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縱橫家張儀的事跡
陳軫,是游說的策士,和張儀共同侍奉秦惠王,兩人都得到國君的賞識,於是兩人紛紛爭寵。
張儀在秦惠王面前中傷陳軫說:「陳軫用豐厚的禮物隨便地來往於秦楚之間,應當為國家外交工作。如今楚國卻不曾對秦國更加友好反而對陳軫親善,足見陳軫為自己打算的多而為大王打算的少啊。而且陳軫想要離開秦國前往楚國,大王為什麼沒聽說呢?」
秦惠王很生氣,找來陳軫問是怎麼回事。陳軫巧妙地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化解。
陳軫在秦國過了一整年,秦惠王最終還是任用張儀做宰相,而陳軫投奔楚國。
㈡ 張儀的勵志故事,你知道嗎
魏國的霸業凋零,秦國的霸業方興。有趣的是,打敗魏國的正是魏國人。從春秋時代始,晉國就是人才輩出之地,三家分晉後,魏、趙、韓三國仍是人才鼎盛,其中又以魏國為最。當魏國最強盛時,各國人才紛紛湧入,吳起、孫臏、商鞅都是其中佼佼者。結果呢?吳起被陷害去了楚國;孫臏被砍掉膝蓋去了齊國;商鞅鬱郁不得志去了秦國。此後便出了怪事,在魏國混得沒人樣的人,到了秦國後卻成了一條龍,魏國幾乎成了秦國的人才培訓基地。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從衡強秦者大抵三晉之人也。」
商鞅死後,又有兩個大神級的人物,從魏國去了秦國。這兩位大神,一個是公孫衍,一個是張儀。此二人,皆是戰國縱橫家之代表人物。
張儀是魏國人,與蘇秦是同學,師從一位神秘的高人鬼穀子。在求學期間,他的聰明才智讓蘇秦自嘆弗如,他才思敏捷,巧舌如簧,天生就是一塊縱橫家的料。不過剛出道那會兒,他卻四處碰壁,狼狽不堪。
張儀石像
對張儀的表現,秦惠王相當滿意。不料張儀班師回朝後,給了秦惠王兩個看似荒唐的建議:其一,把蒲陽歸還魏國;其二,派一名公子入質魏國。
㈢ 歷史上張儀結局有多慘
歷史上張儀結局不慘,張儀是病死的。
早年入於鬼穀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出山之後,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游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游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
受封為武信君,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繼位。張儀失去寵信,出逃魏國,擔任相國。公元前309年,張儀病逝。
張儀的故事:
陳軫,是游說的策士,和張儀共同侍奉秦惠文王,兩人都得到國君的賞識,於是兩人紛紛爭寵。張儀在秦惠文王面前中傷陳軫說:陳軫用豐厚的禮物隨便地來往於秦楚之間,應當為國家外交工作。
如今楚國卻不曾對秦國更加友好反而對陳軫親善,足見陳軫為自己打算的多而為大王打算的少啊。而且陳軫想要離開秦國前往楚國,大王為什麼沒聽說呢?
秦惠文王很生氣,找來陳軫問是怎麼回事。陳軫巧妙地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化解。陳軫在秦國過了一整年,秦惠文王最終還是任用張儀做宰相,而陳軫投奔楚國。
㈣ 張儀得勢的故事概括
張儀據說也是鬼穀子老師的徒弟。
不過,據未經證實的消息說,張儀在雲夢山學習期間缺乏自律,行為不端,愛偷同學的毛筆和涼在外面的衣裳。導致大家只好互相偷,才保證了有衣裳穿。畢業以後,張儀跑到楚國鬼混。
他在楚國租了個小屋子,待業,吃不起飯。全靠著外出赴宴,才擺脫了在家中被餓死的危險。
有一次,張儀去楚國上柱國(相當於內閣總理)「昭陽」先生家蹭飯。張儀廁身賓客之中,跟大夥一起向昭陽先生敬酒。當大家吃到賊飽的時候,昭陽先生突然發現他的電腦不見了(對不起,是寶玉不見了,不是昭陽電腦)。
下邊的幫閑們都說:「沒錯,準是張儀偷的。張儀這傢伙貧而無行,念書的時候就愛偷別人的毛筆和衣裳,一定是他盜了您的寶璧。」
於是大家一起起鬨,去抓張儀。張儀剛把肚子吃得極脹,以為大家要做游戲了呢,很高興。當被按在砧板上,才知道是要挨打。張儀很後悔,早知道就不吃這么多了。
張儀被荊條打得體無完膚,渾身上下就像一條被人割成小菱形塊塊的松鼠桂魚,張著大嘴,疼得叫不出聲來。
張儀奄奄一息地被抬回租住的房子里,他媳婦看見門口抬進來一個胖大海,驚問:「喲,今天怎麼吃這么多啊?比以往格外的脹啊。」
「什麼脹啊!這是脹起來的嗎?我,我已經被打得——唉呦呀呀,快來扶——」
「怎麼被打了?你這么斯文的人,誰敢打呀——?」
張儀躺下以後,還不肯昏睡,硬撐起來問媳婦道:「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吶?」
媳婦像牙科醫生那樣扒開看了:「還在呀,軟軟的還在。上邊還有味蕾。怎麼了?」
張儀把寶貝舌頭收回去放好,壞笑著說:「舌頭在就足以了。以後全靠著它呢。」
㈤ 張儀小故事
