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人的故事
我第一次見到它,是在風雪的夜裡。我不會抱怨這種天氣,因為我是個優秀的登山探險者,我必須在這種天氣下工作。我的帳篷扎在海拔三千多米處雪峰的腰上,冷極了。它從帳篷外面進來,一對冷傲的眼睛藐視著我。我驚呆了:它是一隻多麼優秀的獵豹!稜角分明的頭顱、光潔柔軟的皮毛、強壯發達的肌肉、稍稍捲曲的鞭尾,這些使它渾身上下透出一股逼人的精力和孤獨。天啊,在它身上也許集中了獵豹家族所有的優點!可,它是怎麼到這兒來的?又是什麼原因使它到這兒來的呢?這個原因竟能使它暫時拋開對異類的藐視而同我呆在一個帳篷里!我由衷地對它產生了敬畏,也很想知道關於它的一切。我撥了撥火盆,炭火很旺地燃燒著。我想它不會傷害我,因為它不屑;更使我驚異的是,這只獵豹連怕火這種動物的本能都拋棄了。它一眼也不看我,卧下來凝視著火盆,一動不動,像一尊冰塑。但,這是一隻獵豹!我偷偷打量它,它的眼裡忽然有了些暖意,好像在笑,不知道它在想什麼。我知道我是無法理解它的,也許連它的同類也無法理解它。何況,想在這個地方生存下去是不可能的,可憐的獵豹,它到底要干什麼?次日醒來,發現獵豹正用冷森的眼光看著我。見我醒了,它一轉身出了帳篷。我追到帳篷口,掀起了帳簾。雪地里,它以獵豹家族最優美的姿勢向上跳躍攀爬。通常,獵豹是以這種姿勢捕獵的。我見過那情景:幾十隻獵物飛逃而去,捲起滾滾塵煙。獵豹弓起腰,撐開四腿,閃電般刺入塵煙中,從獵物群中從容選定它勝利的祭品......它從不打伏擊:不,它不會干那種卑劣的事。現在 ,那隻獵豹就是以這種捕獵的姿勢向上奔著。我回身時,發現火盆上放著一隻烤熟了的山雞。一定是它弄的。為這只山雞,它一定很早就出去,跑了很遠的路,而且打到後撕掉獵物的毛,剖開它的腹,為我准備了早點。我不敢想像它是怎麼不停地在火盆上翻轉山雞的,作為一隻動物,它竟不肯欠人的一絲恩惠,而且居然有這樣的膽量和靈性!
我收拾起了行囊,也開始向上爬。我拋開了原先設想的登山路線。我不必擔心前方會有什麼不測,因為只要順著獵豹的足跡走就不會有危險。——不知為什麼我會這么信賴一隻次於人的動物,但我是這樣的堅決!我一定要在天黑之前登上山頂,否則我會被凍死。因為向上的坡度越來越大,我根本無法把帳篷背上去,上面也不會有讓我扎帳篷的地方,更要命的是,山頂的夜風有足夠的力量把我在十幾秒內凍僵,登山服根本擋不住那寒氣。我一邊爬著一邊還得檢查我的登山服的紐扣、帶子、拉鏈。到了中午,峭壁已經陡得使我看不見山頂了。這時候,我第二次看到了那隻獵豹。
它劇烈地喘息著,緊張地盯著我,足有十秒種,然後掉頭上了另一條路。我不知道上面發生了什麼事讓它折回來看我,但我知道必須跟著它,因為它長久地在自然中搏殺,感覺比人要靈敏得多。它一定察覺了什麼危險而來阻止我—— 一定的!我必須快些,不然風越來越大,時間久了,雪會掩住獵豹的足跡,這會使我迷路,而且探險計劃會擱淺。
我大概上了山的另一邊。這個鬼地方,正在風口上,雪幾乎糊住了我的登山帽,我需要不斷地清理它才行。風雪不斷抽打在我身上,冰冷和孤獨幾乎窒息了我,但我無暇去想了,我必須快!我看著它的背影,目送它再次遠去。因為陡的緣故,它已經不能跳躍奔跑,它把爪甲深深地摳進雪中或是岩縫里,身子緊緊貼著峭壁,向上滑進,像一隻爬牆的壁虎那樣靈捷和謹慎。我渾身忽然異樣地充滿了一股激情,這激情使我在一瞬間忘記了一切,我知道這是被獵豹所吸引著的!
