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如何用數據來講故事

如何用數據來講故事

發布時間:2023-02-13 10:53:50

⑴ 用數據講好故事,提升職場說服力

用數據講好故事,提升職場說服力

用數據說話的三個場景:
1、展示:將自己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可視化展示
掌握圖表:比較類圖表,組合類圖表,描述類圖表

2、匯報:用數據向上級匯報自己的工作成績
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會為員工的工作量大而支付更多的薪資,一定是為他創造的價值而買單。這句話多麼的深刻!適當展示自己,並且展示最關鍵的是:"量化"自己的工作成果。
怎麼用數據量化自己的工作:找到你的工作,與公司量化目標之間的關聯。當你的工作可以被量化,工作價值才能被衡量。

3、說服:用數據更高效地說服同事、拿到資源
說服他人時用故事性表達,才能讓對方認同。巧用故事性表達結構SCQA。S背景,C復雜性,Q問題,A答案。

⑵ 做信息的設計師-《用數據講故事》

2020年100本閱讀計劃-8

《用數據講故事》作者科爾

一、導言

這個世界上的一個大誤會就在於,太多人把掌握一個工具軟體的操作等同於掌握某個領域需要的專業能力。

幾年前最開始做「表姐」的時候,覺得掌握工具最重要,要熟練運用所有的函數、要學會各種分析模型;

後來被叮囑第一要務是了解業務,什麼是了解業務呢?是知道公司的產品特點、顧客群體、生命周期等等;再後來我學習了很多產品知識,又發現結論好像都對,但是依舊不能驅動業務。工作經驗慢慢多了之後,才深刻的認識到比掌握工具、了解業務更重要的是有效溝通。比如前期的調研溝通、比如這本書要講的後期可視化溝通。

大多數人,在處理數據、製作基礎圖表這個環節花了很多時間,卻往往忽視了可視化呈現這個分析過程的最後且最重要的一環。這是整個流程中受眾能夠看到的唯一環節,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去找到一個合理的呈現形式,讓她變成一個通道,連接你的受眾和你要表達的思想。

二、成功的可視化效果

去除雜亂,干凈的呈現,讓受眾容易閱讀,並且能夠有效指導決策的,不管它是文字、表格還是簡單的折線圖,都是成功的可視化

以下對比了幾個經過可視化設計之後的圖表對比,右邊優於左邊,下邊優於上邊

三、如何用講故事的思路寫數據分析結論

1、三分鍾故事和中心思想

每次開始製作之前,都要問自己:如果你只有三分鍾的時間把必要的信息告訴受眾,你會講什麼?這是確保你對所要講的故事理解得清晰透徹的好辦法。能做到這一點,你在演講時就可以擺脫對幻燈片或者圖表的依賴。

(1)必須能陳述你獨特的觀點;

(2)必須切中要害;

(3)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2、故事的基本結構

❑結合外部上下文和對比點

❑舉例說明問題

❑包括能夠說明問題的數據

❑闡述如果不採取行動或者不發生變化會怎樣

❑討論解決問題的潛在選擇

❑說明建議方案的優勢

❑向受眾明確為什麼他們會處在這一決策的位置

3、集中你和受眾的注意力

(1)如果一件事很重要,盡量不要讓受眾「跋山涉水」才能發現它,將它放在頁面頂端。比如是否可以把本頁重點的結論或建議直接寫在標題上,而不是簡單的任務達成情況、分月趨勢等等。

(2)每個數據分析過程都是一層層抽絲剝繭來完成的,這個過程很長,花費了你很大的精力,但是受眾並不關心這些,你不必向你的受眾人講述你的過程,細節是魔鬼:你要充分了解,以應對突如其來的質問,但又不能盡述。這些過程應該出現在同組的討論環節。想像一張空白的頁面或者屏幕:你添加的每一個元素都會消耗受眾的一部分認知精力。切記,能展示珍珠就不要展示牡蠣!

