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圍繞「教育故事」主題
教育敘事大致包括這么幾種:教學敘事、生活敘事和自傳敘事。
所謂教學敘事即教師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決自己在教室里發生的教學問題,然後將自己怎樣遇到這個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整個教學過程,以期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並由此而體現它的研究價值。這種研究價值表現為一種教育的新理念或新觀點或某種思想。
所謂生活敘事即教師本人對課堂教學之外所發生的生活事件的敘述,涉及教師管理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可分別稱之為德育敘事、管理敘事。
所謂自傳敘事,即教師回憶、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中發生的教育事件,而這些事件中往往蘊含著教師自己的教育信念。
不管哪種類型的敘事,一個最不能忽視的地方就是,教學敘事不僅強調所敘述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情節,更重要的是通過事件的過程促使或者觸動教師本人的某種觀念的轉變或意識地改。否則,就是記流水賬。
教育敘事、案例稿寫作稿要求
教育敘事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麼,也不直接規定教育應該做什麼,它只是給讀者講一個或多個故事,讓讀者從故事中體驗教育是什麼或應該做什麼。教育敘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讓讀者有心靈的觸動。情感交流;喚醒教師主體意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案例編寫要按照題目、背景介紹、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點評來寫。其中題目要求體現反思主題,案例描述要寫出課程片段,反思要求有問題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點評要分析通過案例得到的經驗或者教訓。案例可以是寫教學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學中對教育的反思。
參考格式:
1、 教育敘事
我和學生有個小秘密
XXXX學校 XXX
新接到2年級語文實驗班數學,看到那些可愛小不點,我什麼都不擔心,就怕他們對數學沒有興趣,因為他們對語文的興趣實在濃厚,七、八歲能洋洋灑灑寫出千字文章,爸爸媽媽懲罰孩子的辦法是不讓他看書,想來都有點害怕!
開學以後,最擔心的事也就出現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對數學的「淡漠」,家長也和我交換意見,怎麼才能讓孩子對數學有興趣呢?實在的,面對一群聰明的孩子,怎樣才能讓他們喜歡數學呢?對我真是一個挑戰!
我除了上課盡量使用電教手段,做一些動畫,講一些故事,「放寬」對他們的管教,讓他們慢慢親近我外,我與學生還有一個小秘密。
只要有家長與我交換意見,我就給他們講:「學生對數學的沒有興趣,關鍵在於他們對數學的那份自信的喪失!我們要給予他們自信,他們才會喜歡數學!我打算把考題提前叫一些同學先做一遍」 。有的家長問我這樣好嗎?我說:「其實,考試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樣讓他們今後學得更好。」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要考試的題都會在考前3到5天發布到網上,然後一個一個單獨對「需要自信」的學生說:「我們隔2天要考試,題老師已經發到網上,你去下來做吧!老師只對你一個人講了,千萬別給其他人說。」於是他們都回去認真的做了一次,還有家長幫忙,考試時他們再次輕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評講試卷時,我大大的表揚了一番突飛猛進的同學,那時我分明看到了他們開心的笑容!
有個學生在網上這樣寫到:「昨天, 姜老師把試卷發下來了,我看了一下,等級是A+,錯了兩道小問題,分數就說明是95分—99分,我唉聲嘆氣地說: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數是100,平時上課要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成績會越來越好。啊!這真是我最滿意的數學試卷啊。」還有學生這樣寫:「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們第一節是數學課,姜老師先問:你們是願意上課還是願意考試呀?有很多同學都說願意考試,姜老師一聽,就說:數學書放進書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們一聽,異口同聲地說:耶!數學考試嘍!一會兒,姜老師把試卷發了下來,我們就開始做題了,我做到最後一題的時候,我一看,哈哈!我全會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們都是數學有點「問題」的孩子,看到她們對數學自信的回歸,我心裡激動不已。就這樣,班裡幾個上期數學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績,上課他們特別的認真,作業雖不算很好,卻能較好的掌握新內容。
真正的單元測查更令我高興,上期班上補考也不及格的A同學也考了84分,他已經成為班上聽課認真、積極舉手的一員了,也成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過我和他的秘密還要進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2、教學案例
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
XXXXX學校 XXX
背景介紹: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老師不可避免的要經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描繪它。第一是我們學生的情感……」,因此關注孩子的情感變化是我們所特別需要注意的。
案例描述:
我教學「加減法的簡便演算法」一課時,2個教學班我都創設了這樣的情景:在班上選擇了全班公認數學最優秀的和最差的進行口算「比賽」,兩組題目如下: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賽的結果當然是成績差的獲勝,頓時全班學生從疑惑不解到熱情高漲,紛紛舉手錶達自己的意見, 「氣憤」比賽的不公平:兩組題中,加減整百、整千當然簡單一些……
課的發展如設計一樣順暢,但是 「比賽」學生的表現卻令我時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靜:2名「優秀」學生都在不發表任何意見的基礎上獨自傷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現大同小異:眼裡閃過一絲得意,但是臉上沒有一絲的笑容,他們體現出的「榮辱不驚」令我記憶猶新,那不是許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嗎?
