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知道關於王昭君的的故事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選掖庭的。當時,呼韓邪來朝,漢元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❷ 王昭君的一生歷史故事
公元前54年,南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北匈奴郅支單於打敗,向漢朝稱臣歸附,曾三次進長安朝覲天子,並向漢元帝自請為婿。元帝遂選宮女賜予他。昭君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網路》
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而古時候的四大美人評選,除了外貌之外,重要的是要看那一些女子對於國家做出了多大的貢獻,有多大的影響力,其實比王昭君美麗的女子多的是,但是像她這樣做出傑出貢獻的女子卻很少。而王昭君在漢元帝時期的時候,曾經是宮內的宮女,而在王昭君入宮的時候,因為不肯賄賂畫師,所以畫師就把王昭君畫成了醜女。
畢竟皇帝的後宮中有那麼多的女人,皇帝不可能一個一個的看,大多數時候都是通過畫像來選擇美人。而當時剛好南匈奴向漢朝稱臣,匈奴王就來到長安求親,漢元帝就准備給匈奴賜一位妻子,並且還答應眾人,誰願意前往就賜予公主身份。嫁去匈奴那一個苦寒之地,是所有人都不想得,而這個時候王昭君就挺身而出,並且嫁給了呼韓邪。
而之後的幾十年中,因為王昭君的周旋,漢族和匈奴保持著友好和睦的關系,也讓漢朝的邊疆得以穩定。這是因為昭君出塞加強了雙方的交流,而且也為接下來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王昭君為兩國的和諧作出了極其大的貢獻。
❸ 王昭君是哪個朝代的人 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是東漢時期的人。
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王昭君進宮後,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些破綻。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里。王昭君在隊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
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
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
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於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後,33歲的絕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❹ 王昭君有哪些故事
昭君出塞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真實故事。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
❺ 王昭君的生平事跡
古代女子大多數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默默地為自己的丈夫與孩子奉獻出自己的一生,完全沒有自己的意願與選擇。而古代當中的那些入宮成為皇帝妃子的女人,則更是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生存爭奪那點兒可憐的皇帝之寵愛,莫說做出什麼令人贊嘆的事情了,能夠擁有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力,已經實屬不易了。而偏偏有一個女子,雖然沒有什麼大智慧,卻因為以身護國而名垂青史,她就是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就在這時候,王昭君便自請去到邊境和親。這不得不令當時的許多人對此驚訝不已,要知道,此一去到匈奴邊境,那可是一輩子都難以能夠回到自己的國家的。更何況,當時的王昭君年輕貌美,要是能夠留在宮中,不知能夠得到多少的榮寵呢!
然而,王昭君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去到匈奴邊境和親。當時所有人都為這位女子表現出來的國家大義所感動,覺得她為了國家做出這樣的犧牲,真的算得了是一個奇女子了!只是,在即將出發去匈奴之時,她悲情吟唱那首詞,還是泄露了她心中的不舍。自此,在她嫁入匈奴的幾十年裡,兩國都一直非常安定,沒有什麼大的戰爭發生,由此可知,王昭君這位美人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哪!
❻ 「昭君出塞」的故事發生在哪一個歷史朝
昭君出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
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等藝術作品 。
❼ 王昭君的歷史背景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單於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
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奭(音shi)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於。郅支單於一死,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ang),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封「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於去世後,她又「從胡俗」,再嫁給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發,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昭君出塞」是漢匈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
❽ 王昭君的故事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昭君出塞就是描寫她的傳奇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於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傳說王昭君進宮後,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里。王昭君在隊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居次」意為公主)。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於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後,33歲的絕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❾ 關於王昭君的故事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①。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②。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③。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④。
注釋
注釋
[注釋]
①明妃:即王嬙(qiáng),字昭君,漢元帝時宮女。西晉時避司馬昭諱而改稱明妃。村:指王嬙生長的鄉村。
②去:離開。紫台:紫宮,皇帝所居的宮殿,這里指漢宮。連:這里是連姻的意思。朔漠:北方沙漠之地,這里指匈奴所在地。青冢(zhǒng):指王嬙的墳墓。向黃昏:指王嬙死後凄涼冷落。
③省識:指約略地看。環佩:指婦女環鐲一類裝飾物,這里指昭君。「環佩」句說昭君死於匈奴,懷念故土,但不得歸漢,只有魂在月夜歸來。
④曲中論:樂曲中抒發感情。
賞析
賞析
[賞析]
這首詩詠昭君。開頭描繪昭君故鄉的自然環境,用一個「赴」字寫出叢聚在三峽一帶的山嶺,勢若賓士的生動姿態,很有氣勢。隨即感嘆王嬙人逝村存,點出題意。第三、四句緊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後的凄涼。第五、六句先講漢元帝的昏庸,後寫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歸。這里用一個「空」字,以突出昭君遺恨之深,並深寄詩人的同情。最後兩句以琵琶樂曲將昭君的怨恨傳之千載收束全詩。詩寫得含蓄委婉,耐人尋味。
❿ 王昭君的故事簡介(只要200字左右)
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漢元帝挑選了王昭君作為和親對象。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黃沙滾滾、馬嘶雁鳴,使她心緒難平,遂於馬上彈奏《琵琶怨》。凄婉悅耳的琴聲,美艷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為了王昭君的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