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村莊的故事有哪些

村莊的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2-16 12:51:24

Ⅰ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主要內容

它主要講了:有一個小村莊的人民是靠樹木生活的,可是人們不斷砍伐樹木。樹木越來越少,過了好多年,禁受不起風雨的攻擊,當大雨來襲時,小村莊抵擋不住大風大雨,被洪水捲走了。我們不要砍伐樹木了,不然,也會像這個小村莊一樣。

這篇課文是有關人類居住環境的生態維護與建設的文章,學生在學完之後,可以緊密聯系本組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學生了解自己周邊的環境狀況,比如,動植物有無增減,這種增減對環境的影響,這種變化的原因;周圍有無新的建築和工廠,它們對環境有何影響;化肥和農葯的使用狀況,它們對動植物、大氣和水等的污染;政府和個人對上述污染或者環境破壞所採取的應對措施等等。

拓展資料:

學生在歸納出小村莊的變遷過程之後,可以根據這個變遷過程逐步領會其變遷的原因:人們過度地砍伐樹木,使環境遭到極大破壞是小村莊消失的直接原因。說「過度地」砍伐樹木,要結合小村莊的變遷過程來了解:這個「過度」,是逐漸地顯示出來的,最開始的時候,人們並未認識到這一點,「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只「裸露」幾片土地,是不會造成「村毀人亡」的後果的;

正是由於人們最開始時並未認識到過度砍伐樹木的危害,於是接著又「一年年、一代代」砍伐,「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砍伐的樹木不斷增多,造成砍伐的「過度」。但是,人們仍未認識到這一點,直到樹木變得異常稀少,村莊為洪水捲走為止。小村莊消失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們沒有環保的意識,貪圖眼前利益,致使村莊最後消失。它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對我們今天的生態環境建設有著特別的警示作用。這一點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

Ⅱ 你們家鄉的村莊或者小鎮的名字都有什麼故事嗎

我的家鄉是孝感市丹陽古鎮,是董永和七仙女大愛的誕生地。孝感市是中國唯一以孝感命名的地級市,也是中國孝感文化的故鄉。源於東漢時期孝子董永賣身葬父,孝心感動天地而得名。電影《當歸》就是根據它改編的。孝感在古時候叫丹陽。電影《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詞:"董明珠住在丹陽,父母雙亡,孤身一人"。董永賣身葬父,七仙女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Ⅲ 鄉間故事有哪些

三伯很勤勞。因為歷史原因,三伯從小養成了一個一直到老都不曾改變的好習慣——勤勞。三伯近六十歲時,還在黃石幫人做事,有一次幫別人做樓房時,不小心從三樓掉下來,導致腰嚴重受傷,從此一直到死,三伯都不能做重事。因為農村人厚道的本性,三伯不願去麻煩別人,一句話沒說就從黃石回了家,寧願自己一個人受苦受痛。

在這樣的時候,三伯,一個六十多歲的人,還經常拖著病體,上山去摘野菊花,他說這事輕,不費力,還能賣幾個錢,補貼家用。我幾次勸說,都無效。其實當時我們已經有了正當的工作,而且野菊花曬幹才三毛錢一斤,我又何曾要這點錢,又何曾要他這樣奔波。他經常大清早吃完飯帶上兩個饅頭上山,直到天黑才回家。現在每每想起,我就湧出淚水。記得臨終前有一次,他對我說:「你這么孝順,我滿足了。我後來不上山的原因,是有一回摘一朵崖邊的菊花,一下滾到深山溝里,很長時間才爬起來。從那以後,我怕你們到時連我的屍首也找不到,便再不上山了。」當時我淚如泉涌,我還以為他不上山是因為我多次勸說的緣故。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啊,你們那飄搖的優美記憶里,可曾記得有我三伯這樣一位老人。

三伯為人善良,待人真誠。三伯做事愛出力是村中有名的。不論哪家有什麼事,只要叫一聲,他准去。灣里人做樓房,少不了他幫忙。別人不願做的事他願做,別人搬不動的石頭他來搬。三伯對此從無半點怨言。他寧願回家自己捶捶背,也不願讓人覺得吃了人家的一頓飯而沒盡到一頓飯的力。三伯的這些時時感動著別人,在臨終前,村裡人一個個都拿著禮物來看他,說說安慰的話,有的還陪他坐在火爐邊至深夜。