當學生作業時,我立即叫過「優生」,向他進行了簡單的解釋。課後我向學生道歉(老師沒有考慮你的感受),並重點幫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難時,變得更堅強和從容。對差生我問他為什麼勝了不高興呢?我表揚了他的進步,鼓勵他繼續努力,那時我看到了他開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學應該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
《數學課程標准解讀》有這樣一段:「作為促進學生一般性發展的數學學習,應該更多關注學習的情感因素。事實上,健康與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於學生非智力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有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見,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的重要。
本節課的情景創設目的是為了激起全班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差生比優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發現題目特徵,理解簡便演算法的實質是「湊整」。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對於多數學生而言,課的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當我看到「優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體現出的「榮辱不驚」時,我知道對他們我失敗了,顯然這不是他們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學中應該考慮對差生更多鼓勵,對優生進行挫折教育
差生體現出的「榮辱不驚」使我想到了「小學數學教育網」上網友講的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師到農貿市場去買菜,遇到當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發了財的學生,正在賣雞蛋的學生熱情的邀請老師去吃飯,老師說:「賣雞蛋這樣的工作你不覺得難為情嗎?」學生說:「這和當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麼……」。
這個故事主要諷刺老師對待差生教學行為,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正如學生比賽勝了也不敢「聲張」,是啊!我們真的應該給差生更多的陽光,不僅讓他們可以經受挫折,還能正常的沐浴燦爛的陽光,擁有健全的人格。
從另一個層面看:學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師的「關照」。他在無數次的挫折和打擊面前變得堅強,而這種品質將使他終生都會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課,而學習上一帆風順的優生,卻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會在一次不正規的比賽「輸」掉後哭泣不已。有人專門研究過國外293個著名文藝家的傳記,發現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過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的說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難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兒童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營養,對於優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學片斷,教師對自己忽視尊重學生人格的無意識行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動明顯是傾向於優生。在家庭和學校環境中,「優生」幾乎是在「優待」中成長。身上存在害怕困難、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點。事實上,孩子們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師有責任早一點讓他們具有「免疫」能力。讓他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從容不迫,不產生的緊張狀態和消極的情緒反應。面對挫折能夠從容不迫僅靠說教是無法達到的,兒童必須經歷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師在教育教學中還應注意設計教育環境,不要一味給學生營造一切需求都能輕易得到滿足的教育環境,更不要阻礙他們適當接受困難和挫折磨練的機會。
案例點評:
1、該課例思考的問題有前瞻性。本次課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領域,體現了當代教育對學生情感領域的重視性,本文體現了一線老師對本領域的深刻理解。
2、一個好的教學情景設計,應該在考慮教學的同時,更全面的考慮對學生全面發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尋找差生的閃光點,讓他們回答簡單問題,讓他們重塑自信;同時我們要尋找「優生」的弱點,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貳』 淺談幼兒教師如何講好故事
故事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在幼兒園的語言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關於語言領域的目標之一就是「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教師給幼兒講故事,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實踐,也可以說是以故事為形式的教學活動,故事不僅內容含豐富的各方面知識,而且有較為標準的語言形式,使幼兒極易接受。同時故事作為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在極易接受的同時也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個向幼兒進行教育,傳授知識,發展語言的重要文學形式。 一、選擇適宜的好故事。 給幼兒講故事,既要考慮幼兒的心理需求,又要考慮故事的教育性。要選擇那些思想健康,藝術性強,具體生動,饒有情趣,又符合幼兒年齡特徵和生活實際的幼兒易於接受的故事。對幼兒來說,童話、神話故事最有魅力,如《安徒生童話選》、《格林童話》、《葉聖陶童話選》等都是講故事的好材料。 