4、向設計師一樣思考

高端復雜的圖表看起來酷炫,但是不一定能夠承載你的結論,用的最多的圖表無非以下幾種

形式服從功能,這是句產品設計的箴言;大道至簡,也適用於數據可視化

5、重視文字

常常聽到一句話:視頻優於圖片,圖片優於表格,表格優於文字,文字看起來是功效最小的,但是合理的呈現文字在數據溝通可以實現:標簽、簡介、解釋、強調、突出、推薦和講故事等諸多功能。文字,不是濃墨重彩,確是畫龍點睛。

四、本書閱讀建議: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製作數據報表/報告的思想,屬於運用階段。對於某一類型的圖表如何實操卻沒有介紹,使用的前提是了解,所以這里推薦一本幾年前看的一本《Excel圖表拒絕平庸》,這本書很詳盡的介紹了組合圖表、雷達圖、瀑布圖等如何去做。了解了基本概念之後再來讀這本《用數據講故事》可能會好得多

閱讀時長:2小時,推薦星級:3星半

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⑶ 讀書筆記|讓洞見更准確,讓溝通更簡潔——用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 歡迎 關注【 老蔡悅讀 】, 一起在書的海洋暢游,享受閱讀的快樂。

書名:如何用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譯者:趙媛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08

ISBN:9787210104346

一、 如何在實際工作中使用數據

我們常說將數據應用於實際業務,但具體要怎樣做呢?根據不同的階段和水平,我們所需的能力可以分為以下4種。

(1)解讀數據:掌握觀察數據的「視點」(這是駕馭數據的基礎);

(2)基本的數據分析方法:掌握通用的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

(3)綜合技能:將各種方法或思維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具有整體一貫性的解決問題的故事;

(4)高級分析技能和IT系統:掌握運用專業的高難度方法和高難度技術進行分析的能力

根據「如何用數據解決實際問題」作者柏木吉基的個人經驗及其與各行業客戶接觸的切身體會,對一般商務人士來說,具備(1)~(3)的技能就足夠了。

雖然作為數據分析的第一步,解讀數據的能力極其重要,但商務人士在運用數據來解決問題時,最具有說服力和邏輯效果的是「綜合技能」,即將各種數據分析結合起來,通過故事找到解決方法的能力。

第一個重點是「劃定范圍」

從開始運用數據把握現狀到找到問題關鍵為止的過程叫作「數據整理」。

只有確定了分解數據的角度,對分解之後的要素進行比較,我們才能發現問題的關鍵。

二、 「趨勢」視點和「快照」視點

「趨勢」 視點可以捕捉一段時間內的變化,也被稱作時間序列。

「快照」 視點是截取某個期間的情況。用指標(平均值等)體現該期間的大小、比例和分布情況等,可以輕松地把握大致情況,或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該因素對問題的影響程度。

運用「趨勢」和「快照」的視點把握了數據的整體情況之後,還可以運用相同的視點找到問題的關鍵。

三、 用「波動」的視點給平均值做補充

我們可以記住以下兩個重要事項。

①平均值最適合表示整體的大小,平均值便於人們把握大體趨勢,可以通過平均單價等把握和比較整體情況。

②平均值的缺點是會掩蓋原始數據的部分特徵,注意到這一點,可以避免遺漏更為精確的信息。

在商業世界中,波動也可以說是「風險」。

能夠客觀體現波動大小的指標叫作標准差。標准差表示以平均值為中心,數據對平均值的偏離程度。

四、 「相關系數」 及優勢

「相關系數」可以表示相關程度,計算相關系數的方法叫作「相關分析」。

相關系數的四大優勢

相關分析具有以下四大優勢。

(1)能夠立即得出答案

(2)簡單易懂,更容易得到對方理解

(3)能夠分析單位不同的數據

(4)為回歸分析等進一步分析做鋪墊

找到相關分析的著眼點

第1種模式通過相關分析,找出對最終目標具有密切影響的原因。

第2種模式是在某個業務流程中找到瓶頸。

 

五、 用數據講故事

解決問題的故事

解決問題的故事可以總結為「明確目的或問題」→「大致把握現狀」→「鎖定問題的關鍵」→「鎖定原因」→「設定行動措施及KPI(和所需資源)」。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歡迎 關注【 老蔡悅讀 】, 一起在書的海洋暢游,享受閱讀的快樂。

