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張衡的名人故事是什麼

張衡的名人故事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2-21 08:34:07

A. 張衡的故事(越多越好)

張衡和地動儀

漢章帝在位的時期,東漢的政治比較穩定。到漢章帝一死,繼承皇位的漢和帝才十歲,竇太後臨朝執政,讓他的哥哥竇憲掌握了朝政大權,東漢王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在這個時期,出了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張衡。

張衡是南陽人。十七歲那年,他離開家鄉,先後到了長安和洛陽,在太學里用功讀書。當時洛陽和長安都是很繁華的城市,城裡的王公貴族過的是驕奢淫逸的生活。張衡對這些都看不慣。他寫了兩篇文學作品《西京賦》和《東京賦》(西京就是長安,東京就是洛陽),諷刺這種現象。據說他為了寫這兩篇作品,經過深思熟慮,反復修改,前後一共花了十年工夫,可見他研究學問的精神是很認真嚴肅的。

但是張衡的特長還不是文學,他特別愛好數學和天文研究。朝廷聽說張衡是個有學問的人,召他到京里做官,先是在宮里做郎中,後來,擔任了太史令,叫他負責觀察天文。這個工作正好符合他研究的興趣。

經過他的觀察研究,他斷定地球是圓的,月亮是借太陽的照射才反射出光來。他還認為天好像雞蛋殼,包在地的外面;地好像雞蛋黃,在天的中間。這種學說雖然不完全精確,但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能說出這種科學的見解來,不能不使後來的天文學家欽佩。

不光是這樣,張衡還用銅製造了一種測量天文的儀器,叫做「渾天儀」。上面刻著日月星辰等天文的現象。他設法利用水力來轉動這種儀器。據說什麼星從東方升起來,什麼星向西方落下去,都能在渾天儀上看得清清楚楚。

那個時期,經常發生地震。有時候一年一次,也有一年兩次。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就影響到好幾十個郡,城牆、房屋發生倒坍,還死傷了許多人畜。

當時的封建帝王和一般人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有的還趁機宣傳迷信、欺騙人民。

但是,張衡卻不信神,不信邪,他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測報地震的儀器,叫做「地動儀」。

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有點像一個酒壇,四圍刻鑄著八條龍,龍頭向八個方向伸著。每條龍的嘴裡含了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個銅制的蛤蟆,對准龍嘴張著嘴。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給人發出地震的警報。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張衡的地動儀正對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按照張衡的設計,這就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

可是,那一天洛陽一點也沒有地震的跡象,也沒有聽說附近有哪兒發生了地震。因此,大夥兒議論紛紛,都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兒,甚至有人說他有意造謠生事。

過了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夥兒這才信服。

可是在那個時候,朝廷掌權的全是宦官或是外戚,像張衡這樣有才能的人不但不被重用,反而被打擊排擠。張衡做侍中的時候,因為與皇帝接近,宦官怕張衡在皇帝面前揭他們的短,就在皇帝面前講張衡很多壞話。他被調出了京城,到河間去當國相。

張衡在他六十一歲那年病死。他在我國科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業績

B. 科學家張衡的故事

溫馨提示
經過觀察他斷定地球是圓的,月亮是借太陽的照射才反射出光來。他還認為天好像雞蛋殼包在地的外面;地好像雞蛋黃,在天的中間。雖然不完全精確,但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的見解來不能不使後來的天文學家欽佩。