幼兒兒期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喜歡擬人,把小貓、小狗甚至小瓶子、小凳子等都想像成「人」;二是「真假不分」,對虛幻與真實還缺乏分析。這兩個特點正是童話故事中經常出現的,什麼小貓和小狗對話呀,小凳和小瓶會走路呀,等等,幼兒把它們當作真人真事,聽得津津有味,感到其樂無窮。另外,童話說的是孩子話,口語多,句子結構簡短,且篇幅小,角色不多,主題簡單明了,好壞分明,幼兒易於接受,樂於模仿。對大一點的幼兒,要選擇有些懸念的故事,那些一猜就著,聽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的故事,他們一般不感興趣。 二、講前認真分析故事。 選擇好故事後要進行分析,以准確地掌握故事的中心思想,確定教育目的。找出故事的重點段落和重點詞,重點句,在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和重點基礎上,還應針對故事內容,提出幫助幼兒需要理解的問題。對那些故事內容很好,但情節、語言偏深奧的故事,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改編。去掉一些次要的情節,把較難的詞句改為幼兒能夠接受的語言。 給幼兒講故事前,老師一定要認真閱讀故事,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內容,要具體分析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特別要抓住故事的高潮。還要分析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徵和作者傾注在故事主角身上的感情,通過情節和角色的分析准確故事的主題思想。只有透徹地,正確地理解,使自己的感情和故事的角色產生共鳴,才能在講故事時以真摯而強烈的情感去感染幼兒,激起幼兒感情上的共鳴。另外,分析角色時還要區別角色之間的細微差別,仔細揣摩各個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徵,表現不同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語言特徵等。 三、講述故事要講究藝術性。 給幼兒講故事要掌握技巧,如果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幼兒肯定會興味索然。因此,在講述的時候必須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要有藝術性。 第一,開個好頭。教師在開始講故事的時候,態度要和藹可親,要有親和力,開講前猜個謎語或提個問題或看個圖片等,引起興趣,再自然引出故事。這樣孩子們才容易被吸引,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更樂於去聽。 第二,充分關注幼兒。故事要講不要念,也不要背,語言要口語化。而且要有對象感,講故事時,要時時想著他們,看著他們,注意他們的反應。試想如果老師講故事的時候一直看著書,完全不顧幼兒的反應,不管幼兒是否在聽,這樣的講述肯定不會有好的效果。 第三,講述要有感染力。要有起伏高低,抑揚頓挫。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聲音有高有低,節奏有快有慢,重點的地方要突出。要有動作,有表情。要想把故事講活,不但要有喜怒哀樂的變化,而且應學會用眼神和手勢,做到心到、話到、眼到、手到。 第四,要有參與性。故事活動不是教師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如果僅僅是教師一個人在講,那就不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幼兒也會覺得索然無味。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幼兒參與進來,或聽,或看,或說,或思考,這樣才能達到活動的目標。 四、融合有趣相宜的游戲。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最基本的活動,這一點在講故事的活動中也不例外。融合了相宜的游戲,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會更高,如果游戲安排得當,還會起到促進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說話慾望的作用。例如:在故事《送椅子》的講述前,可以先組織幼兒玩了「搶椅子」的游戲,並讓「搶」到椅子和沒「搶」到椅子的幼兒說說自己的心情和感想,這就對接下來的故事有了鋪墊作用。而在故事《龜兔賽跑》的講述前,可以安排音樂模仿游戲,鼓勵幼兒自由模仿、創編烏龜和兔子的動作,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講述完之後,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賽跑,讓幼兒體會到「堅持」」的感受和含義等。在諸如此類的游戲中,不僅提高了幼兒參與故事活動的興趣,也使幼兒對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得到了更寬松、自然的環境。 五、要善於啟發誘導,捕捉興趣點。 給幼兒講故事不是為了敷衍幼兒,而是為了增進幼兒智慧,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在講故事時,要注意給幼兒以多方面的啟迪。比如在講前、講後或在重要的地方提出一些問題,如「誰對,誰不對,為什麼」,「你喜歡誰,不喜歡誰,原因是什麼」,待幼兒回答後再問「以後會怎麼樣」、「會得到什麼結果」等等,使幼兒邊聽、邊想、邊構思,這樣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又能啟發他們思考,發展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總之,要想繪聲繪色地講好每一個故事,並使之能吸引孩子,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是需要多學多練,熟練掌握故事的藝術處理方法的。同時,這也是幼兒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和素養,需要廣大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總結和積累才能得到提高的。
『叄』 如何教育孩子學習的故事
溫爸教你抓學習(高清完結打包)網路網盤
鏈接: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肆』 學生講述教育故事彰顯學校創新和教育措施的作文
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前我們的作文教學,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刻意追求立意標准、格式標准、寫法標准,學生的思想、思維受到了嚴重的束縛,想像力遭到了扼殺,個性的發展受到了壓抑。那麼我們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作文教學中,我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樂於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因為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條件。我常常鼓勵學生去寫自己熟悉的生
