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人參娃娃和貓和老鼠在教育性,趣味性,游戲性,審美性上的不同
貓和老鼠就是一味的追跑攆打,沒有是非,兩個人互相整來整去,多數還是小的欺負大的,老鼠欺負貓。可以說,貓和老鼠向孩子灌輸了不要害怕強大的敵人、要敢於和敵人鬥智斗勇的觀念,而中國的人參娃娃,則有明顯的是非觀念,有錢人不應該欺負窮困的人,宣揚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
趣味性上,游戲性和審美上,貓和老鼠相對有趣,這跟它的篇幅巨大有關,只不過是借人物寫故事。人參娃娃人物性格比較典型化,臉譜化,把人參娃娃中的人物直接換成貓和老鼠,戲照樣能演下去。孩子們在人參娃娃中得到的社會現實教育比較多,社會倫理觀念強。這也是中國人心理變態少於美國人的重要原因。
B. 民間故事:人參娃娃
長白山腳下有一農戶,夫妻二人帶著一個五歲的娃娃,生活十分清苦。
過去養孩子都是「放養」,孩子自己玩,大人干農活,從不用擔心人販子之類的。每天娃子就在村子裡玩耍,餓了自己回去吃東西。
最近一段時間農夫的老婆發現娃子每天一早出去,直到午飯時才回來,一連幾天都是如此,他們也未在意。
又過了幾天,這娃子早上出去,直到傍晚才會回來,白天去找怎麼也找不到。
晚上的時候農夫和老婆就問這娃子在哪裡玩,娃子年紀小也說不清楚,只說有一個沖天辮、紅肚兜的小哥哥帶著他玩。
長白山上盛產人參,一直都有千年人參成精的傳說,這夫妻倆一合計,估摸是遇上人參娃娃了。
第二天娃子出去玩前,他們就交給娃子一根引著紅線的針,囑咐娃子將針別在小哥哥的紅肚兜上。
晚上這二人順著紅線真在附近尋到一棵開花的七葉人參,二人挖出來一稱,有九兩重。
農戶夫婦二人連夜趕到城裡,找到最大的葯鋪。老闆張口就給了他們一千個銀元,這是他們一輩子也掙不來的錢!他們帶著銀元回到家後,開始計劃著蓋一座大院,再購買一百畝良田……。可是計劃還沒實行,孩子卻病了。
最開始娃子找不到小哥哥,每天悶悶不樂,過了幾天連飯也不吃,再後來每天就躺在床上發呆。
這農戶二人請遍了附近大小明醫,誰也看不出原因,沒辦法他們只好帶著孩子去縣城,去省城。
錢如流水一般花出去,孩子的病也不見好,直到剩下最後一枚銀元,他們用這枚銀元,雇了車馬,准備帶孩子回老家安葬。說也奇怪,孩子一回家,病竟然自己好了!有的人說這二人命中無財,得了錢反而會「燒的」他們不得安生!也有人說,這是害了人參娃娃遭的報應,具體的真相如何誰也說不清楚了。
C. 人參娃娃的影片評價
這部動畫片很有中國特色,故事內容很傳統,藉助人參娃娃懲罰財主胡刮皮的小故事。人物造型是中國最傳統的剪紙,很逼真可愛,人物個性都很鮮明,而且人參娃娃各個都白白胖胖的,很討人喜歡,配音也很清脆,小人參天真的聲音把孩子童趣都表露無疑! (中國青年網)
以中國獨有的剪紙拍成的動畫片《人參娃娃》、《金色的海螺》、《漁盆》及水墨畫的意韻拍成的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山水情》等把中國美學元素完美的融合進中國動畫的標簽,極具幻想氣質,成為中國動畫的經典 。(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