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後羿的徒弟逢蒙簡介
後羿的徒弟是逢蒙,又被寫作逄門。逄蒙有著很遠大的志向,小時候的逄蒙就曾立志要建立一個國家。逄蒙和後羿是同一時期的人,逄蒙出生時,左手和右手各有六個指頭。逄蒙擅長箭術,商朝時期,逄蒙的後代在逄地建立了國家,稱為逄國。
逄蒙畫像
在相關記載之中,逄蒙是一位箭術了得,但是心術不正的小人。
《荀子`正論篇》有記載說:「羿、逄蒙者,天下之善射者也。」意思就是說,逄蒙和後羿在箭法上都很精湛。在《孟子・離婁下》中,體現了逄蒙的人生軌跡。書中記載說:「逄蒙學射於羿,盡羿之道,思天下唯羿愈己,殺羿。」顧名思義,逄蒙是後羿的徒弟,跟隨後羿學習射箭,後羿將射箭技巧全都教給逄蒙之後,逄蒙認為普天之下只有後羿敢和自己的箭術相媲美,之後,逄蒙就把後羿殺掉了。至於故事的真實性,後人都無從考證。但是,有關逄蒙和後羿的故事中,逄蒙都被塑造成了一位忘恩負義的小人形象。對於這個故事,孟子也有所懷疑,他說主要是用這個故事引出後面的思想和道理,加入故事讓道理更有說服性。
在《楚辭章句疏證》一書中提到,逄蒙殺害後羿,是因為覬覦嫦娥的美色。他不滿後羿箭術高超,更嫉妒後羿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妻子,他想獨吞後羿的財產和嫦娥,便起了殺心,將後羿殺死。
包括嫦娥奔月的故事,都與逄蒙有相關的聯系。嫦娥吃下長生不老葯,是受逄蒙的威迫,情急之下,嫦娥吞葯成仙。
在電視劇《精衛填海》中,後羿是戰神刑天的兒子。講述了炎帝和刑天、誇父等追殺地魔獸的時候,一不小心被萬年毒火所圍困。斗爭中,戰神刑天被殺害了,誇父急忙救走了刑天的兒子後羿,往北極冥海一帶逃亡。
後羿雕塑
邪魔沒有了天神們的對抗,他得到了幽暗之靈,一統人間。刑天將死之時,將自己身體內的神力全部都給了兒子後羿。後羿長大後,為父親刑天報仇,最終打敗了邪魔。
而歷史上有另外一個後羿,生活在夏朝初年,他是黃河流域下游一個部落的首領,至於後羿的父母是誰,後人無從得知。相傳,後羿部落名叫窮國,因為水源充沛,關照充足,後羿部落的畜牧業比較發達。後羿部落的人都有很多牲畜,平時狩獵或者採集,都用牲畜拉出,以動物之力代替人力。後羿是一位具有野心的首領,因為部落人們生活富足,他便想自己稱帝,奪取夏朝的政權。太康的父親是夏啟,夏啟在位時,別的部落都不敢來犯。太康繼位後,一門心思都在玩樂上,根本沒有時間來處理國事。太康無心關心政事,常年在外打獵,這恰好為後羿奪取政權提供了基礎。有一次,太康在洛河之北狩獵,每天帶領著侍衛穿梭在叢林之中,太康興致勃勃,居然忘記了時間。等到他想回家的時候,已經被後羿軍隊隨阻礙。太康由此退下阿勒政治舞台。後羿收買人心,為獲得夏朝政權做努力。不久之後,後羿終於奪取了夏朝政權,成為第六位君主。
《淮南子》和《山海經》都曾記載後羿的傳說故事。《淮南子》有說:「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羿上射十日,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上古堯時期,人間有十個太陽。
後羿雕像
