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樓夢之十二金釵的名字及她們的主要故事
十二釵正冊: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十二釵副冊:香菱、薛寶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煙、李紋、李綺、夏金桂、秋桐、小紅、齡官、嬌杏;十二釵又副冊:晴雯、襲人、平兒、鴛鴦、紫鵑、鶯兒、玉釧、金釧、彩雲、司棋、芳官、麝月。下面我重點說說十二釵正冊人物:1.林黛玉,字顰卿,別號瀟湘妃子。原藉姑蘇,賈母心愛的外孫女。先傷母,其父亦不久去世。作者形容她有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姣襲一身之病;閑靜如姣花照水;形動如弱柳扶風一幅古代病態美人圖,躍然紙上。她性情孤高,胸懷狹窄,才情之高,為十二金釵之冠。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2.薛寶釵,別號蘅蕪君,生得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丹,眉下畫而橫翠,肌膚也豐澤而白皙。她性情溫和貞靜,行為豁達大度,處事隨分安時,才情之高,亦只她堪與黛玉匹敵。與寶玉原系姨表姊弟。她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談講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裡斥之為「混帳話」 。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贊。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薛姨媽早就放風說∶「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方可配」,在賈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由於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與志趣,賈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後不久即出家當和尚去了。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3.王熙鳳,小名鳳姐兒,渾號鳳辣子,賈璉之妻。生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掉梢眉,身材苗條,體態風騷,粉面含威春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她高踞在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上,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她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雖然賈瑞這種紈絝子弟死有餘辜,但「毒設相思局」也可見其報復的殘酷。 「弄權鐵檻寺」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得張家的女兒和某守備之子雙雙自盡。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兒也被王熙鳳以最狡詐、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稱∶ 「我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憑什麼事,我說行就行!」她極度貪婪,除了索取賄賂外,還靠著遲發公費月例放債,光這一項就翻出幾百甚至上千的銀子的體己利錢來。抄家時,從她屋子裡就抄出五七萬金和一箱借券。王熙鳳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加速賈家的敗落,最後落得個「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4.史湘雲,別號枕霞舊友,原藉金陵。賈母的內侄孫女。 生得蜂腰猿背,鶴勢螂形,面貌非常美麗。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鼎撫養,而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盪,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衛若蘭,婚後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後成癆症而亡,史湘雲立志守寡終身。5.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 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6.妙玉,自稱檻外人,有時亦稱畸人。出身世宦之家,因自幼多病而遁入空門,她有潔癖,性情孤僻。文墨極通,經典極熟從她送寶玉生日帖,寶玉索紅梅一索即得,以後寶玉伴送她回櫳翠庵,竊聽黛玉彈琴走火入魔看來,她實塵心未盡後遭強徒劫去,不知所終。7.賈元春,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終無意趣」「得見人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機會,後暴病而亡。8.賈迎春,別號菱州。生得肌膚微豐,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膩鵝脂。她性情誠厚怕事。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9.賈巧姐,小名巧姐兒,又名大姐兒。鳳姐的獨生女。雖然自幼多災多病,而且自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後,舅舅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幸虧劉姥姥幫忙,把她喬裝打扮帶出大觀園。