⑷ 分析師必備的用數據講故事的五個步驟

分析師必備的用數據講故事的五個步驟

在數字時代初期,數據只是數學家與科學家們討論的話題。而如今,不管任何領域,任何人,都逃脫不了對數據的討論和研究。不光我們經常使用的在線服務依賴數據,我們本身也是產生我們生活各方面信息源源不斷的數據來源。

無論是人體數據——由於可穿戴設備的興起——我們在家的能耗,或個人財務相關的數據:我們都正產生著大量數據,而當前我們需找到方法去了解它對我們的意義。

個性化數據在企業間興起一股收集客戶信息並尋求價值帶給客戶的熱浪。對設計師的挑戰在於,如何找到方法以降低大量數據造成的復雜性,並賦予數據一個易於人類辨識的原型。

數據皆人人可用之。它向用戶提供了有意義和易理解的切實可行方式。這就是設計與眾不同之處的能量所在:通過可視化幫助人們在紛繁的數據世界中尋找方向,從而改進人們的生活。

數據可視化從200多年前基本餅圖發明時的形成至今已走過漫長的歷程。如今,由於數據大潮的到來和人們關於數據使用的討論,一種新的設計語言正在興起,它可以優美地將大數據中的繁雜簡化成既美觀又富有意義的可視化圖形。

因此不管你是要將健康福祉、購物習慣還是在社論中將數據表示成何種形狀,奧菲尤爾小組總結出以下在面對數據可視化挑戰時應遵循的五條核心原則。

1.理解數據源

確保了解你工作的數據。這是理解數據至關重要的第一步。你需要對宏觀的全局有所理解:為什麼收集這些數據?公司對於這些數據賦予什麼樣的價值?用戶是誰?如何能讓數據作用最大化?深入理解這些問題,能為創造出既有意義又人性化的可視化信息,打下重要的基礎。

2.明確你要講的故事

好的數據可視化不僅僅是一張美麗的圖片,它還能講述一個任何人都能明白的故事。因此,至關重要的是,你首先需明確你想講的故事,然後將數據作為一種潤色故事的方式。
例如,我們最近幫助瑞典移動運營商「3」公司重新設計了之前經常讓用戶混淆的月度手機賬單,使其以用戶為中心便於用戶使用。3公司希望設計出更為有效易用的話單,而不是繼續呈現給用戶難懂的一串號碼。

好的數據可視化講了一個大家都能看懂的故事。

我們工作的成果是一個「我的3」的APP應用,能讓用戶實時查看套餐情況,以知悉套餐餘量。通過數據可視化,我們設計了漂亮新穎的交互方式讓用戶查看數據情況。同時也很好地展示了3公司的客戶關系。

3.定義用戶體驗

確保你使用數據是用於引導而非支配整個體驗。用戶在理解與學習並形成自己體驗的過程中,數據應該扮演幕後角色。值得探索的是,如何在可視化數據中融入你的見解,使用戶靈活的解讀數據,對用戶來說極具意義。畢竟,愉悅的體驗才能使用戶記住並反復使用。

4.簡單法則

數據可視化是用來告知用戶,而非讓用戶接收不需要的過載信息。作用一名設計者,你的角色就是專注簡單,將復雜或者零散的信息變得切實可行,易於理解,極具意義和更人性化的信息。記住,越簡單,用戶才能越明白。

5.避免重復發明輪子

試試在可視化中鍵入當前行為與你的理解。會讓你的設計被廣泛的用戶群體接受。餅圖被人們廣泛使用的原因在於:人們理解它表達的含義。這是一種天生優雅的可視化設計,因它有更大的影響力,且能使人們一看即懂。

一種設計驅動的方法

好的數據可視化不僅僅是設計上的傑作,也是幫助人們去解讀之前無法觸及的內容的一種極具價值的工具,並使這些內容賦有意義和指導性。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意識到數據的潛在能量,在將一些不清晰的事變成能幫助人們的事物面前,設計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其關鍵就在於採用用戶第一,專注簡單的設計驅動方法,創造永不停息的愉悅體驗。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分析師必備的用數據講故事的五個步驟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⑸ 《用數據講故事》讀後感