不久,我突然感到峭壁猛地震動了一下。憑經驗,我知道另一邊發生了雪崩!一般說,這里常年的厚雪早被風凝住了,又沒有意外沖擊,根本不可能雪崩的。上帝,要不是那隻獵豹,我一定死了,伴著永遠的雪峰,而且真與天地同在了,直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
接近黃昏的時候,我終於到達了山頂。我第三次看到了獵豹。它迎著轟響如雷的厲風,蹲在這山頂亘古不化的積雪中。它身上均勻地撒著金色的陽光,像一尊金塑的雕像。這情景是那樣凝重,那樣庄嚴,連上帝也會被感動。它就這么一動不動地看著遠方。天地都在沉默,惟有風在鳴。
這就是我們腳下的一切:雲霞含著千峰萬嶺,吞吐著萬相氣息,在斜陽余輝映照之下,它們變幻著橙紅色的光華,從遠天一直流到我們的頭上;流雲在疾風驟行中如千軍萬馬,轟鳴駛過我們的頭頂。五色的霞光泄出如遙遠天邊的玫瑰,點染得群山俱羞,喚來薄薄的霧遮住曾經偉岸的身軀。夕陽盡情揮灑天地間的風雲,叱吒著萬種豪邁與溫柔;繽紛絢麗的光環交織著光與火的詩篇,燃燒天宇之外的恢弘;纖柔如指的光線彈奏著血色的交響,詠頌蒼穹無限的壯美。一曲未畢,天邊的霞光已如點點的漣漪,散如落花,垂至心頭,積成彎彎的彩虹,久久也不褪散......
我忘記了人與動物之間的界限,和獵豹一起溶進這部不朽的天作之中。我忘情地把手搭在它的頭上。它用盡全身力氣,向太陽長嘯一聲,長嘯中迸發出沖天的激情,一直奔射到夕陽之外,擁抱天宇中的一切!我們都被凝固了,很久很久......不是風雪,是此時此地。天快黑了,我們必須下山了,我推了推獵豹,它不動,再推,還不動。這時我才發覺它已經被凍得僵硬了。可憐的獵豹,它不惜以生命為代價,竟是為了看一次這樣的美景!我回想著昨晚的情景,終於明白它為什麼會鑽到我的帳篷里:未達心志,它不願死,它必須取暖籍以生命的延續!現在它真的如願了,並報以生命中最後一聲長嘯。在它不瞑的笑目中,是否留下了永久的心境?它與天地同在了,而且永遠,直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它的心境永遠比我的要壯美,因為它付出了它的生命。我應該記錄下這一孤獨偉大的精靈。我終於想起我的照相機,並為它拍了張遺照。我知道我沒權利再佔有獵豹的一切,我下了山。
我把這個故事說給別人聽,但沒人相信。沒人會相信獵豹會出現在那種地方,更沒人相信獵豹會欣賞夕陽。我辭去了登山的差使,因為想起那隻獵豹,我便自慚形穢,加上這次登山沒能完成我的主顧給我的任務。但,我一生中這最後一次登山已經嵌入了我的生命。我唯一遺憾的是關於那張照片。照片洗不出來了,那地方太冷,即使防凍相機的快門也凍住了膠片根本沒曝光。這故事,只有永遠說給我一個人聽了。
2. 真槍實彈的射擊場會發生槍殺事件嗎
真槍實彈的射擊場會發生槍殺事件嗎?
這是我身經歷的件事,1979年11月我連隊組織在靶場打夜間練習,半自動步槍和沖鋒槍2OO米半身靶,分班輪批進行,人工報靶,組織十分嚴密,第一批打完後統一驗槍,第二批再裝彈射擊,直到最後一輪驗完槍後將槍統一平放在槍依託上,前方正在報靶,此時連部衛生員爬在地上拉動槍栓描准前方燈光靶,扣動板機,槍響靶落,前方報靶的士兵中彈倒地,子彈從右肩直穿臀部,連部立即將傷者送往旅醫院,經搶救無生命危險,事後分析:該槍已有一發子彈上膛在驗槍時因卡殼未退出而導致槍傷事件,事後連領導和衛生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此事發生後旅部鐵令,不分是白天還是晚上組織射擊時在驗槍過程中由指揮員每一支槍全部二次校驗!
看到這個就想起了去年去北方射擊場去參觀的事情了。其實,現在很多射擊場,這方面安防防備措施很到位的,想要在射擊場搞動作,基本上妄想!
