看現實生活中各種生動而感人的場景。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讓你學習其他人的說話方式、技巧和內容。特別是那些影視、戲劇、書報中人物的對話,它們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可以為你學習說話提供範例。
3.背的能力
背誦不但可以強化記憶,還能訓練你形成良好的語感。不妨建議你嘗試著多背詩詞、格言、諺語等,它們的內涵豐富、文字優美。如果你背的多了,不僅會在情感上受到滋潤、熏陶,還可以慢慢形成自己正確而生動的語言。
4.想的能力
想是讓思維條理化的必由之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會想,想不明白也就說不清楚。在說一件事、介紹一個人之前,建議你認真想想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經過,想一想人物的外貌、特徵等。有了比較條理化的思維,你才會讓自己的語言更加條理化。
5.編的能力
會編善說是想像力豐富、創造力強的標志。建議你養成善於編寫的好習慣,這對提高你的語言思考和說話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6.說的能力
說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最高體現。只有多說,你的語商能力才會迅速提高。
『伍』 一些我們沒怎麼聽說的寓言故事,十篇越多越好。。
冠 雀
有隻冠雀被捕鳥夾夾住了,他悲哀地說:「我真是最不幸的鳥呀!我沒偷別人的金子、銀子,更沒偷別的貴重的東西,僅僅一顆小穀子卻使我喪失了性命。」
這故事是說那些貪小便宜而招來巨大災難的人。
--------------------------------------------------------------------------------
猿猴和兩個人
從前有兩個人,一個總愛說實話,一個卻只說謊話。有一次,他們偶然來到了猿猴國。一隻自稱為國王的猿猴吩咐手下捉住這兩個人,他要詢問這兩人對他的看法。同時他還下令,所有的猿猴都要像人類的朝廷儀式那樣,將在他左右分列成兩行,中間給他放一個王位。一切准備妥當後,他發令,將那兩人帶到面前來,對那兩個人說:「先生們,你們看,我是怎樣的國王?」說謊的人回答說:「在我看來,你就像一個最有權力的國王。」「那旁邊的這些猿猴呢?」那人連忙說:「他們都是你的棟梁之材,至少都能做大使和將帥。」那猿猴國王和他的手下聽到這番謊話,十分得意,高興地吩咐將美好的禮物送給這個阿諛奉承的人。那位說真話的人見到這般情形,心想:「一番謊話可得這般豐厚的報酬,那麼,若我依照習慣,說了真話,又將怎樣呢?」這時,那猿猴國王轉過身來問他:「請問你覺得我和我的這些朋友怎麼樣呢?」他說道:「你是一隻最優秀的猿猴,依此類推,你的所有同伴都是優秀的猿猴。」猿猴國王聽到這些真話後,惱羞成怒,將說真話的人扔給手下去處置。
這故事是說,許多人寧願相信謟媚的假話,卻不愛聽道出實質的真話。
--------------------------------------------------------------------------------
猴子與駱駝
在動物們的集會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歡迎,贏得大家的稱贊,個個為之喝彩。駱駝卻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獲得大家的喝彩。於是,他站了起來,自我得意地顯示自己的舞技,結果,他那怪模怪樣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動物們大為掃興,他們用棍棒打他,把他趕跑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不顧自身條件盲目模仿他人的人。
--------------------------------------------------------------------------------
猴子與小猴
