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筱城故事導演叫什麼

筱城故事導演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19 06:50:26

⑴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岩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
織田信長,織田為其苗字,族姓則有三說: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平氏可能性較高。被稱作「第六天魔王」。幼名吉法師,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父親死後、歷經與同母所生之弟的織田信行的家督之爭,勝利後成為織田家的主君。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的今川家與齋藤家之後,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並完成上洛(京都)。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並下令給武田家、朝倉家、比睿山延歷寺、石山本願寺等,組成了反信長包圍網。信長突破包圍網後,邁向天下布武之路,推行如樂市樂座、土地調查等革新政策。後因家臣明智光秀的謀反(本能寺之變)而自殺。否定既存的權威與勢力(朝廷、佛教等),選用人材不在意其家世出身,透過活用新兵器如鐵炮將戰國時代導向終結之路。由於秀吉的情報操作加上信長本人亦曾自稱魔王(第六天魔王),最早織田信長被稱為「第六天魔王」是在元龜三年(1572),當時武田信玄正要上京,信玄寫了封信給信長,並署名「天台座主沙門信玄」,而信長給信玄的回信書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長」。大概可以看出信長和信玄之間彼此挑釁的味道很重 對信玄等人而言,死後可以成佛 但對信長而言,只有現在看的到的才是真實的,信長並不認同死後悟道的想法 這大概就是信長當時以「第六天魔王」自稱的原因吧,信長本身亦存在為人所懼的部分。
少年期
信長於1534年7月2日出生於尾張國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另有一說是勝幡城),幼名為吉法師。是尾張守護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織田信秀的嫡長子(排行第二,有一庶兄織田信廣),母為信秀正室土田御前,同母弟有信行、信包和秀孝。因為母親是正室,才成為嫡子的信長,6歲就成為那古屋城的城主。然而少年時代常有荒誕不羈的行為,後來被嘲為」尾張的大傻瓜」。對鐵炮傳入日本時的種子島槍感興趣,且不拘泥於身份地位,和一般人民一樣與市裡的年輕人一起玩耍的故事廣為人知。信長還是少主的時期,父親信秀在表面上臣服於清洲織田家,然而信長只帶了幾個人就到清洲織田家支配下的清洲城放火等行動,令父親信秀相當吃驚。從年少時期即可見其大膽。三河的戶田康光背叛今川家投奔織田家時,戶田將松平竹千代(即日後的德川家康)賣給了織田家,當時年輕的信長和成為人質的松平竹千代,一起度過了少年時光。這段往事後來成為兩人締結了穩固的同盟關系(清洲同盟)的一個助力。1546年,在古渡城元服之後正式改稱織田上總介(織田信長)。1548年,負責教育、照顧信長的平手政秀提出與信秀宿敵的美濃國戰國大名齋藤道三長女濃姬政治聯姻的策略。1549年(一說是1553年)信長在正德寺與岳父齋藤道三會面,當時道三察覺到被稱為「傻瓜」的信長的真正才識。
1551年,織田信秀在尾張尚未統一又有強敵今川義元的內憂外患下,終於因酒色過度中風而死。身為嫡長子的織田信長因而繼承家督。在信秀的葬禮上,信長一反傳統,對父親的祭壇投擲抹香而引來爭議(關於此事件有一說是為後人的創作)。1553年,負責教育、照顧信長的平手政秀為了勸諫信長的奇行而切腹自盡。信長也為此感到悲嘆、找來澤彥和尚建立了政秀寺來悼念政秀的亡靈(但關於政秀的切腹,有一說是政秀並非為了死諫信長而是因為其子五郎右衛門和信長之間的不和)。
繼任家督到統一尾張
1551年織田信秀死後,從很久以前就對信長行為不滿的織田家重臣林秀貞、林美作守、柴田勝家等人,打算廢掉放浪不拘的信長而改立以聰明著名的信長親弟弟信行為織田家主君。為了對抗他們,信長拉攏森可成、佐佐成政、河尻秀隆等人加入己方陣營,開始了骨肉相爭。
1556年4月,信長的岳父齋藤道三在和其嫡男齋藤義龍的戰爭中落敗死去。信長雖然派出了援軍,但並沒有及時趕上救援。信長頓時失去岳父的支持,信勝派(即擁護織田信行者)認為這是攻擊的好機會,同年8月24日舉兵和信長對抗,但以落敗告終(稻生之戰)。隨後,信長雖包圍了守末盛城不出的信行,在經由親生母土田御前的中介後,赦免了信行、勝家等人。
1557年信行再度企圖謀反。在稻生之戰後,和信長有所聯系的柴田勝家密告此事。信長知道謀反一事後,將裝病的信行騙出清洲城,並派自己最信賴的河尻秀隆暗殺之。
當時,尾張國守護大名斯波氏的權勢開始沒落,因此尾張下4郡的守護代織田大和守家主君織田信友掌握了實權。信長的父親信秀雖是信友旗下三奉行的其中之一,卻憑借其智勇來拓展對尾張中西部的支配權。信秀死後,信長繼任。信友則支持信行繼任家督之位而與信長敵對,並擬定信長謀殺計劃。只是,早已被信友視為傀儡政權的尾張守護斯波義統卻把謀殺計劃事先密告給信長知情。對此感到暴怒的信友,趁義統嫡男斯波義銀帶兵前往河川打獵時(川獵或川狩)的時候,殺害了義統。
因此、義銀與其弟毛利秀頼、津川義冬等斯波一族則逃往信長之處尋求保護,信長將信友列為殺害義統的謀反者,並命令叔父織田信光(守山城主)殺害信友。於是尾張下4郡的守護代清洲織田家滅亡,織田家庶家的信長成為織田家的首領。