國內與國際方面,實彈射擊場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為何很多人都出國去進行實彈射擊,因為國內管控嚴格啊!
比如,有很多實彈射擊場,每個靶位都有工作安防人員在位,基本上你的槍口都沒機會亂瞄。另外,還有的射擊場,槍都鐵鏈拴住,你都沒機會的!
這也是為何現在很多想實彈射擊場都沒有批文,而目前經營的射擊場,也有很多管控措施的理由!
一般是不會的,真槍實彈射擊時,不是信得過的人,不可能把實彈槍遞給他。部隊和正規的靶場,有專人執班,射擊後要驗槍退彈。如果在野地實彈射擊的話,兩端會派人守著;要信得過的人,才能讓他參與。現在槍枝管理較嚴格了,規定,空槍也不許對著人。
我打過好幾次實彈。
第一次是讀高一時,在部隊靶場打的,那是我們執勤排(七四年)軍訓。在那兒練了好幾天空彈擊發。當時佛圖關的電視塔剛修好,頂上紅五角星陽光下很耀眼,我們瞄會胸環靶又抬高槍口上瞄。那次打靶,打五發步槍彈,我中了四發三十二環(一發脫靶)。
第二次工作後,同一位公安朋友打的,在他老婆單位的後院里。五四式手槍,一人打一彈匣子彈,靶子是四分之一報紙,他中了五發有發剛擦報紙邊。我只中了三發,都在報紙邊上,當然服氣,人家軍人轉業。後來在媳婦兒小鎮也同公安朋友玩槍的,最好成績,還是同鎮里武裝部的民兵實彈射擊。
那是小鎮邊水庫打的。水庫很長,有一兩公里長,寬的地方有三四百米。靶場在水庫中部,這邊到對岸有百餘米,那天我剛好在水庫堤壩上錨魚。聽到乒乒乓乓的槍聲,就提桿看熱鬧,武裝部長正在訓一個民兵說。打五發子彈,脫靶三發,眼睛長到哪去了!見我走攏,遞他煙,部長笑著說,讓他來打都比你打得准點!那民兵不相信悄悄的咕嚨。
不信,壓五發子彈讓他打,小殘行不行喲?可以噻我笑,卧姿射擊我不會脫三回靶哈!部長給五三式壓上五發子彈遞給我,我趴著槍托輕抵右肩,三點一線瞄準對岸的胸環靶。想起那年教官說,胸環靶要瞄下面白邊,瞄準後調整呼吸再擊發:啪,啪啪,啪啪。我五發子彈全上靶,共四十二環,成績只能一般。沒有我後來玩電游射擊好耍:我出槍快,打得准,飛行著的野鴨飛碟也可槍槍命中。
殘陽余暉3
1987年到1988年,我在部隊上學,我們部隊有射擊隊,天天訓練,就是天天打靶,手槍,半自動,沖鋒槍,機槍,每天隨便打,打不完都不行,我們在教室打算盤,他們男兵女兵天天打個不停,他們打的煩,手指頭都摟疼了,我們天天打算盤手指頭疼,好羨慕他們,他們羨慕我們天天坐在屋裡學習!
天天打槍就開始大意了,有一個男兵到女兵宿捨去,男兵宿舍和女兵宿舍是一棟房,一個叫QWY的女兵在擦槍,她家是沈陽的,那時候漂亮女兵我們男兵都知道叫什麼,她拿槍對准男兵比劃,乓的一聲,槍響了,男兵倒下了!她在射擊場射擊後沒有驗槍,釀成了這個事故!男兵送到部隊醫院,萬幸搶救了過來!
後來,我畢業後離開了學校回部隊去了,聽後來去學習的戰友說,又發生了一起類似的事故!
真的是沒話說了!
92年高一新生軍訓,八里塘民兵訓練基地學生實彈射擊,每個人五發子彈。我打三發中7/7/6環。邊上一個女生第一發就哭了,後坐力把她嚇壞了。然後教官安慰她堅持。她又扣動扳機打了,然後說打完了。遠處報靶員從藏身處出來了,一個個數靶。突然,這女生無意扣了扳機,她竟然緊張只打四發出去,她以為打完了,結果槍里還有一發。
槍聲一響,就看到報靶員應聲倒地,所有人都嚇慘了,這么准!
