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用戶故事的任務分解效率
很多敏捷團隊將故事點和復雜度點作為同義詞來使用,他們相信這比使用「小時」更好,因為這些點數是基於復雜度和相對大小的。Mike Cohn則表示,使用故事點來描述特性的開發復雜度是不對的,應該使用工作量。
Mike提到:
我發現太多的團隊認為,故事點應該基於用戶故事或特性的復雜度,而不是開發所需的工作量。這些團隊通常將「故事點」定義為「復雜度點」,這看起來不錯,可能還更精確,但卻是錯誤的。故事點與特性的復雜度無關,而與開發特性所花費的工作量有關。
Mike給出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他比較了舔1000枚郵票和做一個簡單的腦外科。Mike認為,拋開復雜度上顯而易見的不同,這兩件事應該有相同的故事點數,因為它們需要花費相同的時間。
在Scrum Development group上有一個類似的討論.Adam Sroka提到,為了能夠比較穩定的測量velocity,團隊需要測量的數據能夠接近所耗費的時間。因此,故事應該基於相對工作量,而工作量應與花費的時間有關。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應該以小時為單位進行估算。許多人已經發現以小時為單位的估算是一種浪費,而且也不準確。Mark Levison說到:
估算本身就是浪費。使用小時進行估算則更加浪費,人們花費幾個小時去討論細枝末節,還不如趕快開始工作。雖然使用點數進行估算也是浪費,但為了可以使項目的進度更加易於預測和透明,用戶故事應該大致上有相同的大小,再加上一定的差異。對於大多數(成熟或者不成熟的)團隊來說,這並不容易,因此他們需要故事點。
Jeff Sutherland也比較了故事點與基於小時的估算。Jeff說:
估算故事點比小時更快速、更好也更經濟,高效團隊會完全棄用任何以小時為單位的估算,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浪費,只會拖慢他們。
Mark Kilby提出,應該確保那些新接觸敏捷的人不會假設故事點=工作量=小時。Mark認為,在決定故事點時,雖然工作量很重要,但還需要充分考慮不確定性。Mike則同意點數和小時之間不存在等價關系。
Mike還說,
或許我們可說,點數是工作量、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函數,SP=f(E,R,U)。(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把其中一個稱為復雜度,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點數是關於工作量的估算。風險、不確定性、復雜度、未知因素以及其他相關的事,僅當他們會影響工作量時才應被包含進去。如果某些事確實很復雜,但卻不會影響實現特性所花費的時間,那麼復雜性就不應該對估算產生影響-這才是故事點。
因此,故事點應該基於工作量,而工作量應該考慮風險、復雜度、未知因素等等。關鍵是明白故事點要回答的問題。就像Mike說的:
估算的目的是回答如「什麼時候才能完成?」或者「到某天為止我們可以得到多少功能?」這樣的問題。如果這確實是真的,那麼不管用什麼單位、什麼途徑進行估算,都必須是與時間相關的。
㈡ 服務顆粒度的靈活性
所謂靈活性,就是能夠容易地因情形做出改變的能力。SOA的目標之一就是讓IT變得更靈活,能夠更快地適應持續變化的業務環境。因此,靈活性作為設計良好的服務的重要考量,理所當然地也是選擇服務粒度的重要標准之一。眾所周知,細粒度的服務可以更容易地組裝,為交付新的業務功能或改變業務流程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但是,僅僅考慮靈活性將導致大量的細粒度的服務,帶來昂貴的開發成本,並使得維護變得困難。因此,在考慮業務流程靈活性的同時,考慮後台服務的良好組織、效率和開發維護成本,對於識別和設計粒度適中的服務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知道,服務識別方法之一就是top-down的一級級流程分解,直到不能或者不需要進一步分解為止,其中識別出來的的業務活動就是候選的業務服務。因此,一個有效的經驗法則就是區別對待不同的業務流程,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業務流程都需要相同的靈活性。