後嫁給一個姓周的地主。10.賈惜春,別號藕榭,賈珍之妹,排行第四。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天性孤僻,不喜和人親近的性格,在本書中作者為她安排的最出色的一件事,要數畫大觀園圖了。雖然這圖畫成以後,不無褒貶之處。但她小小年紀很是難能可貴了。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賈母死後,又接連因為她留妙玉奕棋而發生盜案,使她受了嫌疑;這兩件不幸的事,可能使她幼小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而萌出世之念。終於皈衣三清。11.賈探春,別號蕉下客。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第三。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鵝蛋臉兒,俊眼修眉,頰盼神飛。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 玫瑰花」之諢名。她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處於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冷酷無情。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在婢僕面前維護作主子的威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12.李紈,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 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綉之中,竟如「槁木死灰 」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閑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② 紅樓夢之十二金釵的名字及她們的主要故事
紅樓夢十二金釵分別是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賈迎春、賈惜春、史湘雲、王熙鳳、妙玉、李紈、秦可卿和巧姐。
1、林黛玉
第一女主人公,自幼體弱多病,才高八斗,自尊心更高,父母雙亡,寄人籬下,身世凄涼。
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宮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歲月,脫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體,終日游於離恨天外,飢餐秘情果,渴飲灌愁水。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
當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下凡投胎之時,絳珠仙子一道下凡,轉世投胎成賈府血親的林黛玉,願以一生所有的眼淚替往日露水還他。
她性情孤高,胸懷狹窄,才情之高,為十二金釵之冠。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
2、薛寶釵
女主人公,四大世家薛家長女,才華橫溢,曾想入宮為妃,未成功,最終嫁入賈家。她容貌豐美,舉止嫻雅,博學多才,因此受到賈府上下一致好評。
父親(薛姨爸)早亡,有母親(薛姨媽)和哥哥(薛蟠)。寶釵進京後與母親薛姨媽、哥哥薛蟠暫住於賈府的梨香院,後遷居與東北上一處幽靜的房所。
因紅樓夢八十回後失傳,故據推測,林黛玉病死後,賈寶玉與薛寶釵成婚,但最終未與之白頭偕老,賈寶玉沒多久便看破紅塵出家為僧。
3、賈元春
賈元春因生於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元春十幾歲時便已入宮做女史,23-24歲時加封賢德妃。為了迎接元春省親,賈府建造了大觀園。元春24-25歲回娘家省親,熱鬧歡騰,同時又表現出她在深宮高處不勝寒的辛苦。
元春的命運關乎賈府興衰,秦可卿之死標志著賈府末世來臨,元春晉封貴妃則令賈府重現生機,她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高鶚續書的後四十回她與王子騰先後暴卒,賈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獲罪抄家。
4、賈探春
賈探春,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榮國府賈政與奴婢出身的妾侍趙姨娘所生的女兒,賈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賈府通稱三姑娘,寶玉及三春均在賈母身邊撫養長大,所受教育極好,與嫡姐元春無異。
林黛玉進賈府後搬到王夫人住處,元春省親後住大觀園。她精明能幹,富有心機,能決斷,有「玫瑰花」之諢名,連王夫人與鳳姐都忌憚她幾分,抄檢大觀園時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工詩善書,趣味高雅,曾發起建立海棠詩社,是大觀園中的一位大才女。
她關心家國大事,有經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鳳姐理家,為了捧太太重用的奴婢襲人而打壓趙姨娘,造成明明是奴婢家眷不該有喪禮費卻高過身為姨太太趙姨娘的家眷,並主持大觀園改革,是一位雄才偉略的政治家、改革家。
5、賈迎春
賈府二小姐,人稱木頭人,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最後嫁給一個「中山狼」,折磨至死。
迎春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累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累金鳳事件),她不追究。
