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寶雞的歷史典故
寶雞 至於說它的歷史典故 倒不如就從寶雞的由來說起:其實這就是寶雞最好的典故------寶雞的地理位置 在渭河平原的西部 隴海寶成鐵路在這里交匯 新中國成立時設寶雞縣為市。它的原名陳倉 到了唐朝改名寶雞 是唐肅宗所為 .
寶雞來歷,必先從雞峰山說起。
那座群峰如雕,雲繞鐵索,霧漫猴路,巔擋鳥道,鋒刺青天,被譽為寶雞八景之冠的雞峰山,在約公元前二十三世紀以前的上古時,稱陳倉山。山上古祭石雞,後祀鐵雞。因山高景奇,又有仙境般的寶雞鳴祠,故從古以來,每逢農歷六月六,是人們朝山觀光的一天。蘇軾曾在山下的龍宮寺,留有「雞嶺雲霞古,龍宮殿宇幽」的詩句。
相傳秦穆公因聽傳說,曾將陳倉山改名為寶雞山。以因當地有寶雞山,後稱陳倉山,因而逐漸把這里的政權管轄區地名,叫做陳倉、陳倉縣。
由陳倉山,更名為寶雞山,是從春秋時秦國君王,在陳倉這地方,「獲陳寶,尊陳寶」的神話故事而來。《史記》有關這方面的記載,就有幾處。
㈡ 寶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一、先說文化尋根之旅
1、炎帝陵。位於寶雞市區南七公里外常羊山,屬秦嶺北麓天台山風景區。神農鎮有姜城堡,古稱姜氏城,其西有渭水支流清姜河,據說是古姜水,這一帶就是炎帝生活過的地方。實際上,姜城堡是寶雞最早的城鎮,周圍天台山、蒙峪溝、九龍泉、清姜河及炎帝陵等組成炎帝文化中心。
2、姜子牙釣魚台。「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句耳熟能詳的歇後語就出自天王鎮磻溪,說的是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隱居十年,滋泉釣魚而遇文王的故事。
3、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原為寶雞歷史文物陳列室,始建於1956年。位於寶雞市濱河南路石鼓山上的中華石鼓園內的新館2010年落成,為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館。另外還有個大散關風景區,據說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地方,正在推廣,我沒去過,就不多說。
4、岐山周公廟。岐山古稱「西岐」,是炎帝生息、周人棲居的故地。公元前十一世紀,古公亶父率族人遷至岐山周原,「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今扶風、岐山兩縣交界處有周原遺址,出土了大量甲骨文和青銅器,證明周原是先周都城。現在的岐山縣,也做足了遠古西周的文章,地名、建築,甚至文風禮教,都帶著周人祖先的印記。如有時間,可造訪周原。
5、扶風法門寺。建於東漢末年,比阿育王分舍利至少晚四百年,西魏北周以前還真叫「阿育王寺」,唐朝時佛教興盛,改稱「法門寺」,素有「關中塔廟始祖」的美譽,可見其來歷不凡。
二、徒步穿越之旅
著名的鰲太徒步穿越線路,最近幾年很火,風景好,事故多,每年都會鬧騰出許多動靜。要去的基本都是專業戶外愛好者,這里就不多羅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