接著信長與同族犬山城主織田信清等,擊敗清洲織田家的宿敵織田一門宗家的上4郡守護代織田信安(浮野之戰),並放逐之。而被立為新守護的斯波義銀,卻和斯波一族的石橋氏、同為足立一門的吉良氏密謀討伐信長,察覺到此事的信長,則將義銀放逐至斯波氏宗家足利將軍家所在的京都。
於是,信長在1559年確立了對整個尾張國的支配權。
桶狹間之戰到清洲同盟
信長完成尾張統一的翌年1560年5月,身為足利將軍家庶流的駿河戰國大名今川義元,當時國力如日中天,人稱「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率領2萬5000大軍(以「北條五代記」的說法),並對外號稱有4萬大軍上洛覲見將軍。由於上京之路必經尾張,信長不願臣服,決定興兵對抗,但總兵力只有5000人(但可以用於攔截今川軍的兵力剛到3000人)。今川軍以三河松平元康(日後的德川家康)率領的三河兵為先鋒,攻陷一個又一個織田軍堡壘。
面臨織田家危機的信長則保持靜寂,深夜舞起了幸若舞「敦盛」後,身著武具出陣,首先到熱田神宮參拜。之後在善照寺堡壘以約4000人兵力(一說為3000人)出擊,強襲今川軍的陣地。由於剛下過一場暴雨,今川軍士兵還沒有回過神來,以至於在織田軍偷襲時好半天才大喊:「敵人來襲!」,總大將今川義元死在陣中。1560年6月12日的戰事,後來稱為桶狹間之戰。總大將戰死的消息傳出,今川軍崩潰逃回本國駿河。
桶狹間之戰後,今川家勢力日漸衰退。因此,原先受今川氏支配的三河國的德川家康(此時原名松平元康改名)成為獨立的戰國大名。當時信長為了美濃攻略正准備與齋藤氏開戰,家康也為了警戒甲斐的武田信玄與駿河的今川氏真(義元的嫡男)等必要,與信長利害關系一致。於是雙方在1562年,締結了清洲同盟(=織德同盟)以鞏固背後。
1569年,信長為限制足利義昭的將軍權力,訂立了稱為「殿中御掟」9條的掟書(公布法或公定法)之後又追加了7條昭告天下,並讓義昭承認這項命令。但因此事使得義昭與信長的對立已然成形。1570年4月、信長為了討伐數度無視上洛命令的越前大名朝倉義景,打破了與淺井長政的同盟,並與盟友的德川家康軍一起向越前開始進軍。織田德川軍逐步攻擊朝倉氏各個城池,進逼到金崎時,北近江盟友、淺井長政於背後突擊織田德川連合軍。導致信長陷入突如其來的危機,在負責斷後的殿軍木下秀吉(由藤吉郎改名之)、德川家康等人的奮戰之下(此即金崎撤退戰),終於得以逃回京都。信長返回京都時,據言身邊只剩下約10人。將軍足利義昭趁此機會與信長的對立白熱化,發布了打倒信長的命令到各國,包括朝倉義景、淺井長政、武田信玄、毛利輝元、三好三人眾,甚至比睿山延歷寺、石山本願寺等寺廟勢力都被找來,組成了「信長包圍網」。
為對抗包圍網,信長開始討伐淺井長政。1570年6月,在近江姉川河原聯合德川家康軍與淺井、朝倉連合軍對戰(姉川之戰)。苦戰突破了淺井方先鋒磯野員昌15段備的13段後,終於擊潰淺井朝倉連合軍。1570年5月6日,曾有杉谷善住坊鐵炮名人試圖暗殺信長未遂。1573年善住坊被捕後遭處刑。
1570年8月、信長出兵討伐於攝津舉兵的三好三人眾,因石山本願寺的援軍等原因而苦戰。信長本隊在攝津與三好三人眾對陣時,淺井長政朝倉義景、延歷寺等連合軍3萬進攻近江坂本,抵抗連合軍攻勢的近江織田軍敗於人數上的劣勢,信長重臣中名將森可成與信長之弟織田信治因此戰死。為此信長於9月23日凌晨神速從攝津本隊返回近江,慌亂的淺井長政、朝倉義景等人布陣於比睿山抵抗信長。信長則在近江國志賀與淺井朝倉連合軍對峙(志賀之陣)。然而此時受命於本願寺法主、顯如的伊勢長島一向一揆眾舉起叛旗,信長之弟織田信興、重臣坂井政尚因此喪命,信長也陷入進退不得的窘境。為打開窘境,信長奏請正親町天皇頒布勅令、12月13日因天皇勅令而成功與淺井朝倉軍和解。此時據大久保忠教所記載的「三河物語」中,提到信長對義景的說法是「天下是朝倉大人所有,我將不再妄想」。
1571年9月、信長在發出數次的避難勸告後,放火燒掉仍持續抵抗的比睿山延歷寺(延歷寺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總本山,因此信長這一行為為眾多佛教人士怨恨,並且送予他"第六天魔王"的稱號)。據傳此行動是為了對延歷寺協助淺井、朝倉軍的報復。
1572年7月、信長嫡男奇妙丸(日後的織田信忠)初次出陣。此時織田軍和淺井朝倉連合軍之間有持續不斷的小規模戰斗。但戰況開始往信長有利的方向展開、8月朝倉軍的武將前波吉繼、富田長繁、戶田與次等人投降信長。10月、甲斐的武田信玄呼應足利義昭的出兵邀請,終於開始起軍上洛。武田軍總兵力3萬,大軍開始侵攻織田領地的東美濃與德川領地的遠江、三河。織田德川軍開始了抵抗。但在武田軍武將秋山信友進攻東美濃的岩村城時,城主的遠山景任(直廉)病死。景任遺孀岩村殿(信長的叔母)將信長五男坊丸(日後的織田勝長)收為養子,並以女城主的身份抵抗來軍,但秋山信友對岩村殿使出結婚戰術。實際上岩村殿的女兒雪姫和武田勝賴結婚生下武田信勝,岩村殿跟武田氏也可說有姻親關系。因此關系,岩村殿和秋山信友結婚並開城投降、把坊丸做為人質送往甲斐、東美濃大半落入武田的支配。而德川領地的德川軍於一言坂之戰為武田軍大敗、接著連遠江、三河諸城都一一陷落,陷入了戰況不利的狀況。信長為挽救戰況,送出佐久間信盛、平手泛秀等3千援軍給家康、但在12月遠江三方原之戰中織田德川軍為武田軍大敗,平手泛秀等人戰死、信長陷入困境。
到了1573年,武田軍從遠江開始進攻三河、2月開始攻擊三河的野田城,將軍足利義昭在三好義繼松永久秀等人協助下舉兵呼應信玄的上洛行動。東西面受敵的信長再次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4月5日經由正親町天皇所出的勅令得以和義昭和解。接著4月12日,信長最大的強敵武田信玄病死(也有一說是武田信玄被德川軍於野田城狙殺而死,不過通說為信玄病死),武田軍因此返回甲斐。
包圍網崩壞