如何確定哪些流程需要更多的靈活性,哪些流程不需要,可以參考SAP就企業業務流程的一個觀點。SAP將流程劃分為核心流程(core process)和支撐流程(context process)。其中,支撐流程是指那些不可或缺的,但又不影響企業差異化的流程,如財會管理流程等,它們關注的是如何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因此這些流程在分解過程中,一旦識別出自治的(事務一致、上下文獨立的)、粗粒度的服務就可以結束,因為它們相對穩定。而核心流程是指企業獨特的,差異化的,代表企業競爭力的業務流程,如營銷銷售流程等。它們需要比支撐流程更細粒度地分解,以獲得最大的靈活性,因為它們是時刻變化的。
㈢ 固體顆粒度是什麼
就是固體微小顆粒直徑的大小
㈣ 應該如何把握項目計劃的顆粒度
可選擇的項目戰略
面向實施: 工作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與其冥思苦想制訂計劃,不如把計劃制訂得稍微簡單一些,在實施過程中邊執行邊修改,在實施中加強控制。
㈤ [原創]流程管理經驗(1)流程應當寫到一個怎樣的顆粒度才合適
同樣的一個流程說明文件,有的人看了可能會覺得比較粗,不知道怎麼操作;有人看了覺得太細,束縛了大家的手腳。按同樣的標准、模板梳理流程,有的部門提交上來的寫得非常細;有的部門就寫得很粗。大家不禁要問:「流程應當寫到一個怎樣的顆粒度才合適?」,如何使得各部門提交的流程統一?如何使得流程說明文件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介紹一個我過去流程梳理的經歷。我們公司物流部門的領導請我輔導他們部門的流程梳理工作,輔導的方式是我來對各部門提交的流程文件初稿進行評審,提出問題點及修改要求。我記得部門提交上來的流程非常的簡潔,每個流程活動的描述很簡單,基本上與活動名稱沒有太大差別。由於我不熟悉具體的倉儲管理、運輸管理業務,首先我問:「這么簡潔的流程能夠滿足員工操作指導的要求嗎?」他們回答說,一看就明白,不需要展開了,而且也不知道怎麼展開,已經寫得不能再細了。接著我又問:「按你們寫的流程操作,能夠滿足質量、風險、成本等控制要求嗎?」這時個部門員工沉默了,物流部領導忍不住搶著說:「當然不行!我梳理流程的目的就是要減少由於操作不規范帶來的各類問題,就是流程寫得不夠細致,我需要精細化管理。」知道方向之後,我用5W2H結構引導大家,將物流相關操作程序完成了細化,得到了物流部門的高度認可。同時,我想舉一個相反的例子。我的一個朋友在一家企業負責運營管理,他當時制定了公司流程文件管理流程發給我審核把關。文件寫得非常詳盡,其中文件規范性審核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審核點多達20多項,細致得無以復加。我直接電話問他:「你這份流程文件管理流程關鍵的風險點是什麼?」「對這份厚的流程文件操作質量如何進行管理,要管到哪一個度」。朋友回答,其實也沒有什麼精力來管理是否得到有效執行,寫的細致是出於嚴密思考及為作業者提供操作指引服務的。我建議他既然沒有辦法管理復雜的流程操作,還不如簡化到可管理的顆粒度。否則寫那麼多,沒有實際意義。說完以上兩個例子之後,大家可以看到流程文件描述的顆粒度是因流程而異,因管理目的而異的。簡單思考下來,我認為總體來說顆粒度把握有以下幾條原則/標准:1 流程重點描寫關鍵的風險控制點,將關鍵的控制要求、質量要求寫清楚即可,必須要做到的。除此這外的細節操作更多地可以通過知識管理來將成功的最佳實踐固化,當實踐經驗上升為規則,變為具備可管理性(價值超過管理付出成本)時,再將其補充到流程文件中;2 流程文件顆粒度要與人員能力相匹配,人員平均能力與素質高,流程會粗一些,反之流程則細一些。3 流程文件顆粒度要與流程可管理性(管理收益大於付出管理成本才具有可管理性)匹配。對於流程成熟度高、流程發生頻率高、用戶多的流程,顆粒度相對細一些,反之不需要太細。比如上萬人使用的流程與10個人使用的流程肯定不一樣。4 流程文件的顆粒度要與管理能力匹配,簡言之,流程文件內容能夠檢查得過來嗎?能夠有精力評估到這個顆粒度級別嗎?如果做不到,不如寫得少一些,寫得簡單一些。即ISO說的,寫你能做的。我相信當管理或業務經驗豐富的人寫出非常詳細的流程制度被簡化的時候一定感覺非常可惜,但不用擔心,這些詳細的內容都會保留在相關的知識文檔,可以用來被參考、借鑒,甚至用來做培訓材料,只是換個方式來實現價值。 1 我頂!