綉橘、探春、平兒設法要替她追回並懲處下人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一年後),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預示著榮國府已經開始逐步走向衰敗。
6、賈惜春
孤僻冷漠,心冷嘴冷,三個姐姐的不幸最終使她拋棄塵世,出家為尼。
賈惜春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她是賈家四姐妹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寧國府中賈珍的胞妹。
她父親賈敬在書中開場就年歲已高,在道觀中沉溺修道煉丹,最後死於金丹中毒,書中惜春母親在她出生不久去世,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王夫人身邊長大。
她有著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下定決心,攆走尤氏同意原諒的丫環入畫,對其求饒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便剃發為尼,緇衣乞食。
7、史湘雲
四大世家史家女,心直口快,開朗豪爽,風流倜儻,不拘小節,詩思敏銳,才情超逸,是曹雪芹極力塑造的人物。
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一,在詩社中的雅號為「枕霞舊友」,原賈母提起幼時「枕霞閣」撞破鬢角而起。賈母娘家的侄孫女,寶玉的表妹。
父母早亡,由叔叔嬸嬸撫養長大,但史家經濟不好,差不多的針線活兒都要由她們娘兒們自己做,曾因薛寶釵話家常探話,就紅了眼圈說每日做活累得慌。
史湘雲在外生性豁達,得賈母喜歡,經常來賈府小住。她的經典事跡有:拾到金麒麟;海棠詩奪魁;烤鹿肉割腥啖膻;蘆雪亭聯詩奪魁;醉眠芍葯裀;中秋聯詩「寒塘渡鶴影」。
最後「寒塘渡鶴影」成了史湘雲最後命運的定語,指她最後雖然會獨守「寒塘「,但是終可獲得精神的解渡。
8、王熙鳳
賈璉之妻,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賈府的實際大管家。她高踞在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上,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終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9、妙玉
是一個帶發修行尼姑,原本是仕宦人家的小姐,極端美麗、博學、聰穎,但也極端孤傲、清高、不合群,不為世俗所容,投奔賈府,居於大觀園中攏翠庵。
她對政治,對權力,沒有興趣;對社會,對俗世,對名利,也都看破;她不合群,自願在邊緣生存,享受孤獨。但因為她能與天、與宇宙、與自然達到和諧,她又覺得自己很有尊嚴,很有價值,不可輕褻,凜然莫犯。最終被強盜強搶而去,終陷淖泥中。
10、李紈
榮國府長孫賈珠之妻。終身守寡,有一子賈蘭,是封建淑女,是標準的節婦,是婦德婦功的化身。
她是榮國府長孫賈珠之妻。賈珠夭亡,倖存一子,取名賈蘭。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
李紈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標準的節婦,是婦德婦功的化身。但她進入大觀園後,恢復了青春朝氣,不但帶領詩社興旺發達,而且把大觀園治理成青春女兒的凈土和樂園。
11、秦可卿
寧國府賈蓉的妻子。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秦業的養女。她還有個無血緣關系的弟弟秦鍾。來自仙界清凈女兒之境,是太虛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
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溫柔平和,被賈母贊為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而在警幻仙界,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
她鮮艷嫵媚有似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原是個鍾情的首坐,在警幻仙子座下管的是風情月債。在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被警幻仙姑許配給賈寶玉教他雲雨之情。
12、巧姐
王熙鳳與賈璉之女。「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賈家淪落後,她被賣入青樓,最後被劉姥姥所救。
賈巧姐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為金陵十二釵之一,榮國府王熙鳳與賈璉之女。巧姐由於年紀幼小,在書中出場不多。她生日七月初七,王熙鳳覺得日子不好,劉姥姥給她取名「巧姐」。巧姐的結局,也應了這一個巧字。
在高鶚整理的《紅樓夢》後四十回賈府破敗後,她險些被王仁、賈薔、賈芸等人賣給一個外藩王爺, 幸而劉姥姥、平兒、王夫人合力將她救出,最後由賈璉作主嫁到姓王的農家。根據第五回的圖冊和判詞,再有脂硯齋的批語。巧姐最後是嫁給了板兒,作了一個農婦。
(2)十二金釵哪個最有故事擴展閱讀
關於十二金釵之首林黛玉的人物文化原型:
1、湘妃
林黛玉在大觀園的居所瀟湘館因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而得名 ,她在詩社別號「瀟湘妃子」,探春道:「當日娥皇、女英灑淚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瀟湘館,她又愛哭,將來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
相傳帝舜死於廣西蒼梧,葬於湖南九嶷山,二妃娥皇、女英一路尋覓到洞庭湖,望九嶷山痛哭,灑淚竹上成斑,淚盡,死於長江、湘江之間,死後成湘水女神,也叫湘妃、湘夫人。林黛玉還淚、愛哭,含有娥皇、女英的文化因子。
2、李清照
林黛玉的《葬花吟》《秋窗風雨夕》《桃花行》等作品表現出來的憂愁、憔悴、柔婉、清瘦形象,與李清照《醉花陰》詞「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聲聲慢》詞「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一剪梅》詞「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堪稱千載知音。