活,寫自己感興趣、原意寫的內容,寫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自己頭腦中想像的事物。同時給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摒棄固定的模
式,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鼓勵學生將新的感悟,獨到的見解融入文章中,在作文中彰顯個性,真正寫出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文章。
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知識,生活中積累素材
1、俗話說,「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作,必須有豐富的知識積累。教學中,我首先轉變為寫而讀的讀寫結合訓練方式,將閱讀內容拓展到現實生活的各個方
面。並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如何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引導學生閱讀大綱要求的中學生必讀名著、詩詞等。其次拓展學
生自由閱讀的空間,讓學生自由閱讀一些好的書刊、雜志,閱讀中記憶一些成語詞語、名人名言等。三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比如,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
覽,讀書經驗介紹,讀書心得交流,讀書演講,朗讀比賽等活動,從這些活動中,留心發現學生的優點,通過多種形式激勵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對於那些閱讀差的學
生,給予幫助指導,指定內容讓他們抄寫下來,逐漸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天長日久,學生就「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一個學生在作文中曾
經這樣寫到:「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增長見識,談吐不凡;讀書,使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讀書,使人眼界開闊,大飽眼福;讀書,使人
感悟成熟,體會真諦」
。通過大量閱讀,使學生獲得了豐富的書本知識,同時獲得了豐富的間接生活經驗和信息,增強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使他們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吸納精華,激發
了他們無限的創造潛能。力求達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效果。
『伍』 關於教育的典故和故事
1、高斯解數學難題
1796年的一天,在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
行的兩道數學題,但青年發現今天導師給他多布置了一道題。第三道題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是要求
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他沒多想,就做了起來。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
力。青年絞盡腦汁,感到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解開這道題沒有什麼幫助。困難激起了青年的斗
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見
到導師時,青年感到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做了整整一個宵,
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導師接過學生的作業一看,驚呆了。他的聲音都顫抖說:「這……真
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激動不已的導師,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
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出來。」 導師讓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叫青年當著他
的面做這道題。青年很快就解開了這道題。導師激動地對青年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
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牛頓也沒有解出來,阿基米德沒有解出來,你竟然一個晚就解出來了!
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這道難題,昨天給你布置題目時,不小心把寫有這個題目的小紙條
夾在了給你的題目里。」後來,每當這個青年回憶這件事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
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就無法解開它。這個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2. 陶行知的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同學,當即制止了他,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陶行知到校長
室時,王友已等在門口准備挨訓了。沒想到陶行知卻給了他一顆糖,並說:「這是 獎給你的,因為
你很准時,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對王友說:「這第二顆
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停止了。」接著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我
調查過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
良,並且有跟壞人做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哭著說:「陶校長,你打我兩
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自己的同學......」陶行知這時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因為