㈥ 焊接熱輸入如何確定
焊接熱輸入是很關鍵的,對於焊接來說,一定要關注熱輸入。
焊接熱輸入,是指從焊接過程中過渡到母材的能量。
有時候有人叫線能量,但線能量是單位長度的熱輸入,這樣你就知道區別了。
計算公式是:電流*電壓/速度
最快捷的方法,您也可以通過焊林院的熱輸入計算器,只需要輸入相應電流,電壓和速度,即可得到
焊接熱輸入影響關系重大,可以影響焊縫的力學性能,金相,顆粒度等,隨意一定要選擇合適的熱輸入。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㈦ 如何使用用戶故事驅動敏捷開發
首先來說什麼是用戶故事?
用戶故事是從用戶的角度來描述用戶渴望得到的功能。既不是用來替代傳統需求,也不是僅僅記錄一下用戶的需求的,用戶故事是用來討論和跟蹤的。使用用戶故事,我們的目的是讓用戶可以自然的講述需求,這樣才能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因為任何軟體產品都是為了幫助用戶完成某種任務,可以說任何的軟體產品或者系統都是通過交互來解決問題的,而交互的雙方可能是人和系統,也可能是系統和系統,也可能是模塊和模塊。這樣理解的話,任何的需求其實都是某個個體(人,系統或者模塊)在和其他個體進行交互的過程中,我們希望的行為方式。
關鍵點:角色(人:誰要使用這個功能),活動(過程,需要完成什麼樣的功能)和目的(為什麼要這樣的功能,有何商業價值)
簡單的舉個例子:作為一個「網站管理員」,我想要「統計每天有多少人訪問了我的網站」,以便於「我的贊助商了解我的網站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收益。」需要注意的是用戶故事不能夠使用技術語言來描述,要使用用戶可以理解的業務語言來描述。
用戶故事其實就是一個溝通工具,如何編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把用戶和技術團隊聯系在一起,讓團隊里的每個人都知道需要交付的內容。
如何講用戶故事?