愁、淚、瘦是李清照、林黛玉詩詞作品中共通的主題,也是她們生活、命運的寫照。
3、鶯鶯
林黛玉反抗禮教,追求真愛,受到《西廂記》的啟發,回目「西廂記妙詞通戲語」。寶黛讀西廂是《紅樓夢》中一個經典鏡頭。林黛玉越看越愛看,自覺詞藻警人,余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誦 。
後來又在很多場合不自覺將那西廂曲詞脫口而出:「呸,原來也是個『銀樣鑞槍頭』。」甚至連睡夢中都忘情的吟出「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之句,行令時又吟出「紗窗也沒有紅娘報」之句。
③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每個的故事簡介
1、林黛玉
自幼體弱多病,才高八斗,自尊心更高,父母雙亡,寄人籬下,身世凄涼。她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宮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歲月,脫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體。
終日游於離恨天外,飢餐秘情果,渴飲灌愁水。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當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下凡投胎之時,絳珠仙子一道下凡,轉世投胎成賈府血親的林黛玉,願以一生所有的眼淚替往日露水還他。
她性情孤高,胸懷狹窄,才情之高,為十二金釵之冠。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
2、薛寶釵
四大世家薛家長女,才華橫溢,曾想入宮為妃,未成功,最終嫁入賈家。她容貌豐美,舉止嫻雅,博學多才,因此受到賈府上下一致好評。
父親(薛姨爸)早亡,有母親(薛姨媽)和哥哥(薛蟠)。寶釵進京後與母親薛姨媽、哥哥薛蟠暫住於賈府的梨香院,後遷居與東北上一處幽靜的房所。
因紅樓夢八十回後失傳,故據推測,林黛玉病死後,賈寶玉與薛寶釵成婚,但最終未與之白頭偕老,賈寶玉沒多久便看破紅塵出家為僧。
3、賈元春
元春十幾歲時便已入宮做女史,23-24歲時加封賢德妃。為了迎接元春省親,賈府建造了大觀園。元春24-25歲回娘家省親,熱鬧歡騰,同時又表現出她在深宮高處不勝寒的辛苦。
元春的命運關乎賈府興衰,秦可卿之死標志著賈府末世來臨,元春晉封貴妃則令賈府重現生機,她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
4、賈探春
賈探春是榮國府賈政與奴婢出身的妾侍趙姨娘所生的女兒,賈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賈府通稱三姑娘,寶玉及三春均在賈母身邊撫養長大,所受教育極好,與嫡姐元春無異。
林黛玉進賈府後搬到王夫人住處,元春省親後住大觀園。她精明能幹,富有心機,能決斷,有「玫瑰花」之諢名,連王夫人與鳳姐都忌憚她幾分,抄檢大觀園時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工詩善書,趣味高雅,曾發起建立海棠詩社,是大觀園中的一位大才女。
她關心家國大事,有經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鳳姐理家,為了捧太太重用的奴婢襲人而打壓趙姨娘,造成明明是奴婢家眷不該有喪禮費卻高過身為姨太太趙姨娘的家眷,並主持大觀園改革,是一位雄才偉略的政治家、改革家。
5、賈迎春
賈府二小姐,人稱木頭人,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最後嫁給一個「中山狼」,折磨至死。
迎春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累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累金鳳事件),她不追究。
綉橘、探春、平兒設法要替她追回並懲處下人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一年後),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預示著榮國府已經開始逐步走向衰敗。
6、賈惜春
孤僻冷漠,心冷嘴冷,三個姐姐的不幸最終使她拋棄塵世,出家為尼。
賈惜春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她是賈家四姐妹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寧國府中賈珍的胞妹。
她父親賈敬在書中開場就年歲已高,在道觀中沉溺修道煉丹,最後死於金丹中毒,書中惜春母親在她出生不久去世,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王夫人身邊長大。
她有著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下定決心,攆走尤氏同意原諒的丫環入畫,對其求饒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便剃發為尼,緇衣乞食。
7、史湘雲
四大世家史家女,心直口快,開朗豪爽,風流倜儻,不拘小節,詩思敏銳,才情超逸,是曹雪芹極力塑造的人物。
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一,在詩社中的雅號為「枕霞舊友」,原賈母提起幼時「枕霞閣」撞破鬢角而起。賈母娘家的侄孫女,寶玉的表妹。
父母早亡,由叔叔嬸嬸撫養長大,但史家經濟不好,差不多的針線活兒都要由她們娘兒們自己做,曾因薛寶釵話家常探話,就紅了眼圈說每日做活累得慌。
史湘雲在外生性豁達,得賈母喜歡,經常來賈府小住。她的經典事跡有:拾到金麒麟;海棠詩奪魁;烤鹿肉割腥啖膻;蘆雪亭聯詩奪魁;醉眠芍葯裀;中秋聯詩「寒塘渡鶴影」。
最後「寒塘渡鶴影」成了史湘雲最後命運的定語,指她最後雖然會獨守「寒塘「,但是終可獲得精神的解渡。
