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竭澤而漁來源於什麼故事

竭澤而漁來源於什麼故事

發布時間:2022-02-21 18:05:09

⑴ 竭澤而漁寫一個故事

竭澤而漁的成語故事:公元前632年,晉國為了援助宋國,和楚國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打了一仗。當時,論實力楚國占著明顯的優勢。晉文公見楚軍來勢洶洶,就問計於他的舅舅大臣狐偃說:「楚兵多,我兵少,這一仗該怎樣打才能取勝呢?」狐偃回答說:「我聽說善於打仗的人,不厭欺詐。你就用欺詐的辦法對付楚軍好了。」 晉文公又去徵求另一個大臣雍季,並告訴他狐偃的話。雍季不大贊成這樣做,就打了個比喻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意思是說:把池塘里的水弄幹了才捉魚,那還有捉不到的?但到明年就沒魚可捉了;把山上的樹林燒光了再去打獵,那還有打不到的?但到明年就將會沒有野獸可打了。欺詐的辦法雖然可以偶爾用一下,但以後就不能再用,這不是長遠之計啊! 當時也想不出更好地制勝楚軍的辦法,在這種情況下,晉文公還是採用了狐偃的計謀,假借遵守自己流亡時向楚莊王許下的「退避三舍」的諾言之名,連續三次後撤,以避其鋒芒,為自己選擇了有利的時機和殲敵的地形;而楚軍呢?見晉軍一退再退,誤以為晉文公膽怯,不敢與之交戰,就緊逼不舍,結果被晉軍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這場歷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戰,終以楚國的失敗,其領兵大將成得臣被迫自殺而告結束。 根據這個故事,後來人們引出「竭澤而漁」這個成語。

⑵ 竭澤而漁故事講了什麼

竭澤而漁,抽乾池水,捉盡池魚。比喻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打算。語出《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淮南子·本經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高誘 註:「竭澤,漏池也。」《明史·文震孟傳》:「徐議濬財之源,毋徒竭澤而漁。」
【釋義】 竭:使……乾涸;澤:池塘;漁:捕魚。比喻做事不留餘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打算。[語出] 《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正音】 竭(jié );不能讀作「jiē」或「hè」。
【辨形】漁;不能寫作「魚」。
【近義】殺雞取卵。
【反義】 從長計議。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偏睚(yá)式。
【英譯】 fish out by pumping off the water .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文公率軍在城濮與楚國對峙,他問狐偃如何勝強大的楚軍。狐偃獻計用欺騙的辦法。他又問雍季如何處理,雍季說用欺騙的辦法只能是把池水弄乾捉魚,到第二年就沒魚捉了,打仗還是要靠實力。晉文公用狐偃的計策打敗了楚軍,但在論功行賞時雍季卻在狐偃之上。他說:「我們怎麼能認為一時之利要比百年大計重要呢?」[1]
釋「竭」 上文「竭澤而漁」中的「竭」,指「乾涸」,這里是使動用法,句意為使池水乾涸而捕魚。又,「地震,山崩川竭」,意為因為地震,山崩塌,河流乾涸。它還指「盡」,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斃」,意為精力用盡而倒下。
【解釋】:澤:池、湖。掏幹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餘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出自】:《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啟示】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與失永遠是一對矛盾。世上沒有絕對的得和失。所以明智的人考慮到了失,失時看到了得,在得失之間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卷十四·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淮南子·本經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田:打獵。竭:盡。漁:捕魚。
比喻做事不留餘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打算。由雍季提出竭澤而漁的想法。