C. 張衡的字,號,生卒年,生平名人故事,品質,成就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生平:
張衡出身於名門望族。其祖父張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稱為聖童,曾把家傳余財數百萬讓給他的侄子。光武帝登基後張堪受薦拜官。曾被任為蜀郡太守隨大司馬吳漢討伐割據蜀郡的公孫述,立有大功。其後又領兵抗擊匈奴有功,拜為漁陽(今北京附近)太守。曾以數千騎兵擊破匈奴來犯的一萬騎兵。此後在他的任期內匈奴再也沒有敢來侵擾。他又教人民耕種,開稻田八千頃,人民由此致富。所以,有民謠歌頌他說:「張君為政,樂不可支。」張堪為官清廉。伐蜀時他是首先攻入成都的,但他對公孫述留下的堆 張衡南陽墓
積如山的珍寶毫無所取。蜀郡號稱天府,但張堪在奉調離蜀郡太守任時乘的是一輛破車,攜帶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張衡像他的祖父一樣,自小刻苦向學,很有文采。16歲以後曾離開家鄉到外地游學。他先到了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三輔(今陝西西安一帶)。這一地區壯麗的山河和宏偉的秦漢古都遺址給他提供了豐富的文學創作素材。以後又到了東漢首都洛陽。在那兒,他進過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結識了一位青年學者崔瑗,與他結為摯友。崔瑗是當時的經學家、天文學家賈逵的學生,也精通天文、歷法、數學等學問。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張衡應南陽太守鮑德之請,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書工作。8年後鮑德調任京師,張衡即辭官居家。在南陽期間他致力於探討天文、陰陽、歷算等學問,並反復研究西漢揚雄著的《太玄經》。他在這些方面的名聲引起了漢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張衡被徵召進京,拜為郎中。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遷尚書郎。次年,遷太史令。以後曾調任他職,但5年後復為太史令。總計前後任此職達14年之久,張衡許多重大的科學研究工作都是在這一階段里完成的。順帝陽嘉二年(公元133年)升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擠中傷,於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調到京外,任河間王劉政的相。劉政是個驕橫奢侈、不守中央法典的人,地方許多豪強與他共為不法。張衡到任後嚴整法紀,打擊豪強,使得上下肅然。3年後,他向順帝上表請求退休,但朝廷卻征拜他為尚書。此事頗有蹊蹺,因尚書的官職遠低於侍中或相,他是否應征,史載不彰。就在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他即告逝世。 據傳說,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張衡曾到過當時的隨縣,隨州舊有張衡的讀書台。張衡是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人,與隨縣同郡且相距不遠,到過隨州不無可能。 他曾針對讖緯風行於世的現實,勇敢地給東漢皇帝上疏,認為「國讖(chèn)虛妄,非聖人之法。」並說:「……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藏國讖。一禁絕之。」

一生成就:
張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學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學、地震學、機械技術、數學乃至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有兩項最重要的工作——著《靈憲》,作渾天儀。此外,在歷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靈憲》是張衡有關天文學的一篇代表作,全面體現了張衡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和發展。

D. 張衡的故事

張衡的故事:

張衡從小就愛想問題,對周圍的事物總要尋根究底,弄個水落石出。在一個夏天的晚上,張衡和爺爺、奶奶在院子里乘涼。他坐在一張竹床上,仰著頭,獃獃地看著天空,還不時舉手指指劃劃,認真地數星星。

張衡對爺爺說:「我數的時間久了,看見有的星星位置移動了,原來在天空東邊的,偏到西邊去了。有的星星出現了,有的星星又不見了。它們不是在跑動嗎?」

爺爺說道:「星星確實是會移動的。你要認識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邊比較明亮的七顆星,連在一起就像一把勺子,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張衡興奮地又問道:「那麼,它是怎樣移動的呢?」爺爺想了想說:「大約到半夜,它就移到上面,到天快亮的時候,這北斗就翻了一個身,倒掛在天空……」

這天晚上,張衡一直睡不著,好幾次爬起來看北斗星。當他看到那排成勺子樣的北斗星果然倒掛著,他非常高興!心想:這北斗星為什麼會這樣轉來轉去,是什麼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趕去問爺爺,誰知爺爺也講不清楚。於是,他帶著這個問題,讀天文書去了。

後來,張衡長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眾,把張衡召到京城洛陽擔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歷法的事情。為了探明自然界的奧秘,年輕的張衡常常一個人關在書房裡讀書、研究,還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觀察日月星辰。

他創立了「渾天說」,並根據「渾天說」的理論,製造了渾天儀。這個大銅球裝在一個傾斜的軸上,利用水力轉動,它轉動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轉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這個人造的天體上,可以准確地看到太空的星象。