第一步:找出故事主角
一般情況下用戶是不知道從哪開始講故事的,不要緊,就按照平時我們跟別人講故事那樣,先從我們的角色講起,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先把角色找出來了,就可以慢慢的豐滿
你會發現,當團隊開始整理不同的類型的用戶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自然的講述故事,因為要把一個角色說清楚,你就必須考慮他要做的事情,故事自然就出來了。但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切記不要過於發散,明確我們的目的是整理用戶畫像,只要不同用戶類型間的邊界清晰了,就可以結束,不要為細節糾纏。另外,在後續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發現可能有些角色還需要添加進去,那麼就到時候說。
第二步:畫出故事主線
有了故事主角,我們再來講故事,在這個階段主要做的就是幫助團隊把故事的每個步驟都想好,通過在看板上進行可視化,我們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這里, 我們可以使用簡化版的影響地圖,如下圖:
標準的影響地圖上有4個列,分別是WHY WHO HOW和WHAT,這種結構在進行比較大和模糊的目標討論的時候,如:戰略規劃,會很好用,因為HOW和WHAT比較容易區分;
影像地圖就是為了可視化,大家可以聚焦在白板前,討論步驟可以如何細化,如何做的更好。
第三步:使用用戶故事地圖進行功能分析
之前是做了一個故事的主線,現在用規格化的過程,現一些在故事主線中看不到的技術細節。我們可以使用用戶故事地圖的方式來進行,團隊一起根據故事主線中的每個步驟進行討論,分析出在產品的特定區域(模塊)中的功能點,並使用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方式來描述這部分的功能。這整個過程就是從將需求從用戶角度的描述轉換到技術實現角度描述的過程。
最上面2層是產品的功能區域(模塊)
每個模塊下面功能點,這些功能點來自於用戶故事中的某個步驟的分析
每個功能點的即時貼上標注出用戶故事的ID,這樣便於我們比對影像地圖找到對應的功能點
一些在影響地圖中沒有明確列出的內容在這張圖上被顯示出來,比如上圖中後台管理和系統功能部分的內容
用戶故事的六個特性- INVEST
一個好的用戶故事應該遵循INVEST原則。
獨立性(Independent)— 要盡可能的讓一個用戶故事獨立於其他的用戶故事。用戶故事之間的依賴使得制定計劃,確定優先順序,工作量估算都變得很困難。通常我們可以通過組合用戶故事和分解用戶故事來減少依賴性。
可協商性(Negotiable)— 一個用戶故事的內容要是可以協商的,用戶故事不是合同。一個用戶故事卡片上只是對用戶故事的一個簡短的描述,不包括太多的細節。具體的細節在溝通階段產出。一個用戶故事卡帶有了太多的細節,實際上限制了和用戶的溝通。
有價值(Valuable)— 每個故事必須對客戶具有價值(無論是用戶還是購買方)。一個讓用戶故事有價值的好方法是讓客戶來寫下它們。一旦一個客戶意識到這是一個用戶故事並不是一個契約而且可以進行協商的時候,他們將非常樂意寫下故事。
可以估算性(Estimable)—開發團隊需要去估計一個用戶故事以便確定優先順序,工作量,安排計劃。但是讓開發者難以估計故事的問題來自:對於領域知識的缺乏(這種情況下需要更多的溝通),或者故事太大了(這時需要把故事切分成小些的)。
短小(Small)— 一個好的故事在工作量上要盡量短小,最好不要超過10個理想人/天的工作量,至少要確保的是在一個迭代或Sprint中能夠完成。用戶故事越大,在安排計劃,工作量估算等方面的風險就會越大。
可測試性(Testable)—一個用戶故事要是可以測試的,以便於確認它是可以完成的。如果一個用戶故事不能夠測試,那麼你就無法知道它什麼時候可以完成。一個不可測試的用戶故事例子:軟體應該是易於使用的。
㈧ 需求池跟backlog有什麼關系
顆粒度的區別。需求池中存放的有可能是大顆粒的需求,也有可能是小顆粒的需求,而backlog是根據用戶故事拆解出來的比較小的具體任務,顆粒度會比較小
㈨ 用戶故事的概念
用戶故事
(user
story)是從用戶的角度來描述用戶渴望得到的功能。一個好的用戶故事包括三個要素:1.
角色:誰要使用這個功能。2.
活動:需要完成什麼樣的功能。3.