一幫人慌了,兩秒之後,看到報靶員突然起身,連滾帶爬的跑到邊上土坡後面不敢露頭。這邊教官慌忙命令學生起來,一個個檢查槍里有沒有子彈。
虛驚一場,但後面打靶沒有人敢大意了。
當時我練習打靶的時候想拿傢伙幹掉班長 轉念一想 還是算了吧 畢竟班長一梭子子彈 我才5發 回頭一看 這傢伙正在我身後 他娘的 一身冷汗
一般不會,但是我也想過把班長幹掉。
實彈射擊俗稱打靶,是部隊軍人每年的必修課。
所謂射擊場會不會發生槍殺事件的問題的提出,一看就是外行人的問題。
射擊場如果出現意外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也不叫槍殺事件。部隊有自己的規定,叫槍械意外事故。
我在部隊服役十幾年,參加打靶幾十次,再加上許許多多的各個部隊的戰友在一起聊天,很少聽說過射擊場上實彈射擊發生過由於槍械原因造成傷亡事故,更沒有出現過「槍殺事件」。
這是由於部隊實彈射擊有一套非常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管理制度。部隊永遠按照這樣的制度去管理和要求,一般情況下,想出現事故都難。
進一個我們連隊打靶的故事吧!
我們通信兵不像步兵,每年只打一次靶,也就是說,每年僅組織一次實彈射擊。
實彈射擊前,先要安排一下星期的瞄準射擊訓練,無子彈,放空槍,主要是熟悉射擊要領。然後才進入靶場實彈射擊。
我們通信站的射擊場不是一個正規平面射擊場,當年沒有那麼好的條件。因為一個標準的平面射擊場至少得150米長,50米寬。我們部隊的射擊場是一個山窩窩射擊場。
在一個比較荒無人煙的兩山之間,距離大概100多米,一邊山坡是射擊位,另一邊山坡是靶位。
射擊位相對比較平,有一個十幾米的地方,用土堆幾個射擊卧姿依託墩,大家就可以趴著射擊了。
靶位後的山坡要高大,防止射擊產生的跳彈越過山坡,靶位前挖一個一米左右深的壕溝,便於報靶員躲避子彈。
射擊開始前,一般都是由幾個新兵到靶位報靶數。我剛剛入伍幾年,經常被安排去報靶。
我們幾個在射擊前來到靶位,先豎起靶標,然後聽到射擊位急促的哨音後,就急忙躲進大半人深的壕溝內,蜷縮著身子面對著靶標。
然後只聽100米開外五六式沖鋒槍響起,隨著槍聲一發發子彈嗖嗖的從我們頭頂上一公尺的地方飛過,噼里啪啦的打在靶標上。
此時,我們聚精會神地觀察著離我們一米開外的壕溝沿上的靶標,只見一顆顆子彈穿靶而過,打在山坡上,激起一簇簇煙塵。
射擊位上四五把槍一起打,乒乒乓乓,很是熱鬧。一會兒,槍聲停了,在聽到射擊位長哨聲響起時,我們幾個報靶員接二連三爬出壕溝,各自到自己的報靶處觀察後向對面報靶,然後用漿糊和廢靶紙把剛剛打穿的靶標貼好,再進入下一輪射擊。
真槍實彈的射擊場會發生槍殺事件嗎?
提問者是不是個整天沉迷於手游槍戰、漫無邊際、胡思亂想的孩子?
我也是個軍事發燒友,以前也曾去過一個射擊俱樂部打靶,那裡的管理非常嚴格,不僅要出示登記個人身份信息,而且身邊始終有寸步不離的」教練盯著」,槍支也都是用鏈子拴著,眾目睽睽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容你有任何殺人的機會,所以這么多年來我還從沒聽說過有哪個射擊場或真人CS射擊俱樂部發生槍殺的事情,況且要想殺人也許一塊板磚就可以做到,何必非要去射擊場殺人……?