詞語原文編輯
原文: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來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來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
譯文:使河流乾涸而捕魚,難道會沒有收獲嗎, 但第二年就沒有魚了;燒毀樹林來打獵,難道會沒有收獲嗎? 但第二年就沒有野獸了。用欺騙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後卻不會再有第二次了,這不是長久之計。
相關人物
雍季是春秋時期晉國大臣,故事竭澤而漁的主要人物。
狐偃(約前715年~前629年),春秋時晉國的卿。亦稱子犯、舅犯、咎犯、臼犯、狐子、狐突之子,晉文公重耳之舅,故又稱舅氏。公子重耳(即晉文公)的舅父,亦稱舅犯(一作咎犯)。其父狐突,字伯行,為大戎狐氏(今山西交城卻波村人)。與晉同祖,是晉支族入主諸戎部落者.狐偃忙於大戎。其姊(或妹)狐姬嫁於太子詭諸(晉獻公)後,其父狐突「事晉為大夫」,狐偃即隨其父至晉都曲沃(今山西聞喜)。公子重耳少年時期便受教於狐偃,趙衰等。這幾個人「實左右之,公子居則下之,動則 焉」,成年以後仍是如此。後來楚成王贊他「廣而儉,文而有禮」顯然是狐趙等人耳濡目染的結果。獻公八年(前671年),遷都絳(今山西新絳,一說翼城),狐偃隨重耳至絳。獻公十二年,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今山西隰縣西北),夷吾居屈(今山西石樓),狐偃又隨重耳至蒲。獻公二十一年,驪姬誣諂申生有弒君殺父之意,申生自縊身亡。狐偃保重耳「備守蒲城」,一年後出亡。有關狐偃這數十年的事跡,史載不詳。據考,獻公為太子時,重耳即己成人,狐偃寄人籬下,盡為父為師之勞,不會有大的作為,但對晉後期政局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文公染於舅犯,故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評價中肯貼切。
狐偃隨重耳出亡時,已逾花甲之年,仍不辭勞苦,夾輔重耳,為他出了很多計策,使重耳最終得以返回晉國,宏圖霸業。
重耳一行離晉後,狐偃力主去狄。當時,齊國是中原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北杏盟約後,齊桓公實際上已成為中原盟主。楚國也是南方的經濟軍事大國。狐偃為何棄強投弱呢?因為他意識到,齊楚千里迢迢,沿途崇山大川,舉步維艱,倉皇出走又缺乏給養,即使能免於追殺,也會困死途中。且齊楚是否肯予接納,也有疑問。而狄近易達,又是重耳母國,納公子重耳應在情理之中。還有狄晉毗鄰,可以觀望動靜,蓄力待時。可見,這個決定不失為上策。
重耳在狄十二年,狐偃反勸他赴齊。此時戎狄勢力大為削弱,己無力幫助重耳「成事」,齊桓公雖年已垂暮,但雄心猶在,欲借晉為助,與秦楚抗衡,維持霸主地位。且「管仲歿沒」,「哀而思始」「求善以忠」,定會收留人才濟濟的重耳一行。至齊後,果然受到桓公的熱情款待,對重耳更是深加恩渥。只是由於齊桓公卒,五子爭立,諸侯叛齊,內外交困,「子犯知其不可以動」,才毅然決定離開齊國。這時,多年的流亡生活已使重耳意志消沉。他枕於安樂,「遂無去心」,「有終焉之志也」。狐偃又與姜氏謀,「醉而載之以行」。如果不是狐偃機智果敢地迫使重耳離齊,重耳只能在齊國苟且一生,文公霸業將無從談起,春秋歷史形勢必會大變。
重耳返國,時值晉動盪之餘。十數年間,晉內訌不已,國亂民憂。先是「驪姬之亂」,繼而獻公去世,里克、邳鄭殺奚齊、卓子,荀息身亡,晉惠公夷吾上台後,又殺了掌握實權的里、邳等大臣,弄得人心惶惶,眾叛親離。對外惠公背信棄義,發動不義戰爭,使晉元氣大傷。
然而,從公元前636年文公即位,到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前後不到五年時間,文公何以能宣信諸侯,稱雄天下呢?《左傳》雲,文公歷游諸國,備嘗「險阻艱難」,故返國後,知「勵精圖治」以求霸。事實上,這是狐偃、趙衰等股肱之臣,幫助文公「蓄愛百姓,厲養戎土」的結果,其中,狐偃更是出了大力。
狐偃等幫助文公革新內政,迅速醫治動亂留下的創傷,從而奠定了與秦楚抗衡的物質基礎。主要措施有:—,選拔優秀人才治理國家,多年來,隨重耳共度患難的一批老臣都被委以軍國重任。二,提倡孝事父母,尊祖敬家,忠於國事,「以厚民性」。三,廢除繁重的徭役,減免苛捐雜稅,資助無力生活和生產者。四,鼓勵農耕,勸有分無,省滅國用,足財備凶。五,「大搜於被廬」,改上下兩軍之制為上中下三軍之制。這些措施對於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社會生產,推動工商業的繁榮,提高晉軍的戰鬥力,起了積極的作用。從而使晉國呈現了「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昌盛景象。文公四年,晉軍能在城濮大敗楚軍,一戰而成霸業,無疑是改革帶來的必然結果。