由於信玄死去,信長得以趁勢重整軍備。接著7月、舉起叛旗後守在二條城、槙島城的足利義昭遭信長擊敗,從京都被放逐、至此室町時代終結。7月28日,信長奏請朝廷將年號從元龜改為天正後,正式實現。天正元年(1573年)8月、信長命細川藤孝討伐守在淀城的三好三人眾其中一人岩成友通,友通遭擊敗。同月、信長率領3萬兵力行軍至越前,於刀根坂之戰擊敗朝倉軍。攻下朝倉氏後,轉往攻擊於小谷城的淺井久政長政父子,並打敗了淺井氏。在此時,帶回了嫁給長政的信長之妹阿市。
9月24日、信長以尾張美濃伊勢軍隊為中心,率領3萬兵力往伊勢長島行軍。織田軍在瀧川一益等人的活躍下,約半個月就一一攻陷長島周邊的敵城,但由於長島的一向一揆強烈抵抗,厭惡長期戰的信長開始於10月25日撤退。而在撤退途中,受到一揆軍的追擊,導致織田軍苦戰、林新次郎戰死。
11月、河內的三好義繼配合足利義昭開始叛亂。信長以佐久間信盛為總大將,將軍隊送往河內,義繼的三家老因懼怕信長的實力背叛了義繼,義繼於11月16日自殺,至此三好氏滅亡。12月26日、於大和的松永久秀終也無計可施,獻出多聞山城並投降信長。
結果武田信玄病死僅不到一年,加入信長包圍網的大名、大部分皆為信長所擊敗。
長島一向一揆
1574年1月、攻下朝倉氏後,越前雖成為織田家領土,但地頭武士與本願寺門徒卻掀起叛亂,在一乘谷殺害了守護代的前波吉繼(桂田長俊)。接著呼應此叛亂,甲斐的武田勝賴也出兵攻打東美濃。信長決定與信忠一起迎擊武田軍,但在信長援軍抵達前,東美濃的明智城已被攻陷,信長為避免與武田軍正面沖突而撤退到岐阜。3月、信長上洛並受任從三位、參議的官位。信長奏請正親町天皇表示欲收割蘭麝待(一種高級香料)。據言,這是信長為了讓各國知道信長與正親町天皇之間有密切關系所採取的行動,天皇則也下了勅令允許之。由此契機各國大名知道信長的實力為朝廷所承認,尤其是從奧州派往信長處表示友好的使者也增加了。7月、信長率領3萬大軍,從水陸路方面完全包圍了伊勢長島,切斷了敵方兵糧補給。在一揆軍巧妙的戰術下,取得擊敗信長同父異母的哥哥織田信廣等戰果。但8月後一揆軍陷入兵糧不足的狀況,甚至在織田軍猛攻下大鳥居城也被攻陷一揆軍超過1000人以上戰死,戰況因此更往織田軍有利的方向發展。9月29日、兵糧缺乏的長島城門徒投降,並向信長請求讓其搭船從大坂方面退兵,信長亦接受之。然而信興、信廣等備受信長信賴的兄弟被殺害,加上一揆軍的退卻速度遲緩,於是信長下令鐵炮同時射擊搭船的門徒。一揆軍方面亦被激怒,有一部份反過來襲擊織田軍,此時信長之弟織田秀成等人戰死。接下來信長針對困守中江城、屋長島城的長島門徒,從城堡周圍開始包圍,最後攻破之。此時,據傳一揆軍有2萬人為織田軍所殺害。經此戰後,信長成功地平定長島門徒們的叛亂。
長筱之戰到進攻越前
1575年4月、武田勝賴為討伐於信玄死後即背叛武田家成為德川家康家臣的奧平貞昌,率領1萬5,000的兵力前往攻擊貞昌所在城長筱城。但奧平軍的善戰使武田軍在進攻長筱城上花了超出預期以上的時間仍無法攻下。此時信長於5月12日率領3萬大軍從岐阜出兵,5月17日在三河的野田與德川家康軍8,000兵會合。擴大為3萬8,000兵力的織田德川連合軍於5月18日、布陣於設樂原。接著5月21日,織田德川連合軍與武田軍開戰(長筱之戰)。在此戰中,信長將鐵炮隊分成三隊,採用節省裝填彈葯時間的三段擊戰法。(有一部份人認為此戰法真偽未定)織田德川連合軍在此場對武田軍的戰役中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同時在武田大軍下成功防衛了長筱城的奧平貞昌,領受信長所賜的「信」字,改名為信昌。前年,信長派往越前赴任的守護代桂田長俊遭奪取了越前的本願寺門徒殺害,之後門徒們開始內部分裂。1575年1月、門徒們懲罰了協助殺害長俊的富田長繁等地頭武士、將越前做為屬於一揆的國土。接著受顯如命令前往越前赴任的守護代為下間賴照,但由於賴照的惡政更甚於前代領主桂田長俊,一揆眾的內部持續分裂。視此為好機會的信長在長筱之戰結束後,8月行軍前往越前。
一揆軍雖抵抗了織田軍,但在已內部分裂的情況下,一揆眾無法同心合作迎敵。以下間賴照與朝倉景健等人為首、約有1萬2,250人的越前加賀門徒在戰役中為織田軍所殺。此時、信長在給村井貞勝的信件中,記下了越前的慘狀:「到處都是死屍、一點空地也無。真想讓你看到此景」。記載此時從軍的前田利家行為的石版還存在著。寫著:「一揆奮起、此後前田又左衛門大人活擒一揆千人。依法處刑以、磔刑、下熱湯、下油鍋。如此等事。一筆記下」。於是越前再度成為織田領土、信長將越前8郡賜給柴田勝家時,據言信長曾指示勝家經營北國的法則。
第二次信長包圍網
1575年11月4日、信長敘任權大納言、11月7日任右近衛大將。11月28日、信長讓出織田家家督之位給嫡男織田信忠,同時也讓出美濃尾張等領地於原則上隱居。只是信長仍然處於執行織田家政治軍事的立場。1576年1月、信長於琵琶湖湖岸,開始親身指揮築立安土城。1579年完成了五層七重且豪華絢爛的安土城。據言天守內部極為通風。耶穌教會的傳教士在寄回母國的信上贊嘆:「即使歐洲也沒有如此豪華的城堡」。信長把岐阜城讓給信忠、並遷入其新築於南近江(今滋賀縣)的安土城。信長就以此為據點開始邁進天下統一。1576年1月、與信長友好的丹波的波多野秀治舉起叛旗。接著石山本願寺也再次舉兵,再一次反信長的動作開始增強。信長於4月、派大將明智光秀、荒木村重、原田直政率領3萬軍隊前往大坂、但於葦原之戰大敗,以原田直政為首有1,000人以上戰死。大坂的織田軍在石山軍猛烈攻勢下,困守於天王寺堡壘遭石山軍包圍,織田軍因此陷入困境。5月5日,信長前往若江城發出動員令,卻只召集到3,000人左右。而信長於5月7日早上、親自在前頭率領此3,000人軍隊、攻向包圍天王寺堡壘的1萬5,000人的石山軍(天王寺堡壘之戰)。信長本人雖在激烈戰斗中負傷,但信長本人的出陣使得織田軍士氣高昂,最後得以成功擊敗石山軍。之後,織田軍從水陸路包圍石山御坊以斷絕兵糧。但在7月13日、石山本願寺援軍毛利水軍800艘出現並擊敗了織田的水軍(木津川之戰)後、毛利軍將兵糧彈葯搬入石山。此時人稱越後之龍的大名上杉謙信開始與信長敵對。信長與謙信,原本為對抗武田信玄此一共同敵人,於1572年締結了同盟。在信玄病死後、謙信為信長一再地與宗教勢力抗爭的行動所激怒,因此於1576年與石山本願寺和解,並解除與信長的同盟,明白地表示與信長的對立。以謙信為盟主、毛利輝元、石山本願寺、波多野秀治、紀州雜賀眾等反信長者同一步調地開始行動。