我正確地認識了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沒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3. 孟子的故事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
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
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
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
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4.陶行知喂雞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漢大學演講。他走向講台,不慌不忙地從箱子里拿出一隻大公雞。台下的
聽眾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麼。陶先生從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後按住公雞的
頭,強迫它吃米。可大公雞只叫不吃。怎麼才能讓公雞吃米呢?他掰開公雞的嘴,把米硬往雞的嘴
里塞。大公雞拚命掙扎,還是不肯吃。陶先生輕輕地松開手,把雞放在桌子上,自己後退了幾步,
大公雞自己就開始吃起米來。這時陶先生開始演講:「我認為,教育就像喂雞一樣。先生強迫學生
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願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是會把知識還
給先生的。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一定好!」台下一時間掌
聲雷動,為陶先生形象的演講開場白叫好。
5.朱熹讀書
宋朝的著名學者朱熹,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及自然科
學,均有研究。他在讀書方法上,特別強調「循序而漸進」。究竟怎樣讀書呢?朱熹的方法是:「字
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漸進,則意志理
明,而無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說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弄明白它們的涵義,一句話一句話地搞
清楚它們的道理。前面還沒搞懂,就不要急著看後面的。這樣就不會有疏漏錯誤了。他說:「學者
觀書,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就是說,讀書要
扎扎實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還要頻頻回顧,以暫進的退步求得扎實的學問。
(5)學校如何講好教育故事擴展閱讀:
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
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提
高實踐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
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
性的我意識思維...但同時,人有著自我意識上的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
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
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
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
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
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
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陸』 小學班主任怎麼樣進行教育故事演講
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講稿
我很榮幸,因為我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更幸運的是,從教十二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十二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有辛酸,有喜悅,有成功,有失敗,有諸多說不完的故事。
在我眼裡,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為班主任,我們有責任讓他們都絢麗的綻放,特別是那些「帶刺的花蕾」我們更應多一些關愛和呵護。當了十二年的班主任,遇到過很多的「小刺頭」,在他們身上,發生過許多令我辛酸也令我感動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給了我永遠的鞭策和啟迪。這是發生在我剛參加工作時的一個故事,當時我接任的是一個畢業班。面對個頭和我差不多高的四十二名學生時,心裡總有這樣的感覺:他們怕我這個矮個子小老師嗎?常言道「棍棒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我必須嚴厲點,要鎮住他們。於是就想用嚴厲的面孔、嚴厲的批評、嚴厲的懲罰來使學生折服。當時班裡有一個出了名的「搗蛋大王」叫張洪,他學習成績差,經常沒事找事欺負同學,搞惡作劇,全班同學都懼怕他。暗地裡還給他起了個了不起的綽號:張搗蛋。一次,他又打了班裡的同學,我不由分說將他揪到辦公室,火冒三丈的我對他一頓狠狠地訓斥。沒想到,他不但不服氣,還理直氣壯地頂撞我,感到顏面盡失又忍無可忍的我打了他一個大耳光。誰知他居然罵罵咧咧地沖出了辦公室。當時我被氣哭了,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和恥辱。
這件事之後,我對他冷若冰霜。而他上課再也不聽我講課,經常變著花樣給我搗亂,導致我在上課時總是發脾氣,而對於我的大發雷霆,他根本就無動於衷,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下課後,他更加變本加厲地欺負同學。他每天都給我繁忙的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帶來更多更大的麻煩。當時,我對這個孩子既恨之入骨,又無計可施。
可後來的故事卻改變了他,更醒悟了我。那次,我打開抽屜拿作業本,發現抽屜里有一張字條,上面寫道:「老師,你一定非常非常地討厭我、恨我吧,但我不討厭你,因為我知道你恨我這塊鐵不能成鋼,可我討厭你對我毫不留情的訓斥,討厭你給我的大耳光」。課下,我把這張字條讀了很多很多遍,內心深處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更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一張字條驚醒了總想給學生「下馬威」的我,該是我好好反省的時候了。我決定找張洪同學好好的談一談。
