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大班閱讀區觀察記錄自主性游戲中進行有效觀察
:正一、觀察角度情感偏離二、背景社會的快速發展令許多父母無暇顧及自己孩子的心理,個別家庭的封閉化教養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而幼兒期是調整幼兒性格和培養幼兒良好品格的關鍵期,其中,游戲是幼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案例旨在通過對一個典型情感偏離幼兒的分析,探究自主性游戲對該幼兒的影響,形成一些行之有效
❷ 如何提高教師在游戲中觀察與分析幼兒行為的
作為管理者,我常常走進教學現場進行觀摩,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教師產生的這些困惑主要基於這樣幾個原因:第一,與集體教學活動不同的是,自主游戲中有太多不確定因素,使得教師難以應對,缺乏現場觀察、指導的經驗;第二,教師能捕捉到自主游戲中的一些現象,但不知從哪些方面去分析,缺乏解讀、分析幼兒行為的方法與思路;第三,教師比較關注幼兒在游戲中自主性、創造性的表現,但僅僅知道等待與觀察,不知道如何與幼兒進行現場互動,缺乏有效互動的方法與策略。因此,我認為要解決教師的困惑就要從這些原因入手,讓教師在觀察與分析幼兒的游戲行為時能做到有思路、有方法、有策略。
一、共體驗——走近教師,建立「指標」
對於如何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現有的一些文本材料給教師提供了參考,如《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就具體提出了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要點及其發展提示。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教師即便手中拿著這些文本材料,卻依然不知道在游戲中該看些什麼。因此,管理者首先要對已有的文本材料進行分析,然後走近教師,體驗他們的困惑,再來分解目標、細化指標,幫助教師找到具體、可操作的觀察點。
案例1:「指標」的產生
游戲活動時間,我進入了游戲現場,發現有的青年教師一直在來回走動,似乎在仔細地觀察孩子,但卻看不到關鍵點;也有的青年教師運用「角色介入法」參與孩子的游戲,仔細傾聽教師與孩子的對話,發現只是留於形式與表面的對話。教師還是不知道游戲中該看些什麼,觀察哪些要點。於是,我開始著手重新制訂「指標」。
在制訂「指標」時,我們重點將觀察要點轉化為教師能夠操作、可執行的顯性內容(見下表),幫助教師找到觀察的方向,同時為每位教師提供「觀察本」,將「指標」貼在上面,起到導向和指引的作用。
當然,「指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對其加以完善與充實,在運用「指標」的過程中不斷用案例積極地去詮釋內容,真正發揮「指標」的效用。
二、共分享——走近現場,尋找方法
游戲中的講評是提升幼兒經驗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組織游戲時的一個難點,為了提升教師的講評能力,積累有效的師幼互動經驗,我們特意請來了游戲專家徐則民老師,開展「對話式」講評,即經過現場觀察後,先請青年教師講評,然後再來傾聽徐老師的講評,並通過「對話」了解講評中的思路與用意。
案例2:「對話式」講評
一次大班自主游戲中,孩子開展了「超市打折促銷」活動,教師抓住孩子在游戲中產生的這一全新內容進行提問:「你們為什麼要採用打折促銷的方法?」從孩子的各種回答中,教師梳理總結了孩子的游戲經驗:當生意不好時,可以採用打折促銷這種好方法。徐老師在講評時則首先問道:「什麼叫打對折?打對折是讓東西更便宜還是更貴了?」
徐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基於對孩子行為的深入分析,孩子們在生活中雖然常常見到「打折促銷」,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理解什麼是「打折」,徐老師的講評讓孩子們在獲得游戲經驗的同時豐富了知識經驗,也拓展了青年教師的思路。