8、王熙鳳
賈璉之妻,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賈府的實際大管家。她高踞在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上,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終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9、妙玉
是一個帶發修行尼姑,原本是仕宦人家的小姐,極端美麗、博學、聰穎,但也極端孤傲、清高、不合群,不為世俗所容,投奔賈府,居於大觀園中攏翠庵。
她對政治,對權力,沒有興趣;對社會,對俗世,對名利,也都看破;她不合群,自願在邊緣生存,享受孤獨。但因為她能與天、與宇宙、與自然達到和諧,她又覺得自己很有尊嚴,很有價值,不可輕褻,凜然莫犯。最終被強盜強搶而去,終陷淖泥中。
10、李紈
榮國府長孫賈珠之妻。終身守寡,有一子賈蘭,是封建淑女,是標準的節婦,是婦德婦功的化身。
她是榮國府長孫賈珠之妻。賈珠夭亡,倖存一子,取名賈蘭。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
李紈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標準的節婦,是婦德婦功的化身。但她進入大觀園後,恢復了青春朝氣,不但帶領詩社興旺發達,而且把大觀園治理成青春女兒的凈土和樂園。
11、秦可卿
寧國府賈蓉的妻子。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秦業的養女。她還有個無血緣關系的弟弟秦鍾。來自仙界清凈女兒之境,是太虛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
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溫柔平和,被賈母贊為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而在警幻仙界,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
她鮮艷嫵媚有似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原是個鍾情的首坐,在警幻仙子座下管的是風情月債。在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被警幻仙姑許配給賈寶玉教他雲雨之情。
12、巧姐
王熙鳳與賈璉之女。「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賈家淪落後,她被賣入青樓,最後被劉姥姥所救。
(3)十二金釵哪個最有故事擴展閱讀: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④ 紅樓夢之十二金釵的名字及她們的主要故事
十二金釵排名依次為:薛寶釵(與黛玉並列第一)、林黛玉(與寶釵並列第一)、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
薛寶釵
人物生平:寶釵容貌豐美,舉止嫻雅,博學多才,熱衷仕途,聰明睿智,心思縝密,通達了悟。她善於處理人際關系,在賈府中受到一致好評。她父親早亡,有母(薛姨媽)和一兄(薛蟠)。由於癩頭和尚的點化,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與賈寶玉隨身所載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壽恆昌」恰好是一對,寓意金玉良緣。高鶚的後40回中,寶玉與薛寶釵奉母命成婚,但二人在思想上存在分歧,生活並不幸福,後寶玉出家,寶釵獨守空閨。
林黛玉
人物生平:林黛玉傾國傾城,天縱才華,極富靈氣,口齒伶俐,面冷心善,單純無城府。她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因母親早亡,賈母疼愛,接到賈府撫養教育,與賈母、賈寶玉同住。後來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賈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裡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梅竹馬,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訛緣注入了奇幻浪漫的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寶黛思想一致,互為知己,無奈抵不過功利之人,黛玉最後淚盡而逝,寶玉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薛寶釵),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林黛玉)。
賈元春
人物生平: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最後病死宮中。(根據:《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內容)
賈探春
人物生平: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之諢名。探春的詩號為「蕉下客」。她的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處於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改革來挽救,在寶釵的幫助下頗有成就。最後賈探春嫁給一位親王,隨之發配邊疆。(根據:《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內容)
史湘雲
人物生平: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鼎撫養,而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盪,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衛若蘭,婚後不久,丈夫家被抄,自己逃難出而流浪乞討,由於受到寶釵樂觀精神的影響,很快從失去丈夫的悲傷中解脫出來(寒塘渡鶴影)。