不過我當兵打靶時倒是發生了一件挺蹊蹺的事。我們部隊經常進行射擊訓練和實彈射擊,靶場四周用堅實的鐵絲網圍著,靶擋是個約三層樓高的小山坡,而且還覆蓋著厚厚的一層夯實的黃土。一次我們正在實彈射擊,突然有人跑來說「靶場1公里外一個騎車的農民被跳彈打折了大腿」,最後查明,原來是一顆彈頭擊中了一塊淺土層里的石頭,然後彈飛的彈頭恰巧射中了他,為此我們部隊賠了傷者不少錢…
射擊場射擊分卧姿,跪姿、與立姿三種射擊動態。真槍實彈的射擊,它主要是表現和檢驗我國軍隊士兵,武裝警察和公安系統的一種考核形式,以便在對敵人斗爭和打擊罪犯時有效精準的射殺對方,提高戰鬥力。而我國軍隊和武警,公安系統等,這些肩負著祖國的責任,人民的擔當和保一方平安的使命,他(她)們大多數都是受過部隊培養和教育的,忠誠事業,忠誠於黨是他們堅定的理想與信念!所以,我本人認為這種事件發生的概率不大。
3. 王義夫為了獲得金牌背後感人的成長故事
共鑄輝煌,奧運冠軍金牌背後的親情故事
燃情八月的雅典已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為奧運痴迷的國人心中卻還涌動著光榮與豪邁。中國隊以32金17銀14銅的驕人戰績不但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使我們看到了一種崇高的精神。讓我們看看在那一塊塊金牌背後隱藏著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吧。
杜麗:回眸一笑,金牌背後親情無價
射擊小將杜麗的最後神勇一槍,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枚金牌。大家忘不了,奪冠後杜麗的回眸一笑是多麼動人,鳳凰衛視的名嘴竇文濤更是用「傾國傾城」來形容這位美麗的姑娘。可有誰知道,這動人的微笑背後有著多少汗水與淚水。
1994年冬,才12歲的杜麗剛去沂源縣歷山中學讀初一不久,就被周士兵老師慧眼識珠,將她選拔到縣業余體校射擊隊當上了一名射擊運動員。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這是父親杜兆祥經常和杜麗說的一句話。這位軍人出身的老公安,當女兒面時說話不多,但他的公安作風、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杜麗。剛起步練習舉槍時,體校里槍少人多,往往大半天摸不到槍。為此,杜麗就常在家裡舉磚頭練臂力,動作單調又乏味。每每看到女兒那疲憊的眼神,杜兆祥心軟了,可口氣不軟,因為他深知每一點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浸泡。這一練,使杜麗在1996年進入淄博市競技體校。市體校射擊隊的訓練條件不是很好,酷暑天沒有空調,又不能開風扇。隊員們穿著厚厚的服裝,每次訓練完,背上起滿了痱子,花露水一用就是大半瓶,但教練和隊友從沒聽杜麗叫過苦。
進入體校時杜麗須交近7000元的學費,而她每月的生活費又要300多元,外出觀摩比賽還要自己掏錢。這對母親下崗,父親每月600多元工資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可為了女兒的前途,杜兆祥夫妻倆不惜東湊西借,省吃儉用從嘴裡攢,就這樣那年家裡仍欠債6000多元。由於生活拮據,杜麗的媽媽打過草繩、賣過煎餅,好幾年夫妻倆沒買過新衣服。在市競技體校訓練時,杜兆祥每隔半個月就來看她一次,為省幾個車錢,他都是從汽車站步行到學校。杜麗進了省隊後,老杜去看女兒仍是從長途汽車站步行5里多地去看她。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的境遇和親人的關懷讓杜麗早早地成熟了。
1999年,杜麗走進省射擊隊,2002年2月又跨入國家隊門檻,而且成績直線上升。她曾獲得世界盃上海站10米氣步槍銅牌和美國站3×20米運動步槍銅牌、釜山亞運會3枚金牌,直至榮獲雅典奧運會首枚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
王義夫:「六朝槍王」,打造射場不老傳奇