這種基於現場的指導,能夠直面教師的問題,幫助教師找到有效講評的思路與方法,體會如何在分析幼兒表現的基礎上及時跟進與加強互動,從而形成一些有效的策略。
三、共推進——走近故事,提升能力
在開展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我發現,教師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他們每天遇到的現象不同,他們對此的感受也就不同,這就要求管理者對他們的指導應該是個性化的。為此,我們確定了每月一次的「約定日」,請每位教師在這一天說說自己在游戲中看到的故事,談談自己的體會、困惑與方法,鼓勵所有教師共同分析和思考,並採用「專家坐堂」的形式幫助每位教師解決困惑。
案例3:約定日
小班教師的問題:小「醫生」連續給娃娃打了十幾針,看到孩子如此投入到游戲中,教師應該怎麼辦?——說明這個孩子已具有角色意識,但缺乏角色認知,需要教師的幫助。
中班教師的問題:個別孩子在游戲時總是心不定,怎麼辦?——先得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孩子的習慣問題,還是游戲的內容對他沒有吸引力,然後據此採取不同的對策。
大班教師的問題:「攝影棚」「花店」都沒有生意,孩子們又不想撤,怎麼辦?——考慮形式、內容是否具有挑戰性,可以更換材料,如嘗試在「攝影棚」里投放一些別的器材。
每一次的「約定日」我們都會聽到許多小故事,由於這些故事是每個教師都可能會遇到的,更能引發教師的共鳴,在集思廣益中尋找解決對策,每位教師的積極性都得到了提高。我們還邀請專家對教師的這些案例進行點評、歸納,幫助教師學會分析、解讀案例,並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作為一名管理者,我感到只有走近教師、走近現場、走近故事才能發現教師的真問題、真困惑,只有和教師一起共體驗、共分享、共推進,才能給予教師真幫助,從而實現教師的真發展。幼兒自主游戲觀察指標
幼兒自主游戲觀察指標
觀察內容 具體指標
看整體
1. 進入游戲的人數。
2. 幼兒的興趣點(人多與人少)。
3. 幼兒的游戲狀況(是否有興趣)。
看角色意識
1. 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
2. 表現角色的行為。
3. 知道自己在干什麼。
看角色行為
1. 行為與角色的對應。
2. 游戲的投入度。
3. 問題的產生與解決。
看角色認知
1. 經驗的豐富程度。
2. 知識的運用。
看社會行為 規則意識、交往方法、合作意識與能力、情緒情感表現。
❸ 幼兒園小班《自主游戲中教師怎樣觀察》教研反思
自主游戲顧名思義,就是兒童自主地開展游戲,也就是兒童「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交流的活動過程」,然而,要讓兒童在游戲中真正地實現自主,通過實踐,我認為,教師學會觀察,充分發揮觀察的效用,巧做觀察者、「局外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來談談我對自主游戲中教師觀察的一些初淺的看法。
一、對觀察重要性的分析
1、在自主游戲中,有著孩子最真實的自我表現。蒙台梭利認為:要教育兒童就要了解兒童。而觀察正是了解兒童的主要途徑之一,是教師組織游戲活動的前提。通過觀察,教師能最直接地了解兒童的行為、想法和需求,從兒童的角度出發,為他們提供盡可能的適宜的支持、指導和幫助,為評價積累豐富的素材與理論依據,而減少教師的主觀臆斷、盲目干預、刻意安排,乃至出現干擾兒童、包辦代替的現象,過度地以成人的情感、想法來看待兒童游戲,限制兒童發展。例如:在一次角色游戲中,我觀察到「娃娃家」的「媽媽」正推著「超市」的一個貨架,穿梭在兩游戲之間,只見「售貨員」正熱情地招呼她快來買,而「媽媽」一邊答應著,一邊跑回家裡,抱起娃娃放到貨架的第一層里,蓋上被子,這才推著貨架到超市裡去購物。為了不幹擾兒童正在進行的游戲,我向旁邊點心店的孩子詢問,「她為什麼拿超市的東西,又把娃娃放在上面?」孩子笑著對我說,「那是向超市借的,是娃娃的小推車呀!」「還是小疊床呢!」孩子的想法是奇特的,他們對物體的想像是豐富的,只有在觀察中,我們才能了解,才能發現。