Cole Nussbaumer Knaflic 在她的《用數據講故事》這本書里用大量實用技巧與案例向讀者證明,巧妙地使用數據作為主角串聯並撐起整個幻燈的結構,會給你帶來一份優秀作品。書中不僅告訴你幻燈講解與編排的技巧,也將教會你如何使用數據強調自己的觀點。

以數據為中心搭建敘述框架

第 1 章,上下文的重要性。受眾決定了我們講解的內容,以及我們講解內容的方式。章節末尾關於「故事板」的介紹很重要,這是在分析了受眾、確立故事中心思想及重點之後,可視化地將故事從頭至尾平鋪開來,再進行統一評估的好辦法。同樣的步驟也在產品設計流程中有所提及。後者著眼於對用戶故事的描述,而數據故事中的故事板則是對核心論點的引導與強調。二者一致的地方在於,都圍繞著等待解決的問題,為不同項目中的角色賦予意義。這一章為數據在 Presentation 中的重要性做了鋪墊,並為後續章節中如何突出與強調數據的所有技巧與案例起了頭。

數據圖表的選擇、簡化與強調

第 2 ~ 4 章是圖書的核心內容,依次講解了建議使用的優選圖表類型、如何過濾及調整圖表中的雜訊,以及如何通過前注意屬性突出圖表重點。

第2章,選擇合適的圖表。作者的多年編制幻燈經驗,幫助她從上百種數據類型精簡出推薦使用的 6 種。對於每種圖表類型,也同時點明了應該避免出現的錯誤做法。出於對精確標識數據的緣故,作者不建議採用3D圖表;由於同樣的原因,雙Y軸圖表也容易導致數據混淆,不利於突出數據內容。

第3章,雜亂與認知負荷。格式塔理論是本章的核心內容。格式塔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所認知的版式原則,知道原理,才能舉一反三,去避免圖表中可能會踩到的版式陷阱。最後對一個默認圖表進行元素刪減來突出數據的例子,有助於了解實踐中應該如何避免雜亂無序。

第4章,專門篇章講解如何突出圖表內容。本章引入了前注意屬性這個特性,代表的是那些不需要了解內容也能讓大腦能夠在第一時間識別出來的內容,與上一章的格式塔原則有所銜接。同時,章節里也對色彩的運用進行較大篇幅的講解。在我看來,色彩是圖表展示中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作者確實也給出具有說服力的色彩搭配建議,雖然不是對色彩理論的深度說明(也沒必要),但實用性很強。

自信一些,每個人都能做到前面提到的這些內容,每個人可以培養出視覺本能上的自信。在接連著對圖表進行了選擇、去除雜訊及突出重點等操作後,作者專門用第5章來說明,通過對設計領域的通用概念的學習,每個人可以培養出視覺本能上的自信。

或許你認為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美,但至少(在我看來)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不醜」。可供性是個新的概念,這個概念下對突出重點、消除干擾和建立層次分別給出論據與實例,對先前章節中所提到的一些較為細化的概念,進行了歸整與概括。

圖表案例的講解與總結

在第6章的「剖析樣例圖表」中,作者對上文所述的集中類型圖表的一些應用要點進行了詳細講解,從坐標軸的選擇到數據點的標記;從圖表文本的精簡到圖表顏色的重構,每一個例子都是對前面章節所提到技巧的再次提點,不過由於搭配了特定的圖表類型,在指導實際工作方面有與先前章節不同的意義。講故事這件事可以很簡單從根本上講,故事表達了生活如何以及為何改變。

第7章專門講到了如何去說一個好故事。故事的三段論結果、敘述順序,保持故事清晰,確保重復故事主題,這些可執行性較高的技術層面內容通過不斷練習就有機會習得。但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在於「變化」沒有變化的事情提不起其他聽眾的興趣,而所有技藝,都是在為如何使變化變得更吸引人而產生的。

如果你的故事沒有變化,作者建議作為讀者的你再好好思考下,我倒是有兩個小建議: 1. 事情的變化可以來自內部、也可以來自外部,可以是增長、也可以是消耗; 2. 一個不斷讓個人成長的技巧就是確立目標,然後努力實現目標,完成目標的過程,就是你在書寫自己的故事。