針對此狀況,信長在1577年2月率領大軍前往討伐紀州雜賀眾,由於毛利水軍於背後援助雜賀眾及謙信進攻能登等原因,到了3月、讓雜賀眾領袖雜賀孫一投降,但沒有提供人質給信長。只是形式,並在形式上維持和睦,信長從紀伊撤兵。此時,在能登七尾城的長續連一邊承受謙信攻擊一邊向信長求援軍。信長派柴田勝家為總大將率領3萬為前行軍隊、自己率領本隊1萬8,000人為後軍出陣。但9月15日七尾城淪陷、9月23日前軍遭謙信所率領的上杉軍所敗(手取川之戰)。信長知道戰況後,為避免與謙信正面沖突,返回了安土。大和的松永久秀見到信長的困境,與謙信呼應而舉兵反叛。得知久秀謀反的信長從加賀撤兵、派織田信忠為總大將,大軍前往信貴山城於10月擊敗了久秀。但在對謙信的戰鬥上居於不利立場的信長,面臨毛利氏、石山本願寺的攻勢再次陷入困境。10月在擊敗久秀後,在丹波龜山城抵抗信長的內藤定政病死。龜山城、籾井城、笹山城等丹波諸城,旋即為織田軍所攻下。1578年3月13日,上杉謙信突然死去。因謙信沒有子息,於是養子上杉景勝與上杉景虎開始爭奪起繼承權。在此時,織田軍則攻下了上杉領土的能登、加賀。而由於謙信的死,信長包圍網再次崩壞。
討伐武田
1581年為信長全盛期。2月28日於京都天皇內殿的東邊馬場舉行一大展示,即所謂的京都軍馬演練,此演練為以信長為首的織田家一門、丹羽長秀等織田軍團的軍容展示。此時的軍馬演練,正親町天皇亦有出席。信長公記提到此演練:「貴賎群眾者、得以生於如此可喜可賀天皇之世、……心懷感激演練逐次進行,乃成從上古至後世之壯景。」1581年5月,織田軍的攻勢凌厲。並趁防守越中的上杉軍武將河田長親突然死去的空隙,行軍至越中,佔領了大部分的土地,終得以奪回於1581年3月23日即為武田軍佔領的高天神城。此時在紀州的雜賀眾開始內部分裂,支持信長派的鈴木孫一與反信長派的土橋平次等人互相爭斗,導致雜賀眾勢力衰退。接著針對高野山於1581年藏匿荒木村重殘黨與足利義昭密通等與信長為敵的動作,信長派出數十名使者欲和平地解決此事,而高野山方面卻不合理地將信長派去的使者全部殺害。被激怒的信長逮捕織田領地中數百名高野山僧人,並命令河內、大和的各大名包圍高野山。1582年2月1日、武田信玄的女婿木曾義昌向信長提出投奔織田家的請求。信長答應後,於2月3日向信忠發出針對武田的大動員令。於是德川家康從駿河、北條氏直從關東、金森長近從飛驒、信忠從木曾處各自開始進攻武田領土。其兵力數量,據言超出十萬以上。面對此境的武田軍,在伊那城的守城將下條伊豆守遭城兵放逐而獻給織田軍、接著信濃松尾城主小笠原信嶺、駿河田中城主依田信蕃、駿河江尻城主穴山信君等人爭先恐後地投降織田軍,於是連有組織地抵抗都沒有的武田軍就此敗亡。信長出陣討伐武田是在3月8日、當天信忠佔領了甲府,3月11日在甲斐東部的田野除去了武田勝頼信勝父子,至此武田氏滅亡。
甲斐武田氏滅亡後,即使原先隸屬武田者表示順從信長之意,信長仍不容情地將其一族徹底鏟除,即所謂「狩獵武田」的信長令。德川家康與一部份織田重臣難以接受信長的命令,拚命地隱匿武田的遺臣。江戶時代以後仍存在的武田相關一族幾乎都是於「狩獵武田」時被藏匿起來的遺臣末裔。民間傳說在最後一次攻打武田時,明智光秀說出「能來到這里、我們的努力也是值得的」這句話激怒了信長,信長則說「你做了什麼」,之後懲罰了光秀。(有信長將光秀的頭抓去撞欄桿等情節。懲罰說的情節不一,詳見明智光秀)另外織田軍在攻打藏匿武田遺臣的塩山惠林寺時,惠林寺因拒絕交人而遭放火燒寺。當時惠林寺住持快川紹喜臨終前所說「安禪未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的話,仍流傳至今。武田氏滅亡後,信長在駿河派德川家康、上野為瀧川一益、甲斐是河尻秀隆、北信濃為森長可、南信濃為毛利秀賴以壓制北條氏直,並實施如以往信玄、謙信一樣的徹底和平外交政策來保持和北條的同盟關系。在此時的信長軍團已可說是無人可敵。
本能寺之變
1582年夏天、信長准備派三男神戶信孝、重臣丹羽長秀等軍團進攻四國的長宗我部元親。關於明智光秀的異心,有一說是光秀認為自己未被賦予進攻四國的任務,而開始有「自己被放置一旁。會不會像林秀貞、佐久間信盛一樣被放逐。」的被害妄想。另一說是,光秀以前曾受信長命令負責與長宗我部元親的和睦工作,為此命令奔走以改善彼此關系的光秀將屬下齋藤利三之妹嫁予元親。但結果卻往武力討伐的方向發展,光秀因此感到名譽受損、倍感屈辱。1582年5月15日、德川家康為了駿河國領地增加的宴會抵達安土城。信長派明智光秀負責接待,光秀從15日到17日專注於接待家康。在家康停留的這段期間,正在攻打備中高松城的羽柴秀吉派使者向信長要求援軍,並提到「毛利軍有率大軍往高松城救援的動作」。信長答應派兵後,解除光秀的接待任務,改命其帶兵前往援助秀吉。據《明智軍記》所記載,因光秀准備的接待餐宴質量不佳,信長令其隨從森蘭丸敲光秀的頭。5月29日,信長為准備出兵遠征毛利而前往京都、之後則逗留於本能寺。但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軍卻突然出現在京都於6月2日襲擊本能寺。當時,因屬下兵力對信長的信賴較深,誓言效忠明智光秀的人很少的緣故,光秀於進攻本能寺時,並沒有告訴部下攻擊的目標是信長。據言率領約100人的信長本身亦持槍奮戰,負傷後返回房內自殺。(本能寺之變)。享年49。當時本能寺為大火燒毀,通說是認為信長已死於寺中,但明智光秀的女婿明智秀滿遍尋不至信長遺體,有一說是信長遺體已被仰慕信長的僧侶與部下秘密地埋葬了。。其長子織田信忠得知消息後,於附近的二條御所抵抗明智軍,最後亦不敵自殺。而黑人兵彌助在本能寺之變中,直到最後都和信長一同奮戰。為光秀所擒後,被赦免。(此後消息不明)
近年來對光秀、本能寺之變的研究,開始有本能寺之變與朝廷、耶穌教會有關的說法出現。
另他所實施的政策你也可以看一下:天下布武 宗教政策等等
再詳細的你就得去看下他的傳記了,網上或書店裡看看。

