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兩家鞋業製造公司分別派出了一個業務員去開拓市場,一個叫傑克遜,一個叫板井。
在同一天,他們兩個人來到了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到達當日,他們就發現當地人全都赤足,不穿鞋!從國王到貧民、從僧侶到貴婦,竟然無人穿鞋子。
當晚,傑克遜向國內總部老闆拍了一封電報:「上帝呀,這里的人從不穿鞋子,有誰還會買鞋子?我明天就回去。」
板井也向國內公司總部拍了一封電報:「太好了!這里的人都不穿鞋。我決定把家搬來,在此長期駐紮下去!」兩年後,這里的人都穿上了鞋子……
營銷啟示:許多人常常抱怨難以開拓新市場,事實是新市場就在你的面前,只不過你怎樣發現這個市場而已。
營銷錦囊寓言系列二:兩輛中巴
家門口有一條汽車線路,是從小巷口開往火車站的。不知道是因為線路短,還是沿途人少的緣故,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
開101的是一對夫婦,開102的也是一對夫婦。
坐車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於他們常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進城往往是一家老小。101號的女主人很少讓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是熟視無睹似的,只要求船民買兩張成人票。有的船民過意不去,執意要給大點的孩子買票,她就笑著對船民的孩子說:「下次給帶給個小河蚌來,好嗎?這次讓你免費坐車。」
102號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帶孩子的,大一點的要全票,小一點的也得買半票。她總是說,這車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運公司交多少多少錢,哪個月不交足,馬上就干不下去了船民們也理解,幾個人掏幾張票的錢,因此,每次也都相安無事。不過,三個月後,門口的102號不見了。聽說停開了。它應驗了102號女主人的話: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為搭她車的人很少。
營銷啟示:忠誠顧客是靠感情培養的,也同樣是靠一點一點優惠獲得顧客的忠誠的,當我們固執地執行我們的銷售政策的時候,我們放走了多少忠誠顧客呢?
2. 中國有多少個寓言故事
農夫和蛇,狼和小羊
3. 中國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國的寓言故事有很多,其中經典的包括《揠苗助長》《刻舟求劍》《亡羊補牢》《農夫與蛇》《東郭先生與狼》《守株待兔》
4. 我國寓言故事有哪些
寓言故事有很多比如掩耳盜鈴,杯弓蛇影,狐假虎威,拔苗助長,農夫與蛇,亡羊補牢等。
5. 給我找20個寓言故事
一、掩耳盜鈴
出自《呂氏春秋》原為「掩耳盜鍾」,范氏滅亡了,有人趁機偷了一口鍾。
想要背著它逃跑,又背不動,於是用錘子把鍾砸碎,剛一砸,鍾就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他生怕別人聽到鍾聲,把鍾搶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捂住。
他以為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就聽不到了。最終也被別人抓獲了。
寓意: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採取閉目塞聽的態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其果。
五、杯弓蛇影
出自《晉書
樂廣傳》樂廣在河南做官,曾經有一個特別親密的朋友,分別很久也沒來看他,樂廣就問朋友為什麼不來的原因。
朋友回答說:「前些日子到你家做客,承蒙你給我喝酒,但我端起酒杯,看見杯中有一條蛇,心裡十分惡心,不喝吧,對朋友不尊敬,喝了以後,就得了重病。」
樂廣想到可能是牆上掛著的那隻弓,弓上有一條用漆畫的蛇。
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於是樂廣再次邀請朋友喝酒,還是在原來的地方。
樂廣問朋友「看見了什麼?」
朋友回答:「跟上次一樣,有一條蛇」。於是樂廣就告訴了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開朗,病也就好了。
寓意: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六、守株待兔
出自《韓非子 五蠹》傳說戰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樁子上死了。
他便放下手中的農具在那裡等待,希望能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導致兔子也沒有得到,莊稼也荒蕪了。
寓意:比喻不主動的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6. 寓言故事有哪些
1.魯侯養鳥——切忌以己度人,主觀臆斷
故事原文: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莊子·外篇·至樂》)
故事釋義:從前,有隻海鳥落在魯國都城的郊外,魯侯以為這是只神鳥,令人把它捉住,親自把它迎接到祖廟里,畢恭畢敬地設宴迎接,並將它供養起來,每天都演奏《九韶》給它聽,安排牛羊豬三牲具備的「太牢」給它吃。
魯侯的這種招待把海鳥搞得頭暈目眩,惶恐不安,一點兒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過了三天就死了。魯國國君的這種做法,就是用供養自己的辦法養鳥,不是用豢養鳥的辦法養鳥。
2.屠龍之技——做事脫離現實一場空
故事原文:姓朱者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莊子·列禦寇》)
故事釋義: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會一種別人都沒有的技術,於是就到支離益那裡去學習宰殺龍的本領。他花盡了家裡資產,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終於把宰殺龍的技術學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可是,世間哪有龍可殺呢?結果,他學的技術一點也用不上。
3.隨珠彈雀——做事要衡量輕重
故事原文: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莊子·讓王》)
故事釋義:隨侯之珠是非常珍貴的寶珠。有一個喜歡打鳥的人,卻用隨珠作彈丸,去射飛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隻麻雀。人們看了,都嘲笑他。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昂貴,而得到的東西太輕微。
4.望洋興嘆——人切忌自滿
