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經歷了哪些險情
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遇到了三次險情:
1、在巴布亞紐幾內亞他們的船擱淺了,遇到當地土著人的攻擊,尼摩船長用他的閃電擋住土著人進入「鸚鵡螺」號。
2、遭遇土著襲擊在通過拖雷斯海峽時,潛艇因為觸礁而擱淺,他們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阿龍納斯三人上岸尋找蔬菜和野味。他們打死了幾頭野豬,採摘了不少水果,當他們在沙灘架起篝火准備燒烤時,忽然受到當地土著的襲擊。
3、冰山封路。在南極他們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極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輪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蓋砸開,逃上大海。
尼摩船長的形象分析
自信,因為他的頭在其肩部輪廓所形成的弧線上面高傲般揚著,那雙陰郁神態的眼睛冷靜沉著地注視著別人。鎮定,因為他的皮膚蒼白而不紅潤,說明他性情平和。堅毅,這從他眼眶筋肉的急速收縮就能看出。果敢,因為他的深呼吸就顯示出了十分強盛的生命力。
這個人顯得很高傲,他那堅定沉著的目光似乎反映出高深的思想。從其舉止和表情的一致來看,他富有一種不容置疑的直率性格。
B. 海底兩萬里的三次險情概括
《海底兩萬里》的三次險情概括:1、「鸚鵡螺」號在新幾內亞擱淺了,後來受到當地土著人的攻擊,尼摩船長用他的「閃電」抵擋住了土著人;2、在南極時,「鸚鵡螺」號上的眾人被困在冰層下,船上極度缺氧,後來眾人用工具砸開冰蓋,逃出冰層下;3、在大西洋時,「鸚鵡螺」號被章魚襲擊,眾人拿斧頭與章魚肉搏戰,一名船員慘死,最終獲勝。《海底兩萬里》的五次險情1、「鸚鵡螺」號在新幾內亞擱淺了,後來受到當地土著人的攻擊,尼摩船長用他的「閃電」抵擋住了土著人。2、在南極時,「鸚鵡螺」號上的眾人被困在冰層下,船上極度缺氧,後來眾人用工具砸開冰蓋砸開,逃出冰層下。3在大西洋時,「鸚鵡螺」號被章魚襲擊,眾人拿斧頭與章魚肉搏戰,一名船員慘死,最終獲勝。4、北大西洋「鸚鵡螺」號遇到一艘英國驅逐艦的炮轟,除那三位俘虜外個個義憤填膺,用「鸚鵡螺」號的沖角把驅逐艦擊沉。5、印度洋的珠場和鯊魚展開過搏鬥,捕鯨手尼德·蘭手刃了一條凶惡的巨鯊。C. 抗洪救災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抗洪救災中一段感人的故事
8月10日下午,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跌跌撞撞地撲進永勝縣中醫院的一間病房,緊緊抱住病床上一位四、五歲的小女孩放聲痛哭:「小濤濤,奶奶找了你整整六天了!奶奶以為你被洪水沖走了!……」生離死別又團聚的情景,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大家眼裡含著熱淚,在祖孫倆的哭訴聲中,默默感受著那份令天地為之動容的人間真情。
祖孫倆家住重災區永北鎮中和金家村,奶奶叫金柱珍,孫女叫金濤。8月4日凌晨,當凶暴的洪水挾帶著泥石流席捲整個村莊時,正逃向村外的祖孫倆被沖散了。金柱珍被陷在齊頸深的泥石流中無法動彈,金濤被殘忍的洪流捲走。金柱珍老人見孫女轉瞬間消失在滔滔洪流之中,悲痛欲絕,哭喊著大聲呼救,被第一時間趕到的救災現場的民警和武警發現,及時將老人從即將沒頂的泥石流中挖了出來,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在趕往醫院途中,奄奄一息的金柱珍不斷叫著孫女的名字,用含混不清的微弱聲音懇求護送的民警和武警一定要救救她的孫女。幾名民警和武警將老人送到醫院後,迅速返回金家村搜救金濤,從凌晨四點半一直找到上午十點半,搜遍了金家村的每一個角落,始終找不金濤的下落。
在縣中醫院緊急救治的金柱珍老人蘇醒過來後,哭喊著要去找她的孫女,醫護人員百般勸慰,並向老人轉告金家村因災死亡者的姓名,老人才稍稍平靜下來。住院救治期間,老人一遍又一遍的詢問見面的每一個人,問有沒有找到她的孫女金濤,但始終沒有金濤的消息。老人終日淚眼不幹,念叨著小孫女的名字度日如年。
金濤是金柱珍老人的「命根子」。金濤的母親在她剛滿三個月時便離家出走,金濤的父親也常年在外不歸家。金濤自幼便跟著奶奶爺爺生活在一起,祖孫相依為命艱難度日。8月4日凌晨聽到警報後,金柱珍拉著孫女忙往外跑,剛出家門便被洪水沖倒,幾秒鍾後就不見了孫女的蹤影。一天、兩天……整整六天過去了,心急如焚、悲痛欲絕的老人終於得到了一個驚天動地消息:金濤找到了,就在縣中醫院救治!