⑵ 這部電影叫什麼呀

OMG 我最喜歡的大逃殺,不過我喜歡東京聖戰。。。

導演:深作欣二Kinji Fukasaku|深作健太Kenta Fukasaku
主演:藤原竜也Tatsuya Fujiwara|竹內力Riki Takeuchi|前田亞季Aki Maeda|加藤夏希Natsuki Kato|忍成修吾Shugo Oshinari|酒井彩名Ayana Sakai

劇情 :

二十世紀末,一部描寫中學生殺人游戲的電影《BR大逃殺》,在全日本引起了空前反響。它所涉及的暴力題材和理念,不只在民間引起廣泛爭議,甚至上至國會也圍繞它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論辯。被這部作品的內容所深刻感染,產生強烈內心共鳴的青少年們,因為其所描繪的「42人的生命,友情,與死,以及他們的青春群像」而對其推崇備至。
觀看人次215萬,票房收入逾31億日元,錄影帶以及DVD租售合計總數達29萬盤以上,並且始終在大小錄影帶出租店保持高速流轉的《大逃殺》,上映至今雖已歷經三載,人氣卻依然出眾,歷久不衰。
2002年7月,出於一種「想要再次跟孩子們一起,做一部作品」的強烈意願,導演深作欣二提出了《BR》續集《BRⅡ鎮魂歌》的拍攝企畫。由於製作所需動用人數的龐大,深作組進行了公開的募集,並對應征前來的6000多名專業人士與業余愛好者,完成了細致的甄選。接續前作而擔任腳本兼製作人的深作欣二長子,深作健太為著電影的籌備工作,一直好似支柱陪在父親的身旁,參加了大大小小所有的試選會。9月25日,在《BRⅡ鎮魂歌》的企畫發布會上,深作欣二宣布了自己罹患骨癌的消息,並表示了無論如何也將BRⅡ的拍攝進行到底的決意。在最終通過選拔的42名學生演員以及飾演恐怖分子人選,經過了2個月的嚴酷訓練與排演之後,2002年12月16日,《BRⅡ鎮魂歌》正式開機。但隨之,深作欣二的病情突然急劇惡化,於是健太代替父親接過了導演職。
2003年1月12日,深作欣二永眠。1月18日,深作健太做為新導演,拍攝再開。「暴力電影」的巨匠、深作欣二所投入在《鎮魂歌》中的全部心力,引導著深作健太與深作組的所有的演職人員,促成了新生深作組的誕生。
出演人員中,在前部中倖存下來的主人公七原秋也,繼續由藤原竜也擔綱。同樣,上部裡面的女主角中川典子也繼續由前田亞季出任。而鹿之砦中學校3年B組全員42名孩子,則分別由忍成修吾、酒井彩名、末永遙、神戶美雪、勝地涼,柴木丈瑠等人出演。而在上集裡面僅僅做為配音者,只有聲音出現的前田愛,這次卻由幕後走到了幕前,接著扮演教師北野的女兒詩織這個角色,她是BRⅡ行動中唯一的一名志願參加者。和男主角七原一起行動的反BR組織「wild seven」的成員們,除了原先的人馬之外,增加了新面孔石垣佑磨和加藤夏希,而BRⅡ游戲的指揮教師一角,在深作欣二本人的「非他莫屬」的御筆親點之下,決定了由竹內力出演。除此之外,千葉真一,三田佳子,以及北野武等人,也給這部作品增添了幾分厚度。
《BRⅡ鎮魂歌》在東映東京製作所開機,並經由以長崎、高崎等地為中心的4個月外景拍攝之後,終於在4月11日順利殺青。2003年7月5日開始,在全日本東映系各大院線全面公開上映。
[故事]
從全國中學三年生中選出被認為是最不良的一個班級,令其所有成員在一起自相殘殺直至僅余最後一人存活的游戲法則——新世紀教育改革法,通稱「BR」。
三日之內,要麼將身邊所有同伴殺死,要麼等著自己被殺,道路殘酷而唯一。而當年最終從這種極限狀態中脫逃,殘活下來的人,他們後來如何?
在七原秋也與中川典子從BR中脫身,離開孤島的兩年之後,人類世界進入了恐怖主義時代。首都在反BR國家的「恐怖分子」手下被炸為廢墟,政府當局將這次事件的兇犯判定為七原,並開始了對其的國際通緝。
首都崩壞之後一年……七原做為反BR法組織「wild seven」的領袖,對所有的成人發布了宣戰通告。成人們為了剿殺七原,便籍著反恐的正義之名,計劃了一次新游戲——新世紀反恐對策特別法,通稱BRⅡ。
這樣的背景之下,某天,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不良少年,以及逃課問題生的鹿之砦中學校的3年B組42名孩子,在聖誕節休學旅行通往滑雪學校的路途中,淪為了軍隊的劫持目標,被全員綁架到了一座孤島之上。當他們被勒令換上軍服,並押送集合至一個巨大軍營之內時,他們的指導教師RIKI卻出現了。「整個班級無一人例外,將成為本次BRⅡ的參加者」,RIKI向已經陷入混亂的學生們,公布了綁架理由,並說明了BRⅡ的游戲規則。
BRⅡ規則:
1,將潛伏在孤島之內的恐怖分子七原等全部殲滅者為勝。2,限時為三天。3,採取二人組合接力形式,交替作戰,並生死誅連。
如此,不允許發表任何異議,孩子們集體被強制加入了這場鎮壓恐怖分子的戰斗。他們中,有人因在首都爆炸事件中喪失了全部親人,而確實對七原懷抱著恨意與復仇的決心,但是也有人拒絕合作,抵死不從被當場射殺。而跟被殺者同一出席番號的另一組員,因為新游戲的生死誅連規則,頸上的金屬項圈自動爆破,亦隨之喪命。剩下的這40名學生們,則按照出席號碼的順序,被迫乘上6艘自動艇,向著最前線的「戰場」出發了。
孩子們奮力滑動著劇烈晃動的小艇,渾身被激浪所拍濕,竭盡所有可能不顧一切向著孤島進發。然而當他們最後終於即將登陸的時刻,恐怖分子的攻擊卻開始了。光彈交織,迫擊炮在水面上不斷炸響。面對這樣的突發狀況,驚愕交集的學生們只有躲閃之力,而無還擊的准備。有的人全身被子彈穿透如蜂巢,有的人被迎面飛來的炮彈擊中高高飛起。Wild Seven的成員們,並不知道前來進攻七原的這些身著軍裝的人,竟然是一群中學學生,因此懷揣著對BR國家宣戰的全部信念,誓死發動著攻擊。在槍林彈雨和爆炸的火光中終於登上了陸面的學生們,因為彈葯告罄本欲暫行撤退,然而,炮火卻不歇不緩地接踵襲來,令人毫無藏身之處。戰斗到此刻,只剩下了26名成員的學生們終於醒悟到:原來他們早已經走投無路。於是只有毅然端起了武器,被捲入到成人所陰謀策劃的,另一次孩子們自相殘殺的戰爭游戲中去。而到最後,他們以及七原秋也,到底將會淪為何種命運呢……
[幕後人員]
導演:深作欣二
1930年7月3日出生。53年東映入社。61年,初次執導由千葉真一所主演的《風來坊探偵,赤谷的慘劇》。73年開始,因製作《不仁之戰》系列而在映畫界掀起旋風,並使「動作深二」之美名成為他終身的不動產業。82年,籍一部《蒲田進行曲》獨佔了各大電影獎項。近作《總有一天,熠熠生輝之日》(92年)、《忠臣藏外傳四谷怪談》(94年)、《玩具》(99年)。其作品,憑著跳躍動感,攻擊性的風格,而給予過很多海外導演,如吳宇森等極大的影響。作品《大逃殺》(2000年)因其中的暴力描寫,而被電影當局指定為「R15」(15歲以下禁止觀看的特殊法令)限制級作品,在公開之前群情騷然,一度成為關注的熱門焦點。2003年1月12日永眠。

