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會錯意了,很多人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產生的。一到端午節,就念叨屈原的好。那是大錯特錯了。端午節,真的就是一個節日,在屈原之前就有類似的節日,主要目的就是夏天到了,大家活動活動。
當然,對於當年的楚國後人來說,正好是五月初五,正好借著時間紀念下屈原倒也是正常的一件事。
另外,真正的,是吃棕子是屈原留 給後人的。據說是人們怕魚吃了屈原,所以往 江里扔吃的,讓魚吃。
考證認為:古代的百越是崇拜龍的,並認為他們是「龍子」。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江河水裡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他們不僅有「斷發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端午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以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祭龍神,也給自己游戲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
據考,端午的"龍舟競渡"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存在。古代南方地區於春秋時期之前就有在端午日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族圖騰祭祀的習俗。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度所用的船。
綜覽漢魏文獻資料可發現,漢王朝經歷四百餘年歷史,充滿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鄉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譽滿天下的楚文化傳人屈原,在漢魏前時代的端午節活動沒有留下只言片語記載,因而許多學者認為端午節與屈原無關。在民間傳說中,除了端午源於屈原說外,尚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陳臨、越王勾踐等等說法。
而真正到了宋元時期 ,因為外族入侵,人們才把紀念屈原提 到了一定的高度,從而產生了把端午和屈原聯在一起的涵義。
⑵ 端午節的起源有什麼傳說故事
相傳早在四五千年前,水鄉澤國有一個以龍為圖騰的民族,他們每年在農歷五月初五舉行龍圖騰祭祀。在祭祀儀式中,有個半宗教半民俗的神人共娛節目,就是舉行龍舟競渡。他們還往水裡投粽子,這是獻給圖騰神的祭品。在祭祀過程中,鄉民們斷發文身,以顯示自己是龍子的身份。原來這里也有在五月初五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也成為了「像龍子」文身習俗的遺跡。後來,人們在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發現了一些新石器時代的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這些遺存的族屬,是一個崇拜龍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
百越族的生產工具,大量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族群標志之一。
在古時候,夏歷每月初五皆可稱端五。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的著名網路全書類叢書《太平御覽》的《風土記》中記述:
仲夏端五,端,初也。
也就是說,「端」的意思和「初」相同,初五就稱「端五」。端五的「五」與「午」相通,亦稱「端午」。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端五」也叫「端陽」。五月初五,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作為民間的節日,五月初五這個「重五」的數字有著特殊的意義。古代許多先人認為,在以「十」為足數的系統中,「五」是半數。在天乾地支中,「午」「戊」也都居中。金木水火土五行,成為人們最基本的自然概念。
在春秋時期,縱橫家鼻祖鬼穀子著述的我國最早的軍事理論策略《鬼穀子·陰符篇》有「盛德法五龍」的說法。南朝梁時著名的醫葯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注曰:
五龍,五行之龍。
古老神話傳說的五龍中,四條子龍各治東南西北一方,即金木水火四行,父龍居中央而為共主,「五」也就被賦予了帝王的神聖尊榮涵義。這樣,初五就成了敬畏龍的日子,而「重五」日就是祭龍的盛大節日,也稱為龍節。百越人創立祭祖的龍節,後來人們就稱為「端午節。」
在久遠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合到漢族中,其餘部分演變為了南方少數民族,端午節就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了。
那麼,龍圖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它的文化內涵是什麼呢?在神話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的動物。它的長相相當奇特,很像各種動物的集合。
它的身體像蛇一樣有麟片且修長,但它的角像鹿一樣,耳朵像牛,嘴上有兩條像鯉魚一樣的須,也有又大又凸的圓眼睛,還擁有長得像老鷹的爪子,老虎一般的腳掌,背上有魚鰭,嘴裡含有一顆珠子。
因此,龍在人們心中非常厲害,它能在天空中飛行,能在地上爬走,也可以悠遊海中,它住在深海里,難得一見。先秦時期重要古籍,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山海經》記載:
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
有人認為,龍是遠古炎黃統一中原各部落後,糅合各氏族的圖騰而形成的統一形象。傳說龍能隱能顯,春時登天,秋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後來,龍成為了皇權的象徵,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被中華民族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我國漢族人民也經常將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
中華民族普遍認為,龍代表著吉祥和神聖尊貴。在我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帝王們都稱自己為「真龍天子」,這樣就使龍也具有了權力的象徵。
古代的帝王們和龍是脫離不了關系的,人們普遍認為皇帝是真龍轉世,說他們的長相叫「龍顏」,身體是「龍體」,衣服叫「龍袍」等。凡是皇帝用的東西,都要冠上一個「龍」字。其實,皇帝之所遠古時期的百越族崇拜龍,認為他們是圖騰龍的後代,就將龍尊奉為本氏族的標志、象徵和保護神。圖騰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文化一直都在流傳著。有關龍圖騰起源的傳說也特別多
⑶ 端午節的故事及傳說
1、惡日禁忌說,漢代北方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