從理論到實踐

第8章雖然只涉及一個案例,但經過與本書章節目錄相一致的逐一改善後,所獲得的改良結果驚人地出色。故事策略、受眾選擇、數據故事主線、突出重點、剔除雜訊,以及講故事的各種技巧,這些講解時紛紛深入細節的特性,綜合起來提現了非同凡響的巨大威力。

最終優化出來的圖表證明了作者的經驗與身後實力。同時,章節里對於前屬性有所側重的選擇強調,以及對於 Excel 原生模板的一些小貼士,都很吸引人一直讀下去。

數據可視化領域需要所有人的參與

對於數據可視化,不存在唯一的正確的做法。

第9章的案例研究,通過案例重述了一些具備實踐性的要點。顏色影響基調,盡量用白色背景;動畫是獲取觀眾關注的一種展示策略;順序由數據故事的核心論據來確定;花式交叉的線條圖表不建議使用,如果可以通過分隔、組合與色彩等區分會使其得到改善;替代餅圖的圖形很多,但需要通過對數據本身的主題來評估確定具體採用什麼替代圖形;

最後的思考

數據可視化沒有正確答案,是一種有目的、藝術化、各自表達的信息展示形式。本章提到的幾點建議對於做好任何事情都能提供幫助。

1)榜樣的力量在我看來為尤為重要,精彩的例子能夠讓你發掘技藝的可能性,而不那麼完美的實例,則能從錯誤中去學習,避免踩坑與繞彎。從自己摔倒的地方爬起來能得到鍛煉,看別人摔倒也能得到警醒。

2)享受並尋找自己的風格也很重要,在千篇一律的模板與配色中,堅持並找到自己講述數據故事的特色,會給你帶去更多成就感。

⑹ 《用數據講故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用數據講故事》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y2TsoE0fk1EKsw0ydB_FPg

?pwd=vbrr 提取碼: vbrr
簡介:本書通過大量案例研究介紹數據可視化的基礎知識,以及如何利用數據創造出吸引人的、信息量大的、有說服力的故事,進而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具體內容包括:如何充分理解上下文,如何選擇合適的圖表,如何消除雜亂,如何聚焦受眾的視線,如何像設計師一樣思考,以及如何用數據講故事。

⑺ 《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處理導語、數據和引語的訣竅

多數情況下,讀者之所以會產生好奇,不是因為作者在第一段中說了些什麼,而往往是作者在第一段中省略了什麼。

有的時候導語包括好幾段內容,第一段里製造神秘,第二段解答讀者的部分疑問,第三段才完全解開謎底的面紗。

但是千萬記住「過猶不及」的教訓,不要變成故弄玄虛,毫無實質性內容。

直截了當的硬新聞導語、具體事例導語、描述性導語、主題相關的引語或生活片段……選擇什麼類型的導語取決於故事的性質。

多數的特寫故事缺少硬新聞的那種中心事件,更傾向於趣聞式的或者舉例式的。

趣聞式/舉例式導語  的使用標准包括:

1.  簡潔:導語中的例子必須清楚明了,能夠被立刻理解

最理想的舉例式導語就像一個吸引魚兒上鉤魚餌,優美簡潔,其長度最多一、兩行。

2. 與主題表達方向一致

3.  有內在趣味:只有精彩的生活片段才能讓導語光彩照人

4.  有焦點:被導語中的描述所吸引的讀者,會期望導語中的內容與故事的柱體有密切關系

通常情況下,導語中選擇的事例都應該反映出故事主題的某個方面。如果導語中的事例選自故事的關鍵部分,而且很快在後文得到了重點強調,讀者會有一種承諾兌現的感覺。

概括型/總結型導語 :

比較簡單,很快將讀者帶入故事主體中去。

作者可以選擇一種比主題陳述更加輕松、更具戲劇性的語氣來寫導語,省略主題陳述中的一個或多個重要元素,為故事製造一種神秘氣氛,吸引讀者興趣。

留給讀者的疑問:「為什麼」、「如何」……

第一步:去掉那些無關緊要的數據。雖然有些時候像拔牙一樣痛苦,但優秀的作者會徹底改造他的數據,讓這些數據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

