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軍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50字)
《金色的魚鉤》 就是寫一個老班長為了照顧幾個傷員,用縫衣針做成了魚鉤,在草原的池塘里釣魚,釣上的魚,讓給了傷員吃,自己就吃魚刺!
㈡ 一小段紅軍長征的故事20字—50字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
㈢ 《長征》的主要內容50字
長征准備階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長征失利階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長征轉折階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堅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階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發展鞏固和南下受挫階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會師階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隊
㈣ 紅軍長征中感人的故事50字以下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革命軍隊中家的溫暖。
㈤ 紅軍長征的故事 50字
從紅土地出發的中央紅軍,一半以上被打死打散在廣西北部的湘江兩岸。
那是長征路上最為慘烈的一役。激戰過後,湘江水由清變紅,當地百姓「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
國民黨追擊軍原本離紅軍有兩天的路程,而與蔣介石面和心不和的廣西軍閥也唯恐中央軍借追剿紅軍之名占據廣西,並沒有全力設防,還悄悄給紅軍留下了一條通道。
然而,帶著印刷機、X光機甚至造幣機上路的長征大軍根本無法快速行走。等到蔣介石以通共之名威逼白崇禧,留給紅軍的機會悄然失去了。
戰斗最為激烈的時候,紅三軍團四師一天之內戰死兩個團長;端著刺刀的敵軍甚至沖進了紅一軍團的指揮所……
整整5天5夜,紅軍與數倍與己的敵人浴血鏖戰。頭上是狂轟濫炸的飛機,身後是潮水般涌來的敵人,燃燒彈把陣地燒成一片火海。失去了軍事指揮權的毛澤東無能為力,只能眼看著一批又一批勇敢的官兵倒在血泊之中。
(5)長征故事有哪些50字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又名華夫,原名奧托·布勞恩,德國共產黨黨員),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1934年4月,中央紅軍(1月,由紅一方面軍改稱)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
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
㈥ 紅軍長征的故事50字一下
1、紅軍長征途中,前有堵截,後有追兵,而且還要經常與空中偵察、轟炸的敵機進行斗爭。盡管當時紅軍的防空武器極其簡陋,但仍發揚以劣勝優、敢打敢拼的精神,積極地進行防空行動,並在長征途中擊落6架敵機。
2、1928年秋天,國民黨反動派實行了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為了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委員和朱德軍長向根據地的軍民發出了這樣的口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持斗爭。毛委員和朱軍長同戰士們一樣,親自參加挑糧。
(6)長征故事有哪些50字擴展閱讀
長征的由來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即紅一方面軍)開始實行戰略轉移後,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紅軍總政治部在所發的指示和命令中,並沒有把這次行動稱為「長征」,而是稱為「突圍」、「反攻」、「西進」等。
同年11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王明,在莫斯科向蘇聯外國工人出版社中國部全體工作人員做報告時,把紅7軍團北上和紅6軍團西征稱為「長征」,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長征」概念。
1935年2月23日,紅軍總政治部在《告黔北工農勞苦群眾書》中,第一次把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稱為「長征」。
5月,朱德在《中國工農紅軍布告》中盛贊「紅軍萬里長征,所向勢如破竹」,從而第一次提出「萬里長征」的概念。隨著中央紅軍長征里程的不斷增加,「長征」的定語由「萬里」逐步增大。
㈦ 紅軍長征的小故事50字快點!!!!!!!!!!!!!!!!!!!!!!!!!!!!!短!!!!!!
長征小故事篇一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政府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運動戰戰役。從1935年1月19日紅軍離開遵義開始,到5月9日勝利渡過金沙江為止,歷時3個多月,共殲滅和擊潰敵人4個師、2個旅另10個團,俘敵3600餘人。在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朱德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老蔣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長征小故事篇二
紅軍長征途中,前有堵截,後有追兵,而且還要經常與空中偵察、轟炸的敵機進行斗爭。盡管當時紅軍的防空武器極其簡陋,但仍發揚以劣勝優、敢打敢拼的精神,積極地進行防空行動,並在長征途中擊落6架敵機。
長征小故事篇三
《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
㈧ 長征路上的故事50字
長征小故事
1.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戰地女傑:賀子珍的身體里嵌入17塊彈片
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活躍著一群特殊身影,她們中有中央領導同志的夫人、有女幹部,也有普通女兵。飢餓、疾病、血戰、死亡,沒有什麼能阻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這一群可親可敬的巾幗英雄在彌漫的硝煙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說,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區的大街小巷,苦苦尋找當年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那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每一個采訪對象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一種久違的精神在召喚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感動著他們。
盡管,當年風華正茂、叱吒風雲的紅軍女戰士大多已經告別人世,而女紅軍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麗故事依然那樣盪氣回腸、動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
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3.一袋干糧
長征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么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4.「紅軍草鞋」作坊的故事
「打雙草鞋送紅軍,表我幹人一片心。親人穿起翻山嶺,長征北上打敵人」;「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穿草鞋幹革命,夜提燈籠訪貧農……」
1934年10月,紅軍從於都開始了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在於都結集的10天時間里,於都人民夜以繼日趕制出10萬多雙草鞋。夜渡於都河走上長征路的時候,每個紅軍戰士的行囊中都有兩雙草鞋。 ...