妙玉
人物生平:蘇州人氏。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舊時迷信認為命中有災難的人應該捨身出家做僧、道,有錢人家買窮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門,身體才好,故一直帶發修行。她極通文墨,極熟經典,模樣又極好。十七歲時隨師父到長安都修行,師父圓寂後,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發修行,但她「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劉姥姥喝過的茶杯,她嫌臟,不要了,而給寶玉喝的茶杯卻是自己日常用的綠玉斗。寶玉生日,她特地派人送去「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 」的字帖。後來妙玉留落煙花巷(可謂一塊美玉終陷污泥中)。(內容來自:《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1]
賈迎春
人物生平: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才一年,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一載赴黃粱)。(根據:《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內容)
賈惜春
人物生平:因母親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不顧家人的反對出家為尼。(根據:《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內容)
王熙鳳
人物生平: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她高踞在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上,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她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雖然賈瑞這種紈絝子弟死有餘辜,但「毒設相思局」也可見其報復的殘酷。「弄權鐵檻寺」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得張家的女兒和某守備之子雙雙自盡。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兒也被王熙鳳以最狡詐、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稱∶「我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憑什麼事,我說行就行!」她極度貪婪,除了索取賄賂外,還靠著遲發公費月例放債,光這一項就翻出幾百甚至上千的銀子的體己利錢來。在抄家前,由於她以前所做的種種壞事被揭發出來,賈璉一怒之下將她休棄。被休掉後返回金陵娘家時,她當年弄權鐵檻寺後連害兩條人命的事被人告到都察院,而被獲罪入獄,不久就含辱弔死在監獄中。(根據:《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內容)
賈巧姐
人物生平: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但在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後,王仁受賈蓉(狠舅奸兄)的指使把她賣與妓院,在緊急關頭,幸虧劉姥姥等人幫忙,把她贖救出,後嫁給王板兒。(根據:《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內容)
李紈
人物生平: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綉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閑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賈家敗落後,李紈帶著兒子賈蘭逃離出來,在山中隱居著。在這段時日內,李紈日日夜夜教兒子讀書習字。後來賈蘭考取了功名,當了一個知縣的官職,隨後有參軍上場屢建戰功。最後賈蘭加官封爵,李紈也受到聖上的嘉獎,給了紫蟒加身(今嫌紫蟒長)。誰知她回家不到一個月就病死了。(內容來自:《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
秦可卿
人物生平: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卿,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她與公公賈珍、小叔子賈薔關系曖昧,與他們偷情被暴露後,由於她羞愧不堪而在天香樓上吊自殺。(內容來自:《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
⑤ 金陵十二釵及其經典故事
林黛玉 薛寶釵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作品注釋:
"停機德"指的是出自戰國時代燕國樂羊子妻停下機子不織 布來勸勉丈夫求取功名賢淑之 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標準的女人,稱為具有"停機德" ,這里是贊嘆寶釵。
"詠絮才"指女子詠詩的才華, 後世稱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有"詠絮才"這里喻指黛 玉應憐惜。
"玉帶林中掛",倒過來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條封建官僚的腰帶,淪落到掛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視,命運悲慘的寫照.