這十個太陽不分晝夜地懸掛在天空,莊稼顆粒無收,田地寸草不生。更恐怖的就是,陽光十分毒辣,河流中的水全都被蒸發掉了,河流全都難逃乾涸的命運。百姓沒有喝的水資源,沒有糧食可以裹腹,很多百姓都被活活餓死了。天帝得知民間疾苦,便讓神射手後羿到民間幫助堯,射掉太陽。後羿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往人間,看見大地淪為焦土,後羿萬般痛心。當即,准備出發前往東海邊。根據《山海經》一書記載,各種野獸們看見人間一片混亂,紛紛出動來到人間。它們到處出沒在田野之上,森林之中,引發了更多災難。後羿在前往東海的路上,遇到了很多野獸。比如有m、鑿齒、九嬰、大風、封g、修蛇等猛獸,它們有十分強大的攻擊力,個性喜怒無常,破壞力極大。後羿前行路上,為殺這些猛獸費了很大力氣。歷經千辛萬苦之後,後羿終於來到了東海之濱,他拿出了射日弓箭,對准天上太陽,逐一射掉。堯讓後羿留下一個太陽,方便百姓生產生活。後來,後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只剩下一個太陽照亮人間。
後羿射日之地,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的三舊劍後來改名為老爺山。當地的百姓修建廟宇,供奉後羿,並稱他為羿神。
「後羿射巴蛇」的故事至今都在湖南嶽陽一帶廣為流傳。在岳陽市巴陵廣場上有一座「後羿斬巴蛇」的雕塑,這座雕塑高十六米,重兩千噸。來到岳陽旅遊的人,都被這個神話故事所吸引。
後羿射巴蛇雕塑
「後羿斬巴蛇」最早出自於《山海經海內南經》中,記載說:「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相傳上古時期,有一對巴氏夫婦,倆人結婚十年後懷有一對雙胞胎,巴老爹為兩子起名為巴蟒和巴蛇。巴莽性格溫順,做事細心細致,十分勤快。巴蛇和巴莽的性格完全相反,巴蛇喜歡吃肉,整天好吃懶做,性格乖戾暴躁。巴蟒和巴蛇十歲時,巴老爹做了一個夢,夢中說,巴蟒和巴蛇是兩條巨蛇,這嚇壞了巴老爹。後來,這一夢境得到了驗證,巴老爹深受打擊而亡,巴母看見巴老爹去世了,自己也隨丈夫而去。只剩巴蟒和巴蛇在一起生活,巴蛇越來越懶惰,巴蟒看不慣巴蛇游手好閑的樣子,倆人有了隔閡,隨之矛盾愈演愈烈,倆人大打出手。突然一道閃電劈下來,巴蟒和巴蛇露出原形,巴蟒變成了一條金光閃閃的大蛇,游到了東海之中,巴蛇變成了一條巨蛇,游到了洞庭湖。巴蛇在洞庭湖為非作歹,吃殺了很多動物。據說,巴蛇曾吃過一隻大象,時隔三年才將大象的骨架吐出來。巴蛇有時候也會出來襲擊百姓,人們十分懼憚它。天帝得知後,便讓後羿射殺巴蛇,後羿來到洞庭湖後,用箭射中了巴蛇,巴蛇向西方逃亡,後羿追到西方後,將巴蛇斬成了兩段。
後羿是被徒弟逄蒙射死的。相傳,後羿射落了九個太陽,恢復了百姓們安定舒適的生活。後來,後羿去昆侖山時,向王母娘娘要了不死葯。有一天,後羿不在家,嫦娥便偷吃了不死葯,飛上了月亮成為了神仙。後羿一人在人間,非常傷心。
後羿劇照
自從嫦娥奔月之後,後羿一直悶悶不樂,有一天,徒弟逄蒙來找後羿,逄蒙看見後羿如此難過便想打開後羿的心結。後羿對嫦娥又愛又恨,他至今不明白嫦娥為何獨自偷食不死葯。逄蒙看見師父非常苦惱心生一計,讓師父拿出大弓將月亮射下來,之後就可以與嫦娥見面。對於逄蒙之計,後羿有些疑慮,他告訴逄蒙,當初在射日之前需要找世間的名匠來打造神弓箭,曾偶遇了一位道士,道士送給我了四句話,即「後羿落日,嫦娥追月,鋒芒盡露,魂斷落日」。逄蒙得知後羿的顧慮之後,便答應自己為師父射下月亮。第二天,後羿帶著逄蒙前往昆侖山,倆人到達昆侖山落日峰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十六。後羿找好了射擊的位置,便把弓箭給了逄蒙。後羿讓逄蒙對著月亮直接射擊,逄蒙再三勸說後羿自己要先嘗試一下。逄蒙手拿弓箭對准後羿,此時後羿才明白逄蒙的動機。逄蒙說,如果後羿不死,自己將會永遠活在師父的影子下,並告訴後羿當初是自己逼迫嫦娥吃下不死葯。逄蒙說完話,拉開弓箭射死了後羿。
但是這僅僅只是一個傳說,真相無人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