一個猴子生了雙胞胎,她只寵愛其中的一個,細心撫養,特別愛護,而對另一個卻十分嫌棄,毫不經心。可不知是什麼神的力量,那個為母親寵愛、細心撫養的小猴,被緊緊抱在懷里而窒息死了,那個被嫌棄的卻茁壯成長。
這故事說明,過分的關心寵愛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
狼 與 狗
狼對狗說:「你們和我們幾乎完全一樣,咱們為什麼就不能親如兄弟?我們和你們其他方面毫無差別,可是你們卻要屈服於主人,被套上頸圈,保護羊群。盡管你們勞累工作,甘心做奴隸,但仍免不了遭鞭打。你們若認為我說得對,那羊群就都歸我們了。」那些狗同意了,狼走進羊圈裡,首先把狗全咬死了。
這是說,那些背叛朋友的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
驢子與狗
驢子與狗一起外出趕路,發現地上有一封密封好的信。驢子撿起來,撕開封印,展開信紙大聲朗讀。信里談到飼料、乾草、大麥以及糠麩。狗聽到驢子讀的這些,很不舒服,不耐煩地對驢說:「好朋友,快讀下去,看有沒有提到肉和骨頭。」驢子將信全部讀完後,仍沒有發現信中提到狗所想要的東西,狗就說:「把它扔了吧,朋友,都是些沒有什麼興趣的東西。」
這是說,有些人總是以自己的意願代替他人的意願。
--------------------------------------------------------------------------------
狗 和 狼
有隻狗自認為自己有勁,跑得快,便拚命去追趕一隻狼。畢竟狗的心裡還是有點畏懼,不時躲躲閃閃。狼回過頭來對他說:「你並不可怕,你身後的主人來襲擊我那才真正可怕。」
這是說那些狗仗人勢的人。
--------------------------------------------------------------------------------
睡著的狗與狼
有條狗睡在羊圈前面。狼窺見後,沖上去襲擊他,想把他吃掉。狗請求暫不要吃他,說道:「我現在還骨瘦如柴,你再等幾天,我的主人要舉行婚禮,那時我將吃得飽飽的,定會變得肥肥胖胖的,你再來吃不是更香些嗎。」狼聽信了狗的話,便放了他。過了幾天狼再來時,發現狗已睡到了屋頂上,他便站在下面喊狗,提醒他記住以前的諾言。狗卻說:「喂,狼呀,你若以後看見我睡在那羊圈前面,用不著再等婚禮了。」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一旦脫離險境後,他終生都會防範這種危險。
--------------------------------------------------------------------------------
牧羊人與狗
有一天,牧羊人把羊群趕進圈時,一條狼跑來,混入羊群中。牧羊人差一點兒把狼與在羊群關在一起。狗看見了,連忙對他說道:「你若想要這群羊,怎能把狼和羊群關在一起呢?」
這是說,與惡人同居必將引來災難和死亡。
--------------------------------------------------------------------------------
寒鴉與狐狸
有隻飢餓的寒鴉站在一棵無花果樹上。他發現無花果又硬又青,便一直守在那裡等候它們長大成熟。狐狸看見寒鴉老是站在那裡,就去問明其中的原因,隨後說:「唉呀,朋友,你真糊塗,你只知一味等待是沒用的,那隻能欺騙你自己,而決不能填飽你的肚子。」
這故事是說那些一味等待卻不知努力行動的人。
--------------------------------------------------------------------------------
寒鴉與鴿子
寒鴉看見一群不愁吃喝的鴿子舒適地住在鴿舍里,便將自己的羽毛全都塗成白色,跑到鴿舍里,與他們一起過活。寒鴉一直不敢出聲,鴿子便以為他也是只鴿子,允許他在—起生活,可是,有一次,他不留心,發出了一聲叫聲,鴿子們立刻辨認出了他的本來面目,將他啄趕出來。寒鴉在鴿子那裡再也吃不到食了,只好又回到他的同類那裡。然而他的毛色與以前不同了,寒鴉們不認識他,不讓他與他們一起生活。這樣,這只寒鴉因想貪得兩份,最後卻一份都沒得到。
這故事是說,人們應該滿足於自己所有的東西,貪得無厭,最後會一無所獲。
--------------------------------------------------------------------------------