E. 張衡有那些故事

張衡很小的時候,小張衡就是奶奶的小尾巴,不管奶奶走到哪裡,後面總會有小張衡的影子。他總是纏著奶奶給他講故事。老人家似乎有講不完的故事,又加上十分喜歡這個聰明的孫子,所以只要小張衡提出要聽故事,奶奶就給他講。在這些故事中,小張衡最喜歡的是北斗七星和月亮的傳說了,他總是一邊抬著頭望著天空里眨眼的星星,一邊聽奶奶講,還不時地問奶奶:星星怎麼不會像蘋果一樣掉下來呢?星星害怕下雨嗎?……對於聰明孫子的問題,奶奶當然也回答不上來,這讓他越發覺得浩渺的夜空里會有無數的寶藏,同時也在他的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無數的好奇的問號。從奶奶那裡得不到答案,小張衡就急切地讀書,他希望能從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他十歲那年,祖母和父親相繼去世了。舅舅送張衡到書館里去讀書。他深知讀書對他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因此非常刻苦。不久,小張衡開始作詩了。他作的詩常常受到老師的誇獎呢。為增長知識,小張衡博覽群書。一天,他看到一本叫《鶚冠子》的書,被書中按北斗星定季節的四句話深深吸引住了。從此,他常常仰望著星空,觀察北斗星的變化,日積月累,發現北斗星在圍繞著一個中心轉,一年轉一圈。他自言自語地說:「啊,我終於明白'北斗星移',是怎麼一回事啦!」由於勤學好問,隨著一天天地長大,張衡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了,終於成為了科學家。

F. 張衡天文學家的故事有哪些

張衡是南陽人。十七歲那年,他離開家鄉,先後到了長安和洛陽,在太學里用功讀書。當時洛陽和長安都是很繁華的城市,城裡的王公貴族過的是驕奢淫逸的生活。張衡對這些都看不慣。他寫了兩篇文學作品《西京賦》和《東京賦》(西京就是長安,東京就是洛陽),諷刺這種現象。據說他為了寫這兩篇作品,經過深思熟慮,反復修改,前後一共花了十年工夫,可見他研究學問的精神是很認真嚴肅的。

但是張衡的特長還不是文學,他特別愛好數學和天文研究。朝廷聽說張衡是個有學問的人,召他到京里做官,先是在宮里做郎中,後來,擔任了太史令,叫他負責觀察天文。這個工作正好符合他研究的興趣。

經過他的觀察研究,他斷定地球是圓的,月亮是借太陽的照射才反射出光來。他還認為天好像雞蛋殼,包在地的外面;地好像雞蛋黃,在天的中間。這種學說雖然不完全精確,但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能說出這種科學的見解來,不能不使後來的天文學家欽佩。

不光是這樣,張衡還用銅製造了一種測量天文的儀器,叫做「渾天儀」。上面刻著日月星辰等天文的現象。他設法利用水力來轉動這種儀器。據說什麼星從東方升起來,什麼星向西方落下去,都能在渾天儀上看得清清楚楚。

那個時期,經常發生地震。有時候一年一次,也有一年兩次。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就影響到好幾十個郡,城牆、房屋發生倒坍,還死傷了許多人畜。

當時的封建帝王和一般人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有的還趁機宣傳迷信、欺騙人民。

但是,張衡卻不信神,不信邪,他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測報地震的儀器,叫做「地動儀」。

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有點像一個酒壇,四圍刻鑄著八條龍,龍頭向八個方向伸著。每條龍的嘴裡含了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個銅制的蛤蟆,對准龍嘴張著嘴。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給人發出地震的警報。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張衡的地動儀正對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按照張衡的設計,這就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

可是,那一天洛陽一點也沒有地震的跡象,也沒有聽說附近有哪兒發生了地震。因此,大夥兒議論紛紛,都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兒,甚至有人說他有意造謠生事。

過了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夥兒這才信服。

閱讀全文

與張衡的名人故事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酒每瓶都有什麼故事 瀏覽:838
婚姻危機是什麼 瀏覽:344
事業單位工作轉正什麼意思 瀏覽:740
重新登支付寶怎麼查看健康碼 瀏覽:926
在愛情的什麼之下 瀏覽:374
如何找民政局撤銷婚姻登記 瀏覽:705
幸福閥值低是什麼意思 瀏覽:135
閃婚為什麼往往不幸福 瀏覽:570
幸福樹用什麼水澆花最好 瀏覽:482
亞洲功夫美女叫什麼 瀏覽:93
幫我讀一遍幸福是什麼 瀏覽:771
猛虎和蛇的婚姻怎麼化解 瀏覽:761
為什麼現在的婚姻是原生復制而來 瀏覽:361
i健康健康碼怎麼樣才能綠碼 瀏覽:864
講英語故事開頭要怎麼說 瀏覽:402
愛情讓苦讓人不滿足是什麼歌 瀏覽:697
怎麼把愛情形容成感冒 瀏覽:331
男羊丙戌日柱婚姻如何 瀏覽:728
有什麼開頭的故事 瀏覽:804
財富線和婚姻線連到一塊會怎麼樣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