文公元年(前636年),周室內亂,襄王弟昭叔(太叔帶)夥同狄人伐周,占洛邑。襄王避難於鄭,派使者簡師父,左鄢父求救於晉和秦。文公二年,秦軍至河上,將納王。由於晉大亂之餘,百端待舉,國力尚薄,文公對勤王事宜遲疑不決。狐偃卻以其敏銳的政治嗅覺和遠見卓識,意識到這是晉成為諸侯盟主的天賜良機。當時,整個局勢對晉極為不利。遠在南方的楚國,自成王繼位後,不斷向北方擴張領土,公元前656年召陵之會後,楚加緊了北上的步伐,大有繼齊桓公之後而稱霸中原之勢。西秦也不偏安於邊陲,一直在覬覦晉國的領土。狐偃當然知道,只有南阻強楚,西扼邊秦,才能入主中原。而此時的晉國,積貧積弱,國步維艱,在經濟軍事方面尚無力與秦楚抗衡。為此,必須首先在政治上取得諸侯的信任,提高晉的威望。況周王室同晉宗室有名義上的宗法關系,不納則失之於義。狐偃力勸文公:「繼父之業,定武之功啟土安疆,於此乎在矣。」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終於出兵勤王,殺王子帶於隰城(今山西汾陽),王入城周(今河南洛陽)。周王設宴款待晉文公,並賜樊、溫、原和攢茅等人邑之田給文公。
勤王不僅擴大了晉國的疆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晉在諸國中的地位,為晉入主中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狐偃不僅具有政治家過人的膽識,還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和大智大勇。文公三年(前634年)楚脅迫陳蔡攻宋,宋求救於晉。從當時的各諸侯國局勢看,晉楚兩國的直接沖突已經不可避免。但是,晉軍在數量抑或質量上都遜於楚軍。面對強敵,狐偃採取「調虎離山之計」,避其鋒芒,以智取勝。他提出:「楚始得曹而新昏於衛,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於是,晉軍伐曹衛,取五鹿(今河南濮陽東南),三月攻佔曹國都城,迫使楚軍撒出宋國。
當楚軍復攻宋國時,狐偃毫不懼色。決心同楚國決一雌雄。他預言:「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打消了晉文公的顧慮。狐偃戰賂上蔑視敵人,是以戰術上重視敵人為前提的。《呂氏春秋》雲:「文公將與楚人戰,召舅犯問曰『楚眾我寡,為之奈何』,咎犯對曰『臣聞繁禮之君,不足以文,繁戰之君,不足以詐,君亦詐之而已。」在城濮之戰中,晉軍始終貫徹狐偃「詐」的策略。戰爭初期,晉軍「退三舍避之」,使楚軍更加驕橫輕敵。戰爭中間,狐偃、先軫命令晉軍以虎皮蒙馬,馬後拖著樹枝,揚起塵土,製造逃跑假象,「伐其木以蓋其兵」,迷惑楚軍,使楚軍處處被動挨打,以「敗績」告終。
城濮之戰晉勝楚敗的結局,其意義是十分深遠的。它改變了春秋時期中原的政治格局,確立了晉的霸主地位,從此開始了晉楚爭霸中原的百年歷史。關於戰爭的指揮者,有學者認為主要是先軫。事實上,狐偃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文公用咎犯之言,而敗楚人於城濮。」是有道理的。連晉文公也盛贊:「偃言萬世之功」,給狐偃以極高的評價。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狐偃卒。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可以這樣說,狐偃為晉文霸業付出了畢生心血,無狐偃則無晉文霸業,此譽實不為過。狐偃的品行和才華受到各國諸侯大夫的推崇。宋公孫固稱孤偃「惠以有謀」;曹大夫僖負羈贊狐偃:「可謂賢矣」楚令尹子至見其卿才,甚至「請上狐偃。」狐偃同其父狐突,其兄狐毛還受到後人深切的懷念。原因是,狐偃具有中華民族吃苦耐勞和忍辱負重的傳統美德。流亡途中,歷盡磨難。所經各國,有禮遇,更多的則是冷遇和輕慢,甚至難免乞食,或有殺身之虞。狐偃為了返國大局,忍辱負重,唯力是視,受到時人的嘉許和後人的尊敬。其次,孤氏父子之人忠公體國,具有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驪姬之亂後,狐突派其二子夾輔重耳,逃出晉國。在秦時,當狐偃聽到獻公命從重耳亡者返國,不返者「盡滅其家」的脅迫時,他大義凜然,拒絕回晉。其父狐突也仗義死節,伏劍身亡。兩漢、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歷代皇帝都以狐突忠貞報國為忠義楷模,及至宋代,宋徽宗封狐突為忠惠利應侯。七月十四日狐突誕辰日至今仍為交城一帶的傳統古節。最後,作為功績卓著的政治家、軍事家,狐偃在春秋發展史上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晉之卒成霸業,偃之力居多,」而晉文公稱霸,遏止了秦楚等生產力發展較為落後的國家的擴張,動搖了西周宗法統治秩序,有利於中原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那麼.狐偃的歷史貢獻則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⑶ 竭澤而漁什麼故事