導演:深作健太
1972年9月15日出生。幼時開始便跟隨父親,在攝影現場耳濡目染接觸電影的製作。成城大學文藝學部畢業之後,曾在清潔公司勤務一段時期。其後,成為東映電視製作的助理監督,再之後,開始以自由助理導演身份參與了《身心皆是》(荒川晴彥監督),《時雨之記》(澤井信一郎監督),《玩具》(深作欣二監督)等作品的製作。《大逃殺》中,出任編劇與製作人。本次《鎮魂歌》製作中,繼承深作欣二之理念,擔任腳本和監督之職務。

特別監督:原田徹
1955年出生。以自由助理導演身份先後從師與筱田正浩,深作欣二,五社英雄,敕使河原宏等。92年,初次擔綱執導TV時代劇《風車的濱吉》。其後,一邊參與深作欣二《必殺Ⅳ之雪恨》、《玩具》、《大逃殺》的製作,一邊從事一些TV與OV的監督工作。

攝影:藤澤順一
1950年出生。主要作品:《依舊危險的刑事》、《月亮在何處升起》、《居酒屋的幽靈》、《不愉快之果實》、《初戀》、《13級台階》等。

編劇:木田紀生
1970年出生。憑《突然之火的領悟》(井筒和幸監督)一作,做為腳本家出道。主要作品:《Kiss me》、《野獸谷之路,和我們的猿》,以及電視劇《kanon》、《特種部隊》等。

⑶ <羅生門>的故事介紹和導演\演員

劇情簡介

破落衰敗的羅生門下,躲避滂沱大雨的賣柴人和寺僧講述著一個奇怪的殺人案。名叫武弘的武士被殺,文明於京里的江洋大盜多囊萬被捉拿歸案,並聲稱自己是在與武士的決斗中將其殺死。然而「不懂,真的搞不懂」的是,武士的妻子真砂、武弘的亡魂、自稱目擊者的賣柴人卻各有全然不同的說法。

孰是孰非?謊言與真相在羅生門下依然難以捉摸。

導演黑澤明

黑澤明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是8個兄弟的老末。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中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影響,黑澤明在1934年考取助理導演,進入東寶電影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拜名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

1943年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不但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

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不過對於原因兩人都是三緘其口。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不過黑澤明很快就再站了起來,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黑澤明與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攝的《影子武士》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漿。

1985年,黑澤明完成了巨型古裝片《亂人》。晚年的黑澤明熱心於創作古裝片,藝術上的追求也更加執著,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內涵。

評論:

黑澤明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常常為了一個鏡頭的完美不惜消耗眾多的人力物力。斯皮爾伯格曾說:「 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這充分體現了一位大師對另一位超級大師尤衷的贊嘆。

黑澤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藝術家。他的電影總在描寫日本的武士階層:武士階層的歷史,武士的道德風尚,武士階層的社會作用及演變等,通過藝術去歌頌錚錚鐵漢。黑澤明是不同情弱者的。如果說美國的西部片是美國文化的象徵,美國精神的象徵;那麼黑澤明的武士片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徵,日本精神的象徵:武士那種忠於自己的團體、盡職、勇敢、正直、富有獻身精神,紀律和克己,以及粗獷的斗爭,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的品格。

他的影片具有十分強烈的影象感和深刻的道德觀念與哲理。他有著其他日本人少有的天資,即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深邃的思想,使他成為日本最理念化的導演。他的創作方法十分特別,他喜歡由某一哲理觀念出發進行構思創作。他拍的許多影片都是自成一體的,甚至有時以一個字作為主題。他首先對生活、社會、人生有某一特定的觀念,然後去收集素材,構想人物和情節。這些情節和人物未必是真實的,相反是為了論證作者的哲理而被加工、誇張、強化的形象。電影只是他個人探索人生的試驗。他就是要把人放在試管之中,給予一定的條件和一定的刺激,以測定人的反應。

黑澤明是日本最歐、美化的導演。他曾把莎士比亞,陀斯妥也夫斯基,高爾基等人的作品改編成日本故事搬上銀幕。他也是最善於模仿美國電影的人,把現代化的電影手法與日本的民族傳統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他的《七武士》是部充滿激烈爭斗,又富有喜劇幽默和深含哲理的娛樂影片。在結構上完全是模仿美國西部片的模式。

《羅生門》觀後
事故只是一個托詞,用對話作敘述的手法是黑澤明認定的形式,這是黑澤明對一個語言構成的世界的認識。

三船敏郎(1920~ )
Mifune Toshirō
日本電影演員。1920年4月1日生於中國青島 。1946年進入電影界。1948年因主演黑澤明的《泥醉天使》而一舉成名。他主演的《保鏢》和《紅鬍子》兩度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他主演的影片還多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最佳影片獎,如《羅生門》、《七武士》、《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和《宮本武藏》等。他是日本第三個獲得文部大臣獎的電影演員。他主演的其他影片還有《蛛網宮堡》、《底層》、《大阪城的故事》、《山本五十六》、《黑部的太陽》、《日本海大戰》、《紅太陽》(與法國合拍)、《柳生家族的陰謀》等。

千秋實(Minoru Chiaki 1917-07-30)
http://www.mov6.com/name/nm0156928/

⑷ 長筱城的基本資料

日語漢字 長筱城 平假名 ながしのじょう 羅馬字 Nagashiro-jō 通稱 末廣城、扇城 城郭構造 平城 建造者 菅沼元成 建造年份 永正5年(1508年) 主要維修者 奧平信昌 主要城主 菅沼氏、奧平氏 廢城年份 天正4年(1576年) 現存遺跡 曲輪、土壘、空堀、石垣 文化財級 國家史跡(城跡的一部分) 經緯度 34°55′22.14″N 137°33′35.45″E

⑸ 介紹下長筱合戰

長筱合戰,又稱長筱之戰是日本戰國時期的一場著名戰役。作戰雙方是武田勝賴為一方,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的同盟軍為另一方。作戰時間是1575年(日本天正三年)五月。

1575年5月武田勝賴包圍長筱。長筱當時只有守兵500人。被圍的德川家康向其盟友織田信長求救。5月18日,織田信長的救兵到達,與德川家康會師。
武田勝賴是當時日本大名中比較強大的一個。他素有統一日本的意志。尤其他的騎兵是非常有名的,也是當時非常被害怕的,有戰國無敵之稱。

為了抵抗這支有力的機動部隊,織田信長在設樂原的低地上設立了一個營寨。在這個營寨前面他立下三重防馬柵。在營寨里他布下了三千名火槍手。當時的火槍還非常不靈活,在射擊後要等到槍管子冷下來後才能裝子彈,放下一槍。織田信長把他的火槍手分為三隊,第一隊放完後撤下來,第二隊放,這樣可以連續放三次。這種戰術後來被稱為「三段擊」。

武田勝賴得知德川家康的援軍到達後,就放棄了對長筱的包圍,而繼續向清井田原進發,他的意圖是讓敵人跟著他移動,這樣他可以發揮出他的騎兵的長處。但他忽略了自己的後方。織田信長得知武田勝賴繼續進發後命令他的部將奪取鳶巢山。這樣一來武田勝賴的後路被截斷,為了保障他的退路,他不得不回過頭來在織田信長的營寨前與織田信長決戰。當他發現織田信長的營寨設在一個低地里時,他決定用騎兵從高處沖下來,試圖一舉沖破織田信長的陣勢。