張儀,生年不詳,卒於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一說秦武王二年(前309年)。魏國貴族後裔,學縱橫之術,主要活動應在蘇秦之前,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戰國時,列國林立,諸侯爭霸,割據戰爭頻繁。各諸侯國在外交和軍事上,紛紛採取「合縱連橫」的策略。或「合縱」,「合眾弱以攻一強」,防止強國的兼並,或「連橫」,「事一強以攻眾弱」,達到兼並土地的目的。張儀正是作為傑出的縱橫家出現在戰國的政治舞台上,對列國兼並戰爭形勢的變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張儀由趙國西入秦國,憑借出眾的才智.被秦惠王任為客卿,籌劃謀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國仿效三晉的官僚機構開始設置相位,稱相邦或相國,張儀出任此職。他是秦國置相後的第一任相國,位居百官之首,參預軍政要務及外交活動。從此開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軍事生涯。
張儀拜相後,積極為秦國謀劃。他採用連橫術迫使韓、魏太子來秦朝拜,並與公子華(桑)攻取魏國蒲陽(今山西隰縣)。又游說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國把上郡15縣,包括少梁 <今陝西韓城南)一起獻給秦國。秦惠文君十三年(前325年),張儀又率軍攻取魏國的陝縣(今河南陝縣)。這樣,黃河天險為秦所佔有。隨著秦國威勢的不斷增長,張儀輔佐秦惠文君於同年稱王,秦國國勢日益強盛。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前323年),秦國為了對抗魏惠王的合縱政策,進而達到兼並魏國國土的目的,張儀運用連橫策略,與齊、楚大臣會於嚙桑(今江蘇沛縣西南)以消除秦國東進的憂慮。張儀從嚙桑回到秦國,被免去相位。三年,魏國由於惠施聯齊,楚沒有結果,不得不改用張儀為相,企圖連秦、韓而攻齊楚。其實張儀的最終目的是想讓魏國做依附秦國的帶頭羊。由於連橫威脅各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年)魏國人公孫衍受齊、楚、韓、趙、燕等國的支持,出任魏相,張儀被驅逐回秦。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年)張儀再次任秦相國。九年,秦惠王接受司馬錯的建議,遣張儀、司馬錯等人率兵伐蜀,取得勝利,旋即又滅巴、苴兩國。這樣秦國占據了富饒的天府之國,有了鞏固的大後方,為秦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戰爭,提供了有利條件。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秦惠王想攻伐齊國,但憂慮齊、楚結成聯盟,便派張儀入楚游說楚懷王。張儀利誘楚懷王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聽信此言,與齊斷絕關系,並派人入秦受地,張儀對楚使說:「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國的使臣返回楚國,把張儀的話告訴了楚懷王,楚懷王一怒之下,興兵攻打秦國。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Z年)秦兵大敗楚軍於丹陽(今豫西丹水之北),虜楚將屈丐等70多人,攻佔了楚的漢中,取地600里,置漢中郡(今陝西漢中東)。這樣秦國的巴蜀與漢中連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的威脅,也使秦國的疆土更加擴大,國力更加強盛。《史記·張儀列傳》中說:「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縱橫強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無疑張儀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
㈥ 張儀的軼聞典故
張儀完成學業,就去游說諸侯。他曾陪著楚國國相喝酒,席間,楚相丟失了一塊玉璧,門客們懷疑是張儀拿的,就說:「張儀貧窮,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
於是,大家一起把張儀拘捕起來,拷打了幾百下。可是張儀始終沒有承認,大家只好釋放了張儀。
張儀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說:「唉!您要是不讀書游說,又怎麼能受到這樣的屈辱呢?」張儀對他的妻子說:「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著說:「舌頭還在呀。」張儀說:「這就夠了。」
張儀出任秦國國相以後,寫信警告楚國國相說:「當初我陪著你喝酒,我並沒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反而要偷你的城池了!」 陳軫,是游說的策士,和張儀共同侍奉秦惠王,兩人都得到國君的賞識,於是兩人紛紛爭寵。
張儀在秦惠王面前中傷陳軫說:「陳軫用豐厚的禮物隨便地來往於秦楚之間,應當為國家外交工作。如今楚國卻不曾對秦國更加友好反而對陳軫親善,足見陳軫為自己打算的多而為大王打算的少啊。而且陳軫想要離開秦國前往楚國,大王為什麼沒聽說呢?」
秦惠王很生氣,找來陳軫問是怎麼回事。陳軫巧妙地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化解。
陳軫在秦國過了一整年,秦惠王最終還是任用張儀做宰相,而陳軫投奔楚國。
㈦ 張儀的事例