病後,三伯經常說的是身體,他總是說:「以往那麼好的身體,怎麼說差就差了呢?怎麼就這么不頂事呢?」並征詢我的意見還會病多久。我只能說要不了多久就會好的。並勸他按時服葯。可他哪裡知道,對於象他這樣一個上了年紀而又倔強的人而言,他的病無疑是絕症。

三伯還特節約。年輕時他做過小本生意,還學得一手裁縫的手藝。後來三伯不再做這些了,因為我們兄弟二人都考上大學了,他想著怎樣去多掙一點錢,供我們讀書。當時光靠父母二人的收入遠遠不夠。為了這,他連抽了幾十年的煙都不抽了,說是能節約一點。現在我真難以想像,一個抽了幾十年煙的人突然不抽,心中該要忍受多大的煎熬。

晚年他的病轉變為「肝硬化肝腹水」時,我與弟弟要他住院治療,他一聽要幾千元時(我們怕他嫌貴,故意說的),無論誰勸說,他堅決不住院。一定要將葯買回家吃。他一生都怕我們受窮,他怕我們又要象他小時侯一樣受苦。他是否是又想起了自己幼年時在別人灣里乞討,在別人村外社廟與奶奶及弟兄幾個相依過團圓年的情景。

其實,三伯您是不該這么早離開我們的,您說過還您還要做一棟樓房,過個快樂的晚年。您還說您要等著弟弟娶個媳婦,婚事辦得比我那次還熱鬧點,讓您們老弟兄幾個開開心心一回,您還說奶奶的墳頭要修葺一下,您還說……

Ⅳ 關於農村的故事

1,原始社會

在原始社會初期,人類依靠採集、漁獵為生,逐水草、居巢穴,無所謂村落。到了原始社會的中期,約在新石器時代,人類掌握了農業生產技術,有了耕種土地、照管作物、飼養畜禽等生產活動,人類開始定居下來,從而出現了最早的村落。

原始村落是以血緣關系形成的氏族部落的聚居之地,實行原始公有制,按自然分工進行生產活動,平均分配。至原始社會末期,交換有了一定的發展,在一些交通方便、位置適中的村落中,出現了集市。

2,奴隸社會

在奴隸社會時期的農村中,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手工業、商業相繼從農業中獨立出來。在一些大的村落中,手工業者集中,商業集中,形成永久性市場。

這些地方,逐步演變成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了保護財產的安全、政權的鞏固,則修築城堡等,逐漸出現了城市。大商人、大奴隸主、官吏聚居在城市,奴隸、個體小農、少數小奴隸主則居住在農村。

3,封建社會

在封建社會時期的農村中,主要居住著農民(雇農、佃農、自耕農)或農奴、中小地主等。土地等生產資料絕大部分為封建地主階級(或封建農奴主階級)所有,少部分歸農民所有。

在資本主義的初期,農村居民除包括封建社會遺留的各種成員外,主要是經營農業的小土地所有者和農業資本家。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農村的擴展,大批破產農民,進入城市成為工業工人。


(4)村莊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城市化的主要內容包括: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傳統的農村文明向現代的城市文明轉化等。它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概念,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提出過。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提出「小康社會」概念,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

2005年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所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則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農村綜合變革的新起點。

閱讀全文

與村莊的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怎麼樣娶寮國美女 瀏覽:650
追求物質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138
成年人的愛情怎麼聊天 瀏覽:498
幸福滿滿是什麼短語 瀏覽:117
飛機失事美女叫什麼名字 瀏覽:963
絲路花雨故事出自哪裡 瀏覽:435
二美女相沖是什麼生肖 瀏覽:411
中國南部經濟中心在哪裡 瀏覽:630
健康證怎麼樣安全嗎 瀏覽:845
74年虎男正月出生婚姻如何 瀏覽:366
愛情犯罪電視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739
美女你是阜陽的哪裡呢 瀏覽:695
美女褲內褲裡面長什麼樣 瀏覽:106
健康指南如何科學防蚊滅蚊 瀏覽:616
如何講故事做視頻 瀏覽:85
最近事業單位招聘什麼 瀏覽:656
怎麼學唱粵語現代愛情故事 瀏覽:896
為什麼會過得不幸福 瀏覽:832
幸福柳小區怎麼聯系 瀏覽:436
講故事如何只有聲音沒有畫面了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