原文: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來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來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
譯文:使河流乾涸而捕魚,難道會沒有收獲嗎, 但第二年就沒有魚了;燒毀樹林來打獵,難道會沒有收獲嗎? 但第二年就沒有野獸了。用欺騙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後卻不會再有第二次了,這不是長久之計。

⑷ 「竭澤而漁」這個故事出自於哪裡「竭澤而漁」意思是什麼

竭澤而漁 jié zé ér yú
釋義 竭:使……乾涸;漁:打魚。燒毀森林捕捉野獸,排干湖水去捕捉魚。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餘地。

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鑽燧取火,構木為台,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⑸ 竭澤而漁是什麼故事

竭澤而漁,抽乾池水,捉盡池魚。比喻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打算。
《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淮南子·本經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高誘 註:「竭澤,漏池也。」《明史·文震孟傳》:「徐議濬財之源,毋徒竭澤而漁。」

⑹ 成語「竭澤而漁」來源於( )故事

竭澤而漁
jié zé ér yú

【解釋】:澤:池、湖。掏幹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餘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

【出處】:《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淮南子·本經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田:打獵。

【示例】:另外的錯誤觀點,就是不顧人民困難,只顧政府和軍隊的需要,~,誅求無已。 ★毛澤東《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

【近義詞】:殺雞取卵、不留餘地

【反義詞】:從長計議

源自故事:
春秋時期,晉文公率軍在城濮與楚國對峙,他問狐偃如何勝強大的楚軍。狐偃獻計用欺騙的辦法。他又問雍季如何處理,雍季說用欺騙的辦法只能是把池水弄乾捉魚,到第二年就沒魚捉了,打仗還是要靠實力。晉文公用狐偃的計策打敗了楚軍,但在論功行賞時雍季卻在狐偃之上。他說:「我們怎麼能認為一時之利要比百年大計重要呢?」

⑺ 關於竭澤而漁的三個歷史小故事

1、竭澤而漁

春秋時期,晉文公率軍在城濮與楚國對峙,他問狐偃如何勝強大的楚軍。狐偃獻計用欺騙的辦法。他又問雍季如何處理,雍季說用欺騙的辦法只能是把池水弄乾捉魚,到第二年就沒魚捉了,打仗還是要靠實力。

晉文公用狐偃的計策打敗了楚軍,但在論功行賞時雍季卻在狐偃之上。他說:「我們怎麼能認為一時之利要比百年大計重要呢?」

2、不留餘地

有一年,宰相向太宗建議:不滿十八歲的青年男子,只要身形高大、體格強壯,都可以應征入伍。
唐太宗批准了這個建議,但奏章卻多次被魏徵駁回。唐太宗非常生氣,於是召集眾臣,准備當面訓斥魏徵。