㈨ 有關長征途中的一些小故事50字
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干糧。在行軍過程中,戰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隊友,把自己的干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飢,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隻印著「謝」字的干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這個故事,心中無比的沉重啊!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每天,自己在飢餓中煎熬,也不願連累隊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詢問那母子三人的情況,在得知「他們很好」的回答後,嘴角才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他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誼,對戰友的深厚情誼,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們銘記在心中的「長征精神」。
㈩ 三個長征感人故事簡寫50字
1、斷腸就義紅軍師長
1934年12月初,中央紅軍突破敵軍三道封鎖線後,在湘江進行了一次慘烈的血戰。除少數紅軍突出重圍外,6000名將士幾乎全部壯烈犧牲,鮮血染紅了江面。中央紅軍第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帶領的百餘名官兵在突圍中因寡不敵眾全部陣亡,他本人腹部受重傷,不幸被捕。在被敵軍抬往縣城的路上,他從昏迷中醒來,乘敵不備,用手伸進腹部傷口,絞斷了腸子,壯烈犧牲,年僅29歲,實現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用生命詮釋了理想和信念。
2、賀子珍捨身救傷員
賀子珍是毛澤東的妻子。長征開始時,她已懷有身孕。1935年4月的一天,賀子珍隨幹部休養連在黔西盤縣境內隱蔽休息時,突然遭到國民黨飛機的襲擊。一個擔架員被炸死,傷員暴露在田地里,敵機又一次俯沖下來。在這危急關頭,產後虛弱的賀子珍立即沖過去撲在傷員身上,用自己的軀體掩護著傷員。傷員得救了,賀子珍卻倒在血泊中,她身上嵌入了17塊彈片。當時醫療條件很差,只得把表層的彈片取出,有些深入體內的彈片伴隨了她一生。
3、一封血信
1935年2月,紅三軍團與敵軍為爭奪婁山關展開了激戰。軍團宣傳隊長鍾明彪發現,敵人陣地里跑過來一個人,他一手捂著肚子,一邊往山上招手。他的衣服已被鮮血染紅,腸子流了出來。見到鍾明彪後吃力地喊著:「十團已沖上主峰,又被敵人壓下來,快派部隊增援!」鍾明彪想給他包紮,他說:「別管我,快去報告!」彭德懷立即命令幹部團增援拿下了婁山關。後來,鍾明彪和戰友們沿著一條血路,在一棵大樹下,找到了已經犧牲的小戰士。
4、毛主席愛兵如子讓擔架
長征初期,毛澤東大病初癒,組織上給他製作了一副擔架,配備了坐騎。但他很少用擔架,不是讓給生病的警衛員,就是讓給凍腳的小戰士。坐騎更是秘書、警衛、勤雜人員輪流使用。一天機要秘書黃有鳳又突然得了瘧疾,打擺子發高燒。毛澤東讓他躺在擔架上,自己卻拄著拐棍,迎著刺骨的寒風,一步一滑地向著雪山走去。黃有鳳躺在暖暖的擔架上,望著毛澤東那舉步維艱的身影,感動得熱淚盈眶。
5、彭德懷宰殺坐騎救急
1935年8月,紅三軍團在過草地時,由於連續長途行軍作戰,幹部戰士都十分疲憊。因為缺糧,他們只能靠吃野菜草根充飢。此時,軍團長彭德懷決定把僅有的六匹騾子全部殺掉,以解燃眉之急。身邊的警衛員和飼養員一聽要宰殺全部騾子,包括彭德懷的坐騎大黑騾子後,都不同意。德懷耐心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不殺它們,部隊靠什麼走出草地?人比牲口更重要!」最後,騾子全部殺掉了,這些肉不知救了多少紅軍戰士,使部隊渡過了難關。