原來金濤與奶奶失散後,被洪流順著村道向西沖出近三百米被擋住,被幾個參加搶險的村民及時發現,迅速將整個身子淹沒在泥石流中的小金濤挖了出來,並當即送到臨時救護點救治,後又轉到縣中醫院住院治療。因傷員太多工作繁重,醫護人員一直不知道金濤就是金柱珍的孫女。直到8月10下午,生離死別整整六天的祖孫倆才得以團聚。
在縣中醫院病房,經歷大悲大喜的金柱老人緊緊地抱著孫女,不斷滴落的淚珠打濕了金濤的頭發,用嘶啞的聲音向記者喊出肺腑之言:感謝大家!感謝政府!……
(截止8月10日,「8·4」特大洪澇泥石流災害中的40名受傷者已有26人治癒出院,其他14名傷情較嚴重的群眾正在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所有傷者病情穩定,沒有生命危險。)(完)
D. 歷險故事有哪些
2.1 (一)魏格納的故事
魏格納於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國柏林,從小就喜歡幻想和冒險,童年時就喜愛讀探險家的故事,英國著名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成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為了給將來探險做准備,他攻讀氣象學。1905年,25歲的魏格納獲得了氣象學博士學位。1906年,他終於實現了少年時代的遠大理想,加入了著名的丹麥探險隊,來到了格陵蘭島,從事氣象和冰川調查。為了找到更多的證據,1930年4月,魏格納率領一支探險隊,迎著北極的暴風雪,第4次登上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數人失去了勇氣,只有他和另外兩個追隨者繼續前進,終於勝利地到達了中部的愛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慶祝自己50歲的生日後冒險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蹤跡。直至第二年4月才發現他的屍體。他凍得像石頭一樣,與冰河渾然一體了。
2.2 (二)馬可·波羅的故事
馬可·波羅出身於旅行世家。他的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都是威尼斯商人。他倆於13世紀60年代因經商到了中國。1271年,兩人再度出訪,並帶年輕的馬可一起前往。他們到了中國,進宮覲見蒙古族統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們在中國逗留了24年,經商發了大財。馬可·波羅贏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遠行中國各地,並到過印度、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以及東南亞等地。
附:馬可·波羅的故事
馬可·波羅歷險記(第一集):魔幣被竊
故事發生在七百多年前,義大利航海家馬可·波羅即將卸任回國,中國古城香都國王忽必烈汗召見宰相福林,命他去寶庫取一枚魔力金幣,准備贈予馬可,不料早有叛意的福林竊走了那枚金幣,逃之夭夭。忽必烈汗遂將胸前的另一枚金幣一掰為二,將半枚交給馬可
馬可·波羅歷險記(第二集):家族秘密
若干年後的一個夜晚,爺爺發現東方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新星,便決意將家族的秘密告訴年輕的馬可,交給他珍藏的半枚金幣,囑咐他准備遠航去中國香都,探索那半枚魔力金幣的奧秘。
馬可·波羅歷險記(第三集):叛臣逼婚
福林篡奪了香都的王位,狂喜不已。他濫施淫威,逼迫荷花公主與他成婚,這樣他才能成為合法的君王。然而公主堅貞不屈。她仰望星空,盼望救星的到來。
馬可·波羅歷險記(第四集):海上風暴
福林惱羞成怒將荷花公主關進了塔樓。又藉助火神的威力在海上掀起了狂風巨浪,把馬可的帆船沉入海底。海鷗瑞傑憤怒呵斥:「你以大欺小算什麼本事!」
馬可·波羅歷險記(第五集):身陷海盜
爺爺的囑咐喚醒了馬可,他頑強地與海浪搏鬥,被一艘大船救起。不料這是一艘被海盜侵佔的戰艦,馬可在船上淪為苦力,而海盜船長垂涎的卻是馬可脖子上掛著的半枚金幣。
2.3 (三)麥哲倫的故事