逃走的寒鴉
有人捕捉到一隻寒鴉,用麻繩拴住他的一隻腳,給自己的孩子玩。那寒鴉很不願意被小孩作弄,便逃回自己的窠里。可腳上的繩索卻纏住了樹枝,他再也飛不起來了。他臨死時自言自語地說:「我真倒霉!因不願忍受人的奴役,卻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這故事是說,有些人為逃避普通的危險,反而遇到更大的災禍。
--------------------------------------------------------------------------------
吃飽了的狼與羊
有隻吃飽的狼,看見一隻羊倒在地上,他以為羊是害怕他而癱倒了,便走上前去鼓勵他,說只要羊能對自己說三句真話,就放了他。羊開始說,第一,他不希望遇見狼;第二,若是不幸遇到了,希望遇到的是一隻瞎眼狼;第三,他說,願所有惡狼都死光,因為惡狼不斷地傷害他們,而他們卻從來沒做過傷害狼的事。狼認為他的話一點不假,便放了羊。
這故事說明,有時真話也能在敵人面前顯示出力量。
--------------------------------------------------------------------------------
牧羊人與羊
牧羊人趕著一群羊來到橡樹林里,看見一棵高大橡樹上長滿了橡子,十分招人喜愛,便高興地脫下外衣,鋪在地上,再爬上樹去,使勁搖落橡子。羊群跑過來盡情享受這些橡子,不知不覺把牧羊人的外衣也啃吃完了。牧人從樹上下來,見到如此情形,說道:「這些沒用的壞傢伙,你們把羊毛給他人做衣服穿,而我辛辛苦苦的喂養你們,你們卻把我的外衣吃掉了。」
這故事是說,有些糊塗無知的人善待外人,卻損害自己人的利益。
--------------------------------------------------------------------------------
公牛與野山羊
有頭公牛被獅子追趕,逃進了一個山洞,洞里住著一群野山羊。盡管野山羊朝他又踢又頂,公牛還是忍著痛對他們說:「我在這里忍辱負重,並不是害怕你們,而是害怕那站在洞口的獅子。」
這故事說的是,為了逃避大災難,必須忍受小痛苦。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
公牛、獅子和獵人
公牛見一隻小獅子睡得正香,便趁機用牛角把他頂死了。母獅走過來看到自己的孩子死了,十分悲傷,痛哭流涕。一頭野豬站在遠處對悲傷的獅子說:「你知道有多少人為他們的孩子被你們咬死而傷心落淚嗎?」
這故事是說,只有當自己也遭到同樣不幸時,才會反省自己給別人帶來的不幸。
--------------------------------------------------------------------------------
老鼠和公牛
一頭公牛被老鼠咬了一口,非常疼痛。他一心想捉住老鼠,老鼠卻早就安全地逃回到鼠洞中。公牛便用角去撞那座牆,搞得精疲力盡,躺倒在洞邊睡著了。老鼠偷偷地爬出洞口看了看,又輕輕地爬到公牛的脅部,再咬他一口,趕忙又逃回到洞里。公牛醒來後,無計可施,煩躁不安。老鼠卻對著洞外說:「大人物不一定都能勝利。有些時候,微小低賤的東西更利害些。」
--------------------------------------------------------------------------------
公牛和小牛犢
一頭公牛竭盡全力要擠過一條小路,到牛欄里去。這時,一頭小牛犢走了過來,爭著要先走,並告訴公牛如何才能通過這條小路。公牛說:「不用勞駕你了,你還沒出世前,我就早已知道那辦法了。」
這是說,年青人千萬不要在老人面前逞能。
--------------------------------------------------------------------------------
行人與真理
有個人在荒涼的野外趕路,他看見一個女人眼睛盯著地下,獨自站在路旁,便問她,「你是誰?」她說:「我是真理。」他又問道:「你為什麼不住在那繁華熱鬧的城市,而住在這荒涼的野外呢?」她答道:「古時候,謬誤只在少數人哪裡,可是現在你無論到哪裡都聽到謬誤。」
這是說,當到處都充滿謬誤時,真理就遠離人們無處存身了。