"金簪雪裡埋",是指薛寶釵如圖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裡,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寶釵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王熙鳳
凡鳥偏從末世來, 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作品注釋:
"凡鳥從末世來"指的是鳳姐這么一個能乾的女強人生於末世的不幸,"凡鳥"是繁體里的"鳳"字,也就暗指王熙鳳.從鳳字拆出來得"凡鳥"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呂安對喜的典故,點出"鳳",自然是種譏諷.畫里的雌鳳所靠著的冰山,指的就是將融化的賈府所象徵的靠山."一從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賈鏈對鳳姐的態度變化.新婚後先"從",對她百依百順,樣樣都聽她的;"二令"解為"冷",指的是丈夫對她的漸漸冷淡與開始對她發號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後被休棄的命運."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棄後哭著回娘家的悲哀的寫照.在當時封建的社會中,被休棄是非常悲慘的。
★史湘雲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輝, 湘江水逝楚雲飛。
作品注釋: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寫湘雲生於封建侯門富貴之家.所謂"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指的就是她家.但這又能怎麼樣 湘雲在嬰兒時期"襁褓之間"父母便去世了.雖然富貴而無人關心,從小沒得過溫暖。
"展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雲飛"第三句"展眼吊斜輝"說的是轉眼之間,只有湘雲一人獨自面對落日感傷了."湘江水逝楚雲飛"點出了"湘雲"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屬古代的楚國,故有楚雲之稱.湘江流逝,楚雲飛散,隱喻史家衰敗以及湘雲夫婦生活的短暫,用的是楚懷王夢見巫山神女與之歡會的典故。
★賈元春
二十年來辨是非, 榴花開處照官闈。三春爭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夢歸。
作品注釋:
第一句"二十年來辨是非"寫元春在宮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對人世間的榮辱甘苦有了新的認識,覺得自己實到了"那不 見得人的去處","終無意趣 "。
第二句"榴花開處照宮闈 "寫元春從女史到鳳藻宮尚書,直至賢德貴妃,榮耀一時,像石榴花盛開時一般火紅.在外人看來,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女子應該滿足了,但元春的結論卻是懂得了"辨是非",認識到了宮廷內部的種種黑暗和腐敗,對自己的生活道路採取了否定的態度。
第三句"三春爭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個妹妹迎春,探春,惜春.""爭及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這句意思是說迎春,探春,惜 春比不上元春的榮華富貴。
最後一句"虎兔相逢大夢歸""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開始,所以說"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宮作妃的必然結局.作者在這里把批判的鋒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皇權!
註:有些版本為「虎兕相逢大夢歸」,虎、兕都是傳說中的猛獸。
★賈迎春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 一載赴黃粱。
作品注釋: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孫"的繁體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孫紹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傳》的典故,喻兇狠殘暴而又忘恩負義的人.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孫紹祖的險惡狠毒。
"得志便猖狂"寫得意後便為非作歹,橫行霸道.孫紹祖在家境困難時曾經拜倒在賈門府下,乞求幫助.後來,孫紹祖在京襲了官職,又"在兵部候缺題升",一躍成為"暴發戶".賈家衰敗後,孫紹祖向它逼債,任意踐踏迎春。而迎春與孫紹祖只結婚一年,就被丈夫凌辱致死.
★賈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作品注釋:
探春是賈府的三小姐,賈政之妾趙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 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遠,精明能幹,清醒精敏,不被 富貴蒙昏了頭."生於末世運偏消"寫她生於封建社會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 才","志"不能得到充分發 揮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暗示探春將遠嫁邊疆,如斷了線的風箏般一去不返,出嫁時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點出她將在清明時分遠嫁他鄉,如在綜觀畫里的女子一樣在船上對著江邊"掩面泣涕",揮別父母家人,往後只能在睡夢中與家人團聚.
★賈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綉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
作品注釋:
判詞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長"中"三春景不長"是雙關語.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實際上指惜春的三個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這"三春"的遭際悲苦.第二句"緇衣頓改昔年妝",緇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裝.這兩句是說惜春從她三個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好景不長,決心擺脫世俗,遁入空門.第三,四句"可憐綉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具體指出賈府小姐惜春最後出家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過著"緇衣乞食"的生活.
這首判詞寫惜春由三個姐姐的不幸遭遇預感到,自己將來也不會有好結果,決定出家為尼.但這條逃避現實的道路凄涼孤獨,仍然是行不通的.詩里流露的同情與惋惜,明顯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深, 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 造釁開端實在寧。
作品注釋:
判詞中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深"之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廣."幻"是虛幻,荒誕.這句是揭露賈蓉之父賈珍和兒媳婦秦可卿之間不正當的男女關系.
最後兩句"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指出,莫說不肖子弟都來自榮國府,開頭造成禍患的實在是寧國府的人.可卿也是被賈珍迫姦淫而自盡.