死亡剝奪了麥哲倫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探險家的榮譽。1519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領探險隊尋找到通往東印度群島的香料群島這一西行路線,西行橫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風平浪靜,但後來情形開始惡化。船隊中有一艘船遇風暴失事。接著幾名船長密謀反對他。有一艘船調頭返航。麥哲倫將謀反者中的一名處死,將兩名棄留在荒涼的海灘上後,又揚帆啟航。當船隊抵達馬里亞納群島時,當地居民向他們發起了攻擊。在一次與菲律賓麥克坦島上部落的交戰中,麥哲倫陣亡。
2.4 (四)哥倫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於1451年出生在義大利的熱那亞港,14歲時就到海上生活。他通過對地圖和書本的學習和研究後確信,向西橫越大西洋航行能到達亞洲。
2.5 (五)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險史上獲得了兩個「第一」:第一個航行於西北航道;第一個到達南極。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險隊開始遠航尋找西北航道。整隊人馬在深入北極圈的威廉王島上安營紮寨,度過了兩個冬季,並在馬更些島上又度過了一個冬季。他們於1906年9月完成了到達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險家弗里喬夫·南森的「弗拉姆號」船離開挪威,前往南極。1911年10月20 日,他趕在他的英國競爭對手斯科特海軍上校前,從羅斯冰架東端的基地出發,於1911年12月14日抵達南極。
2.6 (六)南森的探險故事
弗里德持喬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北極探險家、動物學家和政治家。他由於1888年跋涉格陵蘭冰蓋和1893-1896年乘「弗雷姆」號橫跨北冰洋的航行而在科學界出名。南森還因為從西伯利亞、中國和世界其它地區遣返50萬名戰俘的工作和直接援救俄國遭受飢餓的人民(1921-1923)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金(1921-1922)。 南森是一位律師的兒子。他於1861年10月10日出生在挪威奧斯陸(克里斯蒂安尼亞)附近的一個富有家庭里。1880年南森進入克里斯蒂安尼亞大學攻讀動物學。1882年,他乘船到格棱蘭水域去作調查研究。這次海上調查激起了他對研究北冰洋的強烈愛好。返回挪威之後,他成為卑爾根博物館負責動物學採集的管理人員。1888年他從克里斯蒂安尼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887年,南森提出用雪橇進行橫跨格棱蘭冰蓋的考察規劃。但是挪威政府拒絕提供資金。後來他從一個丹麥人那裡獲得了財政支援,於是便開始執行他的計劃。1888年5月,南森在5個同伴的伴隨下離開挪威。由於冰的狀況考察組在靠岸之後退到了相當大的困難。8月16日他們開始由東向西艱苦地行進。10月上旬,南森到達格棱蘭西海岸上的戈德撤泊村。但是因為最後的一班輪船已經啟航,所以他們不得不在那裡過冬。而那個冬天卻給了南森研究愛斯基摩人的一個機會。最後他寫成一本名叫《愛斯基摩生活》的書並於1891年出版。 格棱蘭考察成功之後,使南森為他下一次探險--利用浮冰群漂浮橫跨北冰洋所進行的籌款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大為減少。南森利用那些大部分是私人捐助的資金建造了一艘船。並給該船取名為「弗雷姆」。這艘船的最大特色是其外殼呈圓形。這樣可以使船易於擠進大冰群並拱在其上面。1893年6月24日,南森帶著12個同伴啟程向北冰洋進發。9月22日,「弗雷姆」號到達切柳斯金角東北方向的北緯78°50′,東經133°31′的冰區。在漂浮過程中,南森通過計算發現這條路不能使該船跨過北極。因此,在1895年春天南森帶著一個同伴離船乘雪橇向北極前進。冰況使行進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所以他們於4月8日返回到離那裡1126.5公里遠的弗朗茲-約瑟夫-蘭德。根據記錄,他們曾到達過北緯86°14′的地方。在南森回到挪威8天之後,「弗雷姆」號也返回挪威。南森回到挪威以後,在克里斯蒂安尼亞大學任動物學教授。但是,他的興趣卻轉向物理海洋學。