2、「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我們要尊重兒童,張揚個性,以兒童為本。「人化」的反思方法更要求我們以理解人的方式了解兒童,也就是要把兒童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兒童,我們必須通過活生生的個體的靈性去感受、去理解,走進兒童的生命世界,與兒童融為一體,用觀察、用體驗來認識、來反省,以「體驗」和「生命」為依據,了解真實的兒童,真實地了解兒童,而不是通過理性的邏輯分析解剖兒童,閹割兒童世界。俗話說「大狗叫,小狗也叫」,兒童有著自己的 「聲音」,而這聲音是成人所無法替代的,我們只有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通過客觀的觀察來體驗,來感受。在游戲中,教師睜大眼睛閉上嘴,會讓我們對孩子的表現刮目相看,會為我們的適時介入積累豐富的經驗。我們應該相信孩子,給他們大膽嘗試和探索的機會,積極支持、接納孩子的各種想法,真正還孩子一個自主,一個獨立個體的自我表現。例如:在建構活動中,我們經常會對孩子說,「要搭一塊拿一塊,不用的積木要放回筐里。」可當我們說這話時,是否換位設想過兒童的心理!恐怕我們成人都有過如此的心理體驗:當我們正專注於某一事件中,旁邊的一看客耐不住性子,對你指手畫腳,為你出謀劃策,那時,你定會覺得非常反感,恨不能支開他,就如對弈者特煩旁邊的說教者一樣。我們把保持游戲區的整潔作為一大常規來抓,可誰想過,或許正是這樣,而使我們限制了孩子們的游戲,浪費了他們的時間。在觀察中,我發現建構區的孩子特別喜歡把大大小小的積木放在自己身邊,在拼搭時,拿拿那塊,摸摸這塊,忙碌地做著重復的動作,然而,就在這些隨意地擺放中,孩子們搭出了讓我們成人感嘆的作品。我們班的「東方明珠」、「經貿大廈」及可滾動的「多層汽車」就是如此搭出來的。所以,游戲時,孩子們的注意力正集中在擺弄、探索、發現、解決問題之中,如果反復地取放材料容易中斷游戲,不利於兒童專注地活動。但常規是一定要有的,我給孩子們的要求是,當你覺得自己的作品完成了,那麼就該把沒用的積木放回筐中。
❹ 幼兒教師自主游戲中確定觀察目標要注意什麼
觀察的方法很多,從觀察目的來看,教師在游戲中的觀察有兩種: 1、隨機觀察,及時捕捉幼兒從語言、動作、表情中所發出的信息,了解這個信息所反映出的幼兒的行為動機、幼兒的即時需要、幼兒的意願、困難和情緒體驗,作為指導游戲的依據,以便把握干預的時機,有針對性地做出適宜的應答行為,以滿足游戲的需要,推進其活動; 2、有目的的觀察,其目的是了解幼兒現有的發展狀況,發展的個別差異,發展的最近趨勢,作為教育的依據。其他常見觀察方法,有掃描觀察、定點觀察與追蹤觀察等。
❺ 幼兒園自主游戲案例分析怎麼寫
自主游戲案例:「家」
觀察地點:一樓建構區
一、觀察背景:
自從建構區搬到了教室外面空間較大的地方,孩子們的興趣愈發濃厚。開學至今,孩子們對圓柱桶搭建游戲的積極性很高,從開始的無目的性的拼搭到有目的性的拼搭,從開始的單個物體的拼搭,發展到整體拼搭,從單獨游戲,發展到開始出現合作游戲.......
二、案例分析
實錄一:初合作,高樓變「廢墟」
進入建構區,師:「今天,我們來試試用這裡面的材料拼搭好看的房子,你打算造幢什麼樣的房子?」萬君汐「蓋一座大城堡」「我幫忙蓋城堡」聞思雅說道。「我也幫忙……」幾個孩子也爭著說道。有了任務目標後,孩子們自己選了個空地開始「建房」行動。孩子們先選擇靠著牆邊搭城堡,幾個孩子就近搬來了圓柱桶,底下圍了一層(地基)後,孩子們開始一起往上壘高,最高的有「7層」。這時,聞思雅壘的一遍開始不穩,她用手扶著,其他孩子取來了材料往她上面壘,使得原先不穩的地方更加傾斜。她從用手扶著一個調整到一下扶著三個,她慢慢的挪動位置想要穩固,缺沒有成效。她將手慢慢向下挪動,穩固6層高的樓的一角,結果那一角瞬間坍塌。隨著她這一角的坍塌,其他搭高的樓也變得不穩固,稍稍一碰就塌了,不一會兒功夫,整座高樓瞬間變為「一片廢墟」。孩子們有的開心在「廢墟」上玩著,有的呆在一邊不知該怎麼辦……
師:「哎呀!好可惜呀,漂亮的城堡倒了,看來今天的任務完不成了哦,唉~」
「我再幫她搭起來」錢沐垚說道。
師:「你們的城堡為什麼會倒呀?」
「不穩,我們要搭個更大的城堡就穩了。」萬君汐說道。
「嗯,你們可以試試哦」師。
……
識別:
1.在上述游戲中,我發現,孩子們能進行合作游戲,互相之間卻沒有商量,沒有分工。