故事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莊子·秋水》)
故事釋義: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涌,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窪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眼前的景象多麼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匯集到他這里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裡是水的盡頭。
河伯獃獃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慨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這正是說我呀。而且我還曾聽說有人貶低仲尼的學識,輕視伯夷的節義,開始我不相信。現在我看到大海的浩瀚無窮,如果我不到這里,那是多麼危險,我將會永遠被有見識的人譏笑了。」
5.匠石運斧——追求成功首先要學會合作
故事原文: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
(《莊子·徐無鬼》)
故事釋義:楚國的郢都有一個人,鼻子尖上沾了一點白泥巴,這層白泥巴薄得像蒼蠅的翅膀一樣。他請一個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揮動斧子,只聽見一陣風響,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乾乾凈凈,鼻子卻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傷。那個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點兒也不感到害怕。宋元君聽說這件事後,就把工匠石叫了來,說:「你再削一次讓我看看吧!」工匠石說:「我的確是會削的,但是,那個敢讓我削的人已經死去很久了。」
6.猴子逞能——人要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氣
故事原文: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逃,逃於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助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
(《莊子·徐無鬼》)
故事釋義:吳王坐船在大江里遊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見了,都驚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荊棘叢中了;唯獨有一隻猴子,卻洋洋得意地跳來跳去,故意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吳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飛箭接住了。吳王下令左右的侍從一齊放箭,那隻猴子就被射死了。
吳王回過頭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只猴子誇耀自己的靈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驕傲,以至於這樣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別人耍驕傲呀!」顏不疑回去以後,就拜賢人董梧為老師,盡力克服自己的驕氣,遠離美色聲樂,不再拋頭露面。過了三年,全國人都稱譽他。
7.朝三暮四——放開計較得失的凡心
故事原文: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莊子·齊物論》)
故事釋義:故事有一年糧食欠收,養猴子的人對他的猴子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必須節約點吃。每天早晨吃三顆橡子,晚上吃四顆,怎麼樣?」這群猴子聽了非常生氣,吵吵嚷嚷說:「太少了!怎麼早晨吃的還沒晚上多?」養猴子的人連忙說:「那麼每天早晨吃四顆,晚上吃三顆,怎麼樣?」這群猴子聽了都高興起來,覺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經勝利了。
8.不龜手之葯——要用不同的眼光,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故事原文: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 ,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莊子·逍遙游》)
故事釋義:宋國有個人善於配製防治凍手的葯,他家祖祖輩輩都用這種葯塗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過日子。有一個外鄉人聽說了,請求收買他的葯方,情願出一百兩黃金。
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塊商量說:「我們家祖祖輩輩干漂洗棉絮的活兒,能夠得到的不過幾兩黃金;現在出售這個葯方,一下子就可賺取一百兩黃金,就賣給他吧!」那個外鄉人得到了葯方後,便拿去獻給吳王,並向吳王誇贊這種葯的用處。這時,正趕上越國有內亂,吳王便派他領兵討伐越國。
冬天,他們和越國軍隊進行水戰,把越國軍隊打得大敗。吳王很高興,就割出一塊土地來封賞給了他。這葯能夠使手不皸裂,功用是一樣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賞,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類的苦活,這都是由於用法不同的緣故啊。
7. 中國古代寓言中有哪些寓言故事
【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准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8. 中國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國經典的寓言故事有:
刻舟求劍、亡羊補牢、畫蛇添足、農夫和蛇、揠苗助長、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寒號鳥、東郭先生和狼等。
這些寓言故事都有深刻的諷喻意義,使我們在簡練的故事中受到啟迪。
9.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愚公移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智子疑鄰
10.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農夫與蛇,拔苗助長,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