後來,在1908年他轉為海洋學教授。從1896年至1917年,南森致力於科學研究。他參與了國際海洋考察理事會的創建工作,並參加了「邁克爾·薩斯」號到挪威海的調查(1900)、「弗里德持喬夫」號穿過北大西洋中部的調查(1910)、「維斯列莫伊」號到斯匹次卑爾根海區的調查(1912)和「阿爾馬烏爾·漢森」號到亞速爾群島及B.赫蘭德-漢森區的調查(1914)。在1893年(此處原文為1939年,顯然有誤。據分析可能是1893年。--譯注),南森還曾通過巴倫支海和喀拉海到達葉尼塞河,後來經西伯利亞返回。上述這些調查研究的成果,最後出版了許多文獻。其中很多出版物上都有南森親自作的圖解說明。另外,南森還在海洋學儀器的設計,風生洋流的解釋和北方水域水層形成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了貢獻。
E. 海底兩萬里十次遇險內容概括是什麼
第一次遇險——遭遇角鯊:潛艇航行到太平洋時,在海底森林進行一場狩獵,遇到一對角鯊。全體人員伏倒在地,角鯊視力不好,沒看到他們,逃過一劫。
第二次遇險——擱淺:潛艇在駛進波羅阿爾島的時候,意外觸礁擱淺,藉助五天後太平洋的漲潮,返回海洋。
第三次遇險——土著人圍攻:潛艇擱淺後,船上的人到附近陸地覓食休憩,遭到土著人圍攻。船長給潛艇的鐵扶梯通了電,土著人無法登上潛艇,他們遭到電擊後紛紛逃跑。
第四次遇險——與鯊魚搏鬥:潛艇航行到印度洋時,到錫蘭採珠場參觀,為了救被鯊魚攻擊的印度採珠人,尼摩船長與鯊魚搏鬥。在危難關頭,尼德·蘭一叉刺中鯊魚要害,將其殺死,救了尼摩船長。
第五次遇險——擊殺儒艮:潛艇航行到紅海(阿拉伯海底隧道)時,在捉捕儒艮時被報復,小艇差點被儒艮掀翻。尼德·蘭抱住艏柱,用魚叉刺中了儒艮的心臟。
第六次遇險——冰山封路:潛艇航行到南極海域時,在南極圈遭遇冰山封路。潛艇潛到更深的水層去,選擇從冰山底下穿過去。
第七次遇險——缺氧:在南極點,遭到浮冰圍困,潛艇再次擱淺,眾人面臨缺氧危險。眾人輪流鑿冰,並用沸騰的開水噴射冰,最後撞開冰層。
第八次遇險——章魚襲擊:潛艇航行到大西洋(朝合恩角開去)時,遭到章魚襲擊,艇員集體用斧頭與章魚肉搏,最後犧牲一名艇員,擊退章魚。
第九次遇險——戰艦攻擊:參觀復仇者號的墳墓時,遇到了一艘戰艦的攻擊。尼摩船長下令用諾第留斯號攻擊戰艦底部,擊沉了戰艦。
第十次遇險——捲入大漩流:潛艇航行到北冰洋(挪威西海岸海域)時,阿龍納斯教授、尼德·蘭和康塞爾准備從艇上逃跑時,遭遇邁爾海峽的大漩流。三人被漩流拋人水中,被漁民救起。
(5)險情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主題思想
《海底兩萬里》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
小說不但能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而且贊揚了像尼摩船長等具有反抗精神的戰士形象,表現了他們的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藝術特色歸納
1、構思巧妙,情節驚險。主人公先後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險情。感人的場面讓人難忘,恐怖的場面同樣讓人觸目驚心,甚至更刺激人的神經,以至於讀過之後還念念不忘,好像身臨其境。
2、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
F. 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經歷了哪些險情
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經歷的險情有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和章魚襲擊。該片基於儒勒·凡爾納的同名小說海底兩萬里改編,與原著故事並無太大差異。與以往不同的是,該片的中心內容放在了女主角Bernadette身上。
講述在1868年航運界傳言南海中有海怪破壞船隻各國政府被迫派遣軍艦維護航道安全及調查海怪真偽,不料調查艦被不明怪物撞沉,只有阿洛亞斯教授,助手康索及魚叉手尼德藍被鸚鵡螺核子潛艇救起。
海底兩萬里故事劇情發展
故事發生在1870年。斯各脫亞號船長的女兒伯納代特經常隨父親一起出海,她熱愛海洋,對海中的一切都非常感興趣。在一次去往紐約的航行中,斯各脫亞號遭到水中怪物的襲擊,船體被撞破。