5月21日早,當武田勝賴的騎兵沖到織田信長的營寨前時就被防馬柵擋住了,這時織田信長的火槍手開始放槍,火槍除比弓箭的射程遠以外,還使馬受驚。在三排槍放過之後,武田勝賴的騎兵或被槍打死,或被馬踐踏壓死,或戰馬失去控制,一片大亂。武田勝賴的許多有名戰將死於這三排槍下。當武田勝賴最後逃回他的領地甲斐時,他的一萬五千兵只剩下了三千。
長筱合戰是日本歷史上火槍第一次在一場戰役起決定性作用,同時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槍支。這場戰役後武田家一蹶不振,而織田信長的聲勢則大為興起

⑹ 誰知道這個電影叫什麼

《大逃殺II》(Battle Royale 2)

http://lib.verycd.com/2003/12/27/0000002566.html

【片名】Battle Royale 2
【譯名】大逃殺II
【年代】2003
【國家】日本
【類別】動作
【語言】日語
【字幕】外掛中文
【評分】5.5/10 (77 votes)
【鏈接】http://us.imdb.com/title/tt0338763/
【導演】Kenta Fukasaku|Kinji Fukasaku
【主演】* 米內健吾(久我未來 飾)— 前BR優勝者。
* 風間總司(村田充 飾)— 前BR優勝者。
* 今給嶺聰(和田聰宏 飾)— 和七原一樣是BR的少數成功逃脫者之一。
* 左海貢(石垣佑磨 飾)— 朋友過去因被迫參加BR而死亡。

【簡介】
從全國中學三年生中選出被認為是最不良的一個班級,令其所有成員在一起自相殘殺直至僅余最後一人存活的游戲法則——新世紀教育改革法,通稱「BR」。
三日之內,要麼將身邊所有同伴殺死,要麼等著自己被殺,道路殘酷而唯一。而當年最終從這種極限狀態中脫逃,殘活下來的人,他們後來如何?
在七原秋也與中川典子從BR中脫身,離開孤島的兩年之後,人類世界進入了恐怖主義時代。首都在反BR國家的「恐怖分子」手下被炸為廢墟,政府當局將這次事件的兇犯判定為七原,並開始了對其的國際通緝。
首都崩壞之後一年……七原做為反BR法組織「wild seven」的領袖,對所有的成人發布了宣戰通告。成人們為了剿殺七原,便籍著反恐的正義之名,計劃了一次新游戲——新世紀反恐對策特別法,通稱BRⅡ。
這樣的背景之下,某天,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不良少年,以及逃課問題生的鹿之砦中學校的3年B組42名孩子,在聖誕節休學旅行通往滑雪學校的路途中,淪為了軍隊的劫持目標,被全員綁架到了一座孤島之上。當他們被勒令換上軍服,並押送集合至一個巨大軍營之內時,他們的指導教師RIKI卻出現了。「整個班級無一人例外,將成為本次BRⅡ的參加者」,RIKI向已經陷入混亂的學生們,公布了綁架理由,並說明了BRⅡ的游戲規則。

2003年7月5日,是已故殿堂大導演深作欣二的生忌,亦是《大逃殺II》的開畫日,日本261間戲院門外出現通宵人龍,全國觀眾目的只有一個 — 第一時間欣賞這部震撼全球的最新話題作品《大逃殺II》!開畫當日,全國票房比上集高出71.2%,部份地區收入更超出250%,動員觀眾人數則比《大逃殺》多出78%,預計稍後將沖破40億日元,成為近三年來首部可沖破此票房大關的日本電影!
-------------------------------------------------------------------------------------------
《大逃殺II》之路:

事實上,《大逃殺II》宣布開拍初期已在日本及各地颳起旋風,先在全國舉行大型招募演員活動,從6,000名應征者中選出42名學生,不少明星亦爭相投演片中角色,可見《大逃殺II》及深作欣二之魅力。正式開拍後,深作欣二卻知悉自己患上未期骨癌,但仍堅持繼續拍攝,聲明自己要竭盡全力完成這部畢生最偉大之作。

可惜,深作欣二終在拍攝期間因骨癌逝世,但他誓要完成這部電影的斗心卻感動了全國;決定代他完成作品,首次執起導演筒的兒子深作健太稱:「這不是我的首部電影作品,而是代父親完成的遺作,是深作欣二作品。」其後無論在發布會或首映之上,演員及觀眾無不向這位電影巨匠致以最高敬意,在海報上寫上無數尊敬和紀念說話,片中一班年輕演員更禁不住落淚,在正式首映時更激動得難以看完整套電影…這一切一切,都標志著《大逃殺II》將成為一部超越一般電影范疇的經典鉅制。

3年前後...

3年前...北野武飛刀插頭,學生們互相廝殺,血染校服的場面是否仍歷歷在目?2000年,日本殿堂級導演深作欣二推出《大逃殺》,以震撼有力的題材、血腥殘暴的手法,挑戰傳統道德,結果惹來日本國會史無前例的猛烈回響,被指嚴重影響社會風氣,掀起連串禁映風波!

結果,《大逃殺》於日本共吸引215萬觀眾,票房收入31億日元。隨後,禁映風暴由日本橫掃至全亞洲,於香港上映時亦引起重大關注,電檢處受盡各方壓力被要求禁映,傳媒大肆報導談論,話題性一時無倆,最後電影以三級上映,仍惹來各方爭議,年青人偷入戲院,職員嚴查身分證……不過亦無阻電影觀眾,而且票房成績驕人。

3年後...一場挑戰電檢尺度,再掀國際爭議的最後廝殺即將爆發,《大逃殺II》在早前舉行的康城影展中播放部份片段,實時引起一陣騷動,全球片商爭相洽購發行權,至今將有30個國家上映《大逃殺II》!本集的戰爭廝殺場面比上集還要血腥暴力,製作費用更龐大,專程往阿富汗取景,規模製作絕對更勝上集!演員方面繼續由暴力大師北野武、藤原龍也、前田亞季以及新加入的加滕夏希、前田愛、忍成修吾、酒井彩名等日本新星演出。

故事大綱:

世界進入了恐怖時代,反「BR法」組織領袖七原秋也,是連環爆炸的國際恐怖份子,為殲滅他,成年人以正義為名開始新游戲,—「新世紀反恐特殊法」簡稱「BRII」。

《大逃殺II》講述上集唯一的生還者七原秋也(藤原龍也)及中川典子(前田亞季)逃出荒島後3年,秘密成立了反BR 法組織「七原組」與政府對抗,而軍方竟將幾次恐怖襲擊的罪名加在他們身上,並安排新一次「大逃殺」對付他們!

今次被選中的是鹿之砦中學3年B班,任務是3日內於荒島的基地,斗快殲滅七原秋也及其黨羽,將其殺死,並且加入了更殘忍的新規則 — 相同學號的男女學生被編成兩人一組,只要其中一個被殺,同一學號同學的頸圈亦會實時引爆!失敗者只有死路一條,一場學生間的大廝殺再度展開!