舉槍、瞄準、射擊,然後再舉槍,當你將這些乏味的動作連續做上20年,不論你能否站上領獎台,你都已經成為一個無愧的王者。
44歲的王義夫在職業生涯中經歷了太多磨難,疾病更是在1992年之後折磨他長達12年。面對疾病的糾纏,他回報的卻是一枚枚沉甸甸的獎牌。6次出擊奧運,拿到5枚獎牌,這在世界奧運史上都是個奇跡。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奪冠後,王義夫的靜脈血管萎縮使得他大腦供血的血管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粗。腦部供血嚴重不足的他經常出現頭暈、迷糊的症狀,而且一旦換環境休息不好的話,就會發燒、臉腫。8年前坐著輪椅前往亞特蘭大、昏倒在賽場的那一幕,只是王義夫12年來一直與病痛做斗爭的一個片段。在4000多個日日夜夜裡,這位六朝「老槍」無時無刻不經受著頭暈、肩痛、腰痛的折磨,視力從0.3一直下降到現在的不足0.1!可他還笑言:「我可能都夠殘奧會的標准了。」在雅典,命運女神終於將最寶貴的禮物送給了他,王義夫的堅持得到了回報。
王義夫、張秋萍夫婦無疑是運動場上顯眼的一對。作為國家射擊隊的隊友,1986年他倆組成了家庭,但他們仍然住在宿舍里,吃運動灶,只有周末的時候才能團聚。雖然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王義夫還是不改一口地道的東北方言和豪爽的性情。妻子張秋萍則是典型的湘妹子,沉靜而又溫婉。他們的結合形成了一種互補。王義夫脾氣急,張秋萍就溫言細語地勸慰他,時間一長,王義夫也一改大大咧咧的急性子,學著做起了細心的好丈夫。賽後王義夫動情地說:「她不僅是我的妻子,還是我的教練。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妻子管著我——生活上有她照顧,技術上有她指點,因此這塊金牌不是一人一半,而應該全部獻給她。」
重病纏身的王義夫也許早就老了,可是當無數期待的目光投向他時,王義夫又扛起了這份厚重的希望。奪冠後,王義夫更是面帶微笑地告訴記者:「如果需要,我會繼續打下去。」射擊場上永遠的王者,王義夫當之無愧!
張國政:愛情宣言,老婆是最不容易的
舉重對於張國政來說是獲得快樂的源泉,正是這種快樂,使得賽場上的張國政排除所有顧慮和壓力,為幾天來優勢項目紛紛落馬的中國軍團拿到了這枚意義非凡的金牌。大家忘不了,在第3次試舉時,由於腰傷而痛苦倒地的他是在兩名工作人員的攙扶下才走下台的。這枚金牌,著實得來不易啊。
對於舉重運動員來說,賽前最痛苦的莫過於減體重了。而這次在雅典,張國政恰恰是所有運動員里減得最多的。說起那段日子,張國政感覺真是不堪回首:「可別提那段日子了,太痛苦了!一周的時間里減掉了7.2公斤,最後4天根本什麼都沒吃。比賽完,我覺得我的胃都要穿孔了!」
賽場外的張國政其實是個單純率真的人,好比他在賽後當著所有人叫電話那頭的妻子「寶寶」,並毫不羞澀地說「老婆,我愛你」,似乎完全不像內斂的東方人。但在聽過太多感謝領導、感謝教練之類的賽後感言時,張國政的表白顯得天真卻令人感動。
張國政與妻子高文娟可謂是一見鍾情。1999年,張國政去看望北京體育大學的同鄉,無意中見到了當時還是北體大某班班長的高文娟。「她像一道陽光,照亮了我的生活」,張國政笑言:「我見到她,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一見鍾情。」就這樣,張國政展開了他的愛情攻勢。備戰八運會時,遠在雲南的他每天都和心愛的人交換一次書信,從未中斷。細心的關懷,加上浪漫的「鬼主意」,張國政慢慢地贏得了高文娟的心。
從相知相戀到結婚一路走來,高文娟見證了張國政事業的起色與輝煌。雖然不常見面,張國政卻格外疼愛妻子:「說真的,我老婆才是最不容易的!她比我棒多了,沒有她,我不可能有今天的!」「那個時候她的條件比我強多了,和我在一起後,我們真的是一窮二白,完全是從頭開始。可她一句怨言都沒有,默默地支持了我這么長時間!」看到張國政賽後接受采訪時哭著說:「老婆,你辛苦了」,高文娟的眼睛濕潤了。
不管對於舉重還是對於愛情,張國政都採取了最為直接的愛的方式:我愛舉重,我就好好練,即使不一定拿金牌;我愛妻子,我就告訴她,哪怕全世界都聽到!〓