那天晚上放學,我和這個我一直討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和顏悅色的談話,這是我第一次非常親切的和他說話。在談話中,我首先向他道歉,不該用粗暴的話語傷害他,更不該動手打他。對著我改變的新面孔,他有些不自在,又好像有點受寵若驚,一改往日那副蠻橫的樣子,向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說自己搗亂、欺負同學都是故意的,原因就是對我不滿,想對我報復。他很真誠地表示以後不會這樣了。還十分誠懇地對我說:「老師,我喜歡今天的你,相信我也會喜歡以後的你。」最後還問到:「老師,我給你惹了那麼多麻煩,你還會喜歡我嗎?」我當時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我會把你看成我最好的朋友」。
這件事已過去十多年了,但十多年來,這件事一直珍藏在我心底。這張給了我教育的紙條我也一直珍貴的保存著,它時刻鞭策著我以後的班主任工作,時時提醒我最可惡的孩子也有他最可愛的一面,每個孩子都是鮮活、靈動的個體,有著各自獨特的性格。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去尊重和熱愛自己的學生。作為一名班主任,應用自己的和顏悅色,用親切的目光,用慈愛的雙手給每一個學生以自尊、自信、關愛和鼓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才能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同時,更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自己的學生,理解自己的學生,只有這樣,教師才會變得眼明心亮,才會成為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因為有了這個故事,在以後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火熱的情懷辛勤工作,以平等、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一個孩子的心門,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成為遺憾。現在,我又接任了新的班級,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的低年級的孩子們。在紀律上,他們都很聽話,不用我去花費太多的心思,可在學習上,有幾個學生卻讓我感到很棘手,他們總是跟不上課。每次考試,他們的成績有的十幾分,有的幾分,有的甚至零分。雖如此,我對他們也沒有放棄。因為我知道,放棄了一個學生對一個教師來說,不過是放棄了百分之幾或百分之十幾的希望,而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放棄的卻是百分之百的希望啊。我始終堅信一句話「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為這幾個學生補課。早晨,我總是第一個走進教室;放學了,空曠的校園里剩下了我和班裡的這幾個學生;雙休日,我騎上自行車到這幾個學生家裡去家訪。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幾名學生除了一名還沒有跟上課外,其他學生都跟上了隊伍,這個還沒有趕上隊的同學叫韓小靜。這是個可憐的孩子,去年,她的媽媽因病治療無效永遠的離開了她。為了還清為母親治病所欠債務,她的爸爸將她丟給年邁的奶奶,自己踏上了打工的征途。誰知,更不幸的事又再次降臨到了這個已經很不幸的女孩身上,今年二月份,她的爸爸外出打工,在一次施工中不幸遇難身亡。爸爸和媽媽永遠的走了,再也聽不到父親聲音又遠離了母愛的她怎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呢?她變得鬱郁寡歡,總是發呆。看著弱小、無助、可憐的她,作為班主任的我心碎了,我決定解囊相助,伸出我的援助之手。又逢初六大集,中午放學。我帶她來到集市上,為她挑了一身漂亮的衣服,買了一雙雪白的球鞋,又帶她到小餐館去吃飯。她慢慢的吃著,可吃著吃著,她忽然哭了起來,十分悲切的對我說道「老師,我想爸爸,想媽媽。」聽到這辛酸的聲音,看著痛苦流涕的她,淚水從我的眼角流了下來。這是一個多麼需要愛的孩子啊!我緊緊將她摟入懷中,動情的說道:「好孩子,不要哭,爸爸媽媽不在了,還有老師,老師就是你的媽媽。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給她以無微不至的關懷。一次鬧流感,班裡的許多學生都嘔吐不止,高燒不退,不得不輸液治療。她也沒有被倖免,可別的孩子都有父母的關心和陪伴,而她,只有年邁的奶奶。奶奶除了能給她買幾片頂葯外是拿不出錢為她進行更好的治療的。為了使她盡快地好起來,我掏錢為她買了葯,請了醫生到她家裡為她輸液,並利用午休和晚上放學時間去陪她,給她買去好吃的。到了雙休日,我親自到她家裡去補課,有時幫她洗洗衣服,做些家務。每次進門,她的奶奶總是顫巍巍的握住我的手,激動地說:「為了我的孫女,這樣麻煩你,真是讓我們過意不去呀!」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靜在我的關愛中心情漸漸好起來,學習成績也在我的輔導下,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為了獎勵她,我給她買了一個很精緻的書包。當我把這個書包送到她手裡時,她的眼中閃動著淚花。對著我大喊了一聲「媽媽」,撲到我懷里大哭起來。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動著,教師的付出是不需要回報的,然而這一聲媽媽卻是對我付出的一種無價的回報。這一聲媽媽更讓我知道。我所面對的每一個學生不僅僅是我的學生,他們更是我可愛的孩子們。
我以赤誠的愛心對待我的這些孩子們。嚴寒冬季,由於學校條件的限制,破碎的玻璃窗不能及時更換,冷風不時的從窗外刮進來,孩子們被凍得直打哆嗦。看著孩子們凍僵的小手,凍紅的小臉,作為班主任的我怎能不心疼?便自己花錢買了塑料布遮住窗外的寒風,買了門簾,擋住門外的冷氣。每天早晨,我都早早的來到學校為學生生好爐火,保證學生來時,教室里是熱乎乎的。一次下大雪,不能騎車,為了及時趕到學校,天還沒有亮,我便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腳踏厚厚的積雪,一步一滑步行十幾里路趕往學校。到了學校,我的鞋襪都濕透了,褲子也濕了半截,當天下午便發起了高燒,連續幾天高燒不退,為了不耽誤給孩子們上課,我沒有請一天假。孩子們看我不停的咳嗽,還從家裡給我拿來止咳葯、水果讓我吃。那一刻,我被孩子們感動著。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耕耘的好,收獲會更好,十二年來,我所擔任的班級考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領導的好評,學生的信任。被先後授予優秀教師、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但所有的成績和榮譽都已成為過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不斷向新的目標邁進。
春花遍地,甘做園丁勤澆灌,雪嶺摩手,領馬志士苦登攀,朋友們,讓我們為了學生的一切,努力拚搏吧!讓我們為了一切學生,辛勤工作吧!讓我們一切為了學生, 無悔的奉獻自己的青春吧!