《大逃殺II》— 全新【BRII法】:

舊BR法 - 新世紀開始,國家崩潰;校園暴力猖獗,逾千教員殉職。失去自信的成年人,懼怕小孩們失控,決定通過新法案-【B.R.大逃殺】— 42名中學生,被軍政府強逼參加大逃殺,直至死剩一個…今次,【新BRII法】加入了更殘忍的新規則…「頸圈連動」!

背景 - 第一次「大逃殺」後3年,世界進入了恐怖時代,為了和平以及解決由學生及年青人引起的恐怖威脅,政府決定採取強制手段打擊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成立新世紀、新秩序。為了殲滅對抗自己的少男少女,成年人以正義為名開始新游戲 — 「新世紀反恐特殊法」簡稱「BRII」。

目的 - 反「BR法」組織領袖七原秋也,秘密成立「七原組」對抗成年人,被政府鎖定是連環爆炸的國際恐怖份子,成為頭號通緝犯,為了殲滅七原秋也及「七原組」,成年人再次派出一批學生參加「BRII」...

七原匿藏在一個叫「戰艦島」的荒島上,今次被選中的「鹿之砦中學」3年B班全體學生,首要任務是在全新「BRII」規則下,到達荒島上的基地,於3日期限內斗快殲滅七原秋也及其黨羽,將其殺死為之勝利。
全新游戲規則:
1. 全國學生被選中參加「BRII」的機會均等,每月選出一班。
2. 被選中學生有義務完成任務,不得反抗,拒絕參加者即場射殺。
3. 「BRII」凌駕一切法律,容許任何手段,包括殺人、放火、使用任何武器及葯物。
4. 不可反抗「BRII」之執行者(包括教師),違者將遭嚴厲處分。
5. 殺死「BRII」的目標為之勝出,餘下參加者全部皆當勝出。
6. 時限3日。
7. 「頸圈連動」— 男女學生被分成兩人一組,獲派相同學號,只要其中一個死亡,同組同學的頸圈亦會實時引爆!
8. 學生被分配相同武器,但沒有彈葯,需要在島上找尋。
9. 每小時設定島上不同區域為禁區,不離開者,頸圈自動引爆。
10. 「BRII法」之內容可隨時增訂。
---------------------------------------------------------------------------------------------
鹿之砦中學3年B班:

鹿之砦中學,集合日本全國不良少年及問題學生的學校,今次,3年B班被選中了,42名學生大部份只有15歲,在聖誕前夕全員被捉去參加BRII,更被迫戴上死亡頸圈。他們第一個要面對的恐怖成年人,就是班主任RIKI竹內力,他會親手將 3年B班送上BRII的不歸路...
在殘酷的新規則下,那個學生會率先死亡?誰又會被誰連累至死?班中的戀愛、友情、人性,全部都要在BRII中成為犧牲品…他們,會起來反抗嗎?
* 青井拓也(忍成修吾 飾)—男生1號,熱血沖動的狂氣青年,絕對不滿被任何規矩壓制。一向不信任成年人的他,因參與連串暴力事件被母親送到鹿之砦中學,卻在加入欖球部後漸漸學到朋友和合作之道;可惜,他今次一開始就親眼目睹不願參加BRII的好友被殺...
* 淺倉尚子(酒井彩名 飾)—女生1號,雙親離異,心地善良的典型女生,欖球部經理人,喜歡青井拓也。
* 北野詩織(前田愛 飾)— 女生4號,上集身亡的城岩中學3B班北野武老師之女,一向討厭父親,因自願參加BRII而被安排入讀鹿之砦中學,更加入欖球部鍛煉強健體能。詩織的目標直指七原秋也,只為了父親臨死前的一句說話,她早作準備參加BRII的原因究竟是...?
* 久瀨遙(末永遙 飾)— 女生5號,由外國回來,未能融入團體生活,時常單獨一人,卻一直暗戀拓也。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時打胰島素,但在3日限期的BRII中,她的病...
* 教師RIKI(竹內力 飾)— 任教鹿之砦中學3年B班,最愛的女兒在首都恐怖大爆炸中死亡,自此完全崩潰,更患上精神病,性格變得又狂又狠,誓要以BRII殲滅七原報復。
七原組WILD SEVEN:

反「BR法」組織「七原組」由上次大逃殺的生還者七原秋也成立,聯同過往BR的優勝者及逃出者,加上一些因BR而失去親友好友的少男少女組成,他們都對成年人及政府恨之入骨,誓死反抗BR法,並向全世界的成年人宣戰,半年前開始匿藏於「戰艦島」。
組織背後由政治犯兼恐怖份子三村真樹雄(千葉真一)主宰,他亦是日本首都大爆炸之主謀,惜三村於大爆炸中犧牲,死前將權力交到七原秋也手中,及後七原被鎖定是連環爆炸的頭號國際恐怖份子,必須格殺勿論。
* 七原秋也(藤原龍也 飾)- 上次大逃殺後,被日本政府控以殺人罪之通緝犯,後成功逃往國外一個連續20年有戰爭的國家,准備成立反「BR法」組織,在那裡學習游擊隊各種戰斗方式、槍械使用及生存之道,之後回國加入三村真樹雄的組織,正式向全世界的成年人宣戰。不過,七原秋也一方面不停戰斗對抗軍隊,一方面眼看好友及很多人戰死,內心矛盾之極;勝利,絕非他最終目的...
* 櫻井早紀(加藤夏希 飾)- 「七原組」頭號狙擊手,槍法如神。櫻井是去年BR的優勝者,在BR中被迫親手殺死自己朋友及戀人,內心充滿仇恨和痛苦,拒絕回到原來生活;遇上七原秋也後毅然加入「七原組」,誰知,今次參加BRII的學生中竟有一名是她親弟...
* 中川典子(前田亞季 飾)— 上次大逃殺中與七原秋也一起逃出,現行蹤未明。
* 早田真希(真木洋子 飾)— 全家都是反「BR法」組織的支持者,雙親同因參加組織戰斗死亡。

閱讀全文

與筱城故事導演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希臘人和中國人哪個更幸福 瀏覽:962
大學經濟靠什麼 瀏覽:160
如何把健康卡放入卡包 瀏覽:440
冰海陷落國語普通話版 瀏覽:705
尤果網的美女叫什麼 瀏覽:956
適合熱戀情侶看曖昧的電影 瀏覽:220
沒有婚姻該怎麼說 瀏覽:819
歐美女性全裸下體可見的電影片單 瀏覽:64
中國過去經濟高速增長靠什麼 瀏覽:698
經濟生活中的財政赤字有什麼用 瀏覽:619
大奧電影正確觀看順序 瀏覽:631
台灣紅羊電影有哪些 瀏覽:364
地攤經濟選址怎麼選 瀏覽:710
健康寶登記薄怎麼申請 瀏覽:871
婚姻刑事責任怎麼分配 瀏覽:501
林正英演過的電影完整版 瀏覽:418
行程卡綠色怎麼健康碼變紅色 瀏覽:179
2018珠海事業編年薪有多少 瀏覽:977
侏羅紀世界1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