2、夏至說,首倡夏至說者為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一書中提出,端午節如涓涓之水發源於遠古時代,三代匯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33]端午節源於夏至說聞世後,學者吞吐百家,從更廣泛的視野去研究。
3、蓄蘭沐浴說,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
4、勾踐操練水軍說,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事物原始》引《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於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
1、學者聞一多先生曾對端午節作過精闢的考證,他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東漢以後這一風俗逐漸向北方傳播。
2、吳越族以 前,我們的祖先華夏族是以龍為部族標志的,伏羲、女媧、顓頊、禹、黃帝都是龍族著名領袖,是以龍為圖騰的,認為龍是法力最大的神靈。以至華夏族的後人,把 這些著名的祖先也視為龍的化身。
3、從此有祭祀龍的盛典。直到今天我們也自稱是「龍的傳人」,世界各國也都以「龍」為中國的象徵。吳越民族在每年五月五日這一 天,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他們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里,往水裡扔,獻給神龍吃。
4、他們還把乘坐的船,刻畫成龍的形狀,配合著岸上急促的鼓 聲,在水面上作各種游戲和競賽劃船。這便是端午節及其習俗的由來。
⑷ 端午節的來歷,傳說故事有哪些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端午節起源於何時──長期以來眾說紛紜,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
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據考證,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吳越之地於春秋之前就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
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農歷五月五日)。
說端午節源於夏至。
⑸ 端午節有哪些民俗故事
1、紀念孝女曹娥說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2、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幫助吳王闔閭謀取了王位。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吳國越來越強盛;吳王闔閭去世後,夫差繼位。夫差不像其父親信任伍子胥,在消滅越國一事上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建議,甚至聽信讒言,認為其要聯齊反吳並賜死了伍子胥。
伍子胥的屍體也被夫差派人裝在皮袋裡投入大江,而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九年之後吳國滅亡,吳國百姓感念他的功德和忠誠,在江上為他立祠祭祀,供奉粽子。
3、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位列右大夫。他學問淵博,有很多治國安邦的良策,但楚懷王不肯聽從,還將他罷官後逐出國都。屈原被罷官之後,流落汨羅江邊,仍不忘國家的前途命運。然而,朝廷召見的信始終不到,他卻聽到了最壞的消息:秦兵攻破了楚國都城。
屈原悲憤難忍,在五月初五這一日投江自盡,以身殉國。人們為了紀念他,往江里投擲糯米,以饗亡魂。但糯米卻被魚鱉吞食,人們就用葦葉把糯米包紮起來投江。煮熟葦葉色的糯米很是清香可口,於是演變成端午節的傳統食品,這就是粽子的來源。
傳統民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
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
⑹ 端午節有哪些美麗傳說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二十二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輔助楚懷王。其時楚懷王受到奸臣的進讒,沒有接受屈原關於聯齊抗秦的主張,被說客張儀騙到秦國軟禁起來,逼他割地獻城,後因憂慮成疾,不久便死於秦國。
屈原知道後悲憤欲絕,上書請求頃襄王為懷王報仇。但頃襄王窕寵信奸佞,不思振復,將屈原削職放逐江南,其後楚國被秦國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了,在極度憂憤悲慟的心境下,於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歲時) 農歷五月五日縱路投入波濤洶涌的汨羅江。
楚國人民聞訊,紛紛劃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屈原的身影。這便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之後,人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於人們祭屈原的米,都讓江上的蛟龍吃掉,故後來人們改用粽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棕子的風俗。
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⑺ 端午的民間故事有哪些
關於端午節的民間傳說
端午節的傳說和端午節的起源民間說法很多,其中流傳比較經典的有以下幾種;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在民間有著諸多的傳說故事,源於紀念屈原、源於紀念孝女曹娥、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源於紀念伍子胥、源於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但流傳最廣的是屈原的傳說故事,關於端午節起源的眾多傳說。其一,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民,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人間》、《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已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 忍舍棄自已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身死,以自已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便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最終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棕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⑻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