商業價值:為什麼需要這個功能,這個功能帶來什麼樣的價值。用戶故事通常按照如下的格式來表達:英文:As
a
,
I
want
to
,
so
that
.中文:作為一個<角色>,
我想要<活動>,
以便於<商業價值>舉例:作為一個「網站管理員」,我想要「統計每天有多少人訪問了我的網站」,以便於「我的贊助商了解我的網站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收益。」需要注意的是用戶故事不能夠使用技術語言來描述,要使用用戶可以理解的業務語言來描述。Ron
Jeffries的3個C關於用戶故事,Ron
Jeffries用3個C來描述它:卡片(Card)
-
用戶故事一般寫在小的記事卡片上。卡片上可能會寫上故事的簡短描述,工作量估算等。交談(Conversation)-
用戶故事背後的細節來源於和客戶或者產品負責人的交流溝通。確認(Confirmation)-
通過驗收測試確認用戶故事被正確完成。
㈩ 如何計算空氣顆粒度的濃度和分布度我需要計算的公式或者具體的方法,越多越好
服務顆粒度
什麼是服務的顆粒度?一般的說法,服務顆粒度(service granularity)就是指一個服務包含的功能大小。舉個例子,對於電信九七系統中的營業受理來說,提交客戶訂單就是一個典型的粗粒度的服務,而實現這個提交訂單服務的一系列內部操作,比如說創建客戶資料,生成客戶訂單,記錄產品屬性,更新帳務關系等等就可能成為一系列細粒度的服務。細粒度的服務(fine-grained)提供相對較小的功能單元,或交換少量的數據。完成復雜的業務邏輯往往需要編排大量這種細粒度的服務,通過多次的服務請求交互才能實現。相反,粗粒度的服務(coarse-grained)則是在一個抽象的介面中封裝了大塊的業務/技術能力,減少服務請求交互的次數,但相應也會帶來服務實現的復雜性,交互大量的數據,並因此而不能靈活更改以適應需求的變化。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樣,服務粒度不能太大或者太小,而應該大小合適。一個良好的SOA架構設計,必須在服務粒度設計上維護一種平衡,以獲得成本降低,靈活響應的好處。 盡管沒有一本Bible讓我們可以依此正確地設計服務的粒度,但我們還是能從與之相關的多方面利弊權衡的設計實踐中,總結出一些能夠幫助正確選擇服務顆粒度的經驗法則。識別並設計一個粒度適中的服務,我們可以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權衡考量。 x 重用性 所謂重用性,就是指服務能夠應用於不同上下文的能力。重用可以說是SOA的核心思維,通過重用獲得降低開發維護成本,縮短應用交付周期,提升質量等種種好處。 與任何基於分解的範例相一致,顆粒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服務的可重用性。一個簡單的經驗法則就是細粒度的服務更容易被重用。換句話說,就是顆粒度越粗,服務越少被重用或者越難以被重用。因為隨著顆粒度增加,越來越多的業務規則和上下文信息被嵌入到業務邏輯中,服務逐漸變得具有特定的業務意義。要使用它,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它到底封裝了哪些規則,否則我們無法確信這個服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要構建粗粒度的服務,事實上粗粒度的服務往往還停留在」business-grained」層面,它讓業務用戶和IT人員可以直接對話,對業務有直接的意義,應該暴露出來。同時,如果我們僅僅機械地考慮重用性,將導致大量顆粒度很小的功能單元,這將對系統整體性能和容量帶來嚴重的影響。就拿大家常用來描繪SOA的樂高玩具為喻,一個最小尺寸的1x1的樂高積木,帶有一個標準的凸起介面,通過它幾乎可以與任何其它樂高積木拼裝出任意可以想想的物體,其廣泛的重用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當你真正嘗試用這種粒度的積木完成一個復雜物體拼裝的時候,你可能會感嘆:「Oh, My God! It』s mission impossible!」,因為,為此付出的時間和成本的代價幾乎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我們在一心希望構建美好的重用世界之前,需要先掂量清楚服務顆粒度的選擇。 在這里,我借用關於演講的一個有名的「迷你裙定律」來嘗試表達服務顆粒度的選擇上的權衡之道。