羅雪娟:泳池「猛獸」,對手越強她越興奮
2年前的全運會賽場上,17歲的西子姑娘羅雪娟向泳池興奮劑黑幕公開宣戰。2年後的奧運賽場上,羅雪娟以咄咄逼人的氣勢席捲了雅典的泳池,為中國奪取了8年來的第一塊奧運游泳金牌。不僅用刻苦和實力證明了自己,也贏得了中國游泳在國際上的聲譽。
泳池中的「猛獸」是羅雪娟的自喻,但這個「猛獸」卻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猛獸」。生活中的羅雪娟是個「腿快手快不如嘴快」的率直女孩。奪冠後一句「感謝所有關心我、喜歡我和憎恨我的人」一如她那爭強好勝、我行我素的性格。「對手越強,我越興奮」,是她出征前對擔憂她的人說的。「我與西方選手最大的不同就是,總是在最後關鍵的時刻爆發,因為中國人本來就是很含蓄的。」這是她奪冠後對半決賽成績落後的釋疑。
羅雪娟的孝順是出了名的。在她還很小的時候,爸爸羅國安就因肝病而病退,一個月只有300多元工資;媽媽則是百貨公司一個普通的營業員。一家人全部的收入還不到800元,而羅爸爸的病情又一度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羅雪娟陪伴著父母一同走過了那段最艱苦的日子。在父母眼裡,羅雪娟是個聽話的乖孩子。為了給家裡省錢,她穿得比別人樸素,也不像其他女孩那樣愛吃零食。現在一有機會,羅雪娟就會陪父母逛街。外出比賽時,她也總不忘給父母帶些禮物。羅雪娟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盡自己的能力讓父母過上安心舒適的生活。
對於自己的感情生活,這位泳壇美女公開了自己的擇偶標准:「因為我在游泳隊待久了,見到好身材的帥哥多了,至少我以後的男友在這方面不要差吧。不過,話說回來,這些也不是很重要,關鍵是他要有能力,在自己的領域不說是世界級,至少也要出類拔萃。」
羅雪娟的可愛,不僅因為她驕人的成績,還因為她的直率和風趣、有才識的語言。
劉翔:追風少年,締造中國田徑神話
12秒91,這是無數中國人不能忘卻的數字,黃皮膚的中國人劉翔,令中國人自豪,讓亞洲人驕傲,全世界都為之驚嘆!當這位「風之子」披著國旗躍上百米跨欄冠軍獎台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魅力四射、健康陽光的大男孩;當他面對鏡頭,向世人宣告「中國有我,亞洲有我」時,我們感受到的,是這個天之驕子的自信與霸氣!就是這個賽場上咄咄逼人的追風少年,生活中,卻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普通鄰家男孩。
劉翔的父親劉學根是「老三屆」下鄉知青,返城後在上海市自來水公司當司機,母親吉粉花是一家食品企業的職員。
劉翔從小就非常懂事,也特別體貼父母和孝順長輩。自從劉翔有了自己的收入後,幾乎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收到過他的禮物,就連鄰居也不例外。爺爺腕上戴的手錶就是劉翔到日本比賽時買的。但令劉翔永遠無法釋懷的是,他再也沒有機會報答疼他、寵他、親手把他帶大的奶奶。
奶奶病重時正是2001年九運會前夕,白天已經到醫院看過奶奶的劉翔第二天就要離開上海。那天晚上劉翔收拾著行禮,心裡卻始終放不下住院的奶奶。晚上十一點半了,劉翔讓爸爸陪他再去一次醫院。
臨別前,泣不成聲的劉翔懇求爸爸答應他,一定要把奶奶治好。
11月23日,老人與世長辭,而此時的劉翔正在千里之外參加著比賽。家人直到他當天晚上比賽結束才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第二天一早,劉翔匆忙趕到了家中,他來到奶奶遺體前,俯下身,靜靜地,久久不動。
在劉翔事後補記的訓練日記中,只有這樣一段內容:「早上6點30分,奶奶與世長辭,享年78歲。下午四乘一百米。」
現在,21歲的劉翔還是就讀於華東師范大學政法系2001級的大學生。平時,劉翔每天訓練2小時,其餘時間就像其他學生一樣,看書、上網、唱歌。
在世界田徑短跨的舞台上,我們欣喜地看到,劉翔正開始書寫著屬於他的時代!