2.在搭建的過程中,孩子們知道要把底層搭大一些,穩固後再往上壘高的方法,這說明他們已有一定的搭建基礎。在教師的介入引導後,萬君汐能馬上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說明他會融會貫通。
調整:
通過幾位孩子的游戲行為來看,教師發現他們的游戲能力在不斷的提高,但沒有發現城堡不穩,不能疊高時,該怎麼辦?沒有一人去想解決的對策,當城堡坍塌後,孩子們沒有失落,反而很開心,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保護意識。教師在活動後的分享及材料投放上還需要繼續跟進。
實錄二:穩「城堡」,現分工
「我們在這里搭城堡」萬君汐邊說邊在中間的空地上搭了起來,其他幾位孩子也陸續的加入進來。他們圍繞著「怎樣使城堡更穩固」開始搭建,他們將城堡「地基」打好,選了其中4個圍在一起的「柱子」開始往上搭,一直搭到第7層(孩子們夠不到了)。「我們把底下變大吧」萬君汐說道。幾個孩子開始擴大「地基」,一層搭完了開始搭第二層,第二層搭完了再搭第三層……城堡不斷地變高,但有一些小角落不斷地被碰倒,卻沒有人幫忙扶起。直到圓柱桶全部用完。孩子們開始將線軸桶加入搭建,王州粟抱來幾個線軸桶,將其插入圓柱桶中,其他孩子見了,也紛紛這樣做。孩子們用線軸桶將圓柱桶全部填滿後,發現沒地方填,再填入其他材料:奶粉罐、木板……將城堡填的滿滿的。這時,萬君汐和簡筠離城堡有段距離的空地搭起來一座長長的「路」,商量著將這條「路」通向城堡。可是由於距離太遠,材料不夠,未能完成。
識別:
根據《指南》藝術領域: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對於建構區材料運用搭建自己的房子,萬君汐能夠挑選出自己喜歡的來搭建,選擇同—種材料進行搭建,說明幼兒對材料的運用有一定的認識。
後續措施:
對建構區的牆面進行豐富,多放一些建築 物的實物圖和一些用積木搭建的建築物的 圖片,方便幼兒進行建構時候作為參考。區 角游戲結束後,孩子在堆放玩具沒有方法,放的非常凌亂。在區角交流時,將積木再一次介紹給孩子,介紹這些材料的玩法。請個別幼兒嘗試用牛奶盒子搭建。保留好的建 構作品,可以請其他幼兒進行點評,並給予鼓勵,並給與了鼓勵。
三、思考與感悟
教師的觀察與引導
始終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重視游戲的分享計劃:
1.每次游戲都會拍攝大量的照片,與幼兒進行分享,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孩子獲取豐富的經驗。
3.鼓勵孩子做游戲計劃,根據小班幼兒的繪畫水平,孩子繪畫能力還處在塗鴉階段,所 以計劃以幼兒說為主,表徵繪畫為輔。
4.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會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個別引導。
幼兒教育之父福綠貝爾指出,「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工具,是快樂生活的源泉,是培養幼兒道德品質的手段,游戲是這個階段人的發展的最高階段」、老師們在《綱要》、《指南》精神的指引下,圍繞我園「我要飛」園本課程的建設,做到了課程內容生活化、滿足幼兒年齡特點,課程實施游戲化、滿足幼兒天性需求,課程形式多元化、滿足幼兒個體發展。從孩子的成長上看,我們很欣喜地發現,他們在進行高質量游戲的同時,每一位幼兒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了發展,實現了身心和諧發展的目標。
❻ 如何進行游戲觀察
幼兒的游戲行為是幼兒發展水平的反映,因此幼兒的任何游戲行為都能做出發展意義的解釋。教師在游戲中隨機觀察,根據自己對幼兒發展方面的知識經驗,去關注幼兒的每一個尋常時刻,作為自己了解幼兒、引導幼兒的依據。 以下列舉一些要點可作為教師觀察幼兒游戲行為時的參考: 幼兒的興趣、行為的類型、行為的持續時間、行為的目的性、影響行為的因素、行為的社會性、情緒狀態等。 是否要設計觀察內容? 教師在游戲中的觀察有兩種:一是隨機觀察;二是有目的的觀察。所謂有目的的觀察,主要是根據事先設定的幼兒各種行為的發展水平指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觀察。