張儀學成合縱連橫之術,游歷各國,說服別人採用自己的政治主張。他曾陪著楚相喝酒,席間,楚相丟失了一塊玉璧,門客們懷疑張儀,說:「張儀貧窮,沒有好的品行,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於是,大家一起把張儀抓起來,用荊條拷打了幾百下,張儀不肯承認,門客只好放了他。他的妻子說:「唉!你要是不讀書游說,又怎麼能受到這樣的屈辱呢?」張儀對他的妻子說:「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的妻子回答說:「舌頭還在呀。」張儀說:「這就夠了。」……張儀做了秦相以後,發出文告對楚相說:「我以前和你一塊喝酒,我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守好你的國家,因為我還將盜竊你的都城了。」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㈧ 蘇秦和張儀的故事
這個蘇秦和張儀的故事出自《史記·張儀列傳第十》。
蘇秦已經說服趙王而得以去與各國結締合縱相親的聯盟,但是他害怕秦國攻打各諸侯國,在盟約還沒結締之前就遭到破壞,又考慮到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派到秦國,於是暗中派人指引張儀說:「您當初和蘇秦交情很好,現在蘇秦已經當權,您為什麼不去結交他,以實現你的願望呢?」於是張儀前往趙國,呈上名帖,請求會見蘇秦。蘇秦告誡門下的人不許為張儀引見,又讓他好幾天不能離去。不久,蘇秦才接見了他。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奴僕侍妾吃的飯菜,還屢次責備他說:「憑您的才能,卻讓自己窮困潦倒到這樣的地步。難道我不能推薦您讓您富貴嗎?只是您不值得錄用罷了。」說完就把張儀打發走了。張儀投奔蘇秦,自認為都是老朋友了,從中可以得到好處,不料反而被羞辱,很憤怒。又考慮到諸侯中沒有一個值得他侍奉的,只有秦國能困擾趙國,於是就到秦國去。
不久,蘇秦對他的家臣說:「張儀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現在,幸虧我比他先受重用,然而能夠掌握秦國權力的,只有張儀才行。但是他太貧窮,沒有機會求得引薦。我擔心他以小的利益為滿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業,所以特地把他召來羞辱他,以激勵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蘇秦向趙王稟明這件事,發送金錢、財物和車馬,暗中派人跟隨張儀,和他投宿同一客棧,漸漸地接近他,並奉送車馬金錢,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給他,卻不說明誰給的。張儀終於有機會拜見了秦惠王。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商議攻打諸侯的計劃。
蘇秦的家臣見任務完成了,要告辭離去。張儀說:「靠您的相助,我才得到顯貴的地位,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麼要離開呢?」家臣說:「我並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蘇先生。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聯盟。認為除了您沒有誰能掌握秦國的大權,所以激怒先生發憤的意志,派我暗中供您錢財,這全都是蘇先生的計謀。現在,先生已被重用,請讓我回去復命吧!」張儀說:「唉呀,這些權謀都是我學習過的術業,而我卻沒有察覺到,我沒有蘇先生高明啊!況且我剛剛被任用,又怎麼能圖謀攻打趙國呢?請替我感謝蘇先生,蘇先生當權的時代,我怎麼敢奢談攻趙呢?況且有蘇先生在位,我難道能擺脫他的掌握嗎?」張儀出任秦國宰相以後,寫信警告楚國宰相說:「當初我陪你喝酒,並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現在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可要偷你的城池呢!」
㈨ 張儀是怎麼死的
張儀是病死的。
早年入於鬼穀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出山之後,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游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游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為武信君。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繼位。張儀失去寵信,出逃魏國,擔任相國。公元前309年,張儀病逝。
故事:
張儀在秦惠文王面前中傷陳軫說:「陳軫用豐厚的禮物隨便地來往於秦楚之間,應當為國家外交工作。如今楚國卻不曾對秦國更加友好反而對陳軫親善,足見陳軫為自己打算的多而為大王打算的少啊。而且陳軫想要離開秦國前往楚國,大王為什麼沒聽說呢?」