尼摩船長給客人們介紹了這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水艇,他製造鸚鵡螺號的起因是由於自己的國家被侵略,人民被奴役,妻子兒女也被殘忍殺害。尼摩船長痛恨那些侵略者,他認為只要有陸地、有人的地方就避免不了紛爭和侵略。
於是工程師出身的他便建造了這艘潛水艇,遊走於海洋中,不受任何人的控制。當有船隻發現他的蹤跡,誤認為是海怪准備消滅他時,他便用堅硬的外殼進行有力的回擊,很多船都因此葬身海底,尼摩船長攻擊伯納代特他們的考察船也是因為船上的人先動了武。
G. 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在海底環球探險時,遇見哪些險情
1.尼摩船長的船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擱淺了,遇到當地土著人的攻擊,尼摩船長用他連接在金屬梯子上的電擋住土著人進入鸚鵡螺號
2.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在印度洋的珠場和鯊魚展開過搏鬥,捕鯨手尼德·蘭手刃了一條凶惡的巨鯊
3.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在南極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極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輪流用工具和開水把底部厚10米的冰層砸薄,用潛艇的重量壓碎冰塊,脫離困境
4.鸚鵡螺號在大西洋被章魚所困擾,他們拿斧頭和章魚展開肉搏戰,一名船員不幸慘死
5.在北大西洋,鸚鵡螺號遇到一艘英國驅逐艦的炮轟,除那三位俘虜外所有船員個個義憤填膺,用鸚鵡螺號的沖角把驅逐艦擊沉
(7)險情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海底兩萬里》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隻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僕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們發現這怪物並非是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
潛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水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
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家鄉。
H. 《海底兩萬里》中的險情有哪
1、擱淺,土著人圍攻
在通過拖雷斯海峽時,潛艇因為觸礁而擱淺,他們在旁邊的小島k逗留了兩天,卻遭到了土著人的圍攻,他們趕緊逃進小艇,可是土著人依然緊追不舍,這時候,尼摩船長很機智得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把鐵欄桿通了電,擊退了土著人。
2、同鯊魚搏鬥
當潛艇行駛到錫蘭島時,阿龍納斯接受了尼摩船長的建議,步行到海底養珠場觀看印度人在海底採珠。忽然,有條巨鯊向採珠人撲來。
尼摩船長手拿短刀,挺身與鯊魚搏鬥,在尼摩船長被鯊魚巨大的身軀所壓倒,危在旦夕時,尼德蘭迅速投出利叉,擊中鯊魚的心臟,最後救了那個採珠人。尼摩船長還從口袋裡取出一包珍珠送給他。
3、冰山封路
當潛艇駛到南極時,一次冰山翻倒後將他們的船封在冰層下面,面對的是悶死或壓死的危險,他們輪流用鐵鎬鑿底部厚10米的冰蓋,又用開水噴射,將潛艇拉到挖好的大坑裡,灌滿儲水艙,增加潛艇的重星,壓碎了底部最後兩米的冰層,終於脫困。
4、章魚襲擊
在去北極的途中,他們在深約150米左右的海水是遇到了巨型章魚的襲擊,他們拿斧頭和章魚展開了肉搏戰,尼德蘭也遭遇到了危險,所幸被尼摩船長所救,經過一刻鍾的戰斗,最後打敗了章魚。
5、北冰洋大風暴
教授和他的朋友們逃離諾第留斯號時,遇到了罕見的大漩渦,他們乘坐的小艇被甩得脫離了潛艇,當他們醒來的時候,已經在挪威的一一個小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