因此,有許多時候我們會根據教育和研究的需要,在游戲前設計觀察內容,即確定目標兒童(有目的地觀察某一個幼兒),或確定目標行為(有目的地觀察某一方面的行為),以便通過觀察分析確定有針對的教育方案。 我的游戲計劃常常不能如願完成怎麼辦? 游戲是兒童自發、自主的活動,游戲的權利是兒童的,因此在游戲中兒童是主人,教師的角色和地位應該是游戲環境的創設者、游戲過程的觀察者、游戲進展的支持者。游戲是兒童在活動過程中邊計劃邊展開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教師是無法計劃幼兒的游戲過程的。教師的計劃僅僅是環境的創設和有目的觀察的要點,其目的是了解幼兒現有的發展的狀況,發展的個別差異,發展的最近趨勢,作為教育的依據,以便因材施教,不斷調整教育方案,而決不是事先制定一套游戲方案讓幼兒實施。 觀察記錄頻率多少為宜? 教師在游戲中隨時都在觀察,但並非所有觀察到的內容都要記錄下來,哪些內容值得記錄,這一方面取決於教師教育研究的需要,例如幼兒的某些行為是否涉及到要調整教師教育行為與教育方案的;一方面取決於教師對幼兒發展特點的了解,經驗越豐富就越能捕捉到具有典型發展意義的行為。記錄是為了積累資料,哪怕每次只記錄一個案例,持之以恆,教師一定會有所得。 觀察記錄怎樣寫又快又有質量 教師的記錄有兩種,一種是表格式的,那是根據事先設定的幼兒各種行為指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觀察,教師只要根據觀察在表格內打勾或簡單記錄就行。一種是描述式的,教師必須將幼兒的行為表現客觀地記錄下來,但是教師難以在帶班的同時做詳盡的現場記錄,完全靠腦子記,卻容易流失。為了既快又有質量地記錄,教師可以隨身帶著便條紙和筆,現場只記幼兒的行為要點,事後再通過回憶加以整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❼ 幼兒自主游戲觀察記錄的觀察方法有哪些
[摘 要]:自主性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之一,也是幼兒主要的游戲,但是幼兒園在開展游戲時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在此就游戲中出現的問題,找出解決的策略,主要通過調整教師組織游戲的方式,提高教師在游戲過程中的指導策略,合理控制游戲的時間。
❽ 幼兒園自主游戲觀察與記錄最深刻的內容是什麼
幼兒園自主游戲觀察與記錄最深刻的內容是什麼?
記得在一節科學課上,我們用了一個游戲導入課程,是水的特徵,孩子們做的都非常認真,而且且理解的非常透徹,這一刻對我的影響非常深刻
❾ 自主游戲觀察記錄的具體要求與寫法
1、對班裡的幼兒平均分配時間,在相同的時間里對每個幼兒輪流進行掃描觀察。這一方法適用於全體幼兒游戲的情況,一般在游戲開始或者結束時選用較多。2、教師可以...
❿ 戶外自主游戲中的觀察方法有哪些
觀察的方法很多,從觀察目的來看,教師在游戲中的觀察有兩種:
1、隨機觀察,及時捕捉幼兒從語言、動作、表情中所發出的信息,了解這個信息所反映出的幼兒的行為動機、幼兒的即時需要、幼兒的意願、困難和情緒體驗,作為指導游戲的依據,以便把握干預的時機,有針對性地做出適宜的應答行為,以滿足游戲的需要,推進其活動。
2、有目的的觀察,其目的是了解幼兒現有的發展狀況,發展的個別差異,發展的最近趨勢,作為教育的依據。其他常見觀察方法,有掃描觀察、定點觀察與追蹤觀察等。
相關信息
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是知覺的一種高級形式。觀,指看、聽等感知行為,察即分析思考,即觀察不止是視覺過程,是以視覺為主,融其他感覺為一體的綜合感知,而且觀察包含著積極的思維活動,因此稱之為知覺的高級形式。
是指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考查或調查;清朝官員的名稱。采訪時「觀察」意思是:指記者對客觀事物所進行的一種查看體驗活動,簡單講就是用眼睛采訪。另有雜志《觀察》,是民國最為成功的大型知識分子雜志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於它的經營和它所持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