★李紈
桃李春風結子完, 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與他人作笑談。
作品注釋:
首句寫到"桃李春風結子完."這里"李","完"暗示出李紈的名字.李紈的青春就像春風中的桃李花一樣,一到結了果實,也就衰謝了.第二句"到頭誰似一盆蘭"與畫面一樣同指賈蘭.這句說在賈府的末代子孫中,誰也比不上賈蘭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寫李紈年輕喪夫尊禮守節,撫孤成立,這種品德在封建統治者看來是像冰水一樣得潔凈美好."空相妒",指雖然賈蘭中了舉,李紈也博得了"貞節"的美名,但這無法挽回賈府的衰敗,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罷了.第四句"枉與他人作笑談"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給別人當作笑料來談論李紈一生奉行"三從四德",是一個封建社會賢女節婦的典型.李紈最終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為封建禮教的殉葬俑。
★妙玉
欲潔何曾潔 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作品注釋:
此為妙玉的判詞.<<世難容>>中有「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跟據原文線索及脂硯齋批語,此處王孫公子指陳也俊。但「終陷淖泥中」與他無關。據專家推測,妙玉為救寶玉,風塵僕僕趕到瓜洲(<<世難容>>中「風塵骯臟」亦是此意),最終卻落入有權有勢的老色鬼手中,因此說「欲潔何曾潔 雲空未必空」、「終陷淖泥中」。
★賈巧姐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村婦,巧得遇恩人。
作品注釋:
第一句"勢敗休雲貴"意思是說,權勢已經衰敗,就不要提什麼過去的富貴了.
第二句"家亡莫論親"是說,家業已經凋零,就不要再談論什麼骨肉至親了.
第三句"偶因濟村婦"是指巧姐的母親王熙鳳曾"接濟"過劉姥姥.第四句"巧得遇恩人"的"巧"是語意雙關,明指湊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劉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諧音"忘仁"拐賣,幸為劉姥姥帶走,才逃出虎口. 跟據原文「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中,巧姐與板兒換柚子與佛手一幕,作者詳寫這一片段,極有可能是暗示巧姐與板兒的婚姻。
這首判詞揭露了封建統治者內部人與人之間的偽善關系.得勢富貴的時候,攀宗論親;勢敗沒落的時候,欺詐拐騙,骨肉相殘;完全是赤裸裸的權勢與金錢的交易.巧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她來到鄉村,長在農家,成了村姑.比較而言,要比她姑母們幸運得多.
1、林黛玉
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
2、薛寶釵
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談講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裡斥之為「混帳話」 。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贊。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薛姨媽早就放風說∶「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方可配」,在賈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由於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與志趣,賈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後不久即出家當和尚去了。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3、賈元春
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
4、迎春
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
5、賈探春
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 玫瑰花」之諢名。她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處於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冷酷無情。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在婢僕面前維護作主子的威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
6、賈惜春
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珍的妹妹。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而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庵為尼。
7、王熙鳳
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她高踞在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上,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她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雖然賈瑞這種紈絝子弟死有餘辜,但「毒設相思局」也可見其報復的殘酷。 「弄權鐵檻寺」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得張家的女兒和某守備之子雙雙自盡。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兒也被王熙鳳以最狡詐、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稱∶ 「我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憑什麼事,我說行就行!」她極度貪婪,除了索取賄賂外,還靠著遲發公費月例放債,光這一項就翻出幾百甚至上千的銀子的體己利錢來。抄家時,從她屋子裡就抄出五七萬金和一箱借券。王熙鳳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加速賈家的敗落,最後落得個「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8、史湘雲
金陵十二釵之一,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鼎撫養,而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盪,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衛若蘭,婚後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後成癆症而亡,史湘雲立志守寡終身。
9、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10、妙玉
蘇州人氏。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舊時迷信認為命中有災難的人應該捨身出家做僧、道,有錢人家買窮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門,身體才好,故一直帶發修行。父母已亡,身邊帶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她極通文墨,極熟經典,模樣又極好。十七歲時隨師父到長安都修行,師父圓寂後,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發修行。
11、巧姐
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但在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後,舅舅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幸虧劉姥姥幫忙,把她帶入鄉村生活。
12、李紈
李紈,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綉之中,竟如「槁木死灰 」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閑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參考資料: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