--------------------------------------------------------------------------------
行人與赫耳墨斯
有個行人經過長途跋涉後,發誓說若是發現了什麼財富,一定將一半獻給赫耳墨斯。他果然發現了一隻裝有杏仁與干棗的袋子,心想袋中一定有銀子,立刻撿了起來。他把袋裡所有的東西都倒了出來,發現袋裡只有一些吃的東西後,便吃了起來,然後抓起杏仁殼和棗子核放到祭壇上,說道:「赫耳墨斯,請接受我所許諾的東西吧!現在我把它們連里帶外全都獻給你了。」
這故事是說,那些貪心不足的人連神都要欺騙。
--------------------------------------------------------------------------------
行人與幸運女神
有個行人長途跋涉後,精疲力盡地倒在井邊睡著了。當他差一點掉到井裡時,幸運女神叫醒了他,說:「喂,朋友,你若掉到井裡,一定會責怪我,決不會怨自己的疏忽。」
這是說,許多人把由於自己造成的不幸,常常歸之於命運。
--------------------------------------------------------------------------------
宣誓之神
曾經有這樣一個人,信任他的朋友將錢寄存在他那裡,請他代為保管後,他卻想把這筆錢據為己有。朋友讓他去宣誓,他心驚膽顫,借故離開家,向城外走去。走到城門口,遇見一個跛腳的人出城,便問:「你是誰?去哪裡?」那人回答:「我是宣誓神,到那些不尊敬神的人那裡去。」他又問:「你多長時間再回到城裡來?」他回答說:「每四十年來一次,高興時就三十年來一次。」第二天,那人毫不猶豫地跑去宣誓,說從沒有代為保管過什麼朋友的錢。這時,他忽然遇見了那宣誓神。當他被送到斷頭台上時,他責備宣誓神:「你明明說了每三四十年回來一次,現在卻寬容一天都不肯。」宣誓神回答說:「但你該清楚,只要有誰惹怒了我,當天我就會趕回來。」
這故事說明,對於不敬神的人們來說,神的懲罰是不按期的。
--------------------------------------------------------------------------------
普羅米修斯與人
普羅米修斯遵照宙斯的命令,創造了人和動物。宙斯看見動物太多,又命令他毀掉一些,以便多創造些人。普羅米修斯執行了宙斯的命令。因此,有些原本不是人的動物雖經改做,僅具有人的外形,內心卻仍與動物一樣。
這故事說的是那些人面獸心的傢伙。
--------------------------------------------------------------------------------
老鷹、貓和野豬
一隻老鷹飛到一棵大橡樹上築起了巢。一隻貓跑到這棵樹的樹幹上找到一個樹洞,在那裡生下小貓。一隻母野豬帶著小豬住在這棵樹樹根的洞里。貓想獨占這塊地方,便實行她的詭計。她先爬到老鷹巢邊說:「你們真不幸啊!不久將要被毀滅,我們也很危險。你不妨看看,那樹下的野豬天天挖土,想把這棵樹連根拔掉。樹一倒下,他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我們的孩子抓去,喂給他的孩子吃。」嚇得老鷹心驚膽顫,驚惶失措。然後,貓又爬下來,來到野豬洞里說:「你的孩子們非常危險,只要你出去為小豬找食,樹上的老鷹就會把他們叼了去。」貓狠狠地嚇唬了野豬一番後,假裝自己也很害怕,躲進了她的樹洞。到了晚上,她偷偷地跑出去為自己和孩子尋找食物。白天,她仍裝出一副恐懼的樣子,整天躲在洞口守望著。於是,老鷹害怕野豬,靜靜地坐在枝頭,不敢亂走;野豬也害怕老鷹,不敢走出洞來。這樣,老鷹和野豬以及他們的孩子都餓死了。貓和她的孩子便把老鷹和野豬作為自己的食物了。
這故事說的是那些兩面三刀、挑撥離間的惡人。
--------------------------------------------------------------------------------
烏鴉與蛇
有隻飢餓的烏鴉四處覓食,看見有一條蛇正熟睡在溫暖的陽光里,便猛撲下去把他抓住。驚醒的蛇回過頭來,咬了他一大口。烏鴉臨死時說:「我真不幸!我雖找到了這樣可口的好食物,卻丟掉了生命。」
這故事是說,有些人為了尋財找寶,不惜用生命去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