冼東妹:青島媳婦,11年修煉終成「正果」
從1993年進入國家隊,到這次拿到雅典奧運會冠軍,冼東妹可謂「十年磨一劍」。但回顧她的運動經歷,這次奪冠其實早有「伏筆」。
冼東妹還是小隊員時就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和老隊員摔老是輸,輸了就哭。但是哭完了,就再上去和人家摔,直到摔贏對手為止。正因為有這股子拼勁,冼東妹在國內的比賽中戰績極為輝煌,而卻總是無緣世界大賽的冠軍。這次首征奧運,就一舉奪魁,難怪冼東妹的教練劉永福百感交集地說:「柔道不練上個10年,不要想拿冠軍!」用她丈夫劉波的話說:「比賽只有1分07秒,但東妹卻為之奮鬥了十幾年。」
冼東妹是名副其實的「青島媳婦」,老公劉波恰好也是練柔道出身的運動員,性格豪爽、對人體貼。早在去雅典之前,冼東妹就說如果奪冠,真的要歇歇了。因為在東妹心中有樁遺憾,就是領了結婚證後還沒有度過蜜月。
已年近30的冼東妹是在2002年亞運會之前領的結婚證,當時上午登記,下午就到了國家隊報到。因為沒有時間,當時在廣州沒有舉行結婚典禮,只在冼東妹的老家請親戚一塊兒喝了場喜酒。屈指算來,兩人認識了10年,可在一起的時間總共也只有1年多一點。冼東妹到雅典後,劉波每天都要和她通電話,不斷地鼓勵她:「我始終相信你是最棒的!」話雖這樣說,但在東妹奪冠後,這個堂堂七尺的漢子卻再也無法忍住激動的淚水。
領獎台上,冼東妹眼中的淚水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但是在眾人之前流淚並不是這位倔強的廣東妹子的個性。幾次傷病、幾次退出然後再幾度出山,只有這位29歲的老將自己才知道這枚奧運獎牌的分量。最後一次大賽機會,冼東妹沒有錯過,一枚沉甸甸的奧運金牌,是冼東妹給自己十幾年柔道生涯的最好總結。
4. 許海峰中國奧運會零的突破的故事
1984年7月29日,當男子手槍60發慢射的最後一槍打完時,報靶員報出了許海峰569環的成績。這個成績應該可以獲得冠軍,但是許海峰並沒有露出笑容,因為他知道最終的成績確認還需要一些程序。
直到裁判長示意成績有效時,許海峰的臉上才浮現出了遲到的笑容。奧運會舉辦了將近90年之後,中國終於有了第一枚屬於自己的金牌!
許海峰1994年退役,1995年開始擔任國家射擊隊女子手槍主教練,後任國家射擊隊副總教練。
他帶領的隊員曾多次在世界盃、世界錦標賽等大賽中獲得冠軍,其中李對紅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女子運動手槍金牌,陶璐娜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獲女子氣手槍金牌,女子運動手槍銀牌。
(4)射擊場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許海峰是一個心很細的人,他對隊里每一位運動員的個人情況、技術特點和思維方式了如指掌。他的眼睛很「毒」,運動員在賽場上打幾槍,他就能知道運動員在沒在狀態,問題出在哪兒。
在每一次大賽前,他都要認真、反復考慮將會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從不打無准備仗。在釜山亞運會之前,許海峰對可能影響比賽的場地、氣候、風向、設備等因素都進行了考慮,還包括一些不為人注意的細節上.
比如說子彈,在亞運會上,韓國隊就出現了「臭子」現象,而中國隊在出征前對子彈進行了認真檢查,沒有出現此問題。
多年的射擊生涯,許海峰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無論是參加比賽,還是訓練,他都要隨身帶一個筆記本。翻開筆記本,裡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數據,這都是隊里參加每一次比賽和每一位運動員的射擊成績。
他說:「這些數據可是寶貝啊,自己統計雖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能對全隊的比賽情況心知肚明,對訓練、比賽很有針對性。」
5. 王義夫曾經在奧運會中獲得男子氣手槍射擊冠軍,你知道有關王義夫的故事嗎
王義夫從小就愛玩槍,從紙槍、木槍,直到父親給他買了一支民用氣步槍。一有機會,他就背著氣槍到野外的林子里去打鳥,歸來時經常提著成串的麻雀,儼然是頗有經驗的「老獵手」。
到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時,王義夫的名氣已很大了。然而,越是名氣大、成績好的選手,在射擊比賽中的心理壓力就越大,比賽也越難打。果然,男子氣手槍比賽第一組10發子彈打完,王義夫只打了95環,出師不利。10發決賽,扣人心弦。王義夫和羅馬尼亞射擊名將巴比你追我趕,爭奪異常激烈。到了最後一發時,王義夫與巴比只有0.1環之差了。巴比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垮了,只打了8.9環。王義夫則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穩穩地舉起槍,打了9.7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