用比率代替龐大的數據。數字越小,越容易被記住;數字越大,越抽象

用最簡單的方法把意思表達清楚。

提供一個參照對象,讓數字更形象。250英畝-英尺=讓整個紐約城浸泡在11英尺深的水裡

故事因為擁擠的人物變得混亂不堪,不要讓真正有意思的人物,被埋藏在一群無關緊要的人物里,讓讀者很難分清楚誰是誰。

作者不比像條件反射一樣,必須引用太空宇航員的話,才能確定明天的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還有的在故事中大量使用沒有必要的引語,是想告訴讀者,他很認真地完成了功課。這兩種都是因為恐懼而放棄了講故事的原則,躲到了信息源的背後。

誰有資格出現在故事中?選擇引語的標准:

可信度 :資歷+實質內容

情感回應 :讓一個人在講話過程中能夠真情流露,才是好的引語

鮮明有力 :尖銳有力度

多樣性 :有時候是輔助工具;有時候充當陳述中最後那一記重拳

人物的行動,永遠應該是故事的主導內容,故事的發展步伐會更加明快。

重點突出一兩位主角同時,可以淡化其他人物形象,比如給配角分配一些工作。

信息源講話枯燥零亂時,你可以用更清晰、更簡要的語言來取代他的原話,但是保留他的頭銜已確保信息的可信度。

選擇引語時,一定要簡短、犀利的,並且盡量剪裁到只剩下核心部分。千萬不要在一句話中多次引用不完整的句子。

一個好的結尾能幫助你滿足讀者最後的要求:讓我記住這個故事吧!

前後呼應型 :間接進行的,通過使用一些非事實性證據——象徵、情感回應、觀察後的評論甚至還有詩歌的片段。

展望未來型 :大多數故事結尾,這樣的方式最自然。故事主體中沒有太大用處的推測和展望,往往能夠成為結尾處發人深思的好材料。

展開拓展型 :把突出報道重點的原則拋開,通過介紹給讀者一些值得深思的新東西,讓他們的視野在瞬間擴大。這會擴大故事的影響力,讓整個故事更值得記憶和回味。

什麼時候該出現?如何利用自己形象給讀者施加多大影響?

概括者/ 總結者

記者得出的結論在強度和戲劇性程度上一定不要超過支持該結論的材料。

聰明的記者會放棄清楚地結論,小心翼翼把自己的意見穿插在整個故事或某個具體段落之中。

裁判

首先,記者把雙方的批評和職責匯聚到一起。然後去掉大部分無理中傷的話(只留下一、兩句來展示沖突雙方的感情深度),同時把不能證實的話都去掉。剩下的,就是爭論的核心內容。

雙方輪流發言,不能在一個問題上來回反復。

觀察者

在處理故事的中心章節時,記者要像一位向導一樣,引導讀者得出故事結論。

他可以對於一些不太重要的內容進行簡單評論,讓讀者對故事的某些方面有更形象的理解。

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觀點要來自人物的真實感受和體驗、公平、足夠的證據。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數據來講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故事只講事實的小部分 瀏覽:735
出軌後認識到錯誤了如何挽回婚姻 瀏覽:816
什麼是健康保健師 瀏覽:928
想寫一個故事怎麼寫 瀏覽:373
國學健康館是什麼意思 瀏覽:385
女性事業單位考哪個崗位好 瀏覽:945
長春市蓮花山幸福村屬於哪個區 瀏覽:89
事業單位年底分紅大概多少 瀏覽:452
老公事業不順我焦慮怎麼辦 瀏覽:959
心理健康維度純白怎麼理解 瀏覽:451
抖音怎麼開通講故事直播 瀏覽:538
有多少錢享多少福才是幸福 瀏覽:567
幸福花田小學怎麼樣 瀏覽:547
寧遠美女都去哪裡了 瀏覽:713
看美女跳舞有什麼影響 瀏覽:317
別人說幸福呀我怎麼回 瀏覽:337
醫生適合轉去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151
怎麼知道一個事業單位的編制情況 瀏覽:744
為什麼一些人的愛情很難 瀏覽:8
安溪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