『柒』 講故事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
鏈接:
『捌』 如何撰寫教育故事
近年來,各級各類學校認真踐行「問題即課題,反思即研究,成效即成果」的科研理念,引導廣大一線教師降低研究重心,轉變科研範式,開展了諸如「我說我的教育故事」的教育敘事研究,催生了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創造性和持續性。那麼,到底應該怎樣進行教育敘事,或怎樣寫教育故事?一、撰寫說明教學故事,也就是教學敘事研究。教學敘事研究是以教師自己的故事建構為手段,通過敘述故事,描述教師真實的教學生活,呈現特定情境中教師的教學行為以及這種行為下的學生狀況,在此基礎上進行反思和意義分析,形成有關教學經驗的「個人知識」,獲得對教學活動的意義理解和解釋的一種研究方式。由於教學敘事研究是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的,而且故事直接來源於教師的教學經歷,其理解和解釋又取決於教師自己對教學「現場」的獨特把握和判斷。教育故事應體現以下四個基本特點:一是真實性。所敘述的是已經發生過的、基於實踐的、真實可信的教育事件,不是還沒有發生的設計、杜撰甚至虛構的事件。二是意義性。所敘故事必須蘊含一定的教育思想或理念,可以反映自己化解教育事件之後獲得的某種收效,也可以反映忽視了教育時機之後的某種遺憾。
『玖』 如何講好教育故事
首先,給孩子講故事一定選擇好時間,在孩子安靜下來,能夠認真聽講的時候才會比較有效果。有的家長可能為了不讓孩子玩玩具或是看電視就會強制拉寶寶安靜下來聽故事,這就會讓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很不利於日後講故事的效果。一般來說,在睡覺前躺在床上的那段時間是最為合適的,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促進寶寶睡眠的。
其次,在給寶寶將故事的時候,要選擇比較有故事情節的,能夠吸引寶寶好奇心的,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寶寶開動腦筋,從而才會進行自己的思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另外,要針對寶寶的年齡進行選擇故事書,這樣才能夠在寶寶的理解能力之內。
再次,在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跟寶寶進行必要的交流。有些家長可能會只顧自的講或是讀,完全就不管寶寶是否聽懂了或是有什麼疑問,這樣就達不到講故事的目的了,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講而講,更多的是需要孩子能夠去理解。當然在最開始的時候,為了給孩子養成習慣,可以自己讀給他聽。
如果圖書是帶有插畫的,那麼就可以用提問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去將後續的情節,這樣是很鍛煉小孩子的想像力的。而且也會給孩子養成一種很自覺思考的能力,這樣在以後的生活之中,小孩子才會比較有主見。
講故事需要堅持,這是家長一定要做到的。有些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由於生活或是工作的原因,導致時常沒有時間,就會選擇間斷性的為寶寶將故事,這種習慣是很不好的,好的習慣是要持之以恆的。
由於育兒方式的不同,每個家長可能更多的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給寶寶講故事。不管什麼方式,一定要能夠是適合寶寶成長,可以讓寶寶不斷學習的。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社會的未來,他的教育很依賴於家長的努力。
『拾』 如何講好自己的大學故事
要說是如何講好自己的大學故事,那完全可把自己的大學經歷以及經歷過什麼事情,自己勵志的故事寫下來,告訴給大家,這樣就行了,也就是講好了自己的大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