誰知魏徵毫無懼色,並說道:如果把湖水淘干,可以把魚逮得一干二凈,可是明年就沒有魚了;如果把森林燒光,林中的野獸就無處藏身,但明年就沒有野獸了。

現在把不夠十八歲的強壯男子都收入軍隊,不留任何餘地,那麼以後的租調雜徭將從哪裡去征取呢?說得唐太宗恍然大悟,於是接受魏徵的意見並重獎了他。

3、飲鴆止渴

霍諝是東漢人,他自幼發奮讀書,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才華,年紀輕輕便精通四書五經,並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他在當地是有名的「小才子」,長大以後,曾為河南尹,後做過廷尉。

霍諝有個在郡里當官的舅舅,叫宋光。由於他為人正直、秉公執法,所以成了一些權貴的眼中釘。後來,權貴們聯合起來誣告宋光篡改詔書,皇帝信以為真,就把宋光逮捕,押到京都洛陽,關進了監獄。這時,霍諝才十五歲。

霍諝不相信舅舅會篡改詔書。宋光入獄以後,霍諝十分著急,日夜思考解救舅舅的方法。最後,他決定給當時掌管朝廷大權的大將軍梁商寫一封信,為舅舅申冤。

他在信中說: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穩順利,現已位居地方首長的高位。他為人正直、秉公守法,從而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這樣的一個人,即使對於皇上的詔書有所疑慮,也會採用一種穩當的方式來解決,怎麼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詔書?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人為了充飢而去吃附子,為了解渴而去飲鴆 (「鴆」的羽毛泡過的毒酒)。

這樣的話,食物還沒進到腸胃裡,剛到咽喉人就已經斷氣了,怎麼可能會有人這樣做呢?

梁商讀了這封信,覺得霍諝說得很有道理,又聽說他只有十五歲,對他的膽識頗為贊賞。後來,梁商不僅重審此案,還親自到皇帝那裡替宋光辯白。

案件終於真相大白,宋光也被無罪釋放。從此以後,霍諝的名聲傳遍了整個洛陽城。

(7)竭澤而漁來源於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出處:

1、竭澤而漁

出自《呂氏春秋·義賞》,原文: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來年無魚;焚藪(sǒu)而田,豈不獲得?而來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

譯文:使河流乾涸而捕魚,難道會沒有收獲嗎, 但第二年就沒有魚了;燒毀樹林來打獵,難道會沒有收獲嗎? 但第二年就沒有野獸了。用欺騙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後卻不會再有第二次了,這不是長久之計。

2、不留餘地

出 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餘地矣。」

翻譯:這只狐狸眼光亮如鏡,但是詞鋒芒太有利,未免毫無保留地了。

3、飲鴆止渴

出自《後漢書·霍諝傳》:「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翻譯: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竭澤而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飲鴆止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不留餘地

⑻ 「竭澤而漁」是來源於什麼故事

竭澤而漁
【解釋】:澤:池、湖。掏幹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餘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
【出處】:《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淮南子·本經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田:打獵。
【示例】:另外的錯誤觀點,就是不顧人民困難,只顧政府和軍隊的需要,~,誅求無已。 ★毛澤東《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
【近義詞】:殺雞取卵、不留餘地
【反義詞】:從長計議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閱讀全文

與竭澤而漁來源於什麼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酒每瓶都有什麼故事 瀏覽:838
婚姻危機是什麼 瀏覽:344
事業單位工作轉正什麼意思 瀏覽:740
重新登支付寶怎麼查看健康碼 瀏覽:926
在愛情的什麼之下 瀏覽:374
如何找民政局撤銷婚姻登記 瀏覽:705
幸福閥值低是什麼意思 瀏覽:135
閃婚為什麼往往不幸福 瀏覽:570
幸福樹用什麼水澆花最好 瀏覽:482
亞洲功夫美女叫什麼 瀏覽:93
幫我讀一遍幸福是什麼 瀏覽:771
猛虎和蛇的婚姻怎麼化解 瀏覽:761
為什麼現在的婚姻是原生復制而來 瀏覽:361
i健康健康碼怎麼樣才能綠碼 瀏覽:864
講英語故事開頭要怎麼說 瀏覽:402
愛情讓苦讓人不滿足是什麼歌 瀏覽:697
怎麼把愛情形容成感冒 瀏覽:331
男羊丙戌日柱婚姻如何 瀏覽:728
有什麼開頭的故事 瀏覽:804
財富線和婚姻線連到一塊會怎麼樣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