「mini-skirt theory」告訴我們,一個出色的演講應該「short enough to keep people interested, but long enough to cover the important part」。套用在服務顆粒度的選擇上,一個設計良好的服務應該「fine-grained enough to be reusable, but coarse-grained enough to make business sense」。 x 靈活性 所謂靈活性,就是能夠容易地因情形做出改變的能力。SOA的目標之一就是讓IT變得更靈活,能夠更快地適應持續變化的業務環境。因此,靈活性作為設計良好的服務的重要考量,理所當然地也是選擇服務粒度的重要標准之一。眾所周知,細粒度的服務可以更容易地組裝,為交付新的業務功能或改變業務流程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但是,僅僅考慮靈活性將導致大量的細粒度的服務,帶來昂貴的開發成本,並使得維護變得困難。因此,在考慮業務流程靈活性的同時,考慮後台服務的良好組織、效率和開發維護成本,對於識別和設計粒度適中的服務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知道,服務識別方法之一就是top-down的一級級流程分解,直到不能或者不需要進一步分解為止,其中識別出來的的業務活動就是候選的業務服務。因此,一個有效的經驗法則就是區別對待不同的業務流程,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業務流程都需要相同的靈活性。如何確定哪些流程需要更多的靈活性,哪些流程不需要,可以參考SAP就企業業務流程的一個觀點。SAP將流程劃分為核心流程(core process)和支撐流程(context process)。其中,支撐流程是指那些不可或缺的,但又不影響企業差異化的流程,如財會管理流程等,它們關注的是如何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因此這些流程在分解過程中,一旦識別出自治的(事務一致、上下文獨立的)、粗粒度的服務就可以結束,因為它們相對穩定。而核心流程是指企業獨特的,差異化的,代表企業競爭力的業務流程,如營銷銷售流程等。它們需要比支撐流程更細粒度地分解,以獲得最大的靈活性,因為它們是時刻變化的。 x 性能 靈活性和效率往往是成對出現的,性能因素自然也是限制服務粒度不能太大或者太小的約束之一。Dan Foody曾在他的weblog里建議Webservice的每一個operation執行應該在5ms到5s之間完成,小於5ms或者 大於5s就意味著服務粒度要麼太小,要麼太大。我在這里倒不想評價這個量化的指標有多大指導意義,而是藉此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並不是服務粒度越小或者越大,系統性能就會一定越好。 一個服務本身的復雜度以及業務到服務映射的復雜度(即實現一個業務活動所需的服務調用次數)是影響SOA性能的兩個主要方面。服務顆粒度越大,意味著包含的功能越多,業務邏輯越復雜,網路延遲就會增加,對客戶端響應變慢。而服務顆粒度越小,也就意味著包含的功能越簡單,雖然單個服務執行效率很高,但從業務意義上,完成一項業務任務所需的服務調用次數越多,來回請求響應次數增加。一般來說,服務都是遠程調用的,這種來回請求響應的次數增加意味著顯著的性能開銷。因此,為了保證服務的性能可控,一方面需要限制服務包含的功能范圍和復雜度,也就是說服務粒度不能太粗;另一方面需要限制服務調用的次數和復雜度,也就是說服務粒度不能太細。我想這才是前面提到的5ms和5s背後真正的原因。很顯然,二者的著眼點是背離的,為了符合性能的需求,需要在二者之間折中妥協。 除以上幾點之外,還存在其它可能影響服務顆粒度決策的因素,比如服務類別和使用范圍等等。如果服務使用的范圍有限,如僅僅在Intra-Application范疇,則可以選擇相對較細粒度的服務介面,為服務請求者提供更多的靈活性;隨著范圍擴大,服務大小也應隨之擴大,如Multi-Enterprise的范疇,則要求服務盡可能提供粗粒度的、較穩定的介面,保證服務請求者以一致的方式使用系統中所暴露出的服務。最後,需要記住的一點是,服務的顆粒度在其生命周期內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業務的調整變化,以及服務的迭代發展過程,不斷演化精煉、甚至重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