秦惠文王很生氣,找來陳軫問是怎麼回事。陳軫巧妙地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化解。陳軫在秦國過了一整年,秦惠文王最終還是任用張儀做宰相,而陳軫投奔楚國。
㈩ 張儀有哪些事跡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張儀由趙國西入秦國,憑借出眾的才智被秦惠王任為客卿,籌劃謀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國仿效三晉的官僚機構開始設置相位,稱相邦或相國,張儀出任此職。他是秦國置相後的第一任相國,位居百官之首,參預軍政要務及外交活動。從此開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軍事生涯。
張儀拜相後,積極為秦國謀劃。他採用連橫術迫使韓、魏太子來秦朝拜,並與公子華(桑)攻取魏國蒲陽(今山西隰縣)。又游說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國把上郡15縣,包括少梁(今陝西韓城南)一起獻給秦國。秦惠文君十三年(前325年),張儀又率軍攻取魏國的陝縣(今河南陝縣)。這樣,黃河天險為秦所佔有。隨著秦國威勢的不斷增長,張儀輔佐秦惠文君於同年稱王,秦國國勢日益強盛。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前323年),秦國為了對抗魏惠王的合縱政策,進而達到兼並魏國國土的目的,張儀運用連橫策略,與齊、楚大臣會於嚙桑(今江蘇沛縣西南)以消除秦國東進的憂慮。張儀從嚙桑回到秦國,被免去相位。三年,魏國由於惠施聯齊,楚沒有結果,不得不改用張儀為相,企圖連秦、韓而攻齊楚。其實張儀的最終目的是想讓魏國做依附秦國的帶頭羊。由於連橫威脅各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年)魏國人公孫衍受齊、楚、韓、趙、燕等國的支持,出任魏相,張儀被驅逐回秦。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年)張儀再次任秦相國。九年,秦惠王接受司馬錯的建議,遣張儀、司馬錯等人率兵伐蜀,取得勝利,旋即又滅巴、苴兩國。這樣秦國占據了富饒的天府之國,有了鞏固的大後方,為秦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戰爭,提供了有利條件。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秦惠王想攻伐齊國,但憂慮齊、楚結成聯盟,便派張儀入楚游說楚懷王。張儀利誘楚懷王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聽信此言,與齊斷絕關系,並派人入秦受地,張儀對楚使說:「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國的使臣返回楚國,把張儀的話告訴了楚懷王,楚懷王一怒之下,興兵攻打秦國。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Z年)秦兵大敗楚軍於丹陽(今豫西南丹水之北),虜楚將屈丐等70多人,攻佔了楚的漢中,取地600里,置漢中郡(今陝西漢中東)。這樣秦國的巴蜀與漢中連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的威脅,也使秦國的疆土更加擴大,國力更加強盛。《史記·張儀列傳》中說:「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縱橫強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無疑張儀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
張儀誑楚之後,又於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前往楚、韓、齊、趙,燕等國進行游說,使得五國連橫事秦。同一年,張儀因功封得五邑,封號為武信君。
張儀在商鞅變法的基礎上,「外連衡而斗諸侯」,與秦國的耕戰政策相配合,運用雄辯的口才,詭譎的謀略,縱橫捭闔,游說諸侯,建立了諸多功績,在秦國的政治、外交和軍事上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在風雲多變的險惡環境中,主要憑借外交手段,採用連橫策略,「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國的國威大張,在諸侯國中產生了巨大的威懾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稱贊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張儀使用軍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國「東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這為秦國的霸業和將來的統一起了積極的作用。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子秦武王即位。張儀素為秦武王不滿,離秦赴魏,卒於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